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人生 记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厂“袁政海班组”(上)
2007年04月23日:法制日报
记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厂“袁政海班组”(上)
本报记者 杨傲多
这是一个年轻的班组,全组17人,平均年龄35岁。先后参与企业重要技改革新项目一百七十多项,其中130项技术攻关、技术改进项目获奖,创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以上;全班组先后有48人次分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班组先后获得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岗”、“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示范班组”、“全国学习型标兵班组”。
这就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厂“袁政海班组”。
袁政海班组原名“模具组”,是江铃模具厂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班组。主要负责江铃模具的生产制造,并承担前方车间模具维修和保养工作。
1996年,年仅25岁的袁政海被委以班长的重任,他先后创下了“三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1岁成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最年轻的获奖者,34岁成为江铃集团第一位全国劳模。他就像一只领飞的头雁,引领一个雁阵展翅高飞。
“知识一天吸纳一点,不需要很多时间。在工作中吸纳总结观察别人的经验,这种方式很适合我们的团队。”———袁政海
袁政海是来自江西省南昌县的一名农家子弟。1990年,刚满19岁的他当上了一名普通的钳工。朋友告诉他,“站死的车工,累死的钳工”,当工人没前途。袁政海没有动摇,他一刀一刀地锉,练就了“一锉准”等绝活,很快成为班组的技术权威。师傅说,锉掉几丝,他一锉下去就准。这种绝活在六七十年代不稀罕,可在当代技术工人中却是罕见的。袁政海至今记得他刚进车间实习时,车间副主任聂甫兴跟他说过的话:“说起模具,大到飞机、小到瓶盖,都离不开,模具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十几年来,袁政海始终坚持每晚看两个小时专业书,在他家的书架上,摆满了《冷冲模作业指导》、《液压技术》、《模具常用机构设计》等书籍。不断的学习实践,使袁政海不仅成为模具钳工中的顶尖高手,而且能够独立地绘制模具图纸。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组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曾以为有一纸证书就可以稳稳当当做好工作的吴农,当看到班长和许多师兄碰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于是,也买来许多技术书,并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
罗金彪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学习劲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他虽然是个初中生,但“啃”下了《机械制图》、《钳工工艺》等专业知识,不仅成为经验丰富的“老把式”,而且带出了一拨又一拨徒弟。
万海明对模具钳工近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只要有了灵感,他半夜三更都会起床悄悄潜到自家的储藏室画图。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在旋转体拉伸模件毛坯展开料计算中独创了简单的计算公式,被命名为“万海明展开料计算法”,这种方法达到计算机UG软件算法的准确度。
在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下,江铃结束了A类模具依赖进口的历史,班组成员的技术令外国技术专家竖起大拇指,模具厂成为江铃技术创新的强大基地。
“创新就是用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新是为了自己能偷懒!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提高效率,就好比读书,如果不努力就会留级,就意味着原地踏步!”
———王春
袁政海班组对创新有自己的理解:“创新人人可为,创新有大有小,但创新绝不可好高骛远,在工作中有效改进就是创新,在企业需要我们攻坚克难时,我们也毫不畏缩,大胆创新。”
班长袁政海非常注重激发每个人潜在的创新素质。他结合班组实际,将公司的合理化提案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将每位组员的提案完成情况纳入到JPS年度指标记分卡中,鼓励组员积极围绕生产任务动脑子想点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一些好点子,还以员工的名字来命名。在袁政海班组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提案,有万仁义调试法、王春小灯、万海明展开料计算法、方悦工作法等。
1994年以前,江铃的模具主要都是外购,每年费用高达两千多万元。为培养自主开发能力、节约费用,江铃决定自主开发汽车纵梁等车架模具,首次开发自制的是五十铃大型纵梁复合模。厂里决定让初露头角的袁政海来担当重任,他二话没说,负责起模具的气动翻转、自动卸料的装配和调试任务。班组成立了以袁政海、方悦、万仁义等成员组成的攻关小组,在研究大量国外引进的模具结构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决定将各种管线与元件按自己的新思路布设在模具体内,使之翻转灵活,运行可靠,性能更加完善。经过日夜奋战,模具终于完成了。验收的国外专家十分惊讶,认为完全达到了国外模具的水准,纷纷挑起大拇指称赞:“江铃的工人,了不起!”
2001年,江铃从外国公司购进一批用于全顺车的大型车架纵梁和悬架二手模具,但这些模具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后才能用于江铃的冲压线生产。袁政海班组又一次挑起了改造进口大型模具的重担,以王春为首的攻关小组共同承担了八套进口模具的改造任务。据测算,成功改造这八套模具,为江铃创造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现在,技术创新已成为班组的一大特色。在江铃NKR轻卡纵梁组合式复合模自主开发中,袁政海班组涌现了冲模高手万仁义,他模具钳工、焊接、冲压、三坐标测量、模具研配样样精通,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万仁义在参与这个模具的制造中,大胆创新工艺,并在制造过程中果断采用分段、拼接和互换等技术,不仅缩短了整个模具生产周期两个月,而且确保了开发质量,为公司节省了模具开发制造费用六十多万元。模具投产后,与外购件相比,按当时年产销量计算,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五百多万元。万仁义小组带着这个项目,一举夺得全国大城市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成果第一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