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何解?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立量 发表于 2007-2-5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U]欧阳修<<集古录>> 【后汉袁良碑〈永建六年〉】
右汉《袁良碑》,云“君讳良,字卿”,“卿”上一字摩灭。“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兴,虞 阏父”,自此而灭。又云“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自此又灭。又云“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从其册。天下既定,还宅扶乐”,盖不知 为何人也。又云“孝武征和三年,曾孙斩贼先勇,拜黄门郎”,“曾孙”灭其名,“贼”下亦灭一字。又曰“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薨,子经嗣。经薨,子山 嗣。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曾孙也。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震徐方。谢病归家,孝顺初”,“初”下数 字灭。又云“府举君,拜议郎、符节令”,其后又云“永建六年二月卒”。其碑首题云《汉故国三老袁君碑》,而碑文有“使者持节安车”,又有“几杖之尊,袒割 之养,君实飨之”之语。以此知良尝为三老矣。其余摩灭,虽时时可读而不能次第也。又云“帝御九龙殿,引对饮宴”,九龙殿名惟见于此。治平元年五月二十九日 夏至假书。[/U]




“???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这句话该如何解释呢?
有人说“陈侯玄孙涛涂立姓曰袁”,本人认为不妥。本人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陈侯和涛涂有何关系!
“当”如果是人名,倒是合理了,但是历史上没有“当”这个陈侯啊,所以当不是人名。
如果涛涂是某个陈侯的玄孙,那应该直接在墓碑上出现“陈?公,至玄孙涛涂。。。”,不应该出现陈侯字眼。
如果“当”前摩灭的是“理”、“该”、“本”字呢,那不是马上否定了涛涂是某个陈侯的玄孙了吗?
如果“当”前摩灭的是“德”、“才”、“功”、“仁”字呢,那不是马上否定了涛涂是某个陈侯的玄孙了吗?
刚才请教了一下,中文系的老师,他对此也认为不应确定“涛涂是某个陈侯的玄孙”。
希望大家各自分析一下,一起拿个说法出来,到底在该文中“涛涂是否某个陈侯的玄孙”!
不认同的,拍我砖,认为我说的有道理的,请给点鲜花!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明晖 发表于 2007-2-6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之拙见: 一。“当”...

我之拙见:
一。“当”为“应该”解。碑文的作者他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这个人是不是陈侯,但作者推断,此人应该就是陈侯;
二。admin推测“当”字之前磨灭的那个字很有创意;
三。从这句话看,涛涂就是此人的玄孙,因为他很肯定地说“至玄孙”。即便“当”字之前是admin推测的那几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立量 发表于 2007-2-6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如“当为陈侯”前为“戴伯生郑叔,孝之族弟...

如“当为陈侯”前为“戴伯生郑叔,孝之族弟,孝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我先将此陈侯认为是陈釐公孝,前加上如此字眼,此段不就是意思为郑叔的玄孙为涛涂了吗?

所以我还是认为凭“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这句话根本不足判断为陈侯之玄孙为涛涂。

但可以肯定的是涛涂的高祖是和陈侯有某种联系,比较密切的联系,可能是某陈侯的高官,可能是某陈侯时,其人有大功于国。。。

通读良碑全文,明确提出“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传国三世。。。”、“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君即山之曾孙也。。。威震徐方”,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碑文的作者是极尽恭维、极尽自豪、及尽赞赏的言语来写此文的,如果涛涂之高祖为陈国国君的话,肯定不会出现“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此言出现,而是会“陈?公玄孙涛涂”等明确字眼。

该拍砖的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资友 发表于 2007-2-6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周兴,虞 阏父”,自此而灭。又云“当为陈...

周兴,虞 阏父”,自此而灭。又云“当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自此又灭。”,“曾孙”灭其名,“贼”下亦灭一字。以此知良尝为三老矣。其余摩灭,“贼”下亦灭一字。至王莽而绝
-----------------------------------------------------------------------
欧阳修的文章多次用到“灭”字,大概是碑上的文字“看不见”,“缺失”了。
不然“自此而灭”就会误以为某一支家族没了传人。事实上,后文交待是有传“嗣”的。
-----------------------------------------------------------------------
再者,文章两处提到“君”:君讳良,君即山之曾孙也
第一个“君”,指袁良,如果两君为一人,则后者说袁良为“山”的曾孙。
-----------------------------------------------------------------------
《全后汉文》 (089-106)/一百零六卷 〔清〕严可均 辑
国三老袁良碑(永建六年二月)
  君讳良,字厚卿,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之兴,虞阏父典陶正,嗣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并姓曰袁,鲁公四年为大夫,哀十一年,颇作司徒。其末或适齐楚,而袁生。(阙)独留陈。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从其册,天下既定,还宅扶乐。孝武征和三年,生曾孙干,斩贼公先勇拜黄门郎,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后锡金紫,仙修城之?阝,干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傅国三世,至圭荣而断,君即山之支孙,纟赞神明之洪族,资天德之清则,忄享综《易》、《诗》,而说礼乐,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震徐方。谢病归家,孝顺初政,咨(阙二字)白。三府举君,徵拜议郎符节令。时元子光,博平令;中子腾,尚书郎;少子璋,谒者。诏书壁(阙二字)可父事。群司以君父子俱列三台,夫人结发,上为三老,使者(阙)节安车亲(阙)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实飨之。后拜梁相。帝御九龙殿引君对觌,与酒饭,赐饮晏。册曰:顷者连遇运害,灾条备至,阴阳不和,寒暑不节。昔孔子制义,承奉则有兴盛之福,慢期即致来咎之变,朕以妙身,袭裘继业,二九之戎,今直其际。图记占(阙)恒在藩国。自先帝至德,犹有七国之谋,盖治世者不讳其难。朕追寤社稷之重,恐有交会诸国王侯,开导以骄满之渐,令奸邪因缘生慝,相以显选,简练内升。昔掌苻竟,惠抚我民,故连拔授不问勋次,典郡职重,亲执经纬,隐括在手。往者王尊发纵於平阳清约藩辅,其节ぅ然。忠臣之义,有献善(去)否,其加精微,测切防绝,朕疚心以戎,今特赐钱十万,杂缯卅匹,壬(王字)具剑、佩书刀、绣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往悉乃心,勉崇协同,便宜数上。君子曰:优,贤之宠,於斯盛矣。审县治郡,无民不思,载八十五,久病致仕,永建六年二月戊辰卒。居网室庐,殡亏假馆,昔行父平仲,小国之卿,其俭猷称,况汉大夫,父子同升,而而环堵,不遭正明实录之时,使前哲孤名,而君独立。於是厥孙卫尉滂司徒掾弘(阙)乃刊石作铭。其辞曰:
  飞清德,纷其厉,跨高山(山字,)铺云际,作帝父,振沙?,登华龙,眺天坐。酌不挥,凯以迈。民被泽艳畿义大本德,曜其碣。(阙)煌煌,数万世(《隶释》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资友 发表于 2007-2-6 14:53:00 | 只看该作者

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并姓曰袁===...

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并姓曰袁
==============================
这几句有嚼头啊,同志们!
-----------------------------
说明:
1/碑文中有打不出来的字,“忄享综《易》、《诗》”是个“惇”字。“纟赞神明之洪族”是个“缵”字。
2/\"壬(王字)具剑\"就是“壬”或许是“王”字。“跨高山(山字,)”或许是“山”字,拿不准。
3/碑上看不出的字,如“仙修城之?阝”就让它空着了。
3/空一字不知道是什么,如“(阙)煌煌”,用(阙)表示。
++++++++++++++++++++++++++++
我因忙,哪个宗亲能代劳译成白话文,方便大家阅读,实在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立量 发表于 2007-2-6 18:39: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问题解决了,害我到处找人问,没有想...

哈哈,问题解决了,害我到处找人问,没有想到碑文一步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袁明晖 发表于 2007-2-7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我此时正在温州出差.回家后好好研...

好东西.我此时正在温州出差.回家后好好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袁英齐 发表于 2007-2-8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碑上的袁良不是安公祖父袁良,如果安公的祖...

碑上的袁良不是安公祖父袁良,如果安公的祖父也是名良的话。
这三老良公在此记有三子,分别是长子袁光,次子袁腾,少子袁璋。
偏偏没有袁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袁英齐 发表于 2007-2-9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立周弟好,各宗长好,至于圭荣是否人名...

admin弟好,各宗长好,
至于圭荣是否人名,我不敢肯定,不过我们都知道那时期人们取单名比较多。
而圭是美玉制品,只有地位的人才能有,且分官阶而制成大小。官高的其圭比较大,逢节日喜庆,百官执圭上朝,我们现在看戏都见了。皇帝赐你一块圭,是代表你的身份,何等的荣耀,故此,这个圭荣,也有可能是对袁良公的光荣称呼,说他有执圭上朝的荣宠。君字也是称呼,今人有时还称别人某某君。
玄孙是曾孙的儿子,顺序应是:子,孙,曾孙,玄孙(眼孙),来孙(耳孙),晜孙(晜音昆),仍孙,云孙。 
 支孙,支=庶,侧室(妾侍)所生的儿子叫支子,支子的子便是支孙;儿子的侧室所生的也是支孙。以袁良公这情形看,究竟是他的祖母还是母亲为侧室,那我们要继续考证了。  
 据目前的资料,良生璋,璋生滂,滂生焕,这一支自陈郡阳夏发祥,至隋唐而不衰,可考可信;而良生昌、生璋。昌生安、璋生滂的说法却得不到碑文的支持。且在时间上,安与良与滂的生活时期更加风马牛不相及。奇怪的是,因何目前没有人自称是阳夏袁氏?反而皆说天下袁氏归是汝南。

补充一下:玄孙有时指远孙。玄者远也,未必是曾孙的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袁英齐 发表于 2007-2-9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嗣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并姓...

『嗣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并姓曰袁,』此处的玄孙应解作远孙,若解作曾孙的儿子,历史记载不支持。
永建六年是孝顺帝登基后第六年,约公元131。是年三老袁良公年85,(载八十五,久病致仕,永建六年二月戊辰卒。)计来他应出生于公元46年?袁安公死于公元92年,假设他卒时只65岁,(我想可能高些)那时三老良公年方46。按此,他两公孙关系不成立。《后汉书》安公传云:祖父良,习孟氏易,成武令。
 若果碑与汉书具真的话,就是有两个同姓同名的人,若不同姓同名,则很多家谱上的记载便可能是张冠李戴,冯京马凉。连《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袁氏世考的记载都统统以讹传讹,不符事实而误导袁氏儿女千多年了,不亦悲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