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孟浩然与袁仁敬、韩南盛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1-5 16:5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爱游山玩水且善工诗文的孟浩然“户外活动”较为频繁,而有机会接触当时社会的各阶层人物,有的甚至成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存在于孟浩然集中的各类交游人物计约250人左右。历史难免会出现疏漏,当年名噪一时的人物可能随着时光的流失而隐匿,鲜为人知,袁仁敬、韩南盛便是其中一二。
  袁仁敬是唐代著名的司刑官,与贤相张九龄友善,为政清廉,执法公正,深受时人爱戴。卒后连囚人都十分悲痛,作《袁仁敬歌》以怀念之,歌中有“天不恤冤人兮,何夺我慈亲兮。有理无申兮,痛哉安诉陈兮”。
      唐开元年间曾任杭州刺史的袁仁敬利用政务之暇,在杭州洪春桥至灵隐合涧桥段植松九里。“九里云松”后为“钱塘八景”之一。然而,两唐书无其传记,其事迹零星见于《唐会要》、《新唐书》张九龄、许景先传,且语焉不详。2008年在洛阳出土的袁仁敬墓志为我们提供了这位受人爱戴的封建王朝司刑官的详细资料,具有证史、补史的重要作用。
      袁仁敬墓志现藏洛阳民间。志石青石质,志面有界格,志文行楷书体,共30行,满行31字,计879字。首题“大唐故大理卿上柱国袁府君墓志铭并序”。墓志详细介绍了大理卿袁仁敬生平及政绩。袁仁敬,字道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到其高祖袁浚任襄阳令时,袁氏徙居襄阳,遂成为汉南的冠族。“天授年,从国子进士应养丘园,科举对策高第”,“解褐敕授相州汤阴县尉,转尉氏、福昌尉”。因“精果利断,恢弘历落”,“再举大理平事,转司直丞”。又因“以持法不挠,朝廷嘉宽裕之”,“大拜仓部司勋二员外刑部左司兵吏部四郎中、大理少卿、杭州刺史,复为大理少卿、御史中丞、尚书左丞”,“又迁大理正卿”。“享年七十一……孟诗《秦中苦雨赠袁左丞、贺侍郎》中的袁左丞便是袁仁敬,贺侍郎为贺知章。继2008年东都洛阳发现袁仁敬墓志3年后,古郡襄阳又现韩南盛墓志。
  韩南盛,太中大夫使持节,云南郡都督府太守,姚嶲道招慰经略使,兼剑南节度副大使。公讳南盛字昌本,韩诸公子也。自王安入秦,将军封楚,豆分瓜剖,自北徂南,今为襄阳人也。曾祖彦随,监察御使,祖诠皇益,昌郡绵谷县令,父道衡鼎,绪传馀勳荣袭庆……韩南盛志石为青石砻磨而成,59厘米见方,厚8厘米,志书行、楷、草间杂,共计35行,每行约35字,共计1100多字。
  唐代的四川地处“西抗吐蕃,南抚獠蛮”的前沿。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防御和进攻,在此设立了大量的军镇。作为剑南节度副大使、太中大夫使持节、招慰经略使的韩南盛便是这一时期的军镇领导。墓志表明,韩南盛祖籍战国时代的韩国,后在楚地襄阳安家,韩公以文发迹,用武登阶,入仕后,先后官至朝仪大夫、中散大夫、太中大夫。朝廷委以重任,韩将军也满怀壮志,西抗吐蕃,南击獠蛮,在疆场上施展着自己的抱负,无奈奸人作梗,将军在安戎城大破吐蕃后,却受到监军内侍高守信的诬陷,而后被调到云南郡与南诏罗皮交锋,韩南盛将军准备计困南诏罗皮于深山洞穴,却又遭到了他的顶头上司剑南节度使王昱的反对,王昱上奏韩南盛贪脏枉法、不安城郡。韩将军因此被贬调任河北节度使张守珪下效力。不久,这位有勇有谋的将军带着难以言状的愁绪,遂告老返乡,回到了襄阳,寄情于襄阳美丽的山水,与亲朋故交,登山临水,自得其乐,以开元廿八年九月十九日病故于私宅,终年六十六岁,天宝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改葬郡安养县(今樊城)西原。关于韩南盛的夫人,墓志中有载:夫人袁氏,皇朝中丞大理大卿赠会稽郡太守仁敬之季女也。这样看,韩南盛便是袁仁敬的女婿了。
  孟浩然仕途失意,韩南盛官场受挫,想必这二人也一定有很多推心至腹的话要讲吧?
  湖北文理学院教授叶植及魏平柱阅读墓志后认为:韩南盛应当与孟浩然有交情。韩南盛与孟浩然同卒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享年66岁,长孟浩然14岁,孟应称其为韩公。襄阳著名文史学者魏平柱教授也提出了个人见解:孟浩然诗《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中的韩司马便是韩南盛。韩南盛的岳父袁仁敬,曾任大理卿、中丞或左丞,与孟浩然有交游。
  魏平柱教授经考证后还认为:墓志的作者可能为与上官婉儿、鱼玄机、薛涛并称的唐开元、天宝时期的才女道士李季兰(墓志撰书者处破损,仅剩“蘭书”字样),《唐才子传》载,李季兰:“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李季兰与襄阳人朱放有交游,与孟浩然的好友阎防的兄弟有交游,与孟浩然的好友皎然“意气相投”。天宝年间曾被唐玄宗召入皇宫。
  从墓志的笔法来看,既有楷书又有行书,还间杂草书这种不拘一格的书写手法与李季兰的会稽郡老乡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相近,这种书写形式与“世外之人”李季兰的身份是相吻合的,李季兰或在襄阳与韩南盛有过交往。
               自 襄阳新闻网 施锦华/文 http://www.xcxww.com/content-24-8650-1.html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1-5 17:01:52 | 只看该作者
九里云松

    在洪春桥至灵隐合涧桥前一段,全长约2公里。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唐刺史袁仁敬植松于行春桥(即今洪春桥),西达灵竺,路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阴霭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今旧松多不存,而新植者已渐如偃盖,时时与灵山白云相接,故日云松。”
    九里云松成景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袁仁敬任杭州刺史,政务之暇,爱去灵隐天竺一带游览,于是命人在灵隐道两傍植上松树。久而久之,松霭连云,成为西湖群山中的独特景观,被称之为九里松。袁仁敬还在洪春桥建起了横跨道路的九里松亭,百姓多称之为一字门。
    元时列入“钱塘十景”之一,名“九里云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