袁祚萱:
耕耘三十载 勤恳铸师魂
他,曾经是一个高寒山区村小的民办老师;他,曾经在中央教科所“自辅”实验任务中,担任校内实验课题小组长,并与校内24位主研教师一同承担过联合国教科文“创新实验课题”子课题实验,他担任课题小组长及主研,曾就教材中几篇课文的错误及修改封面设计的建议上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并悉数被采纳;他,从教三十年来,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县级大小奖项200多项,获奖证书足足有一箩筐,发表作品及指导学生发表的作品堆起来有一米多高。四川省优秀教师、万县地区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奉节县劳模等一系列耀眼的光环照耀在他的头上。他就是奉节县辽宁小学的袁祚萱——一位默默无闻扎根三峡库区教育岗位上的普通人民教师。
在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了袁祚萱……
耕耘铸辉煌
1973年的一天,袁祚萱在宜昌打工时,无意中观看了赞颂女教师的朝鲜影片《秃鲁江畔之花》,片中的女主角感动了袁祚萱,让他感悟到“要想国强民富,教育必须先上”的道理,于是萌发了当教师的念头。
1977梦想终于成真,当年三月,袁祚萱顺利通过了公社招聘民师的考试,被分配到地处高山的石龙村小任复式班教学。为尽快做一名合格教师,他虚心向内行请教,拜能者为师,认真备课,勤查资料,改进教法,提高技艺。
付出得到了回报,袁祚萱的荣誉接踵而至。1985年9月10日是第一届教师节,当时在康乐镇一所村小从教的袁祚萱被评为“万县地区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奉节县劳模;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班主任;2008年1月,被重庆市职改办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文科)。袁祚萱先后荣获了“县一级通讯员”、“县科协系统先进个人”、“县环境教育优秀教师”、“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重庆市十佳优秀科研教师”等多项荣誉。
袁祚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除了勤勤恳恳地工作外,袁祚萱还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写成了一篇篇教学论文。1995年,他的论文“小学生作文激趣七法”被《江西教育》、《教育导报》和《现代论文选》等刊物刊载;1999年,他的论文《写好作文靠八勤》被《重庆教育》刊载,然后迅速被《教育周报》等四家书报杂志转载。随后袁祚萱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有60篇分别获得县、市、国家等级奖,其中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小语教研会一等奖2篇,二、三等奖11篇。
近十年来,袁祚萱指导学生发表作文400多篇,获奖300多篇。学生邬鑫在小学期间发表作文18篇,作文《我读<红岩>这本书》在《小学生作文选刊》上发表,学生粟田的作文《微型放音机》和王锎的作文《抢答赛上吃西瓜》均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上发表,学生王凤霞的作文《家乡的变化大》、《宣传委员竞选词》、《采访我的老师》分别在《作文大本营》2008年第1、4、9期上发表,学生陈俊桦的作文《放飞理想——我是重庆市第七任市长》等文章获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组织的作文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学生柯可在小学期间发表习作16篇,作文《峨眉山戏猴》获全国一等奖;学生王恩重的作文《教室里的比赛》获全国“赤壁杯”作文大赛三等奖;学生蒋尚男、向导、魏雅云、吴金松、刘念、袁林、李好为、陈宓、曹旭、杨峻、罗杨、向诗杰、黄平倩、唐雪莲、唐袆等同学的作文均获国家级或市级奖……
此外,袁祚萱还是国内二十几家教育刊物的主编、副主编、编委、组稿编辑,与人合著了两千多万字的全国性儿童读物10本。担任《快乐大语文》的主编,任《小学生快乐日记导航》上、下册副主编,并任《小学生魅力阅读》、八年级《中学生魅力阅读》、《绿州》等编委,这些书籍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畅销不衰。书籍的编委成员中,有大中小学特级教师,有央视“东方之子”访谈人物,只有袁祚萱一个人是民办教师出身,也是唯一一位在小县城小学任教的成员。
举起别人奉献自己
1978年,袁祚萱到奉师深造后,1980年4月来到了木耳村小学任教。当时木耳村里一片荒凉,学校四壁皆空,教室低矮潮湿,课桌是由砖头木板和条石拼凑而成……看到这一切,袁祚萱没有退却。他因陋就简,自费买来亮瓦和课外读物,及时上课。不少学生无钱缴纳学杂费,只好将红苕、洋芋、包谷等杂粮带到学校抵交,袁祚萱没有责怪他们,他欣然接下这些杂粮,用此充饥,尔后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向中心校补交学生欠下的书杂费。因教学成绩突出,中心校的校长曾三次调他下山到中心校任教,可在当地村干部和村民的再三挽留下,袁祚萱感动得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五年。毕业会考时,袁祚萱所教的那个班升学率居全乡10多个村小毕业班第一。从1986年到1991年期间,袁祚萱所教的毕业班,每届学生升学考试成绩均居全区内第一,合格率达100%,令城里的学校和老师都刮目相看。
有一年,袁祚萱三岁的儿子病了在城里住院,他赶进城守了儿子一夜,询问了医生,得知儿子的病情不严重后,第二天一大早又告别正在输液的儿子回到学校,弄得袁祚萱的父母大骂他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木耳村经济文化落后,老百姓普遍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袁祚萱的学生黄中祥毕业后考入了梅子中学,但由于家中经济贫困,家长准备放弃好不容易考入中学读书的机会(当年小学升初中的比例为10:1)。消息传到了袁祚萱耳朵里,当天夜里他就摸黑翻山越岭来到黄家家访,第一次不生效,直到袁祚萱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后,终于才将要养活一家六口又患重病的黄中祥的父亲说服,黄中祥也得以到梅子中学就读。经过6年苦读,黄中祥考入了西南林学院。看着黄中祥比六年前更为窘困的家境,袁祚萱再次给黄的一家老小打气,说:“甑子就快上气了,千万不能落下”。袁祚萱给黄中祥买来行李箱,并资助了500元路费给他送行。袁祚萱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学毕业又接着考完研的黄中祥现在已在攀枝花市某科研所任书记。
袁祚萱关心爱护学生的例子不胜枚举,从1994年起,袁祚萱先后为患重病的学生捐款近千元。
“当教师,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谈起自己从教三十年来的付出,袁祚萱无怨无悔。平时,袁祚萱总是说,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是在县上“科教兴夔”的浓郁气氛中,是在县教委和辽宁小学领导的带领下,与自己所在学校140位老师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袁祚萱极为低调地说,他能取得一点成绩,只能证明过去的工作是努力的,今后,自己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结缘农村娃
也许是自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缘故,袁祚萱对农村孩子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情怀。从2002年开始,进城农民工的孩子们组合成了新的班级,袁祚萱主动向校长请缨教农民工的孩子。“我同情农村娃娃,喜欢教农村娃娃”,袁祚萱说。
农村孩子的家庭条件差,袁祚萱从不嫌弃,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在指导学生作文发表后,多数稿子有10到200元不等的稿费。袁祚萱教过的学生李应鹰参加清华、北大、复旦等10所名校和《萌芽》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获稿费等1286元。通过指导农民工子女的作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解决了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
春华秋实,袁祚萱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终获回报,他教过的农村孩子一个个走出了农村,有的在意大利留学、有的在西华师范大学任教,有的当上了局长、书记、主任、医生、工程师……袁祚萱自己也屡获殊荣,书写了诗城教育的传奇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