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世凯评传部分内容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友 发表于 2007-3-1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世凯评传》 作者 刘忆江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年6月
         前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似乎已是盖棺论定的人物。近百年来,无论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时期,史学界对袁均持否定的评价,似乎“窃国大盗,一世奸雄”即足以概括袁的一生。北洋集团影响和左右清末民初政局三十余年,作为其创始人和领袖,袁之言论和作为,既有其个人品质、性格的因素在内,同时也是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对他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所能解决的。晚清时的中国积弱积贫,列强环伺,国家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变法维新已是全国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正如所有改革运动一样,变法也有激进与温和之分:激进派以康梁为代表,其成员多为得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轻动躁进,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改革运动一度停滞甚至倒退。温和派多由思想较为开化且担负实际领导责任的各级官僚构成,主张缓进,在现有条件下,从一点一滴的实际事务做起。这一派走的是洋务运动的路子,而接过曾国藩、李鸿章的衣钵,继续推动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并成为其主要领袖的人物,正是袁世凯。  中国史学有一个好的传统——知人论世,这与唯物史观强调通过具体的环境与条件来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论点是相通的。中国的“史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 “不以成败论英雄",更是为中国史学树立了良好的学风和传统。本书写作亦求本此传统,以客观中立的方式剖析袁之言论、行事与为人,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在谈到读史时曾强调,要想深入了解一个时代的历史,应认真阅读当时的名臣奏议。因为这些人都是在国家重要岗位上担负实际责任的人,他们奏稿中的种种议论和建议,大都针对时弊和实际问题而发,比起不了解内幕和接触不到实际的局外人与后人的空谈,要有意义得多。故本书尝试以一种新的结构诠释袁世凯:即以其仕途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奏议为纲,以此阶段袁在外交、军事、政治中的活动为目,夹叙夹议,以求较为全面、准确地勾勒出袁的本来面目。全书体例则是将袁的奏议原文列前,前面加一小段导读,点出奏议的时间、背景和目的;下接史事,扼要交代奏议所针对的事件和相关背景资料,揭示奏议背后的故事,侧重分析袁之智术谋略,并加以适当评论。奏议所涉及的某些今天不易理解的称谓、典故、制度及相关史料、书证等,则放入每章后的注释,以备读者随时查阅。书中引用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笔记大多是文言文,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除少数易懂的语句外,均译成了白话文,但仍注明出处,以便查对原文。奏折则不加翻译,保存原貌,其内容因已在史事中予以分析和说明,读起来并不困难。全书摒弃时下流行的主观臆造,向壁虚构的恶劣文风,凡引文必注明出处,力求做到言必有征,殊不致误导读者,贻害国人。  长期以来,史学著作给人的印象是,要么,是以论代史,严肃得让人觉得可怕的高头讲章;要么是有骨头没肉,枯燥无味到让人读不下去的断烂朝报。而由司马迁开创的史学传统本不如此,他笔下的事件、人物,数千年以后读起来,仍然栩栩如生,如在目前。笔者踵武前贤,尽可能以与袁同时代的当事人、知情人的回忆及较为可靠笔记史料说话,而结论则读者自会由史料中得出,笔者之评论则只是提出一种别样的视角,供读者参考。袁世凯作为反面人物,长期以来只是被当作批判的靶子,而未能得到认真的研究,与之相应的是,有关袁的文献资料也未得到系统地整理和出版,因而做为在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历史人物,其公私文献,尤其是早年和晚年的部分是很不完全的,故本书亦难免挂漏。好在本书作为文史读物,目的只在抛砖引玉,提供诠释历史人物的新视角,而非对袁之为人事业的盖棺论定。  改良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乃至现代史上或显或隐的主题,一直是个挥之不去的重要问题。中国在一个孤独的世界中踽踽独行了几千年,直到遇到西方近代文明的空前挑战,才从“中古状态”的沉睡中逐渐醒来。在起而应战的过程中,传统的精英阶层开始分化:始而强大渐而衰落的保守主义,始而弱小渐而强劲的改良主义,而改良主义在成长中又进一步分化出激进派和革命派。激进派主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保守主义一度抬头,但很快将中国拖入灾难,其势力也随之瓦解。庚子事变后,改良主义再次主导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即使辛亥革命也未能终止改良主义的势头。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是有过很大的成功机会的,晚清新政实已造成了中国改良主义的思想、社会基础,但很可惜的是,作为改良主义后期领袖的袁世凯昧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当皇帝,开倒车,最终葬送了自己开创的渐进改良的大好局面,导致了改良主义运动的蹉跌,其后几十年,中国即陷入内战、革命和外患不断的动乱之中,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进程中断,至今仍追赶不上西方现代化的脚步。所以深入研究改良主义及其代表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等,总结近代史上改良主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国家、民族的复兴大业,应该有重要的借鉴和反省作用。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