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阳夏(太康)是我袁氏始祖的封地和发详地,有些史料记载则更具体写明阳夏扶乐人或大扶城人。以信我深信不疑,但是自2008年我应聘编撰《扶沟县志》(十三修)后,手头的资料让我产生了困惑。因为仅存的清代两部《扶沟县志》中,都记载着境内有“诸袁墓”、“袁三老碑”和乡贤袁良、袁滂、袁涣等人的史料。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九修《扶沟县志》卷二,地理志.坟墓篇记载,在县东大扶城有诸袁墓和袁三老碑,碑宇倾低,虎羊碎折,石兽今在吕潭齐家(大扶城在县东25里,吕潭在县东北20里)。说明在清乾隆年间,墓有,石兽在,碑已不存(详见乾隆《扶沟县志》)。
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一修《扶沟县志》卷二,地理志.坟篇, 同样记载着有诸袁墓和袁三老碑,石兽是否在未说。但批注变成了“惟司徒滂,蜀郡太守腾,博平令光,碑宇所存惟此。”,并考评说,袁良碑和诸袁墓并非在一处。在卷十二人物志.乡贤篇中,有袁滂、袁涣、袁徽列传,袁涣传在此志中占五页850字,绝无仅有。而在卷十一,选举.表.徵辟(举孝廉)中,袁氏先祖有9人,其它姓氏很少见。至清代中后期,在进士、举人、秀才表中,袁氏仍有6人列于表中(详见光绪《扶沟县志》)。
从多史料记载不容置疑,可地方志独树一帜也定有其因。
一是太康和扶沟两县在历史上曾几次分合。扶沟县是汉高祖11年建县,之前县东部为陈郡阳夏管辖。东晋孝武帝年间,撤扶沟县,两部建新汲县,东部并入太康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撤阳夏县,太康西部并入扶沟县。北魏十二年(488年)复置太康县,将扶沟县东部谷平、双陵等乡又划归太康县。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扶沟迁新县址,复将太康县西部大、小扶城一带划归扶沟县。此后,两县交界数十个村镇又多次变动归属。直到1948年12月,又将崔桥、大新(双陵镇)两镇的39个村庄划归扶沟县。
二是受黄河决口泛滥的影响,豫东的几条河流变迁很多,举涡河为例,隋唐之前曾经扶沟县城东流过,以后遂渐向东变出新河道,清时在扶太交界处,而今已迁入太康县境。两县均以涡河为座标,时间差的很大。应找出《水经注》中的河流图加以确认。
扶沟县志办 袁洪勋 461300 (0394-629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