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关于《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初步研究

[复制链接]
楼主
袁英齐 发表于 2006-4-5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陈侯就是史家对陈国君的称呼,如...

探讨:
陈侯就是史家对陈国君的称呼,如【左传】云:『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这个陈侯是陈桓公,名鲍者。郑国是伯爵,故称其国君郑伯。陈是侯爵。
【左传】又云:『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这位陈侯是陈厉公,就是奔去齐那位敬仲公子的父亲。晋国也是侯爵,故史家也称其国君为晋侯。
至于袁良碑所载,良公与袁安公两人的生活时期确实风马牛不相及,安公不可能是良公的孙。碑文所述良公的逝世年份应该是正确的,而安公的逝世年份也一样正确,支持这个说法不独是【后汉书】,还有【汉司徒袁安碑】及袁宏的【后汉纪】,加华峤的【后汉书】等,都是说袁安于永元四年癸丑薨。(公元92) 【后汉书】说袁良是成武令,但碑文没有这个官衔,故我大胆猜测碑上的袁良不是【后汉书】所载袁安祖父那位袁良。可能两位袁良,或者安公的祖父根本不是叫袁良。
碑文说良是扶乐人,而安公是汝南人(或汝阳) 。
很多家谱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样记载着良生璋,璋生滂,滂生涣。有了这篇碑文,也左证了以上的事实。以良公卒年来计,滂公是他的孙,时间很吻合,而最有力的还是【三国志】所载:『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父滂,汉司徒。』上文引自【三国志‧魏志】袁涣本传。(涣又作焕,袁宏后汉纪作涣)  碑上的袁良和三国的袁涣都是扶乐人,而袁安不是。
如果以上推测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则涣公六世孙的袁宏所说:『滂,闳之孙也。』实为谎谬。
现时为早上 1:30,睡去,还要上班,改天再谈。        
请看下面拙作,并请多多指正。

   【秦、汉袁安公世系】    袁英齐撰
甲 袁姓成因之说                   
『袁氏出自妫姓,陈胡公满(看上文第三十四世)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季子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仲尔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宣仲生选,选生声子突,突生惠子雅,雅生颇,奔郑.秦末,裔孙告避难居于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以上资料取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此处云辕涛涂是庄伯的曾孙,祖父名诸字伯辕,却未说其父是谁,只知辕姓是由涛涂公开始,因为由此以前,未见别的人用辕字为姓。据说到了秦朝的袁政,他便将辕字除去车旁而成为今天的袁字。其实这个说法也颇有疑问,在古史籍中,同一个人在一书中姓辕,在另一书里却姓爰或袁。如汉朝名臣爰盎公,【史记】里作爰,【汉书】里作辕而在刘向的【新序】里却写作袁。
 『始祖庄伯辕-诸-涛涂-选-突-惠子雅』(上资料录自【袁氏联修族谱】第一页)此处涛涂是庄伯的孙,父亲名诸。
 究竟庄伯本人名辕还是他的儿子名辕诸﹖(或作爰诸)我本人认为庄伯的儿子名爰诸,而涛涂是爰诸的儿子,庄伯就是陈‧庄公,【史记】说他是申公犀侯的十世孙,是春秋时期陈国自妫满公数来的第十五位国君。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着的来计算,庄伯也恰是申公犀侯的十世孙,难道真的这幺巧合﹖庄公传位其弟宣公,是时辕涛涂为陈国大夫。若照【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说,涛涂公是诸公的孙的话,由申公犀侯数来为十三世,而宣公却是十世,年岁相差极大,那幺他做大夫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名乳臭未干的小孩,或者根本未出世。他是诸公的孙的说法不合逻辑。但是以辕为姓的首先使用者当是涛涂公,是可以肯定的。
 『涛涂生选,选生突,突生雅,雅生颇及侨,颇生告,告生政,政生固,固生元,元生干,干生良,良生昌及璋,昌生安。璋生滂。』(上节资料录自【袁氏联修族谱】)        
  『宣仲涛涂,(涛涂谥曰宣仲)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
宣仲生选,选生声子突,突生惠子雅,雅生颇,奔郑。秦末,裔孙告辟难居于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九世孙袁生生玄,孙干,封贵乡侯,复居陈郡阳夏,八世孙良,二子:昌、璋。昌,成武令,生汉司徒安,字邵公。』(上节资料录自【新唐书】卷七十四下,宰相世系表之袁氏源流。) 
(英齐注:上面的生,有谱认为就是袁固,因为史书多称他辕固生。其实这个辕固生的(生)字等于今日称呼先生或老师,未必是名字。又有说固生盎,袁盎是汉文帝时为其兄袁哙提拔为中郎,其父曾为盗贼。虽然盎与固同时,但固公不是贼,而是一位满腹经纶的经学家,两人当非父子关系。)     
 乙 各家记载的同异                  
 政是秦末人,(秦,元前221-206)据说生也是秦末汉初时人,曾助刘邦而有功但不受封,他岂会是政的九世孙﹖固是汉初时人(元前200左右),终于汉景帝时期(元前156-143),年九十余。良是西汉末至东汉初人,约公元前后一世纪间。安是东汉人,生活在公元一世纪之间,卒于公元九十二年汉历三月。(上据袁宏着【后汉纪】、【范晔后汉书】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依【联修谱】的排序,由涛涂公至安公共十三世。可是由涛涂公生活在陈宣公时代至楚灭陈的时间共历九世十一主二百一十五年。陈亡之后再历战国时期而秦而汉。楚灭陈约在元前476,是年为周敬王四十一年。而周朝被秦所灭在周赧王五十九年,约于元前256。而秦朝却在元前206也被推翻。由秦朝被推翻的元前206向前推至陈宣公二十年,即涛涂公生活期,合共四百六十五年,再由元前206向后数至安公生活期公元一世纪初应为二百二十年加前四百六十五年共得六百八十五年。这六百八十五年而只有十三代,平均每代接近五十三岁才得子。这当然不正确,若以平均二十五岁得子计,六百八十五年应有二十七代,故我肯定此段历史中遗失了至少十四代,这十四代的遗失应该是在楚灭陈至秦朝一段时期发生,这是远古的祖先关系,根本上已绝无可考了。还是【新唐书】所载比较接近事实,共计二十七代,可惜没有把祖先名号次序记下来。                
 据范晔【后汉书】袁安本传,良公精通【孟氏易】,官至成武令。但未提及他的儿子;各家谱牒说他生子昌、璋是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的。            
 『良,袁安祖父。安字邵公,好学有威重。明帝时为楚郡太守,治楚王狱,所申理者四百余家,皆蒙济,安遂为名臣。章帝时至司徒。生蜀郡太守京,京弟敞为司空。京子汤太尉。汤四子:长子平,平弟成,左中郎将,并早卒。成弟逢,逢弟隗,皆为公。』上文摘录自华峤【后汉书】           
□『三月,司徒袁安薨。是时天子幼弱,外戚擅权,安每朝会,及在朝廷,议国家事,未尝不慷慨流涕,于言色,自天子及朝中大臣皆倚安。会病薨,朝野痛惜焉。          
 初,安妻早卒,葬乡里。临终遗令曰:「备位宰相,当陪山陵,不得归骨旧葬。若母先在祖考坟垄,若鬼神有知,当留供养也。其无知,不烦徙也。」诸子不敢违。子赏,车骑校尉。京,蜀郡太守。敞,司空,京子汤官至公辅。』          
『永兴元年,(约公元153)太蔚袁汤致仕,后数年薨。汤子平、成、蓬、隗。』上两文录自袁宏【后汉纪】        
 范晔【后汉书】袁安本传所记与上两记大同小异,可是篇幅大很多,只摘录如下:『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英齐 发表于 2006-4-8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顺不是年号,是后汉其中一个皇帝的称号,...

孝顺不是年号,是后汉其中一个皇帝的称号,孝顺皇帝126 – 144,是孝安帝的儿子。他登基改元为永建。
汉朝皇帝除了高祖刘邦和东汉光武刘秀,其余都加上孝字,如刘邦的儿子为孝惠皇帝,往下是孝文、孝景、孝武等…………………………
                                          
引您的早日问题:
『我的一点意见:
1.此碑是后人所立;2.“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陈侯指陈胡公满,』
                                             
不是., 这里所指的陈侯不是胡公满。玄孙是曾孙的儿子,只四代之隔;涛涂公是胡公满的十二或十三代孙。这里的陈侯可能是以下几位的其中一位:陈桓公、陈厉公、陈庄公、陈利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