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东莞市志之袁氏人物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立量 发表于 2006-1-16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昌祚(1538—1616),原名炳,字茂文,号莞沙,东莞茶山横岗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参加乡试,得第一名。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赴京参加会试,因第五策试文超出格式,落第,而其文却传诵一时。其时严嵩当权,见袁昌祚文才俊拔,年轻貌美,欲招他为婿。但袁昌祚不答应,并写了《四时闺情诗》,假托是妻子何氏所寄,四处传播,以绝其念。严嵩大怒,以致礼部会试时,便于方百计来压制他。严嵩垮台后,隆庆五年(1571年),袁昌祚才中进士。曾向皇帝上《时政疏》,提出治国的大计:“恤民困、正士习、罢互市、通漕河”。被皇帝重用,授左州知州。左州地方偏僻,少人读书。袁到任后,兴办学塾,延聘塾师,不久,调湖广夷陵州,后迁户部员外郎,提为广西提学佥事,又转为四川参议。时值修建乾清、坤宁二宫,受命督办贡木。在处理劳役中,他不骚扰百姓,四川人民很感激他。至父亲去世而辞职。后虽被起用到广西做官,亦坚持不就,周游名山石窟达三十年之久。年79去世。     袁昌祚曾与郭 同修《广东通志》,人们称他有良史之才。著作有《乐律考》、《莞沙文集》十卷、《广东通志》等。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东莞石碣水南村守义坊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观政工部,后授福建邵武知县。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京朝觐。时辽东(今辽宁辽阳)军情紧迫,朝议莫衷一是。他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后自请守关,并说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可守住此关。后被破格任用为兵部职方主事,又升兵部佥事,驻军山海关。守辽期间,筑宁远、锦州等四城。天启六年(1626年),后金努尔哈赤(清太祖)进攻宁远。面对十多倍于己的强敌,袁崇焕召集众守将,刺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并断然拒绝努尔哈赤的劝降。战斗中,他身先士卒,重挫敌军,炮伤努尔哈赤。他以守宁远功升为右佥都御史,次年,任辽东巡抚,又加兵部右侍郎。第三年,皇太极率军再攻锦州、宁远。他率领守将奋勇反击,又获“宁锦大捷”。因未为魏忠贤立生祠,被诬为拥兵自重,不去援救锦州。他乃愤然辞职,托病回乡。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伏诛,诏袁崇焕回京,出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赐尚方宝剑,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仍镇宁远。他进一步整顿军队,加强防务,诛杀通敌的守将毛文龙。皇太极屡次进犯,都被击溃。崇祯二年(1629年),赐予蟒衣,荫锦衣千户。后金曾议和,崇焕令归叛人,还侵地。至此知和议不成。后又加封为太子太保。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袁崇焕星夜驰援,督师入卫,解除了后金军对北京的威胁。皇太极施反间计,诬崇焕通敌谋反,多疑的崇祯帝将袁崇焕缉捕下狱。次年八月十六日,以“谋叛欺君”罪被磔于市。其遗体被义仆佘某葬于北京文渠门内广东旧义园。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福王追复其原官,并赐祭赐葬。桂王赐谥号为“襄 ”。现北京的广东新义园东莞会馆建有袁督师祠,龙潭公园东湖畔建有袁督师庙。
袁仰山(1865—1919),名万,又名硕原,字凤翔,东莞温塘人。袁仰山为清末监生,废科举后专攻医术。学成后迁居莞城行医,先后设馆于东门正街、卖麻街和阮涌尾。光绪二十年(1894年),东莞首次鼠疫流行,当时的医生都无法医治,袁用解毒活血峻剂,并按经络循行部位辅以引经佐使之药,存活甚众,因此出了名。民国初年,鼠疫再度流行,群众纷纷远走他乡,医生亦多惧传染而停业逃遁,袁以驱疫济世为己任,被传为佳话。   袁仰山医术高明,学贯各家,尤得力于《河间六书》,故治温热病有神效。新塘传教士欧金(译音)病危,外国医生均束手无术,袁把他治愈,改变了外国人轻视中医的态度。袁的医术不传于子而传于徒,但不肯多收徒弟,收则严教不苟,务使成材。其门人李若轩、李翼农得其真传,皆饮誉杏坛。   袁仰山著作颇多,传给徒弟的有《医案》和《存疑》等手稿。抗日战争时,袁之子孙全部逃入内地,所有医书和著作,除所著《鼠疫札记》已由李翼农整理发表传世外,其余已散失迨尽。袁于民国8年(1919年)5月26日病逝于莞城
袁松(1900一1931),广东东莞人,幼年居开平。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1924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开平开展工人运动和建党工作,1926年秋,建立中共开平支部,任书记。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担任赤卫队汽车连负责人。起义失败后,到香港从事工人运动。1931年在广州被国民党逮捕杀害。
袁林达(1920—1967),东莞万江水蛇涌人。他出生于我市著名的黄麻之乡,从小就认真学习当地传统的种麻技术,后来他又专心研究黄麻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选育抗病、抗倒伏、皮厚的青皮红骨401号良种,采取宽行密株、施足基肥、水旱轮作、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于1953年创造黄麻亩产900市斤的高产纪录。后来,他指导水蛇涌农业生产合作社种黄麻310亩,获得当时我省大面积平均亩产1003市斤的新纪录。   袁林达于1954年获广东省爱国增产奖,当选为东莞县人大代表,1956年被评选为广东省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获特等奖和中央农业部爱国丰产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被选为水蛇涌高级农业合作社主任。1957年11月,东莞县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时被选为副主席。1964年7月,他受聘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同年底至1966年3月;被中央农业部委任为黄麻种植专家,派往越南民主共和国传授黄麻高产栽培技术,为越南创造亩产1268市斤的该国高产新纪录,受到同行的称赞和越南政府的表彰。袁于1966年回国,翌年病逝,终年48岁。
袁振英(1896—1979年),东莞温塘(茶园)人,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但终因信仰无政府主义,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退出党组织。   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袁振英结束游东记者团回来路经上海时,被陈独秀聘请到《新青年》任“苏维埃俄罗斯研究”部主编,常以震瀛笔名发表文章。“五四”运动期间,袁到小吕宋组织“全菲列滨华侨工党”,并出版《平民日报》(该党机关报),宣传无政府工团主义。回国后,曾在香港任《香江晨报》编辑。当时他仍信仰和致力于研究无政府主义。   1920年5月,陈独秀在魏金斯基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开展建党筹备活动,以“新青年”杂志社为活动中心。袁振英受陈独秀的邀约,经常同戴季陶、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邵力子、赵世炎、李达、李汉俊、沈雁冰、金家凤、俞秀松、叶天低、李季、周佛海、杨明斋等人,在戴(季陶)宅研究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改造等问题,密商组织共产党的办法。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被推为书记,上述人员大多成为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袁振英也是其中一个。同年,他被党小组派往武汉同恽代英联系,劝他加入共产党小组,并同恽代英到武汉三镇调查劳工及学生情况。   1920年8月22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派它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出面,同张太雷、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8个青年,建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担任书记。最早发展的一批团员,有刘少奇、罗觉(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李中、李启汉、任作民、王一飞、许之祯、傅大庆、梁柏台、卜世畸、袁达时、彭述之、柯庆施、廖化平等。团址就设在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铭德里北6号)的“外国语学社”。外国语学社是上海共产党组织为培养和输送革命青年到苏俄学习而兴办的,由杨明斋负责。魏金斯基的夫人库兹涅佐娃任俄语教员,袁振英、沈雁冰讲授英语;参加讲课的还有李达、李汉俊、王元龄等。1920年冬至1921年春,刘少奇、罗觉、任弼时、肖劲光、彭述之、柯庆施等20多名青年团员,被外国语学社分3批送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这期间,袁振英还同李达、陈独秀一起,参加了上海共产党小组的党内刊物——《共产党》月刊的编辑和撰稿工作。   1920年11月,陈独秀同北京李大钊商议后,决定应陈炯明之聘赴粤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袁振英(任翻译)、李季及一共产国际代表同行。到广州后,陈独秀即研究建党问题,但无政府主义者对他强调的无产阶级专政观点不愿意接受。经过两次讨论,意见针锋相对,没有调和余地。陈独秀提出,大家主义不同,终究是要分的,不如现在就分,各走各的路。这样,袁振英等人便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退出了党组织。   袁振英与拔英、擢英兄弟3人,均为留法学生,都曾任大学教授。建国后,袁振英是广东文史馆馆员,1979年去世。   袁良骅(1895—1981),字子襄,东莞茶山上元村人。袁良骅曾就读于黄埔水师工业学堂,毕业于广东海军学校。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曾与革命党人陈策等十余人,在广州夺取龙济光座舰宝壁号及炮舰江巩号,声讨袁世凯。1918年,奉孙中山命令,与同安舰舰长温树德合力炮击观音山,迫使莫荣新服从孙中山命令,使广州局势得到暂时安定。   1919年,袁良骅奉孙中山密令,与陈策、李绮庵等袭取粤舰队之江大、江固两艘军舰,讨伐广东督军莫荣新,后任粤军挺进队统领,1921年改任飞熊舰舰长。l922年春,奉孙中山指令,与陈策率队一举将北洋舰队巡洋舰海圻等十一艘军舰全部击败并俘获。袁良骅指挥飞熊舰夺取永丰舰(后改为中山舰)取得了胜利,被委任为北洋舰队舞风号舰长。同年6月,陈炯明叛变,围攻广州总统府。袁良骅联合各舰迎接孙中山登舰,同时广东江防司令陈策亦率数舰前来会师,由五舰舰长出名讨陈,袁良骅其中之一。   1923年袁良骅前敌舰队指挥官。1925年任军委会海军局审计处少将处长、参谋厅厅长。1930年,改任实业部渔业管理局局长并兼任大上海渔市场理事。抗战军兴,曾辅助陈策固守虎门要塞。1942年,任中国国民党港澳总支部执行委员。   抗战胜利后,袁良骅任广州市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副议长兼代议长。1948年当选为立法院委员。后任广东水利工赈委员会顾问、东莞明伦堂董事会常务董事、东莞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建国前夕迁居台湾。著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之研究》、《冤狱赔偿刍议》、《建立陪审制度》、《海军基本教育》等书。1981年在台湾病故。  袁以宏(1891—1962),字毅士,东莞麻涌人。东莞中学毕业后,入黄埔军校学习,是该校第一届海军军官毕业生。历任江巩、广虎、广贞舰长及护渔2号巡洋舰长,后曾任虎门威远炮台台长及广州市禁烟局局长等职。   30年代末,广东海盗经常出没,打家劫舍,他带领江巩舰驻守涌海口,加以巡逻防范,对盗匪很有威协。在任禁烟局长时,为政颇为清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解甲归田,在乡里常为人排难解忧,甚受乡亲敬重。1947年在麻涌创办知行小学,被推为名誉校长。1962年辞世于故居,身后仅遗旧泥砖屋一间。  袁聘就(1938一1966),东莞常平袁山贝人。1956年,国家第一次在东莞县中学毕业生中招收空军飞行学员,当时在常平中学读书的袁聘就报名,应招入伍。8月,离家赴陕西某航空学校学习。1958年初,聘就航校毕业,被分配到驻东北地区某空军部队任飞行员,驾着战鹰巡逻祖国万里长空。他驾机技术娴熟、高超,能在各类天气下飞行,成为全天候飞行员。曾被评为特等技术能手,多次进行过高难度飞行示范表演,因而很快被提升为副中队长。   1965年底,袁所在大队奉命从东北调云南,执行防御作战任务。当时美侵越战争升级,美空军不断对我滇、桂上空进行侦察和挑衅。1966年5月12日下午4时5分,四架美战斗机和一架侦察机入侵我境,袁的中队奉命驾机阻击。空战中,袁聘就击落敌机一架。正准备返航时,被敌机在后面偷袭,飞机中弹坠落,聘就壮烈牺牲,年仅28岁。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为他追记二等功,追认为革命烈士。其遗体安葬于莞城人民公园的元宝山上,由县人民政府立“袁聘就烈士纪念碑”。所在部队将其事迹编入师、团史。
袁镇岳(1916—1986),字亦山,东莞茶山上元人。194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获法学士学位。1946年,任教于厦门大学,直至去世。历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顾问、厦大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系主任、厦大台湾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顾问、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福建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港澳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他长期从事《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对我国当代经济史、统计学、经济数学、经济计量学等均有较深造诣。其主要论著、译著有《资本论讲座》(与王亚南合编)、《资本论与部门经济理论》、《经济计量学导论》(与林克明合译)、《亚洲地区的出口加工区》(六人合译)、《资本论图解》(第二卷)、《经济数学》(与高鸿桢合译)等书。1986年12月病逝,享年70岁。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银龙 发表于 2008-4-12 11:22:19 |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无后人,乾隆时已经调查过,乾隆祭奠袁崇焕大将军,派广东巡抚调查后人,要他们出来做官,经过调查找不到后人。原因有很多,1:改名换姓了,害怕受到牵连。2离开原来的地方了,去向不明。3袁崇焕大将军确实无后人了。
广东巡抚只找到族人,给了小官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袁志成 发表于 2008-11-27 22:14:54 | 只看该作者
还金亭在莞城至温塘公路边,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此亭长5米,宽4米,高5米,砖瓦结构。

  该亭是温塘村民袁友信所建,作茶亭卖茶之用。袁友信在茶亭经营生意期间,有一旅客在此喝茶,遗下三百两银子,他代为保存,等失主等了三年。三年后失主重游东莞,路过茶亭,袁友信把银子如数归还他。失主非常感激,把银子赠给袁友信,他分文不取。后人为表彰袁友信拾金不昧之美德,使其发扬光大,重修茶亭,改名“还金亭”。温塘村秀才袁珲宇特为此亭撰写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袁冠烛 发表于 2008-11-28 22:37:18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袁保险 发表于 2013-2-14 16:33:31 | 只看该作者
解读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