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义达谈姓氏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达军 发表于 2006-7-13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百年前一家子”不可信

   “两个姓李的人五百年前并不一定是一家子。”主持新版百家姓课题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人用来套近乎的通用语“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上并不可信,经过调查,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

  据袁义达讲,在中国的姓氏中,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氏,后传为“李”。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被赐于李姓,由此人丁大增。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的。

  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的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纣时比干之后。另外,身为帝王之后的王子、王孙们也多用“王”作为姓氏,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王姓。

  张姓相传源于黄帝,是黄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如张角、张鲁等。

  袁义达告诉记者,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在中国,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姓氏的传承有着完整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晨报记者 朱烁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