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佛经:金刚经 道教:道德经、南华经、太上感应篇

[复制链接]
yuanscn 发表于 2015-4-26 1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前言:(以下内容皆参考上海崇华堂原版版本)

1.金刚 :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 :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於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顿悟 :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为代表)

5.渐悟 :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6.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7.此经年代约当我周穆王九年时,佛陀於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说法。

8.本经为姚秦时之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9.三藏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後,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

10.佛讲这本经,是说如来的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为体。真空之妙,并不在言语行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之人,不知道经解;看经之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烂熟经文,也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

11.惠能大师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2.全部金刚经,共分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经,并无此界分。

 

正文:

─────── 法会因由分第一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 善现启请分第二 ───────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大乘正宗分第三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妙行无住分第四 ───────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如理实见分第五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正信希有分第六 ───────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无得无说分第七 ───────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依法出生分第八 ───────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释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 一相无相分第九 ───────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 庄严净土分第十 ───────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瞠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 ,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 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金刚经全文结束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礓良耶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於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麦少),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麦少)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麦少)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麦少)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时阿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於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时阿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拾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 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

尔时世尊,在耆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  山没,於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自言:

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
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

尔时世尊,於眉间光,其光金色,偏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
复有国土,纯是莲华。
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
复有国土,如玻璃镜。
十方国土,皆於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

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於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後,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当起正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
      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
      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
      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
      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
      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闲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
      楼阁千万,百宝合成,於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
      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
      恒忆此事。如此想著,名为 见极乐园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
      了分明,不可具说。
      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
          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王黎)色中,出红色光;
          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真珠绿光;
          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
          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
          以为璎珞。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
          众宝闲错,色中上者。
          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於众叶间,生诸妙华,
          叶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
          有百种画,如天璎珞; 有众妙华,作 浮檀金色,如旋火轮,
          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 无量宝盖;
          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於中现。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婆罗蜜。
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
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此想成已,名为 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後,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於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昼;脉如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於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偏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珍珠网,以为校饰;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偏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珍珠网、或作杂华云,於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镜中,自见面相。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相,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偏满彼国。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流水光明,及诸宝树,凫 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 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於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更当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 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偏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护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偏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 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杂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昼,犹如印文;一一,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於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於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於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 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只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 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於西方极乐世界,於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於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观想,名第十三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
            二者,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後,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聚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偏十方界,於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时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於七日,应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偏至十方,历事诸佛。於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见自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见。
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无养诸佛,於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於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於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偏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後,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於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名第十六观。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得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无量佛寿名。

佛说是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 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 全文结束 ────


佛说斋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著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

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

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斋。」

佛言:「一为牧牛斋;二为尼犍斋;三为佛法斋。牧牛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饮饲其牛,暮归思念,何野有丰饶,须天明当复往。若族种男女已受戒,意在家居,利欲产业及念美饮食育养身者,是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尼犍斋者:当月十五日斋之时伏地受斋戒,为十由延内诸神拜言:『我今日斋不敢为恶,不名有家,彼我无亲,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学贵文贱质,无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佛法斋者:道弟子月六斋之日受八戒。何谓八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 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日中後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佛告维耶:「受斋之日,当习五念。何谓五?一当念佛:佛为如来、为至真、为正等觉、为明行足、为善逝、世间父、无上士、经法御、天人师,号曰佛。是念佛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思乐佛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沐头,垢浊得除;斋念佛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二当念法:佛所说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毁,思念勿忘,当知此法为世间明,是念法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用乐法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浊得除;斋念法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三当念众:恭敬亲附依受慧教佛弟子众,有得沟港,受沟港证者;有得频来,受频来证者;有得不还,受不还证者;有得应真,受应真证者。是为四双之八辈丈夫。皆为戒成定成慧成解成度知见成,为圣德为行具当为叉手天上天下尊者福田,是念众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众之业。譬如以淳灰浣衣,垢污得除;斋念众者,其德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四者念戒:身受佛戒,一心奉持,不亏不犯,不动不忘,善立慎护,为慧者举,後无所悔,不以有望,能等教人,是念戒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戒统业,如镜之磨,垢除盛明;斋念戒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五当念天: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盐天兜术天不 乐天化应声天,当自念我以有信有戒有闻有施有智。至身死时精神上天,愿不失信戒闻施智。是念天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天统业。譬如宝珠常治清明;斋念天者,其净如是。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後生天上,终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如是维耶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此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天上广远不可称说,当今人间五十岁为第一天上一日一夜;第一四天上寿五百岁,彼当人间九百万岁,佛法斋者,得生此天上;人间百岁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寿千岁,当人间三千六百万岁;人间二百岁,为盐天上一日一夜,盐天寿二千岁,当人间一亿五千二百万岁;人间四百岁,为兜术天上一日一夜,兜术天寿四千岁,当人间六亿八百万岁;人间八百岁,为不骄乐天上一日一夜,不骄乐天寿八千岁,当人间二十三亿四千万岁;人间千六百年为化应声天上一日一夜,化应声天寿万六千岁,当人间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岁。若有人有信有戒有闻有施有智,奉佛法斋,当命尽时,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隐快乐。猗善众多,我少说耳。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无量。」

维耶闻佛语欢喜言:「善哉!善哉!世尊!斋之福德甚快无量,愿受佛戒,从今已後月月六斋竭力作福至死。」

佛说经已,皆欢喜受教。


──── 全文结束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 碍 无 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全文结束 ────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 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 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 ,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 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成佛已来,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 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__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闪) 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悉有之事,能於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於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 全文结束 ────


佛说八部佛名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礓良耶舍

闻如是:

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国,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诸菩萨无央数。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善作,从城中出,诣奈女园,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三匝,却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问,大圣见听,乃敢自陈。」

佛告善作:「恣所欲问,如来当具分别解说。」

善作见听,便白佛言:「唯天中天,宁有诸佛修行本愿自致正觉,今现世讲说经道?大圣愿宣诸佛之名,闻之执持,戴著顶上,恣受所说,稽首归命,颁宣功勋,无复众难,不趣三涂,闻诸佛名,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若在县官,说诸佛名,无能横枉夺其所有,而性坚强,不怀怯弱,安隐得胜,又入战斗,刀不伤身,箭射不入,阅叉诸鬼天龙神无敢娆者,师子虎狼野兽弊虫无能害者。」

佛告善作:「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拥护除难,无恐获安。」於是善作受教而听。

佛言:「东方去此有佛号奉至诚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名闻迹。复次,东方有佛号固进度思吉义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莫能当。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观明功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吉安。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慈英寂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无恚恨。 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真性上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去杖。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念众生称上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炽盛首。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踊首高超须弥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曜赫热首。复次,东方去此佛土有佛号胜耻称上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世界曰爱乐。假使有人遥闻东方诸如来号,受此诸佛世尊之名,谛奉善思抱在心怀,持讽诵读,纵使诸佛戒德智慧道本平等;又诸刹土庄严清净殊异之德,卓然无侣,无有尘垢,无有女人污秽之难,亦无五浊勤苦之患,三涂之厄,无沙砾石荆棘沟坑。」

佛言:「善作!若有能持奉持是诸佛世尊之名,颁宣远近,上夜觉寤而起经行,叹咏诵说此诸佛名,中夜後夜起一心住,舍此无益,念所增修,如是行者,德行日进,终无损耗也。」

佛告善作:「汝当乐此八佛名经,佛以斯法教族姓子,怀抱在心勿得忘舍,寻时精修便当逮见八千诸佛。」

善作於是闻圣教诏,则以宝华价值八千两金,供散世尊,稽首佛足,右三匝,却行而坐。时天帝释在於彼会,前白佛言:「唯然大圣,我已受此八佛之名,以讽诵读抱在心怀,唯天中天,吾身当勤精进奉行是八部场诸佛尊名,思惟专念不离食息,贵重恭敬为无上宝。」

佛告天帝:「以是之故,天阿须伦共战斗时,若有恐惧拘翼,当念可无所畏,所以者何?假使有人赞叹称誉诸如来名八部经典,则为颁告无所畏业;宣诸如来经典名者,不遇恼热众患之难;若能显传诸如来名经典之要,则宣太平丰熟之世;能传诸佛经典名者,则宣安隐除去大患;能传诸佛经典名者,则为宣布寂然燕坐;若传诸佛经典名者;则离一切无数恐惧;若能传此诸佛名经,梦安觉欢,不畏县官,水火盗贼怨家债主自然避去,鬼神罗刹妖魅魍魉,薜荔厌鬼皆不敢当,若入山陵溪谷圹路,抄贼劫掠自然不现,师子虎狼熊罢蛇虺悉自缩藏,所以者何,诸佛至尊德过须弥,智超江海,慧 虚空,独步三界无能及者,十方一切莫不蒙度。

佛说如是,长者善作及天帝释诸比丘僧一切会者,诸天龙神阿须伦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 全文结束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缧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师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念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谷禾卵。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愁苦恼。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娑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咀之。厌媚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花香涂香末香烧香花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着新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悬崄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蜓蚊虻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惟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佛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反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惟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打丁桀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虐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釆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旛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华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救脱菩萨言。大德。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幡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有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萨女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咀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信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仁二尔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国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揵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全文结束────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餔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护安隐处。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是故诸比丘。当学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全文结束────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

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我当为说。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诸佛如来应正等觉。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又诸众生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审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为彼未来众生发如是问。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如说修行。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清净慧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清净慧菩萨言。善男子。应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种智善清净故。如来清净。若于如是诸佛如来。以清净心种种供养。香花璎珞幡盖敷具。布在佛前种种严饰。上妙香水澡浴尊仪。烧香普熏运心法界。复以饮食鼓乐弦歌。赞咏如来不共功德。发殊胜愿回向无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乃至菩提常令相续。所以者何。如来福智不可思议无数无等。善男子。诸佛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后。若欲供养此三身者。当供养舍利。然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若男子女人苾刍五众应造佛像。若无力者下至大如麸夫黄麦。造窣睹波形如枣许。刹竿如针。盖如麸片。舍利如芥子。或写法颂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为供养。随己力能至诚殷重。如我现身等无有异。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般涅槃后
能供养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来像

于彼像塔处
涂拭曼荼罗

以种种香华
散布于其上

以净妙香水
灌沐于像身

上味诸饮食
尽持以供养

赞叹如来德
无量难思议

方便智神通
速至于彼岸

获得金刚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济度诸群生


 

尔时清净慧菩萨闻是颂已。白佛言。未来众生云何浴像。佛告清净慧菩萨言。汝等当于如来起正念心。勿着二边迷于空有。于诸善品渴仰无厌。三解脱门善修智慧。常求出离勿住生死。于诸众生起大慈悲。愿得速成三种身故。善男子。我已为汝说四真谛十二缘生六波罗蜜。今更为汝及诸国王王子大臣后宫妃后天龙人鬼说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重浇清水。所用之水皆须净泸勿使损虫。其浴像水两指沥取安自顶上。名吉祥水。泻于净地莫令足踏。以细软巾拭像令净。烧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处。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既安置已。更烧诸香亲对像前。虔诚合掌。而说赞曰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功德庄严聚

愿彼五浊众生类
速证如来净法身

戒定慧解知见香
遍十方刹常芬馥

愿此香烟亦如是
无量无边作佛事

亦愿三涂苦轮息
悉令除热得清凉

皆发无上菩提心
永出爱河登彼岸


                  

佛说此经已。是时众中有无量无边菩萨。得无垢三昧。无量诸天得不退智。诸声闻众愿求佛果。八万四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师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劝化国王大臣一切信心乐功德者。于日日中澡沐尊仪获大利益。常当顶受欢喜奉行.

 

────全文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4-26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吕纯阳祖师评点版  青羊宫存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犹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为,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贿。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贤圣,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扬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人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科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坏,引神明而监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腊,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後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