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宜春韩圹袁氏字辈

[复制链接]
楼主
袁清航 发表于 2012-4-19 1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清航
原籍山东 军转北京  QQ1512343   15010090012

“卧雪堂”小考
“卧雪”典故,出自东汉袁安。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祖父良,习《孟氏易》。安少传良学,为人严谨,州里敬重。据《汝南先贤传》载:“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初为县功曹(官名,掌官记录功劳),后累迁太仆、司空、司徒。”后人以此为诗画题材,如:全唐诗二0一黄甫增《酬郑御史秋夜见寄》有“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唐画家周昉、王维等有《袁安卧雪图》。世代相传,袁安后人因以卧雪为堂号耳。我朱仓袁氏既为卧雪堂,故为袁安之后人,无疑焉。

   一九九二年四月  堂忠并记

朱仓袁氏世次排行字为
1清  2仲  3玘  4(洪河潭铎)
5 文 6邦 7宗 8应 9成 10之 11永
12天13作14大15经 16百17世 18均
19照20春21堂22青 23和24久 25守26善27惟28端29本 30忠 31孝 32多33毓34祥35修36齐 37重 38敦 39伦
第九次续谱 新拟定排行字20个:
40家41传42有43纪 44方 45德 46厚47生48栋49梁50仁 51义 52礼53智 54信55平56安57福 58寿 59长

明月清风 2012-4-16 18:28:23
朱仓袁氏历次序谱情况简表    次序    年代         序谱人
第一次   万历二十一年(1593)         应荐
第二次   乾隆四十四年 (1779)           璞
第三次   嘉庆十九年(1814)              可纶(木疃)
第四次 道光十五至二十年(1835-1840)文传(寨子)五奎(围里)
经仕(围里)思谦(木疃)思贤(木疃)
第五次   光绪二年(1876)丕勳 彭龄(袁黄峪)经陶(围里)思述(木疃)
第六次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世传(围里)均忠(围里)均望(围
里)均陞(围里)均科(围里)照璜(围里)
第七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均端(木疃) 照宴(围里)
第八次   1951—1962年  百明 照密(围里)照轩(围里)照熙(木
疃) 照岐 照统 堂纪(木疃)
第九次   1990—1993年  世雪 世钧(寨子)世礼(围里)均悦
均璠(袁黄峪)均慕(七岔河) 照岐
照统 照熙(木疃) 照达 照柱(庙庄)照循(镇武庙) 照礼(西北庄)春雨(金鸡墩)堂纪(木疃)堂忠(围里)一堂
(以上凡没注村名者 皆为庙根东朱仓人)

应荐祖首次立谱序言
始祖清, 本海州陇西都新二里人也,元末明初洪武初年,避乱至此。相传为红军赶散,盖当永乐年间山东被剿,遂无居民,因使穿红衣军人分海州民移居于此,此红军之一说也。或又云:红军为红头蝇也,所至之处,人皆疫死,以此流亡矣。又云;红军贼。后二说皆无所考,疑前说为是。
家谱亦称家牒或家乘,是封建社会一个姓氏家族的血缘记录,是一个家族的家族史。族谱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是可信的。因为它是用口碑和文字记录了这一家族的时人史料。“红蝇赶散”的后面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段“迁海”的历史在作为信史的《明史》中不会记载的,地方志中也很少涉及闭口不谈。而恰恰在族谱中记录了明初东海“迁海”的史实。

“红蝇赶散”是洪武初年实行“禁海”和“屯田”双重政策的结果。“红蝇赶散”,民间流传是张士诚失败后被杀,死后变成红头苍蝇,四处乱飞,见人就咬,咬着就死,因而人们大搬家,大移民,躲避这场灾难。“红军赶散”,头上裹着红巾的军队,那正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义军头上都裹着红巾,称为“红军”。朱元璋的部队也是如此。“红蝇赶散”、“红军赶散”、“洪军赶散”,都是指朱元璋的头裹红巾的起义军。而它都和张士诚有关。



  张士诚是和朱元璋、陈友谅、方国珍前后起家,是参加红巾军反元的义军首领。元至正十二年起于泰州,称诚王,国号大周,纪元天祐。十七年降元,去国号,二十三年再称吴王。政治中心在平江(今苏州),称东吴。二十七年徐达等破平江,士诚自缢而死。他的地盘最大时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湖北,东到海。张士诚死后,他的余部逃亡海岛,一方面继续与朱元璋为敌,不肯降明,一方面勾结倭寇,抢掠沿海,扰乱边境。为了断绝大陆内部人员与张士诚残部互通信息,接济粮饷,洪武年间实行了空前的海禁政策。更为甚者,强迁沿海岛屿居民去外地,说是为了防倭,实际是断绝内陆人民与张士诚残部的海上联系。这才有以连云港市海州陇西上所言的“红蝇赶散”。“红蝇赶散”是迁海人民对强迫他们离家的头裹红巾的官军的诅咒,“红军赶散”、“洪军赶散”更是对洪武部队所造成的这一场灾难的客观记录。迁海的移民不仅去了临沭,包括莒县、莒南、郯城、临沂、沂水等地都是他们迁入的地方。


(出自百家姓袁)汝南县袁庄村民袁氏后人:很早很早就有这个碑,这个呢是家族碑,这个碑共有二十四派,上十二派是光、龙、希、宗、敬、正、居、文、寅、国、大、明,下十二派是永、立、志、敏、慎、行、福、昌、裕、万、代、清。因为有了这块家族碑,所以村里人的辈份是比较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清航 发表于 2012-4-19 1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