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宝华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达军 发表于 2006-11-24 13: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宝华
文章分类:名人传记  文章来源:档案馆  发布时间:2005-11-08 18:54:50  浏览次数:546


--------------------------------------------------------------------------------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袁宝华著名的国务活动家、经济学家袁宝华,1916年诞生于河南省南召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民主思想的启蒙使他在儿童时代就追求进步,渴望光明;家中丰富的藏书,又使他认识了古今哲人,饱览了中外名著。这些都给他以深刻的启迪。1931年至1934年在河南大学预科、1936年在河南大学经济系读四年级时,他阅读了各种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青年杂志》、《中国工人》、《劳动报》等,认定社会主义中国必将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大大增强了他向旧世界宣战的信心和勇气。是河南大学四年的读书学习,为他从青年革命者到国务活动家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1931年秋,袁宝华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在有着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母校河南大学,这位热血青年到校仅一个月时间,就以他独特的成熟和坚强的信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预备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作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开封,抗日救亡学潮更是此起彼伏,十分活跃。年仅15岁的袁宝华对国土沦丧痛不欲生,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他率先参加河南大学抗日救国会,成为该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进步教授嵇文甫、王毅斋多次在讲坛上发表激昂慷慨的演说,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更加坚定了他所选择的革命道路。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以后,他带头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慰劳守土抗战的将士,并和社会学系三年级学生康午生(即王国权,新中国著名的外交家,国务活动家)一起,发起组织“反帝读书会”,秘密印发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红军战斗捷报,宣传中共抗日主张,鼓舞河大师生进一步掀起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1933年,他又和进步学生一起支持嵇文甫、王毅斋先生,发动爱国教授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呼吁集体签名拥护宋庆龄提出的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对日作战六条纲领。河南大学教授有五十余人在请愿书上签名,占当时教授总数的98%。师生群情激昂,同仇敌忾,决心与日本帝国主义战斗到底,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河南大学预科三年期间,品学兼优的袁宝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被师生誉为“学潮先锋”。
  1934年,袁宝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经济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华北自治”,强烈要求政府抗日雪耻。1936年9月,他再度来到母校河南大学经济系四年级借读。“1937年11月,胡得龙、袁宝华带领王锡璋等一部分中共党员赴南召县,胡得龙任中共南召县委书记,党吉臣任组织部长,以袁宝华、王锡璋、张了且、顾雅亭等河南大学同学为基本力量,组织了‘南召抗敌自卫团’战地服务团,建立抗日武装,打击敌人,保护群众。南召县李青店当时被誉为‘小延安’。”从此,袁宝华走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历任中共南召县委书记、南阳地委委员和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而立之年的袁宝华以全副精力投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毕业于大学经济系,长期在经济部门从事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工作,相继担任东北嗣裾??ひ挡考苹?ΥΤぁ⒚厥槌ぃ?毓ひ挡扛痔?指本殖ぁ⒒?窘ㄉ杈志殖ぁ⒁苯鸸ひ挡扛辈砍ぁ⒐?揖?梦?被岣敝魅巍⒐?椅镒首芫志殖ぁ⒐?椅镒使芾聿坎砍ぁ7鬯椤八娜税铩备闯龊螅??喂?壹苹??被岣敝魅巍⒅泄驳谑?唤旌虿怪醒胛?薄⒐?揖?梦?被嶂魅巍⒅泄?嗣翊笱?3ぁ⒅泄驳谑??熘醒胛?薄⑷??肮そ逃?芾砦?被嶂魅巍⒅泄?笠倒芾硇?峄岢ぁ⒅泄?肮に枷胝?喂ぷ餮芯炕峄岢ぁ⒅泄仓醒牍宋饰?被嵛?钡戎埃?侵??墓?窕疃?摇Ⅱ闵?型獾木?醚Ъ摇T诮ㄉ栌兄泄?厣?纳缁嶂饕宓缆飞希????恍牧ぱ??倮凸?拢??嗣褡龀隽撕艽蟮墓毕祝??陌??饕逅枷牒陀掠谔剿鳌⒂掠谑导?⑸钊胧导始凹崛滩话蔚墓ぷ髯鞣纾?侵档梦颐怯涝堆?暗摹?BR>  一是思想解放和勇于开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袁宝华担任国家经委的主要领导工作,此时正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国家经委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经济综合部门,如何适应国家经济的改革和开放政策,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这种改革又是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进行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袁宝华一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一方面认真回顾和总结我国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时研究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见解,直接参与组织领导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经济活动,包括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全面整顿,企业的升级、评估,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研究和推行,企业法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特别是对于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单位,如何适应国家经济的政策,如何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袁宝华做了比较深刻的理论探讨和大量的组织、实施工作。这在贯彻国家经济改革路线、方针和指导企业改革的实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善于总结和探索创新。袁宝华组织和领导经济工作几十年来,每做一件事情,都力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和努力探索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转移到企业改革方面以后,袁宝华积极参与研究、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企业特别是全国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及时调查和总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大胆探索,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特别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系统和结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其中有些观点和思想,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对于促进中国的企业改革、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袁宝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几十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紧跟党中央,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尤其近十几年来,在落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袁宝华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和搞活,不断克服和纠正过去经济建设中“左”的弊端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83年,袁宝华就针对改革开放后企业职工的思想实际,比较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新时期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创这项工作的新局面提了具体措施,还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和推广这方面的经验,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不久,袁宝华又倡导组建了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并针对经济改革时期,纠正和克服经济战线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和各种不正之风,为争取经济战线党风的根本好转,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落实措施,为推动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企业干部和职工的教育问题提出上了议事日程。袁宝华早在1978年8月就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的重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发展企业干部和职工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企业干部和职工的素质提出了一整套计划和设想,得到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随后,袁宝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直接规划和参与了这项工作,并不断总结和推广这方面的典型经验,对提高企业干部和职工队伍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四是有深入实际和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袁宝华每做一件事,从原则规划到具体部署,从具体实施到总结提高,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仅就中国大中型企业的全面整顿、改革问题,他就先后主持召开四十多次例会,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任务。他的一些重要经济思想和观点以及一些重要讲话,大多是在深入基层,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些是在对国际、国内考察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他抓经济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经验。
  在《袁宝华访谈录》(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和《袁宝华经济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两书中,集中反映和充分体现了袁宝华的经济思想和工作特色。
  袁宝华今年已85岁高龄,至今仍然担任河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时刻关心河南的经济发展和河大的教育。80年代他在国务活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曾两次亲临母校河南大学视察,1986年他对河大学校领导同志和他的同学黄廷王向、刘惟诚语重心长地说:“河南按人口平均收入低,背着人口沉重的包袱,要想把经济搞上去,难度比别的地方更大;再就是经济基础差,多数县市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但要使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难度也是很大的。因此,校友会为振兴河南做贡献的任务就更大一些。”“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而且应有危机感。河南大学应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992年,河大庆祝建校80周年时,他又欣然命笔,写下了苍劲有力的题词:“华年似流水,俯仰已白头,犹念化雨时,峥嵘岁月稠。有负桃李教,愧贻蒲柳羞。入梦塔影秀,犹念校景幽。难逢旧朋聚,喜从故园游。经营八十载,壮志展宏猷。任重征途远,明朝更风流。”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艺 发表于 2007-2-17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audio07]学习

[audio07]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