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天台袁氏:与宁波四明袁氏是同根

[复制链接]
资友 发表于 2015-10-24 07: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天台袁氏:原来与宁波四明袁氏是同根,都是袁元后裔
----2015年10月台州行
中华袁氏家谱网  袁资友  新昌 袁伟华  磐安 袁文标

    2005年在巨高先生的家乡,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明朝版本的四明《袁氏宗谱》四卷。那时,我们感觉我们象走进了一座史料的宫殿,县令公袁元的家史源远流长;2015年,受天台袁氏之邀,我们拜读了天台《袁氏宗谱》12卷,这是1999年修订的版本。我们现实地感受到了浙东袁氏的生机和活力。整个袁元(字昌年)的后裔们,靠他们的辛苦劳动和无穷智慧,正在把浙江这片原本“不毛之地”,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美好家园!

一、再访新昌

    2015年9月30日8:30,从襄阳开往杭州的K1128次列车准时到达义乌车站。网上已经有5年交往、对袁元支系梳理颇有心得的袁伟华亲驾他的BMW到车站接车。他一眼便认出了出站口的我,向我挥手致意。
    天刚下过雨,路上还有几分泥泞;但天空已经祥云朵朵,对客人表达着诚挚的欢迎!
    驱车2小时,我们进入新昌地界。新昌地处浙江省东部,隶属名城绍兴市,建县于公元90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县域面积1213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街道,415个行政村、13个社区,共有人口43.6万,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是典型的山区县。遥想宋朝开国不久,袁元公来新昌当第二任县令时,全县的基础建设定是非常薄弱,好在他克勤克俭,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在当时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话。
xc1.jpg

    今年暑假,同样是宗亲热情,同样的新昌,袁伟荣开车巨高陪同,我们来到浙东袁元初任职的发祥之地,心情非常激动。一进县城,除了看到新昌长途汽车站非常醒目外,就是市中交通岛上那块石雕,天姥二字很快让人想起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看到石雕,想到诗句,梦回课堂,当时老师让我们背诵这些诗文时,断然不会想到,那课堂中,竟然有人在40多年后的今天,有幸来到课文中咏诵到的“天姥”,如果不是那篇课文,我们肯定会把这mu字读成lao!

    暑假来新昌,目的是西山看谱,由于当时他们处于排版印刷阶段,我们只看到了旧谱。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村,位于省道象西线、江拔线交叉口,距县城12公里,距宁波港80公里。西山袁氏是袁元四世孙满的后代。除满第五子迁居上虞小越外,其余四子多居新昌西山。
    这次来新昌,伟华安排我们去新昌袁元当时居住的雪塘里磕山走走。磕下村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东南部,南接龙山,北临鼓山西路,汽车西站,其中上三线高速和104国道南复线穿越村庄。
    两地相距不到40公里,沿G104国道,经拨茅镇到茅屋头。磕山现归磕下村管辖,据伟华介绍,磕山依旧在,但根本找不到雪塘的影子了,这里姓袁的也很少,公路建设和新农村发展很快,我们只能靠着历代的口传心授,来这里凭吊一下历史的遗迹。

IMG_3874.JPG
  新昌磕山前合影:文标 水清 炳岩 礼昆 伟华    资友摄

IMG_3872.JPG

IMG_3871.JPG

IMG_3870.JPG

IMG_3867.JPG

    除了实地考察,试图寻找一丝一点的能证明家谱中记载的蛛丝马迹外,我们还抽出半天的时间,来到新昌县档案档,希望能从浩瀚的官方文档中,找到一些能够证明袁元活动和生活的珍贵史料。
    新昌档案馆位于鼓山西路与新中路交叉口。于2011年年底搬入新馆,全部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共有272个全宗,档案101438卷、45764件,除纸质档案外,有录音、录像档案208盘,照片档案22214张,磁盘123张,光盘128张,印章(证章)档案35卷980枚;另有馆藏资料17276册。馆长亲自把我们带到查阅大厅,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很快找出了各版本的《新昌县志》和《袁氏家谱》让我们查阅。征得工作人员同意,我们进行了史料拍照。
    有用的资料主要有两点:一是县志记载,袁元是新昌总第三任县令,宋朝新昌县的第二任县令,祖籍河南蔡州,没有其它更细的史料,没有查到有关“青州”信息。他的前任和后任倒是有两个祖籍是“山东青州”的。二是我们把县志中凡是姓袁的内容都进行了拍照。虽然也看到了西山《袁氏宗谱》,档案馆藏的却不全,只有十来页,为序言残片,没有太大的收藏。馆藏的还没有西山村收藏的完整。
IMG_3913.JPG

IMG_3912.JPG

IMG_3903.JPG

IMG_3902.JPG

IMG_3882.JPG

IMG_3883.JPG

IMG_3879.JPG
  新昌档案馆阅文照:伟华 文标 水清 炳岩 礼昆  资友摄

    万历版《新昌县志》之《袁氏墓》记载:始祖元,汝阳人,宋咸平进士,来令新昌,遂家雪塘,葬磕山。十一世孙旵,为黄岩丞,徙居六都平水。有居西山者,祖名三友。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
    西山《袁氏宗谱》之首页《原序》如下:“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为子孙者其可昧其所本乎?新昌袁尚节,字彦秉,县令公之七世孙。念宗党散居,恐来者不知所本,而命子汝和汝玉述为谱图得九世请弁于端。按县令公,讳元,字昌年,汝南人,咸平进士,来为是邦生田田生宠,遂居天岳山下。宠五子:满彀毂方阑。彀毂徙四明,方徙奉化棠墺,阑徙五步湾。满生五子:履楠思寅辰。满次子楠,楠子琼,生尚节。辰又徙上虞,生书库大使,评七世矣。夫新昌割台分剡为山,邑乃能习于诗礼,其俗盖未大化......”袁氏族人在龟山创办了梅庄书院,乾道初年延请止斋先生陈傅良教授其间,家族中因此有进士及第后又出官入仕者。在宋代,有太平教授袁行之、隆兴教授袁应春;在元代,有乡贡进士袁应午、月泉书院山长袁太中。此后的岁月里,有的宦游到了别处,如袁彀进士及第,任杭州通判,迁居到了四明,有的则迁居到了新昌县境内的西山、龟潭、琅珂、韩妃等地。雪塘里现今已很少有袁氏,但是,雪塘是袁氏的始居地和发祥地,袁元的后代们不管走到哪里,因此而仍号称自己为“雪塘袁氏”。

    为了把袁氏家谱网在线家谱打造得更完美和人性化,30日下午3时,我们抽出一小时时间到新昌金戈网络公司洽谈家谱网站家谱数据采集等事宜。

    在即将辞别新昌之际,我们一行忘不了1999版续谱功臣、80多岁的伟华的父亲。目前先生患病住院,身体虚胖,智能有些障碍,但提起家谱、提起当年在一起修谱的人事,却历历在心,仍能说出一些。伟华正是在父亲的激励下,对袁氏家谱工作勇挑大梁,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的。人贵有恒,人贵有志。在老一辈家谱工作者的精神指引下,相信我们对袁元公的世系研究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5-10-25 15: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台州袁元后裔:天台袁氏祖山  天台袁氏宗祠
     (袁资友  袁文标  袁炳岩  袁继苗等)

    过嵊州,沿G104国道向东南,经新昌,9月30日晚,入住天台县。10月1日,开始天台县袁氏探宗行程。浙江省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境内的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清、奇,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祈福朝觐为一体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情怀,构成了天台山独特的风格魅力。国清寺、南黄古道、琼台仙谷、济公故居是天台有名的名胜景点。
    但我们这次主要不是旅游,而是跟天台的宗亲们一起走进天台袁氏的历史和人文,瞻仰袁氏的伟大和美德。
SAM_4853.JPG
天台袁氏祖山

IMG_3930.JPG

慈孝亭:袁氏祖墓

重修熙斋公墓道记
    熙斋公,字希曾,读贯之,大宋始祖文一公之子。元敕授承事郎礼部会同馆典仪。乃我天台袁氏总宗之十二祖,大宋支派之二祖也。此次修谱期间,众叔伯寻祖探踪,以期聚族祭扫,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我袁氏总宗大宗二祖墓几近绝迹。纵观各姓氏亦然。时势使然,绝非我袁氏子孙人力所能挽回也。
    欣闻巧尖山麓熙斋公墓茔历经万劫而幸存,感慨万千。众首事遂率各支派代表前往拜祭。但见巧尖山峰峦叠翠,一飞凤降憩其间,我大宗二祖安息于凤喙之上。如此胜境,众无不惊服。思叹中亦赞我袁氏子孙上裘村叔伯保墓祭祖尊祖爱宗之美德。奈墓道失修,丛养盈地,故决定重修。众叔伯慷慨捐资置下山地,重修墓道三级,四周植以常青之木。今观焉,庄严肃穆,气势蔚然。此二祖之幸,亦我袁氏族人之大幸也!缅怀祖德,继往开来,我袁氏子孙定将光大遗风,为台岳频添光彩,是为记。
                     天台袁氏
                       公元二零零一年春
IMG_3926.JPG

IMG_3917.JPG

重修熙斋公墓碑记
    天台袁氏十二世祖字希曾号熙斋,元敕授承事郎礼部会同馆典仪。娶金氏合葬菱塘岙其墓四周林木葱郁茔前碧水萦绕,白日丽天仙鹤回翔,实乃天设地造之宝地也。惜因年代久远以致其时石冻崩墓面字迹几不可认,情景堪忧。欣逢太平盛世之际,吾辈袁氏裔孙为弘扬圣祖美德,敬祖爱宗告慰圣祖之灵,前逐议定重修圣祖墓茔,众族人慷慨解囊,集腋成裘,滴水成河,终见事成。爰树碑勒石记名于千古云是为记。
                       天台袁氏
                         公元二零一四年冬至拜立
IMG_3924.JPG

袁氏后裔分布:
上郑袁村,前庞村,天希塘村,后岭头村,慈圣村,吴家坑村,下泥村、下郭洋村,塘下村,八叠里柱村,东湾长湾村,叠石塘村,岙东一村、孟岸桃下王村,临海大湖塘下褚村,塘里村,临海大田奓岙村,晚山张村,何方上严村,黄泥塘村,下科山村,磐安方前村,临海双港村,上裘村,天台城关,吴家坑村,下陈岙村,上袁村,下袁村,后蒋村,天希塘村邵家渡村,宁海桑洲村,下王村,新昌城关,上山袁家,上庄村,方前村,下泥村,上缸窑村,白鹤上王街,上袁村,下袁村,上宝相村,临海双港村,邵家渡村,下陈岙村,双溪村,田施村,福建光泽村,毛楼村,上赵村,上潘村,乌石下村,西张村,下塘村,临海邵家渡,天宫后岭头,天台城关,下泥村,北山双溪村,天宫黄泥塘,天台平镇街,天宫塘下,石塘村,白水洋国家坪村,岙东村,白水洋后六村,温岭松门村,上山王袁家村,平桥上郑袁村,新昌小将村,前坑湾村,十字路村,上缸窑村,平镇街道,黄龙村,石岭口村,柏树枝村以及北京,杭州,上海,台湾。

天台袁氏宗祠
  重修于二零一三年中秋
IMG_3934.JPG

SAM_4862.JPG

IMG_3933.JPG

IMG_3932.JPG

IMG_3952.JPG

IMG_3953.JPG

IMG_3938.JPG

IMG_3939.JPG

IMG_3940.JPG

IMG_3941.JPG

IMG_3950.JPG

IMG_3951.JPG

IMG_3949.JPG

IMG_3948.JPG

IMG_3946.JPG

IMG_3945.JPG

IMG_3944.JPG

IMG_3943.JPG

IMG_39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5-10-25 15: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台州袁元后裔:天台袁氏族谱
     (袁资友  袁文标  袁祥肖  袁炳岩  袁继苗等)

    2015年10月1日,在天台袁氏宗祠,在祥肖、继苗、礼昆、炳岩等宗亲的帮助下,文标和资友两台相机同时工作,拍的拍照,翻谱的翻谱,把两张卡装满了,朝U盘上倒,清空了卡再拍;电池耗尽,充电了再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天台袁氏十二卷家谱数据图片终于装进了我们的U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文本化数据处理,然后做成网络谱。希望其它分支的宗亲积极效仿,将你们的家谱也文本数据化,为袁氏的整体繁荣积极贡献力量。

IMG_3955.JPG

SAM_4875.JPG

SAM_487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5-10-25 16: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磐安袁元后裔:出自天台
   
----十多年网上宗亲终于见了面     (文/袁资友 图/袁文标)

    文标打电话来约我国庆节见面,说不意外也有点意外。因为我们毕竟在网上认识十多年了,平时只是客套地说有空了去玩,说说而已。但这次是真相邀。我查了一下地图,磐安县并不在主要干道上,位于东阳市和天台之间,交通不是很方便,他立刻说他来接不必操心路不好找。
    没见面,便感觉文标是个细致的人,迎接送往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就象个电脑,我把出行时间和返程一报,他便把在浙日程计算出来。见了面,便立刻感觉文标是个豪爽的人。一是一,二是二,从没说半截含半截,藏着掖着。喝起酒来,更是你不得不服气。我不胜酒力,一瓶酒他倒八两,我酌二两他还愿意帮我带,总的原则是叫我开心!
    与文标相交深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是做摄像业务的,对照相这一块也都较有兴趣。来到磐安文标家,看到他那些“家伙”,我才觉得他是“专业版”的,我只不过是个业余专业户。
    门面上是土鸡,家里头是洋机,干活还有执照。
IMG_2015_003.jpg

IMG_2015_002.jpg

IMG_2015_041.jpg

IMG_2015_034.jpg

IMG_2015_031.jpg

    除了做些数据处理,文标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全套把式。
IMG_2015_020.jpg

IMG_2015_022.jpg

IMG_2015_013.jpg

IMG_2015_027.jpg

IMG_2015_011.jpg

IMG_2015_008.jpg

IMG_2015_010.jpg
     文标为我亲自下厨!

公益活动家
    本来只晓得文标对摄影摄像很专业很投入,大小机器不下五十台,采集卡、制作软件不下三十款,在随便观赏中,我还发现了两个东西,映衬出袁文标的为人高尚品行兼优。

IMG_2015_030.jpg

IMG_2015_005.jpg

IMG_2015_024.jpg

IMG_2015_004.jpg

    最后这幅字,其实正好为文标的品格做了注释。
    10月2日,按照预定的车票,我准备返回襄阳。一大早,文标就亲自下厨为我备饭。9点钟,文标父亲和他一起开车把我送到义乌搭火车。此行令我感受颇深:袁家人多数都很厚道,袁家人多数都很执着,除了打点生意靠劳动吃饭外,还时不时地用一颗善良的心回报着我们的社会,回报着我们的家园!
    德为朋:崇尚美德,和有德行的君子交朋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文标,君子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工正数码 发表于 2016-9-19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化袁氏谱序摘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慈林袁氏宗谱甲午重修序(公元2014年)
古往今来,盛世修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零一四年岁次甲午,国运昌隆,民富家足,各姓竞相寻根续谱。浙江奉化市袁家岙、棠溪、慈林三村袁氏共同发起,慈林袁巨高收集旧谱,联络各村,聘请湖北襄阳人、中华袁氏家谱网袁资友宗亲来奉化助修家谱。运用高科技修谱软件,一年之内,棠溪袁氏宗谱和宗祠同时告峻,紧接着慈林袁氏宗谱也续修完成,双喜同至。这也是有史以来我们袁家人从登记到出版全凭自己力量完成的浩大工程,并且是开放式修谱,既引用其它袁氏家谱中的有益成果,也给其它分支修谱留下可资借鉴的接口。
甲午版续修的袁氏宗谱为一谱三版格式:纸质家谱、电子光盘动态谱和网络在线查询谱(www.yuanscn.com/zxcjp)。文本保存,随时续修加印,极其方便。纸谱有人名页码索引,电子谱可以查询直达个人,网络谱可按人名、字、号查询,还可查任意内容。除此之外,此次续修还增加了始祖和其它重要的人物的画像(摘自武夷山袁氏家谱和新昌西山袁氏家谱)。此外,此次续修对旧版家谱文章进行了断句加标点,一般内容进行了繁体转简体,方便后世阅读。编排上,分谱头和正谱两册。谱头包括:历世序言和传记、游记等,也包括从袁元到袁蓉之间的公共始祖世系。正谱分五部分,A:从一世祖蓉到第八世祖渭,为支房公祖。B:积善堂-垚房谱。C:报本堂-福孙房谱。D:联发堂-源寿房谱。E:联发堂-宏德房谱。

   慈林作为奉化袁氏分支之一,乃出自汉朝司徒袁安之后,安公三十一世孙袁元,字昌年,宋朝咸平年间中进士之后,从宋代的南青州,来新昌县当县令并定居下来。元,田,宠。宠生五子:满、瑴、毂、方、阑。满居新昌剡源界。瑴居宁波狮子桥边称会稽图或越国图。毂上任处州葬于鄞西,后裔居鉴桥、慈溪、竹江渡、象山。方迁徙到四明(今宁波)。到袁蓉这一代,定居杜岭(今袁家岙村),后来分迁到棠溪、黄甘、慈林、镇海、舟山、宁波、宁海以及上海。阑居奉化五步岭。
旧谱每每言“元公乃安公的三十一世子孙”,并未列举名目。今通过网站从新昌西山《袁氏宗谱》中查明,这三十一世依次是:安,京,汤,成,绍,熙……(缺4代)买,谦,宣,达,嵩,玑,罡,令喜,异弘,忠己,建康,高,德文,进朝,忠义,敬初,象先,正辞,凤,节,贞,元。(西山袁谱文见附件。)
  在袁元的后人中,多文人墨客,传世作品比比皆是。从政从商者,也多有成就。还有通晓周易八卦者,也著名于世。详见本谱的名人传记。
此次慈林袁氏家谱续修主要涵盖孟光后裔,俗称三支四堂:一支派积善堂。二支派报本堂。三支派联发堂;三支派永丰堂宏德公后裔。
慈林宗谱直线图为:元、田、宠、满、方、蓉、文德、延琼、珝、允宸、时亨、渭。渭生三子:垚、福孙、源寿,分别为一支积善堂、二支报本堂、三支联发堂。第三支下衍为:源寿、道存、四拾、敬义、致和、表枝、文贯、信、才、潮、惟邦、谦、宗信、孟光、宏亮、学林、显功、明钦、广社、升位。升位生三子:恒钜、恒镠、恒矿。
为了将袁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后人有史可查,在民国三十年续修家谱之后,间隔八十年终于再次集小家谱于大成共同携手,续修成功袁氏大谱。望袁氏子孙世代相承,团结奋斗,永远兴旺发达!

           共和国公元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二日
           蓉公后裔第三十二世裔孙 巨高 谨识


袁氏源流
    袁氏通用世系
A:辕涛涂-选-突-侨-克-雅-颇-买-剑-豪-卬-舞-达-秉-告-生/类/政(公共世系第十六世分陈郡/汝南/彭城三大支系)

    汝南安公支系:
B:类—贺—辅—寿—终古—世—丰—万—良—昌—安—生子三/赏/京/敞/

    奉化元公房系:
C:安公第三十一世孙袁元,奉邑袁氏始迁祖
D:元—田—宠—方—蓉,蓉为袁家岙、棠溪、慈林袁氏支祖。
E:蓉-文德-延琼-珙/琪/珝/璞
F:珙长子允宬居召望,次子允宣居茅山。
G:琪长子允亲居堰头,次子允容居许家田,三子允宙居上田大池头。
H:珝长子允宸居溪岸汪村,次子允宣居青桐。
I:璞长子允实居横路头,次子允宁居黄甘长汀。

分布迁徙图:庆衍叙略
  世家本于封建,族谱本于宗法。夫封建人事也,宗法天伦也,世代更革,人事不得不变,天伦在天地间如日星,如四世六甲,不与世代同更革。互古今历千万年如壹日,不可易也。惟有谱以识其所从出,与其所由,分则虽世远族散户裂门,张而脉络贯通宗支聊属。犹木之根深叶茂,千枝俱本初。荄犹水之源远流长,万派总归一脉。
    黄甘支,都是蓉公的后裔镇的后代。主要分支为:得之公大房派、得之公二主房派、得之公小房派、泽之公外宅派、清之公里宅派、青桐支和召望支。
    因东江村上流的黄甘岭而得名。现主要指溪下街,是古时奉邑通往西江、东江、袁家岙、许家山的必由之路。历史上曾叫棠岙溪下,解放后叫棠云溪下大队,现行政村名是棠岙,下辖溪下、东江、西江和许家山四个自然村。黄甘支袁氏在奉化市主要分布在溪(谿)口镇、江口街道、西坞街道和尚田镇。浙江省内主要迁居在宁波市、慈溪市、舟山市、宁海县、平湖市。迁往省外的保持联系的主要有北京、上海、南京、南昌、天津、洛阳、深圳、香港等。徙居国外的主要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澳洲等。
  考吾袁氏,自东汉大司徒安公,从汝南衍派星分棋布,莫可殚述。今苐就可稽者,开具分派名目如左。固不敢以人之族大贵显而有所冒,族寡寒微而有所遗。云:

  一派汝南至青州,一派青州分新昌磕山。
  一派新昌分碧溪,一派新昌分上虞。
  一派新昌分五云,一派新昌分四明狮子桥。
  一派新昌分鑑桥,一派鑑桥分慈谿竹江渡。
  一派鑑桥分寨鑑(今江口),一派鑑桥分象山金鸡岭。
  一派新昌分奉化五步岭湾,一派新昌分奉化杜岭。
  一派杜岭分城西岙,一派城西岙分尚田。
  一派杜岭分岭东,一派岭东分长冈。
  一派岭东分百禄山,一派岭东分独山。
  一派杜岭分召望(今徙黄甘),一派召望分馀姚。
  一派召望分茅山,一派杜岭分堰头。
  一派杜岭分许家田,一派杜岭分尚田大池头。
  一派杜岭分棠村,一派杜岭分慈林。
  一派杜岭分溪岸宅(今徙汪村),一派杜岭分白桃。
  一派白桃分慈溪睦家埠,一派白桃分小淺岙。
  一派睦家埠分慈溪城裹,一派杜岭分登岱口。
  一派杜岭分水阁,一派杜岭分双桥。
  一派杜岭分新宅,一派新宅分杜岙。
  一派杜岙分嵊县金庭观下,一派杜岭分楼溪、青桐树。
  一派杜岭分横路头,一派横路头分黄岩。
  一派横路头分南京,一派杜岭分黄甘。
  一派黄甘分定海(今改名镇海),一派黄甘分长汀。
  一派黄甘分江西,一派黄甘分湖广汉阳。
  一派黄甘分萧山,一派黄甘分仇王岭(即三伯坑)。
  一派三伯坑分定邑长白大湾,一派黄甘分万香岭。
  一派长白大湾分平湖县大营方。

世系川流图叙略
  眉山苏氏,法礼蒙宗图,为华盖体。袁氏旧谱世系华盖总图,各置长子于中,以支子分居左右,若是为万水朝东之法,大宗小宗,序次井井,尤为易览。今从其式,爰是从汉司徒安公三十一世孙新昌令元公为始祖,以作统宗图。而元公四世孙方公长子蓉,实棠溪袁氏始祖,另起一世,以谱世系。至于远徙与绝派,谨详世传,不复列图。

    川流图叙略
        欧阳谱法以五世为一图,图终另起,非止联合九族,亦为子姓之繁衍如川流不息而子姓总本于一祖又如万派之朝宗于海也。其义精矣,爰取为法,今世传即附以便观览。至于殊猷奇迹复详实录以垂型于永远云。
                (摘自民国十三年版《袁氏宗谱》卷四-卷五)


慈林袁氏续修宗谱序
   
四明袁氏族谱序(永乐原序)
  古者,族大制有谱;有谱以统宗;统宗以收族。俾知所出,而孝敬生焉。慨 自谱牒不修,世远族散,将视族人若途人矣!越大姓袁裔,出汉司徒安之三十一世,系元由汝南徏青州,宋咸平进士来令新昌家焉。厥派繁,而四世孙讳彀,徏家四明。自越国公韶,数世谱牒失修,族谊几晦,永乐戊子春,剡川十一世孙德粼偕上虞十三世孙炫、四明越公后十四世孙文衡,修其所未统者焉,余序之。
  余观其谱,知袁氏散漫东越,盛于儒术而起家西膺,民社之寄者,不可胜计。铉持百世之孝敬,联失统之宗,转途人为至亲,俾世远而不昧,其所出贤矣哉!
  永乐己丑中秋日 吉日 国子祭酒同修国史南昌胡俨撰

《袁氏宗谱序》天顺原序
  《袁氏宗谱序》
  袁氏之先,本舜帝之苗裔。妫姓,自虞遏父胡公满封于陈以备三恪,传十三世曰诸之孙涛涂为辕氏。从齐威公盟赐邑夏阳,字仲谥宣,谓之辕宣,至其元孙曰颇,为司徒,奔郑。至裔告,秦末,居河洛。少子政,以袁为氏。
  九世孙曰生,传四世曰干,封贵卿候,其八世孙曰良,为威武令,事平帝。光武,良之孙曰昌曰璋,昌生司徒汉安公,三子赏京敞,为汉司空。京为司隸校尉。京生太尉阳,阳生彭,彭生忠,徏会嵇,生成,成生中郎逢,执金吾。隗,大傅。逢生忠术,术弟绍,绍生熙,熙生令喜,居乐陵;令生盧州参军異弘、異度,相唐中宗,異度生恕己,恕己生给事郎中建康,建康生高,高生文德,文德生敬初,敬初生太师象先,象先生永州节度使正辞。失传。
  璋生汉司徒滂,滂生魏御史大夫涣,涣生魏尚书侃,侃生准,为晋给事中郎,准生光禄公冲,冲生耽,耽生豹,豹生洵,洵居夏阳。生尚书顗,顗生牛畿、昂畿,昂生君正,君正生生,生生颖,颖生衞,衞生郊,失传。
  呜呼,自良至炯,二十一世,由汉魏晋宋梁陈隋唐,显著盛名,昭昭可考。所居之地,始于陈郡、夏阳,蔓延四方者甚众。蓋盛于汝南者,安后彭城者,生于京兆及华阴者,涣之后。乐陵、东光者,令喜之后。会嵇者,忠之后。四明诸派,(钅)监桥越国最显,城西亦有仕者,棠溪、岭东、白越徏鄞。越,即会嵇也。念二府君,居杜岭,传四世,而曰从二、从三、从五、从九四支焉。
  从五之曾孙讳诰者徙棠村,讳谓者徙慈林,讳滋者,徙溪岸。从九之孙时举徙汪村。时举三子镇居黄甘,仕宋为承直郎。淮西安抚司副尉,事亲至孝,载县志及木剡源(注:东南文学大家戴表元)《迁祔记》、舒阆风(注:舒岳祥)《广孝庵记》。镇生得之,举进士,官石康知县,宋末率众捍贼,乡党赖之,亲之丽泽香院,院长泽之嵇山书院长泽之杰仙居教论朂。九世祖作王府书及家戒棠溪叶家载传焉。教谕君生瑜朂,高祖也。生大父学録府,君曌善诗,交有《双桂集》。生祖璩,璩生先君。浻润生朂,其居杜岭而仕者。从五之元孙肖说,宋省元。从五之九世孙珵,由贡士为巡析。十世文质,为户部照庆,居棠村。呜呼,自始祖至今,以文章立身者,代不乏人。朂家贫无以为养,今幸藕微禄而视不在,殊为恨。四从祖往往荫德及人,报不其躬。诸子孙以孝悌为本,加以诗书文艺之美,天岂终靳报耶?相与勉之。
                  天顺七年癸未二月上浣
                    十四世孙 福建 苏州三十训导 朂谨识
《袁氏宗谱序》成化原序
  蓟州儒学训导袁君朂以其作《袁氏宗谱序》,余序之。余观之,叹曰:盛哉!袁氏居四明者,皆出于越,而越则始于安之五世孙忠也。谱,蓋为奉化袁氏之在棠溪者作。则忠之前后略见于图。所可考也,即(钅监)桥越国城西;岭东亦自为图而不敢妄有所绩也。始祖居杜岭传四世而有棠溪村慈林、汪村、黄甘之徏。杜岭,即今棠溪之西南而循龙溪而北二里许,则为汪村,即云溪又二里许为棠溪村。以上俱名棠溪,俗云棠岙。棠村又二里许为慈林。棠村之仕者则户部照磨文质公,材行著声。黄甘在汪村之上而始自淮西安抚司副尉,公名镇,字淑安,号松轩。以文章菮擢一时而事载阆凤。舒岳祥先生《广孝庵记》、剡源帅初戴先生(注:即大文学家戴表元)《遷袝记》(又名《奉化县志》也):生三子,石康知县者得之也。丽泽,长者清之也。泽之最少为嵇山长安乐居士,逎其号也,居之旁多泉石之乐,故自号逍遥老人。邑人沈少微,赋学士袁伯长之词,定松李元帅之书,皆勒之石以记其胜,至今为人所称慕。讳楍者,泽之长子,字太初,又字明复。从学剡源,博览群书,阆凤奇之,赠以字,说请容公,菮为仙居教谕,后调宁海,以为离亲远游非孝,寻棄去优游泉石间,题所居曰“恕堂阁”。曰知安,号知安居士,多所著作。有王府及棠溪□乃天台胡世佐所编《鄞楼拱梓》行世。楍之孙曰壆,字均学,发身儒士于洪武中四转至国子学录,所至皆有声,迨掌监承事,以廉洁恭谨爱知我。  太祖高皇帝,将大任之以疾终于官。赏,号双桂老人,故其文曰《双桂集》。而西山樵隐公之海,乃其孙也。公承六世之泽,和以平实隐居,教授远近乡同。蒙城教论江述,刑部主事江渊广西按察吏、江勋御史江纯,皆出其门(注:四个江,都是棠溪名人)。其所著作极为当时推重,而持行又甚高,先正所谓“生可以为人师,殁可祭于社者也。”呜呼,袁氏之在棠溪,其世家文献,吾邦衣冠。之家由宋至今,诗书礼仪之泽,浸润浓郁。仅七世而数君挺生,岂非积德之深厚所致哉! 袁氏旧有教谕,公本支谱学录,公画四从图而谱未成。蓟州司训承樵隐公,重修本支谱,并四从未及,誌而作之其法。欧公小宗之制而尤精密。仕止生卒葬娶,分合行谊,大概无不备见。其先世遗文可传于世者,系于谱后,则其用心诚。袁氏之贤子孙矣,观其谱,读其文词,则袁氏之所以盛夫岂易及者! 怡曾祖母能二孺人学录公之女兄也,怡之曾祖蚤川赖儒人而有。
  今日敢不识一言于谱端以著其盛焉。
  吉日(之宝)
      成化三年丁亥十一月长至日
          翰林院(木介)计兼国子助教  项怡拜撰

《袁氏宗谱序》嘉靖原序
            嘉靖三十年序
    按旧谱:念二府君宋仁宗时,自越徙鄞,葬杜岭里高冈大墓,为棠溪袁氏始祖。至曾孙有曰从二、从三、从五、从九,四支焉。子孙蔓延,散处不一。遂有黄甘、汪村、棠溪、慈林之徙,历宋至今,物更事谢,无谱以联属之,其不视为途人也者几希。
    天顺间,伯祖蓟州司训公,会其宗党而重修之谱牒,已明亲疏有序,越七十余载矣!
    昔先君有志未就而卒,今年春叔父恐久而失传,曰:谱系不修,吾子孙责也。尔父之志,竟不能继。珷晋言于族,会四从子孙之有齿德者,各出其旧谱,辑而通之。克明镜兄仲美纯兄惟宁汀侄孙也,董其事者,叔父则升公也,然后尊卑统绪,爘然可考。某为某祖,若父某为某子,若孙皆知所出,而不乏尊祖敬宗之义。虽然谱牒尊敬之文也,孝悌之实也。徙重谱牒而不先孝悌则亦虚焉耳,后之辑者,谱者,尚其以孝悌之心而为尊敬之实,毋徙视为虚文而弁髦之也夫。
          时在
                                        嘉靖三十年十一月上浣
                                                        十六世孙 珷 谨识

《袁氏宗谱序》万历原序
  奉连甄越僻居澨山陬,俗多厐樸而著姓名家十居其九。顾其门墙,绮丽声价不相下者,惟是宗派支流较若列眉津津遞相守也。若夫崇阶鼎贵冑杇红陈适浮沤耳棠溪袁氏自新昌令元公宋咸平间由进士从青州渡江遂下卜築官所迄四世名方者徏居吾奉棠溪之杜岭子三曰蓉曰茂曰英即后世所称念二府君实拓基于棠溪者也。茂居城西,英居岭东,蒸蒸盛哉。顾其倚安处,便星分棋布,不下数十余区,而隶在邑封若贸、若慈、若定象、若小越、新昌、汗漫江左,居輙著声其间,文章节义、科名才略,鼎佐戚臣,镂金版而书玉牒。繇宋及皇明班班可镜,然地瓊世逖,精气常贯,故旅遭宦遘即面目不训。彬彬敘若,列庭赴救,譬之同室首动而屋应豈猝然友渠若耶。盖谱书饬而宗派明,世系炯而少长察耳。是谱也,上世无嵇矣,辑于永乐,辑于天顺、成化,辑于嘉靖间,而世宗御□(极?)之卅年,慈湖之峰公,入相白桃,支世祖瘞斯士而纂葺宗盟,宗人公姪东桥公旵葺之以进至万历壬寅,越岁若干矣。慈湖竹江孝廉星公与其弟方伯文海公,实念二府君伯氏,讳毂之十九世孙以事人奉过望峰静字二公昆弟家计申宗谊二公,盖念二府君十七世孙前后二十余世,湮放久而紊于疏矣。是年春壬正月,独毅然于稠人哓哓中偕子姪合族人肖祖者,筹之而继川涌慕亭绍元实主持焉。余不妄母孺清隐公钿之女,念二府君十六世孙耶,以其事属余,余不敢为之兢爰,补其略、正其误,录其后,葉之未登者而宗之流派犁然复饬矣,如被靡文其谱牒传舎其闰闳,蚩蚩自以为得而子黯。于翁,讳途,人其宗众者,相霄壤也,此袁氏吾奉称首而所籍,于是集非浅矣,余历序其地及世数名讳如左以俟后之达者云。
  吉日在
   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孟冬月谷旦
         邑人 王登  拜撰
《袁氏宗谱序》乾隆原序
   闻之:张礼部九成公日继越事孝之大也。修祖庙而菮时食,不过孝思之一。端其他所以为孝者甚多而于分支别派时控本穷源总以为尊祖敬宗之意则维修谱为永言然第如老苏谱引所云: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娶某氏享年卒皆书之而他不书者详吾之所自出也。又云: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隧名之者,尊吾之所自出也。吾谓谱以族名公之也,独详且尊于吾之父若祖则又私之矣私之谱固不可不修,公之谱又不可独修。棠溪袁氏,自方公聿来奉川胥字杜岭见夫山脉根四明而愈秀,水源通九剡而益澄,蛟可潜豹可伏,美哉居乎爰称乐国。自是而杜岭为袁氏发祥之区矣。数世以来瓜瓞绵绵,螽斯蛰蛰,椒郰之实,繁衍盈升。蓉公以下越世惟五孙枝挺秀十有一人,树大枝分,理所必然。允宬公迁于召望,允宜公迁于茅山,允案公迁于堰头,允宙公迁于上田而居许田者,允容公居楼溪者,允宣公若夫允宸公则又炽昌也公生四子长兴四俱无考。其居棠溪村慈林杜岭溪者,时享公之子孙也。其居登岱双桥新宅水阁小浅白桃移至慈林者,时敏公之苗裔也。至允实公之居横路、允宁公之至黄甘,星分棋布,不一其区。总为蓉公之后嗣。修谱者,皆当详而尊之也。前元皇庆明洪武永乐天顺嘉靖万历间,自蓉公以下,固统而修之至我朝顺治时若与公,乾隆庚申岁孟学公仅修本支,即余岳父明高公亦只修新宅一派,棠溪村慈林诸族皆置谱为后图,嗟乎,犹亲独子,即详且尊,或繁或简,私耶公耶,迄今春仲,新宅宗长孟彰公黄甘仲谓仲孝二公棠村学诗明文。慈林宏亮学孟诸公并吾友讳光曰高,吾徒继韶载飞诸君子,毅然有志欲如前代合修是诚,深得乎陶靖节赠长沙公曰同源分派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之意者也,孰意议成不弃樗蒲,谬委重任,爰偕徐子肇学、族侄廷会、枊芳合欧苏之式,承何氏之传,又仿安世李先生新法付之梨枣,具见源委亦觉新奇,公之览者,即知祖宗之所自来与祖宗之所达。属一如陟山寻脉临水溯源,知其异者,复知其同。油然而爱敬生,蔼然而礼让,接何异老苏所云相视如途人者,其初皆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此之谓族谱而诸君子收族之功亦将垂诸永远而不杇杇云是为序。
    吉日
     乾隆丁酉岁桂月
           同邑庠南霞主人  江朝宗拜撰

《袁氏宗谱序》嘉庆原序
嘉庆丙子序
    人不能达而在上,铭彝鼎而勒旗。常亦当穷而在下,订世系而序昭穆。盖祖宗有渊,非谱无以祥其所自出。祖宗有迁徙,非谱无以识其所由分,则修谱其要也。袁氏之先本舜帝之后,其脉远,其根深,旧序祥矣,余故不赘。独稽元公为东汉司徒安公三十一世孙也,宋咸平间,登孙暨榜进士。由汝南徙青州,来令新昌,遂卜筑于磕山之原,厥后族大支繁,星居不一。而元公六世孙讳蓉者,徙奉化以杜岭居焉。不数世而螽斯蛰蛰,瓜瓞绵绵。其迁黄某而著名如镇公松轩,宋勅旌孝友,为淮西安抚司副尉,赞公菊轩为明藩戚诰封亚中大夫,他若泂公之海,隐居不仕,高风已足千古矣。而其间,或逍遥或卧雪哉双桂诸老人,又皆以道学著名,当世凡此皆蓉公之后而允宁公之裔也。至于允宸公,翊公长子也。生四子曰时谦、时亨、时敏、时植。时亨公亦生四子,曰浩济渭滋。分为金玉满堂。浩居棠村,而渭公由棠村徙居慈林,则慈林之发祥实基诸此。公生三子,长曰垚,次曰福孙,三曰源寿。编为一支二支三支焉。迄今二支已无人矣。即一支亦甚衰微,而歌蕃衍而颂炽昌者,则有三支。三支中又以处堂表枝二公之后为尤盛也。吾袁氏由宋迄明,世守谱牒。自明季,棠村户部照磨文质赞公解组归田,合修四族,厥后杜岭黄甘各修本支,而棠村、慈林独置谱为后图。至国朝乾隆丁酉岁,复会四族合修之,迄今四十载矣。向缘嘉庆戊午年,棠村谱牒被焚,意欲复会四族合修,无如各族乏赀不果,遂于丙寅年独修棠村本支,明年又修黄甘本支,于是慈林宗长宏训公,会族彦而谓之曰:各族既修,而吾族独可缓乎?爰是订關币邀遂以谱事属余,余不自揣固陋,谬膺重任,合欧苏之式,承何氏之传,具见原委,亦觉新奇。然余亦无他谬,巧惟是谨遵旧例,恪守前规,而长幼尊卑秩然不紊,生卒配葬井然有条,世世子孙得以相承勿替,而诸君子尊祖敬宗之功伟矣!兹值告峻聊纪数言以弁于首,是为序。
                 时在
                                  嘉庆丙子岁臈月
                                               棠溪二十三世孙邑庠生 文 谨识

咸丰重修序

考周官小宗伯之职有曰: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掌其政令此谱牒所由昉也。余袁氏本舜帝后,帝大孝人也。夫子称之曰:宗庙乡之子孙,保之后世之蕃衍炽昌也。固宜前宋宝元二年,念二府君由新昌磕山徙居奉杜岭以来,迄今八百余年矣,其间,分迁别地,前序已祥。惟棠溪、慈林、新宅、黄甘四族,近相联属,所著英贤如松轩公之忠慎,屏山公之祥审,太初公之纯粹,双桂公之博洽,卧雪公之谕泳,樵隐公之和平,菊轩公之正直,文质公之精通,巢云公之敬严,又有以刚介称以惠爱称以茂朴称以恭俭通达称者不堪缕述要皆克敦孝友以著声名,能绳祖武以昌厥后者也。至于谱事自元皇庆壬子迄国朝乾隆丁酉,多会四族而合修之。嘉庆丙子黄甘廿三世孙邑庠继贵公仅修,余慈林本支已历三十九载之远,前宗长显智公聚族彦而示之曰:谱牒久悬,必多遗失,揆诸孝子慈孙之意,其能安乎?一时敬祖之心同焉,兴起,孟春议成,未及探葺,乃天不加年,而公忽焉逝世,良可惨也。厥弟显兆公,继承兄志,会显邦诸公订关束币,邀新邑石晓山老先生与厥弟之与厥孙星桥二先生,合同梓印。是年老先生寿七十有七,犹能手撮篆籒,对校精祥,可谓力衰不倦者矣。若余与弟广澂既向各家採访复循旧谱,考核讹者正之,疑者阙之,以致长幼昭穆井井有条,生卒配葬班班可考。窃恐检或不及,敢云继志述事,尽厥能乎,后附景诗数首,猝尔抒写后有作者期为改政耳。兹缘告峻,聊志数言,以弁于首。
时在
咸丰四年岁次甲寅夏六月
   二十六世孙 邑庠 文炳 谨誌

光绪二年丙子  慈林袁氏宗谱重修序
国以史为尊,家以谱为重。盖祖德宗功记载不容不审左昭右穆,次第不可不整甚矣。谱之宜修也,余袁氏自宋昌年公由汝南徙青州来令新昌,家于磕山,越数世而瓜瓞绵延,螽斯衍庆矣。其间或分支别派,或学士文人,前数序甚祥且悉,余固不必复述也,独稽慈林本支始于渭公,公杜岭念二府君七世孙也。公生三子曰垚曰福孙曰源寿,编为一支二支三支,惜乎二支已无传矣。惟绳绳继继至于今而蕃衍者则在一支三支也。而三支中之尤为盛者则惟处堂表枝二公之后也。若夫科第联芳簪稷继美上以备朝廷之选,下以增氏族之光。余亦惟望之于后而有所不置者矣。至于谱事今年六月间,宗长显泰公会房首族彦而示之,曰,谱牒不修,吾子孙之责。国朝咸丰甲寅廿六世孙庠生臣质余囊二人同修,迄今已二十有三载矣,况辛酉岁粤匪扰境,三支东房谱牒被焚,即联发堂谱牒亦被涂毁,修之更不可缓,特谱重器也,修谱大事也,尔等当体敬宗尊祖之心以尽孝子慈孙之职。是固,余所厚望也,夫众皆唯唯而退,不数日,议成随敬邀嵊邑同仁堂范先生亲仁与其弟子史先生修凤新邑弟子石先生,春元合同梓印,其校对则有专心致志之诚其篆籒绝无亥豕鲁鱼之误,固非凡为剞劂者所可北擬也。若同事之人其材犹事业要皆各有表见,惟禧则拙甚不过与弟升兴循旧谱叅订依采访收录忝附于骥尾耳。今不揣谫陋,谬以訾笔为序,未免为大雅一噱者。
时在
光绪丙子岁小春月

廿七世孙 升禧 谨识


光绪二十九年序
古者,先王之为民也,上使之统于君,下使之统于宗,故公刘之立国之君、之宗、之而太宰,发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春秋晋执蛮子以異楚楚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则当时民之依于宗者,固可想见六国之亡。豪族处处而起,高祖代秦徙诸大姓,田齐楚景之辈,实关中以为强幹弱枝之本。自魏晋以来最重谱第,朝廷立图谱局,置郎令吏以掌之。然只以绳天下之人才,以为中正选士之法,而九两系民之遗意卒无讲之者甚矣,宗法之亡也久矣。
夫吾族袁氏,颇称繁庶。自光绪二年家传告成而后迄今已有二十八年之久。男丁女口生卒互异,经营商旅迁徙无常。若不重为修订则一族之人涣散无纪,将何以报本追远,维持教化,以副九两系民之遗意也欤!是故,搜罗采辑,阐幽发隐,皆儒者所不容缓者也。试即吾族祖,若宗之砥行立名,可以垂范后世者,臚举之。一曰卧雪公。吟风弄月素娴歌詠者也;一曰菊轩公。敦伦睦族共钦正直者也;他若松轩公,则以忠慎闻;双桂公,则以博洽闻;屏山公,则以祥审闻;纯粹和平仪型可则者,则有太初公、樵隐公,精明练达,临事不苟者:则有文质公、巢云公;至若洁斋公,以丰功伟烈,从祀文庙。生三子,皆早登科第,列名台鼎,尤足令人翘企而穆然遐思也。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友枚生当晚近既不获亲挹乎?数公之高风亮节,然犹得追想乎,数公之遗泽,流风顾听其淹没不彰与草木同腐也忍平哉?此则友枚所为慷慨詠歌而不禁衰恒视风俗为消长未有风俗既端而治化不善者也,亦未有风俗不正而治化独尊善者也。
我袁氏系出汝南,历承世德,加以数公之深仁厚泽,垂裕无穷,后之作者苟知所观感而兴起焉!本爱亲敬长之道,推民胞物与之诚,施之一家达诸四海,仰以答圣王仁民爱物之休。吾知天下之大兆民之众,虽久安长治可也安见九两系民之良法不可复见于今日哉?
谱成之日,为书数语以弁简端。至于纲目条例,已有先我言之者,兹不赘述也。是为序。
时在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小春月 吉旦
二十七世孙附贡元候选儒学正堂友枚 谨识

  民国三十七年序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岁资丁亥仲春闰月中旬,宗长广恩公等本敬宗睦族之旨,集合族人会议,续修宗谱。一时发言之雍容进退之礼让具见,尊卑有分,长幼有序。谁不羡我袁氏数十世,亲亲之谊洋溢一堂而引为快事耶!考系姓谱族之举,实滥觞于周礼。太宰九两之制而族师之职春官居之属,无非以宗族之旨,昭示人民也。古者,立官居以司一姓之籍,其意不仅视为一家之私,记己也。三代寓兵于农户必有籍户籍即一家之记也。自秦商鞅变法宗族之制,已废时六国未亡系姓之举尚有存留,遭秦焚书载籍无存。然史官居立传远溯所出,马班自叙历书本系非系姓谱有一天之明征欤!
    五胡乱华,关中望族以江南为乐土,奔迁浙东各地者尤众。王谢诸家,多作家传自序以抒国家之痛。吾浙贤达仰其风范,每于大乱弭平之际,莫不以修辑宗谱为急务,?嬗至宗眉山苏氏、廬陵欧氏用华盖川流之法,以明代次而联亲达谱牒之学,精益求精可知家乘之修辑为古今所不容缓也。我袁氏一族于慈林蓋千年矣!
    远溯渊源,发祥于天姥历叙系姓追宗于汝南,宋昌年公由汝南宦游浙东,主治新昌,遂居于新昌之磕山。非若以官为家罷则无所于归者之比。吾谓其此行不为一官半秩之庸庶几自爱,名山入剡中也,乃不数传而瓜绵椒繁,子孙滋乳,磕山地窄,殊感人稠势不能不迁,地为良分别成族。惟我念二府君,迁居邑之连山杜岭棠溪棠村三公者,视慈林为山原交融之处,冀别开耕读之区,与杜岭棠溪棠村三村相接壤,永为兄弟之族,事关多年,行次依然,不紊亲疏,仍相联属。与三村系姓之籍,虽分别而同归其间,英明贤达,恭俭孝友之士足为后世法者,代不乏人。至我二十二世祖宏亮公以农业中兴,地方之谈农事者,多称誉之述,及近代有我先大父广清公及广澂文炳诸公,最近先世,有我先伯父升舆、升位及凤标、友枚、宗涛、升噩等诸伯叔,先后皆赖农家生活以好学闻,时至今日,有由中学专科大学毕业之男女诸卑幼,或作市隐,或关怀桑梓,办理地方自治,或从事于军事、政治、司法、教育各界,前有明类,后有继述,耕读清亮,家声历数十传而弗替。灵秀钟毓之得于天者,岂若斯之厚耶?抑历祖历宗积之深而发之光耶?
     溯慈林袁氏与杜岭、棠谿村三族,分别而仅修本支之宗谱,始于逊清嘉庆丙子年至光绪二十九年,迭经续修者,凡四迄今四十六年未加增订。当建膚屈膝国门还我汉祚,而后国家制度之革新,地方习惯之改善,均无一定。虽欲增订殊失,遵循延至三十余载。在民国二十八年之间,议将续修,奈倭奴侵扰宗社,滨危地方之人避难犹恐不及,奚遑问及谱事。
    迨今年春,族人等抗战胜利,大乱已平,佥以汲修辑为先,是以召集会议,议定续修斯时节。届清明,德盛因扫墓归来,与从兄明经、茂鑫,堂弟恒通均在会议之列。族人等要我兄弟三人共其事,而总其成,且责望甚殷,固辞不获。无如德盛生平宦游外邦之日多而从事社会之日浅,加以倭奴入境,地方宵小任意蹂躏祖遗,旧宅焚烧一空,携家挈眷侨居县城,于本宗谱事不能常川梦理。堂弟恒通自学成之,后作长期市隐,鏖战都市无一日闲。幸从兄茂鑫年届古稀,精力尚称健全。虽曾涉足仕途,终因素无官情,依然布衣素食,居家读书,不求闻达于当世,对于先世事迹较为详熟,族人等一再商讨,邀茂鑫总纂成牒,以恒通调整经济,德盛不敏,不能不滥竽充数,勉参末议。复以仁怀、仁朋等经理一切事宜,饮和食德,全体同心,而迟延至四十六年之宗谱得以进行续修,限期告成,则上以慰历代宗祖之灵,下以垂后世子孙之法。窃自思念有不胜欣慰者焉!
     但此四十六之年中,子孙之繁衍,人事之变更,又无常矣。今所修辑多仍旧例,惟无子者以异姓之子为其后,与夫年轻寡居有子而无生计,不得已赘夫以养其子者,旧谱不载,吾以为有背于现行法规,商诸族人,得并书之非为某一人计,乃为一般孤寡无依最可怜悯者计也。区区之心,有如是耳。
    今而后甚愿我袁氏一以敬宗睦族之旨,父诏其子兄,诏其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承承继继,万一世系,为齐家治国之本。原永垂不朽而已。
    旹在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正月
                                                         二十八世孙 德盛 谨撰






慈林袁氏宗谱 卷五
世纶叙略
  敕书所以奖功厣绩,诰命所以所名显亲,朝宗代传典章,家乘是用纪述。袁氏自宋迄明,仕宦实繁。纶音宠,锡旧谱谅必倍载。今乃罕见,殊为可惜。兹独录其所存,余查补。
  民国戊子岁 重修。
世纶叙略(续)
祭连江县主
御祭文二道:
  正德九年九月九日
皇后遗本府门正周端,赐祭于连江县主之灵曰:尔以淑质,蚤受国封,胡不永年,溘焉长逝,兹以祭。尚飨。
  正德九年九月十六日
皇帝遗本府门正周端,赐祭于连江县主之灵曰:尔惟生长王家,荣膺封命,宜享遐福,胡遽云亡。爰念亲亲。特赐以祭,尔灵不昧,尚克钦承。
国子学录
敕命一道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古之设学京师,曰太学。其所以教者,百官之子弟、民间之俊秀君,所以勅教之。欲国之人材备,故百人繁业众为其师者,数人不能遍教故助教之,外又有学录之设焉。若职于此者,必得颇通性理,勤览群书,方称是职。非若是,不可尔。袁均学,今特授将仕,佐郎,国子学录。既承朕命,勿怡。
  敕命
    洪武十八年正月二十日  之宝
宗人府仪賓
诰命一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人之大伦,莫先于夫妇礼,大经莫重于婚姻。此古之通义也。兹特命尔袁瓒为亚中大夫,宗人府仪宾,配以连江县主尔尚。
  尊荣克承,宠命钦哉。
  勅命
        弘治元年十二月九日  之宝
附:连江县主诰命一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有天下者必笃亲亲云义。故宗室有女,咸有封号,所以示贵宠也。石城恭靖王第六女年已长成,特封为连江县主,以为宗人府仪宾袁瓒之配。既归袁氏之门,恪修妇道,肃整闺仪,毋怠毋骄,式勤内,助其于父母生身之恩,庶不沗焉!
  制命
       弘治元年十二月九日 之宝
世芳叙略
昔广汉张子谓修志不可不载人物,盖人物者,钟山川之灵秀,渐国家之德化,且磨砺以圣贤之学问、文章、人品卓卓。非所谓流芳百世者乎?郡县有志,宗族有谱,皆所重也。考我袁氏科第传芳,簪缨继美,礼仪光前,读书裕后。自昌年府君以下,其道德功名虽已列于世系,今表其树立之挺然,是存人望者别疏名目,加左庶后之人有所景仰,观感而兴起也。至若国家与民间,年老而行优者,例如恩典,所以尊高年彰有德也,吾族耆英累出,被兹典者,代之不乏人。并得志其名于世芳。
世芳叙略(续)
迁新昌后,以昌年公为第一世进士。
第一世始祖 讳元,字昌年。东汉司徒公,安之胄也。由当南徏青州。宋真宗咸平二年登孙暨榜进士,擢为越新昌令,遂卜築官所而家焉。
第四世 讳彀,字行。宋进士。官开封府祥符县丞。讳毂,字用裁,宋嘉祐六年进士,官处州朝奉大夫。
第五世 讳罧,一名谓行十六。宋进士,官至少保。讳灼,字之烈。宋元祐六年进士。
第六世 讳淮,行九三。宋进士。官至太保。
第七世 讳章,字叔平。宋乾道五年进士。官通判。
第八世 讳燮,字和叔,号洁斋。宋滀熙八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讳韶,宋滀熙十四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封越国公。讳洽,宋庆元二年进士。
第九世 讳肃,庆元五年进士。讳甫,字广微。宋嘉定七年殿试状元及第,官吏部尚书。讳商,宋嘉定十六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讳符,宋滀祐二年进士。讳安道,宋进士。
第十世 讳衡,宋宝庆二年进士。
第11世 讳桷,行十一,字伯长,清容居士。宋进士,官翰林院侍讲。(注:详见北大历史系研究生孙瑜《关于袁桷的学术传承、政治生涯及社会网络》一文。)
第二世 讳采,宋淳祐二年进士,官爵。
第六世 讳埴,以父恩袭将仕郎。
第七世 讳昇,行百111,官宋大师。讳昱,行百七,宋承务郎。
第八世 讳焘,宋举明经官桐城尉。
第九世 讳宗道,行再一,官通判。讳仕道,行再三,官知府。讳世辅,以都曹椽任庆元府象山县丞。
第十世 讳汪,宋丞务郎。讳浚,宋同知。讳洪,字季原,号竹初。宋处州府同知。讳宋永州知府。讳从,宋永州知府。


奉化慈林《袁氏宗谱》历代篡修名目:
一\元朝皇庆王子岁,编修:九世孙 仙居教谕 讳楍,字明復。
二、明洪武庚戌岁,重修:十一世孙 国子学録 讳曌(注:应为繁体学字头,下面一个土字),字均学。
三、明永乐己丑岁,编修:本族11世孙袁德粼,同修:上虞13世孙袁铉,四明14孙袁文衡。
四、明天顺癸未暨成化丁亥岁,编修:14世孙 汀州教谕袁朂,字懋德;校正:同邑翰林检讨,项怡,字友夫。
五、明嘉靖辛亥岁,编修:16世孙珷,字公楪;同校:16世孙 镜,字克明。
六、明万历壬寅岁,编修同邑外孙,王登,字少吾。同修:16世孙 钿,17世孙,文信、文质,18世孙,安新。
七、国朝(清)顺治初重修黄甘本支,编修18世孙 安贵,字君舆。
八、清朝乾隆乙丑岁重修黄甘本支,编修21世孙 孟学,字敏公。
九、清朝乾隆丁酉岁,四族统修。印修同里邑庠朝宗、玉崖邑庠徐泮、江廷会、江廷玉及19世孙 澭,字绍元。
10、重修新宅本支,编修21世孙 宏绪,字明高。
11、清光绪癸卯岁,编修27世孙 驸贡元友枚,字孝茂,升圭、恒文(字茂鑫)、菱。
12、清光绪丙子年,编修27世孙 升喜(号清廉)、升舆、升锋、升法及28世恒矿(字富寿)等。
13、清嘉庆丙子年,慈林本友、23世邑庠文(字式金)、24世显祥(字百万)等。
14、民国戊子年,重修慈林村,袁本友、袁恒复(字德盛)、恒久(字茂鑫)、恒通(字徐章)、仁怀、江寿南、张再兴、仁育、仁敦、仁晃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