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氏对联三副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yuan)
出自妫姓,以字为氏,春秋时,陈国陈庄伯的儿子名诸,字伯爰,伯爰的孙子涛涂,以袁(爰)为氏。
郡望:汝南郡(今河南中部偏南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扬风仁政
卧雪清操
上联说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袁宏,字彦伯,阳夏人。曾为谢安的参军、桓温的记室,后自吏部出任东阳太守,谢安赠他一把扇子,他说:"我一定要奉扬仁风,抚慰那里的百姓。"因不满当时已出的几种《后汉书》,继苟悦的《汉纪》,著《后汉纪》;又著有《竹林名士传》三卷及《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颂》等篇。下联说东汉汝南汝阳人袁安,字邵公。曾客居洛阳,恰逢大雪,洛阳令巡行到他门前,见关着门没有行迹,就命人扫雪人内,见他僵卧在屋里,又听他说:"大雪天人们都在挨饿,不好去麻烦别人。"便认定他是贤人。明帝时,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历官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多次弹劾窦氏专横。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水东追祖源,姓字尝开传帝后
埭南立门户,农桑自可乐田园
(袁家云)
安徽芜湖县埭南街袁氏宗祠联。上联"水东",指袁氏世代所居住的泾县水(青弋江)东翟村;"帝后",指袁氏来源于舜帝的后人陈胡公的后裔。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21:46:00 | 只看该作者

曲列三绝;疏陈五弊。 上联:...

曲列三绝;
疏陈五弊。

上联:西晋吴郡太守袁松,博学能文,曾著《后汉书》百篇。他性情秀远,善长音乐,其歌《行路难》,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下联:明代进士袁恺,字伯顺,聊城人。崇祯时,由推官入为给事中,上疏陈时弊五事,因语侵佥都御史宋之普而遭贬
书藏万卷;
笔扫千军。

上联:宋袁抗,喜藏书,至万卷。 下联:晋袁宏为桓温记室,所著《咏史诗》、《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颂》等,世称其美
忠臣孝子;
四世三公。

上联:宋袁粲,为刘僧敬所害,其子以身卫父。粲曰:“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遂俱死。 下联:东汉袁安、子袁敞、孙袁汤、曾孙袁逢,时谓“四世三公”
登龙望重;
倚马才高。

上联:南朝梁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宋时以父罪流放晋安,年十五始还京师。齐时累迁至御史中丞,弹劾举奏不避权豪,时称正直。齐末为吴兴太守,萧衍起兵,拒境不受命,建康城平,方只身归朝廷。梁历吴郡太守、尚书令、司空。大同六年卒,谥穆正公。有知人之名,入其室者称“登龙门”。 下联:晋袁宏,于军中作书,倚马立就
抚射衔道义;
接武在文章。

康有为撰北京袁崇焕祠联。祠在北京市左安门内新西里三号
才捷当庭赋铜鼓;
节高卧雪对梅花。

上联:清代诗人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叼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入翰林。任县令时。推行法制,不避权贵,有政声。后不复仕,于南京小仓山筑随园,创作诗文。其文学观主要表现在《随园诗话》一书中。 下联:东汉司徒袁安,字邵公,汝阳人
到处自开诗世界;
无人不拜老神仙。

黄之纪赠袁枚联
黄初词赋空千古;
白下江山送六朝。

孙子潇赠袁枚联
明德自有达人后;
忠臣心求孝子门。

上海袁公祖德祠联
叱逆怀忠,谁出其右;
负图卫主,重义予生。

上联:南朝宋太子左卫率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博学多通,曾任彭城王军司祭酒,元嘉年间官至太子左卫率。邵将为逆,胁迫他参与,他不从,叱责道:“这样作为天地之所不容!”于是被害。谥忠宪。有才辩,能诗词,后人辑有《袁阳源集》。 下联:南朝宋中书监袁粲,字景倩,好学有清才,历官尚书吏部郎、太子左卫率、侍中、史部尚书,以尚书令(宰相)受明帝遗命,与褚渊共同辅佐苍梧王(后废帝)。顺帝时,官中书监,镇守石头城。当时萧道成(齐高帝)权势日重,他密谋起兵灭萧道成,因褚渊泄密,他父子均被杀。当时人们唱道:“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莫作褚渊生”
隋主宫人,司花美眷;
随园女弟,小草楼居。

上联:隋袁宝儿。 下联:清袁枚妹妹袁静宜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袁崇焕自题联。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明史》载其“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升兵部佥事,监关外军。筑宁远(辽宁兴城)锦州数城,加强军备,屡退后金军。先获宁远大捷,战死努尔哈赤;后获宁、锦大捷,大败皇太极。因不附魏忠贤劾归。崇祯初擢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中,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镇宁远。后金军绕道古北口入长城,进逼北京,他星夜千里驰援,血战北京城下,崇祯帝中敌反间计,疑其与敌盟,磔于市。有《袁督师遗集》
政得民心,后刺史称前刺史;
春交郎手,小登科兆大登科。

上联:唐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建中初入仕。为华州刺史,政清简,以慈惠为本,民爱向之。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讨刘辟,逗留不进,罢为吉州刺史。未几,授义成军节度使,务在怀来。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后征讨吴元济无功,贬抚州刺史。贞元时出使南诏,因著《云南记》五卷。 下联:唐代名人袁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追盛德於扬风功存黎庶溯贞操於卧雪品重...

追盛德於扬风功存黎庶
溯贞操於卧雪品重洛阳

——丹阳市后塘沟袁氏宗祠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袁警铠 发表于 2007-2-4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好!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袁警铠 发表于 2007-2-4 14:45:00 | 只看该作者

我顶!

我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