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项城十三统蛟龙碑 [打印本页]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2-5-9 22:09
标题: 项城十三统蛟龙碑
十三蛟龙碑的下碑体神龟

      袁氏十三蛟龙碑建于1875年光绪元年,有袁保恒总修,刘东旺和黄振羲执笔。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是袁氏家庭历经四世三公先后有一十三人位列卿相府台,受到历代皇帝钦封,赐封赦建以历代官宦为中心的十三统蛟龙碑,其碑楼相互连接,蛟龙碑体型硕大,下神龟上碑身。是中国仅有,世界绝无的建筑群。(编辑:胡晓光)

[attach]3522[/attach]

[attach]3523[/attach]

[attach]3524[/attach]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2-5-9 22:14
缅怀袁氏文化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祖籍项城市高寺镇袁阁村,出身名门,文韬武略。治军有方,功绩显赫,其所作为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也给袁氏千万后裔带来了一时的辉煌和荣耀。
[attach]3525[/attach]
    袁世凯使用过的笔架

      袁家阁又名袁阁村,地处项城市高寺镇西北角,西邻106国道,北邻白龟沟秦坡村,南依汾河,东邻曹河,开阔平坦,环境优美,拥有袁氏陵园、皇封十三统蛟龙碑、袁氏祠堂、袁氏牌坊、袁氏阁庙、环朱阁、依雕栏、绕陵园凭吊先人,松柏苍翠,紫气东来,而今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近二千名袁氏后裔躬耕桑梓,乐享太平,一个新崛起的文明新村庄正召唤着四海袁氏有志之士投资开发互利双赢。
[attach]3526[/attach]
袁世凯使用过的石制象棋

      清楚地记得,1984年底寒冬腊月,积雪一尺多厚,袁家济作为袁重山长门人,其子袁启军一路风寒回家省亲前来祭拜,市、乡、村领导与袁氏家族几百名群众情深意暖,午时祭拜时出现奇特现象:鸣炮焚纸后从大总统父亲袁保中墓穴中出现一条金黄色青蛙蛇,因怕破坏其灵气,当场进行了掩埋。   
      怎能忘1986年8月,国际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从美国远渡重洋回袁阁省亲,因时下大雨加之家乡贫穷,道路泥泞,未能完成祭拜祖先的夙愿,但在袁家骝病重期间,家人看望他时,袁家骝老人落泪遗憾说:“你给我买水果,不如带一壶家乡水让俺尝一尝,我有生之年未能回袁阁老家祭拜祖先啊!”  
      广州社会科学院骆宝善教授从1984年起来袁阁数次,寻找大总统资料,研究探索袁氏铁板家谱,通过核对,校正才有今天袁氏家族新版本,此铁板家谱长90厘米,宽2.8米,厚0.5厘米,重约一吨工笔楷书,是1874年大总统父亲袁保中与清朝一品大员袁甲三之子袁保恒独自撰修,并用铁铸成,解放后1958年大练钢铁时被砸毁,砸毁前被袁启领父亲袁家仁用棉纸拓下,现存放于袁文征家。   
      “喜逢盛世万象新”,2007年4月全国第一届中华袁氏研究会在项城召开,袁荣成会长带领全国三百名袁氏宗亲,来袁阁参加祭拜,祭拜后袁氏宗亲一致要求抓紧时间恢复袁氏陵园,袁氏祠堂等古迹,在会场当场捐献五万元人民币资助恢复重建陵园。   
      “故乡行,桑梓情”。2008年4月鄢陵县河南书法协会会员袁柱石先生捐献袁氏陵园208棵松柏树,现已绿树成林。自古名宦必立专祠,而达祖尽皆不立祠,1875年,光绪元年由袁保恒总修,刘东旺和黄振羲执笔,盖宗祠而立神居歆,祭田置而人孝养。2010年袁阁村民自发募捐5万元,把皇封十三统蛟龙碑,碑座、碑身于2011年春拉回袁阁。   
      袁氏陵园,气势恢宏,念天地之悠悠,独总统身行万里半天下,陵园内现有35座祖坟,其间有袁总统父亲袁保中之灵柩,而今完好无损,因资金短缺现已停建。2011年5月22日广州东莞袁崇焕后裔一行冒雨来袁阁省亲,言龙脉犹在、灵气犹存呼吁袁阁急于修复祠堂、十三统蛟龙碑等诸多建筑群。

(编辑:胡晓光 http://www.xiangcheng.gov.cn/article/2011/0528/article_12855.html)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2-5-9 22:17
袁世凯视21条为奇耻大辱 为强国雪耻而称帝

      核心提示:袁世凯在签订完二十一条之后的国务会议上沉痛的说过这样一番话,他说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所谓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袁世凯的这番话,痛定思痛,实在是发自肺腑的知耻之言,所谓知耻而后勇,但是袁世凯随后唾沫未干,他的知耻之勇,却是勇敢的走向了帝制这个方向。
      凤凰卫视3月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12年8月18日,一艘轮船即将从上海码头起航,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跳到船上,企图以自杀挽留一位重要的乘客。原来这一天,孙中山正在这艘船上,他应袁世凯之邀,准备到北京和袁世凯商谈治国方略,但是革命党普遍认为袁世凯并不可靠,孙中山此行非常凶险,因此才闹出了如此一场闹剧。
      就是在这种猜忌的气氛当中,轮船终于起航,孙中山的北京之旅开始了。民国初年,虽然南方的革命党对于袁世凯并不感冒,但是社会大众对于袁世凯的评价还是非常之高,他被称为是中国的华盛顿,共和之父。而作为民国首任大总统的孙中山和现行的共和之父袁世凯的见面,无疑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件。
      解说:1912年8月24日,北京城内锣鼓喧天,孙中山一行从天津登陆,乘火车进入北京。而袁世凯对于孙中山的迎接也煞费苦心,他特意打开正阳门,以国家元首的规格迎接孙中山,为了显示自己的好客之情,袁世凯甚至把自己在北京的官邸,腾出来重新装修,供孙中山一行人居住,这样隆重的礼遇,也让孙中山非常满意。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袁世凯在北京以最高的规格先后接待了孙中山,接待了黄兴两个革命党的领袖,在各种政策方面双方都达成了一致。
刘亿江(《袁世凯评传》作者):既然已经是南北要统一了,国家要统一嘛,大总统现在也让给袁世凯了,所以这会儿袁世凯也请黄兴,孙黄北上大伙儿握手言欢,最后好好建设国家。
      张华腾:两个人还互唤万岁,孙中山说袁大总统万岁,袁世凯说孙中山先生万岁,看着是非常友好的关系。
      解说:这是孙中山和袁世凯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个人却有着一见如故的感觉,孙中山在北京停留了一个月,和袁世凯的会晤居然达到了十三次,并且多次交谈都是密谈,有的时候甚至彻夜长谈,大有相见恨晚的味道。
      张华腾:对袁世凯的印象都非常好,因为这个人有头脑有政治手段,作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那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刘亿江:他们也密谈了很多次,袁世凯确实觉得孙中山是个理想主义者,孙中山讲我这个十年不谈政治了,我原来早有一个理想,就是中国大建铁路,要建20万里的铁路。
      张华腾:对于孙中山他从南京临时大总统位置退休之后,就在各地进行宣传要发展民生主义,就是要办实业、修铁路。
      刘亿江:因为中国建铁路到现在没20万里也不够,铁路那东西非常花钱的事,所以孙中山确实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有很高远的理念,可是从实际上来说,扎扎实实的在这方面,他不如袁世凯。
解说:但是因为两个人的经历,以及处事方法的差别,让这一个月的交往,为今后的中国政局走向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袁世凯毕竟是老官僚,他很快发现孙中山属于爱国之心强烈,但是没有任何实干经验的革命者,因此对于孙中山那些空洞的治国方略,仅仅是随声附和。当孙中山提出要修建铁路,他正好有意成全。
      刘亿江:那么既然你愿意建那也可以,我让你当全国铁路督办,然后给你一辆列车,给你一年多少经费,你就去考察去规划去吧。高官厚禄我给你笼络着,你只要别闹事就行,你合作就行他是这样。
      解说:袁世凯虽然在公开场合对孙中山大加赞扬,但私下里,袁世凯给孙中山起了个外号叫“孙大炮”,他的这种大鸣大放的性格,让袁世凯很不感冒,但是孙中山却是个诚实的爱国者,他把袁总统的美意当真,并且立刻撸胳膊挽袖子干了起来,袁世凯特意把当年迎接慈禧太后回京时特制的豪华花车拨给了孙中山使用,当年的革命领袖,如今似乎真的要卸甲归田了。
      在共和国热烈兴旺的气息之下,难以掩盖的是国家发展方向的游移,此时国民政府第一届内阁已经全体辞职,内阁和大总统之间的权力之争,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调和解决。而这一次的南北首脑级别的会谈,并没有给国家的前途指明方向。
      李扬帆(北京大学副教授):孙中山他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的立,而在于他的破,他要破的那个东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具有合法性,所以大家支持,他能够成功。但是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在当时不是破的问题,而是立的问题,破已经达到了。袁世凯在破的过程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怎么立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作者: 袁二弟    时间: 2012-5-10 10:18
标题: 回 1楼(资友) 的帖子
袁荣成应是袁某程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www.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