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本站接受《长江商报》的采访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07-8-30 19: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源于: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7-8-29/55830.htm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公社-生活>> 正文

文字版,武汉:《长江商报》 副刊记者 卢欢   2007-8-29  第13版

只要是破锅袁 就是一家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www.changjiangtimes.com· 2007-8-29 ·来源 : 长江商报
  “破锅分家”本是中国农村另立锅灶进行分家的一种说法,一度演变成一种民俗文化。
  在2006年11月29日城市公社城记版报道的《一纸“家谱”聚拢亲人》一文中,提到了“詹周陈,一家人”的故事。康熙执政末年,定居江西婺源一带的詹氏三兄弟为逃避徭役和地丁税远走他乡,老二改姓周,老三改姓陈,分手时将一口铁锅打成三块,各带一块传给后人,便于日后相认。大概过了一辈人的光景,破“锅”重圆。
  袁资友,同样是襄樊谷城人,近日给本报记者讲述了他们那一支被称为“破锅袁”历史故事。“破锅袁”的破锅事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家,当年袁氏先祖因政治避乱,各执一只“破锅”片匆匆分离,这一段“分家”的经历,由于历史的原因竟染上了一层别样的悲剧色彩。
  口述:袁资友
  1962年生,现居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为谷城一中教师,“破锅袁”第12代后裔。祖上从河南邓州白牛镇逃出后,就到谷城县石花镇裴桥八组(袁家梁子)住下了,如今发展到了大峪桥四社的袁家湾、石花殷畈二组的袁家大瓦房、五山镇的谢湾五陡坡、城关的青山等地。
  网名“袁氏家谱(鄂)”,“袁氏家谱网”(www.yuanscn.com)创始人、首席站长。十几年来,一直把研究袁氏家谱文化当作业余爱好,近些年自费走访了省内外大量袁氏聚居地,将得到的一手信息录入网站,供寻根问祖之人免费查阅。
“破锅”故事<<<
“破锅片”就是相认的“信物”
  广义的“破锅”,是中国农村另立锅灶进行分家的一种说法,叫做“破锅分家”,表示一家人的子女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原来庞大的家庭已不能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得不化整为零,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与兄弟之间,另起锅灶,各自创业过日子。这种“破锅”是一种民俗文化。
  袁姓历史上可查的“破锅分家”事件也是有的,比如第一次普通破锅分家,是江西兄弟九个,分而居九塘;第二次普通破锅分家,是鳌公九子,分而居九冈。不过,我们现称的“破锅袁”,来历与这两次分家事件没什么关系。
  “破锅袁”的概念与广义的显然不同,是真实地把一口做饭的铁锅一摔几瓣,兄弟若干人各执一“破锅”片,各自避难而去。这次“破锅”的目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家,而是日后相见时,以“破锅片”作为相认的“信物”。当然,由于社会的动荡,逃难的生活不稳定,真正能把“破锅片”保存下来的几乎没有,剩下的只有世代的口传——“我们是破锅袁氏,不管走(逃)到哪里,只要是破锅袁,就是一家人!”这种“破锅”,是一种政治避难行为,故事源发地在现在的河南省邓州市白牛镇白西村八组(原称小袁营)。我去年10月还去当地走访,受到了八旬老人袁厚万族长的热情接待,此行收获颇多,对“破锅袁”的来历有了更多了解。
小袁营十几个袁氏兄弟破锅为执
  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有襄阳官兵18人狩猎到邓县白牛,因领头的曾是白牛驻军头目夏云峰的旧部,就带着兵士们一起去那里歇脚叙旧。谁知夏云峰多疑,觉得来者不善,暗地里安排兵士准备斩草除根。原来,此前白牛遭李自成义军围打,他曾派此人潜下城墙去搬救兵,结果此人一去不归,而今说是在襄阳府当差,故疑其有诈。
  当晚这群兵士们酒足饭饱之时,被一涌而进的地方武装杀得尸横遍地。当夏云峰的士兵打扫战场清点人数时,发现只有17人,漏掉了1个,只得匆匆将现场的尸首乘黑拖到镇东南的菜地大沟边挖坑掩埋了,这就是白牛当地后来所说的“杀人坑”。
  那个幸免遇难的人,据说不会喝酒,略会轻功,当时四肢抓住大酒桌下的边框悬空躲过此劫。这人乘夜色逃回襄阳府报信。接下来,襄阳王派兵前来清剿小袁营,大军将在家的袁氏全营无论大小,见了便杀。清剿大军中也有一小袁营袁姓兵负责后勤辎重,赶紧逃回报信,这就有了小袁营十几个袁氏兄弟破锅为执,各自逃难而去的历史。
“破锅袁”只是口传
  杀了官兵就是反对朝廷,“反”自然是灭门之灾。这次“破锅”在当地称为“反朝廷事件”,因为是政治紧急避难,其特点有三:一是沿汉江辐射,尽量朝深山老林无人烟的地方躲,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二是隐姓埋名,尽量隐藏身份,不说来自邓州的,而和当地其他姓氏一样,谎称来自山西大槐树,或把江西祖居地说成是第二迁出地;三是到袁世凯执政之前,不敢修家谱、立祖碑、建家庙,造成世系断链,无从查证。
  此事件只有当地人知道,官方史志并无记载。以前只是口传,到了道光十二年,第五代孙袁万年才从他的祖奶奶口中把“破锅袁”的来龙去脉记录下来,袁万年便是《破锅袁氏家谱》撰写的第一个人。这本家谱上面就讲了祖先于明成化二年从江西南昌府瓦屑坝朱市巷迁到白牛埠民桥西。在我们采访到的多支破锅袁氏中,除了白牛家谱经过了五代人才敢于写出真相外,其他各支均有闪烁其词的心理,把“反朝逃难”淡化为“分家”、“不和”、“有难”等,对外人几乎都不主动声明是“破锅袁”。“破锅袁”几个字只是口传,并不见于谱书、文献和碑刻中。
本报记者 卢欢 采写
寻访“破锅袁”后人<<<
通过互联网一个个地方地搜索
  关于“破锅袁”这一支,主要是我和宜昌(原籍襄樊南漳)的袁如启、襄阳的袁益新三人在走访。今年我们跑的外地县市有项城、南昌、南康、宜春、萍乡、宁都、东莞、深圳、广州,省内跑了仙桃、潜江、宜昌、荆门,还有襄樊市内的各区县;计划要去内乡、西峡、丹江的习家店。目前找到的湖北后人,白牛有6000多人,谷城1000多人,南漳3000多人,保康500多人,襄阳3000多人,宜昌1000多人,十堰3000多人。
  破锅袁氏采访不同于其他姓氏的寻访,当“草上飞”、“钻山豹”是常事。记得2005年那次寻访老河口袁冲乡的那一次,回来路上,十级以上的大风加冰雹雨,把公路边桶般粗的杨树吹倒10多棵,横在公路上挡住了路。我们三人只得下车在雨中推树,还不得不花钱请附近村里人拿锯子来锯掉挡路的树。
  去年10月4日,我和袁如启到他老家南漳县寻访来世祖。从李庙中学花了180元租了一辆吉普车中午进山,山路跌宕,乱石林立,锋利如刃,一路上不得不换被辗破的车轮胎。路两边尽是万仞深谷,路心都长满了茅草,时有水坑。回来时九点多,天黑了,不巧车灯坏了,司机摸黑开车,跌跌撞撞了半里路,灯又被震亮了。回想起来,我们在这命系一线的山里采访家谱,真是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今年8月20日的蕲春之行,是一个王姓朋友告诉我他老家蕲州镇上河口村有个叫袁苏生的,不仅是地下革命家袁殊的侄儿,而且家里收藏着这一支的四本家谱。由于不知道他的联系电话。我从互联网搜索到的众多的电话号码中,拨通了该村幼儿园的一个电话,打过去还真有人接,一说明来意,竟然直接喊来了袁苏生本人接电话。像这样的机遇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从网上搜来的电话都是停用了的。
  我经常在没事的时候,通过互联网一个个地方地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时大有所获,有时也会无果而终。但我发现,有目的地寻宗比没有信息地乱跑效果要好上百倍。到宜城那一次,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连哪里有姓袁的都不知道。酉酉(网名)到市志办借了一本地名志查找与袁有关的地名,先后去了刘猴、王集、杨河、小河、巩湾等五个乡镇,仅在刘猴找到了破锅袁,其他地方的要么不是破锅袁支系,要么忙着打麻将根本不信任我们的样子。坐麻木就坐掉了几百块,瞎闯一气,收获甚微。失败时,别的我不太在乎,只心痛我的时间。对于一个活不到六十岁(我心脏不好)的人来说,时间太宝贵了!
本报记者 卢欢 采写
对话<<<
袁资友:后人多因环境制约而无为
  城市公社:你到河南邓州白牛寻根的那一次走访,相比去其他村落,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袁资友:一是感觉到找到了根的感觉,感谢互联网的作用;二是对“破锅”史实感慨万端,终于知道什么叫“破锅袁”了;三是看到了国史、家史之间的关系,而如果没有有心人,时过境迁,这一切都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城市公社:你见过历史遗存下来的、作为你们后人相认信物的“破锅”片么?
  袁资友:有人说,在内乡山里,有位老太婆还用红布包着这样的破锅片,作为袁氏破锅传家的信物,但我还没有亲眼见过。
  城市公社:你怎么选择要走访的地方?是专门针对破锅袁这一支系的后人聚居地么?
  袁资友:做为全国性的一个袁姓门户网站,理清破锅袁分支只是其中的职责之一,我们长远要做的是从袁涛涂(注:得姓始祖)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全部世系。
城市公社:在你寻访过程中,遇到同支系同字派的、比你年轻但辈分高的宗亲,你怎么称呼他?年迈的、比你辈分低的呢?一般会认辈分还是认年龄?
  袁资友:在正式梳理清楚世系脉络之前,只称家门,不管辈分。认辈分还要等我们一看字派的第几代,二看从破锅以后的时间长度,然后用公式计算,三看家谱上的记载。
  城市公社:理清历代的世系脉络,那就意味着你们的工作还得继续好多年吧?
  袁资友:寻根查谱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众多人参与的过程,急不得。我建网站只是帮大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他具体事情要靠大家自觉自发地做,也有待全国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会开好后加以安排。我们最近的计划是出一本《破锅袁氏家谱》,今年截稿,明年出。
  城市公社:你说走访后的反思,有一点是觉得“破锅袁”的后代们经济落后、文化落后、思想保守。你觉得这其中的原因和破锅袁的逃难历史有关?
  袁资友:因为是难民,前几代人都隐姓埋名,不敢出人头地,大概也就形成了老诚厚道,碌碌无为的性格。但如今过了这么多代人,这一心理阴影应该说不复存在,而生活居住环境的制约,才是他们现在真正无为的原因。除了袁姓,其他住在深山老林的人也一样,但他们不是逃来的。
本报记者 卢欢 采写
袁酉酉:我们想统一唐朝前袁氏发展史
  袁酉酉(网名),61岁,祖籍襄樊南漳,现居宜昌市,原供职于铁路系统。“破锅袁”第12代孙,近年走访了大量“破锅袁”居住地。
  袁益新,32岁,襄樊市襄阳县人,现居襄樊市区,供职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破锅袁”后人,近年走访了大量“破锅袁”居住地。
  城市公社:你们那边一支的家谱情况是怎样的?最近一次修谱是什么时候?
袁酉酉:家谱有三处,因为人口分布的地点不在一起,各处都只续写自己家的家谱。我们手里的谱最近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续修的,民国时期有老谱。迁始祖后面两三代人的字派都是借鉴别支的,因为没有追查到。许多支的家族传说都是“破锅”,时间也差不多,但是因为没有记载也说不清楚,当时很多搬迁的不愿意也不敢说自己是河南迁来的,都说自己是江西迁来的。当时确实有江西迁到湖北的,所以我们都接受了从江西迁来之说。
  袁益新:据我调查我们不是从河南邓村白牛镇搬迁出来的,我们的源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村组。从我们的迁始祖到我这代是第20代。
  我们的迁始祖是三个人,分了三支,我这支在襄阳县袁巷村长期居住,家谱是从清朝到1931年间修了几次,最近的一次也是1931年。明朝之前的家谱记载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世系,没有事件。我们袁巷一个大队6组人,袁姓占了4组人,人口有将近2000人了。
  “文革”期间,我们的袁氏家谱躲躲藏藏才保存下来,还经历了一场大火,大家什么值钱的都没抢救,只把家谱拿出来了,所以我们的家谱很残旧,但是很珍贵。1993年的时候,老家想重新修家谱,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修成。
  城市公社:你寻访“破锅”袁氏后人有什么心得?
  袁酉酉: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和姓袁的碰了面,都会受到很热情的接待,真的都跟一家人似的。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很多宗亲都很支持和关心我们追根溯源的想法。其实现在老年人关心家谱的相比年轻人要多些。我去南漳的时候,有位老人带我们跑上跑下,特别尽心,可等我们走了没三天,他家里人打电话说他“走了”。我们很伤感,还在网上悼念他。
  我觉得袁氏不同于别的姓氏,就这一个袁姓,我们需要统一一个说法,我们的心愿也是想统一唐朝前、缺乏历史记载的袁氏发展史。
  袁益新:我把整个襄阳县有袁姓人的地方都跑遍了,想从别人那里的家谱中侧面去了解我们家谱断掉的历史,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找到新的信息。
  每次走访,我发现只要说到我是袁巷的,人家都知道,因为我们村挺出名的。宗亲们都很热情,很乐意回答我们的问题。有时也会碰到和我派别一样的。感触最深有三点:1.一些家谱因为战争或者特殊历史原因没有了,而对时代久远的事情一无所知,就没法修好家谱;2.修立家谱需要经费和文化人的参与,农村里没读书的人字都不会写,肯定修不了谱;3.关心家谱的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像我们村就有三个老人关心这事,而我这样30多岁的不多。还有,乡里的路途不好走,车次少,去时容易回时难,我上班很忙,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去。
本报记者 卢欢 实习生 余珊 采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袁银生 发表于 2007-8-31 06: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值得高兴得事情呀 这说明我们网站得到大家得认可 大家还需多家努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雷 发表于 2007-8-31 08: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休闲 发表于 2007-8-31 15: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网站祝贺!让网站越办越好,引来更多站媒体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1 19: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新宋体[size=4[color=#FF0000
]]]借用开榜教授的话:“为网站祝贺!让网站越办越好,引来更多站媒体采访!”
         也愿网站成为更多宗亲交流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河南袁新生 发表于 2007-9-6 1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不过我对我们家谱还知道的很少....回家后要向老人多多请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