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园蓬袁氏故事记载(一)

[复制链接]
袁文献 发表于 2016-4-24 1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园蓬袁氏故事记载(一)

作者  袁公明

         踏在方圆十里都是姓袁的家乡--袁丰(寓意着姓袁的子孙会源远流长,过着五谷丰登的好日子;以前叫“园蓬”、“袁蓬”,旧属宝庆府武冈州智胜乡),那种崇敬、实在和力量,油然而生!
   
    也许是对大的“家”的眷念,对“根”的虔诚追忆,也许是这片土地上约三千袁氏宗亲对神秘祖先、源流追溯的一份期盼,在外奔波近30年的我,愿通过2016年春节与清明这段时间的走访、素材收集,以文字、部分图片表达的方式,追述那份永远的记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族谱是了解先祖历史的证据(见图1、2、3),通过还散发着麻绳清香味、有点发黄的袁氏族谱(1994年第五次修订),我们知道(无从考证,不排除谱书记载的先人愿意脸上贴金),最早能追溯的祖先是东汉时“四世三公”中的袁安,祖籍河南的汝南汝阳,因此我家的神龛家仙上(注:我们那一带都清一色全是这样的神龛)抬头写的是“汝南袁氏”,见图4(注:每次看到这张留有爷爷奶奶遗容的照片,我总是眼睛湿湿的,想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这支,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江西泰和(有人戏称“泰籍”,实指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是隋唐时期著名相士、预测大师袁天罡的后裔,宗祠里供奉的第一个塑像,仍然是天罡公(见图5)。我们与袁隆平(湖南50万袁氏宗亲联谊会的总顾问,祖籍江西德安)不是同一个袁氏分支,特此说明(因为总有人因为袁隆平和我都是湖南人,又都姓袁,所以经常这样问)。
   
    经过十数代的繁衍与迁徙(无从详考),宋朝时,袁光五郎公(伯庸公的第五个儿子)迁到了湖南隆回县高平镇一个叫“侯田”的地方安居落业(以前叫新化县永宁乡上二都)。自光五郎公(见图6、图7)一路往下,脉络都非常清晰,如果以伯庸公为一世祖,我这代是第29代了。光五郎公生九子,我祖为细七郎公(排第七,即均让公),细七郎公生两子,进现与进琦,我祖进现公为宋朝的驸马,妣赵氏,官至指挥使,居绥宁黄土圹(绥宁的袁氏宗亲,基本上都尊进现公为一世祖,尊光五郎公为远祖),至今赵氏婆婆的祖坟前,每到清明时节,祭扫的后裔人山人海(见图7),进现公生十三子,我祖通崟公排第六(洞口高沙的仁庆、仁忠、仁成、仁龙四支,均是老大通岩公的后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进现公经通崟公、仁升公、再寿公、仕昭公到第五代的光渊公(我们袁丰这支的始迁祖),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由绥宁黄土圹迁到(那时叫“告春”)现祖居地--园蓬,刚开始落籍园蓬毛洲象形,即现在靠新建“洞口火车站”的一块地方(参见图8.
   
    由于毛洲垄总是天干,没水喝,那是盛传一句话“想要钱,要种田;想要富,要养猪”,因此,光渊公养了一条大母猪,有一天,这条大母猪自个跑到“老屋地”的石山脚(即现今我村原县林业局局长袁光能老家的屋后桃树园),找到大母猪时,竟然发现一口井,清甜可口、井水不断,于是,就举家迁到了现今埋葬他的祖坟(见图9)前的石山脚下(俗称“袁丰老屋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渊公所在祖坟的山,形状似一条“牛”,他葬在“牛背”上,见图10、图11
   
    那时,牛形山前还有一座小山(解放后,这座小石山因为修建洞口大桥,全部贡献,打成石板、碎石修桥修路了),山上有个石头人(形似图12所示),小石山与大石山之间,还有一条大树藤,形似一个小孩在放牛,树藤就像牛套绳;不知道到了哪一代,相传有位地仙师傅和当时的族长说,用牛套绳套住这条牛,那这条牛就不灵活,如果把牛套绳砍断,牛不就“活”了吗,于是,牛套绳在地仙师傅的怂恿下被砍了,听说,砍那条树藤时,还流了不少血(不知是什么树的树藤);结果,牛套绳一砍断,牛跑了(听说跑到隆回高坪去了),这也是后面一些与“牛”有关地名(如牛屎塘、东毛洲、牛脚庵等)出现在我们那里的典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解放战争时期,在小石山与大石山之间,还特地开辟了一条石板路,与湘黔古道相连接,古时的族人就是靠脚,通过这条湘黔古道,知晓外面的世界!
   
    我的祖屋,就在这条“牛”的牛鼻子口(见图13),对面就是现在正在修建的火车轨道的“袁蓬隧道”(见图14)。
   
    以光渊公为始迁祖,园蓬这支开枝散叶,光留在“袁丰”(除了老屋地,还包括早禾湾、周家庄、王家湾、堆仔坳、土公坪、山背后、老祖脚、桂花园、阳天塘、浪冲、凼园、公先湾、石背、高坎坝、东毛洲、麦元、牛丝塘等)的后裔,已达三千余人(明末清初推行的“湖广填四川”政策,导致迁往四川都江堰、灌县的一支,繁衍生息,已达2万余人,真是渊公福佑!)。
   
    我们这支的班辈,遵照“九字循环”,使用“均进通 仁再仕 光子公”(尊光渊公为始迁祖,我这辈是第21世)。道光五年(1825年)一修族谱时,新编了流水字辈:子志再仕,景进承忠,大孝圣贤,益泰恒丰。惇本培基,远绍近宗,申命用休,永世昌隆(外迁到四川都江堰、灌县的,仍沿用流水班辈)。但在光绪十六年(1880年)三修族谱时,又改回使用绥宁九字循环的老字辈。
   
    位于巍巍雪峰山下的园蓬,山清水秀,孕育了不少文人雅士、贤达名流、志士仁人,远的不说,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毛主席一同闹革命的袁辛农烈士、袁光龙老前辈,解放后,在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上有所成就者数不胜数,如原洞口县水利局局长袁耀斌,怀化市副市长袁光飞,武冈县副县长袁后生、袁松山,洞口县林业局局长袁光能,洞口信访局局长袁芳,衡阳市公安局局长袁公权,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袁子才,洞口县常委袁松春,中央发改委袁祥栋,青海国企铝厂厂长袁文,洞口反贪局副局长袁子和等等不胜枚举。
   
    园蓬,是渊公后裔的发祥之地,五龙插云,五岭四沟,汇集三条双江合一流,经境内穿毛州入平溪河。万亩稻垅平沃,禾麦油桔,竹杂松杉,郁郁葱葱,车辆频频,经济活跃,如今开发,座座高楼,美观宽敞;老幼衣着,洁美时装。的确是:
   
    昔时桃园在世外,今朝园蓬胜桃园!

   作者:袁公明,从事企业管理近30年,现与朋友合伙开办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是深圳知名的企业管理咨询师,可百度“袁公明”了解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