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小资料(家谱中常遇的)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酉 发表于 2007-9-15 13:2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豫章-豫章郡-江西省-
  古郡名,豫章郡,即今江西省。江西作为行政区域建制,拥有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豫章
豫章
  是因豫章水而得名。南朝刘宋雷次宗《豫章记》记载,赣江古称豫章水,豫章城是因水而得名 赣江南北流贯江西省,包括贡水在内全长751公里,是长江的第7大支流,也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赣江古称豫章水,又称章水、章江,流域面积8.35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面积的51%。以万安、新干为界,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豫章城
   
即今南昌市,南昌位于鄱阳湖与赣江交汇处,是整个江西地区的地理要冲和行政重心,为赣江上最重要的城市。豫章一词本就源起于南昌一带,古书就有吴楚交战于豫章的记载,豫章即指今南昌县一带。狭义而言的豫章也是指南昌地区,广义指江西省。
豫章主吉凶
   
豫章为传说中异木名。高千丈,围百尺。斫之可占九州吉凶。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其高千丈,围百尺,本上三百丈,本如有条枝,敷张如帐,上有玄狐黑猿。枝主一州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有九力士操斧伐之,以占九州吉凶。斫之复生,其州有福;创者州伯有病;积岁不复者,其州灭亡。




江西省
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道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因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称江右历史上的江西人文荟萃、经济发达,是中国文化大省之一,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称。
   
江西省地处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形胜之区
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
   
江西人才辈出,徐稚陶渊明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姜夔黄庭坚杨万里朱熹陆九渊文天祥汪大渊宋应星汤显祖詹天佑陈寅恪傅抱石梅汝璈古龙李安等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历史变迁

   
江西的变迁史,据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建制,始于汉。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后来的江西省区与此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莽新的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 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治南昌县。 唐至德元年(756),豫章郡名改称章郡。 唐朝贞观年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置了江南道,公元733年唐玄宗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历经演变,现在已是江苏安徽两省;江南西道则以江西之名延续了下来,进而也逐渐取代了豫章作为江西地区的行政名称。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24县。至唐时增加到8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辖南唐(南唐前期称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于华东各省市之首。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省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丰富,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
人口
    (1)
公元2(西汉元始2)35.20万人。

    (2)
公元1491(明弘治4)654.98万人。

    (3)
公元19091911(清宣统年)1697.70万人。

    (4)
公元1928(民国17)2032.28万人。

    (5)
公元1947(民国36)1272.52万人。

    (6)
公元1950年,1568万人。

    (7)
公元1978年,3182.8万人

    (8)
公元1998年,4191.21 万人,100.41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 9.8‰

   
9)公元2001年,年末总人口4185.77万人,总户数1137.44万户,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38‰

民族

   
全省共3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回族和畲族;还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难族纳西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维吾尔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俄罗斯族基诺族等。

   
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铅山太源畲族乡和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30多个畲族乡村;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截至 2001 11月,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地区市,10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1)
南昌市,辖 5 4 :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

    (2)
九江
市,辖 2 1 9 浔阳区、庐山区,瑞昌市,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九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3)
景德镇市,辖 2 1 1 县: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浮梁县。

    (4)
萍乡
市,辖 2 3 县: 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
    (5)
新余
市,辖 1 1 县:渝水区、分宜县。
    (6)
鹰潭
市,辖 1 1 1 县: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
    (7)
赣州市,辖 1 2 15 县:章贡区,南康市、瑞金市,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 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8)
宜春
市,辖 1 3 6 县:袁州区,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奉新县、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
    (9)
上饶
市,辖 1 1 10 县:信州区、德兴市,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波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
    (10)
吉安
市,辖 2 1 10 县: 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 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
    (11)
抚州
市,辖 1 10 县: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 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


豫章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5 14:10:40 | 只看该作者
袁州
一,正德九年袁州府志
   “袁州以袁山名,袁山以袁京名。袁京高士也,读书山下。人以名,其山后遂因之名。均历代相承建革靡常至我。”
    以上就是记载袁州府的来历。(转小达贴

二,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曰:“江南道曰:袁州本九江郡地。在汉为宜春县,属豫郡。晋平吳后属荆州,东晋以来属江州。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袁州,因山为名。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袁州为宜春郡。武徳五年(公元622年)讨平肖铣,复置袁州。”即今江西省袁州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5 14:26:20 | 只看该作者
江右
    魏禧《日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明清时期的官私篡述,多将江西称为江右;江西商人,则被称为“江右商”或“江右帮”。
  江右商帮,十大商帮之一,盛极一时,以讲究贾德著称。
   
明代江右商帮的兴起是精明的江西人,在较为有利的经济基础之上,利用良好的地理经济环境,得益于当时明朝的海禁政策;江西明代的流民运动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扩张,使江右商帮在当时能够发展起来,才有了无江西人不成市场之说。

   
江右商帮的兴起,为江西的经济发展作了较大的贡献,贸易的繁荣造就了江西当时的辉煌:瓷都景德镇名扬万里;樟树无药,却成为药都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九江雄踞长江之滨成为当时极具影响的商埠,在当时江苏一带,市传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以至于后来九江引起外国列强垂涎;商业繁荣,促进了江西各业的迅速发展,素有江南粮仓美名的江西,真是百业兴旺。
  江右商帮的兴起,为江西的经济发展繁荣起到极积作用的同时,也给江西带来人口巨减。
隋着经贸的发展,视野扩大,人们不在满足本地,进而向外省多发展。成为江西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作过统计,江西在册户口为267户、1 370万口;《明实录》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江西在籍户口数分别为156万户、810口,一百年的时间里,户、口分别减少了41%左右。其间虽有元末近二十年的战乱,却也有明初二十多年的生息。从全国统计数字来看,洪武二十四年与至元二十七年基本持平。江西户口的大量减少,主要并非天灾人祸,也不是豪门大户的欺隐。除洪武时期政府的强制性大移民外,而大量的是商贾外流。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全国户口统计数也和洪武二十四年基本一致,江西却又减少了22万户、224万口,户均人数也由5.17口减少到4.36口。从上述可以看出,从明初到明末,江西在籍人口减少了近千万。
   明代江西流失人口的特点是:不去田多人少的赣州、南安,而主要是流往外省,特别是湖广、西南及中原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5 14:41:29 | 只看该作者
白莲教

    白莲教:一种民间宗教,因依托佛教的一个宗派白莲宗而得名。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农民军往往借白莲教的名义起义。
   南宋绍兴三年(1133),江苏吴郡沙门茅子元创立白莲宗,初为佛教一支,教义源于净土宗,崇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该教信徒因“谨葱乳,不杀不饮酒”,被称为白莲菜。到了元代,该教渗入了其他宗教观念,主要是弥勒下生说,逐渐转为崇奉弥勒佛,改称白莲教。

   元末韩山童刘福通明代赵全、徐鸿儒,俱是此教中人。是以白莲教三字,在朝廷眼中,几乎便是反叛的同意词。元朝统一中国后,白莲教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进入短暂的全盛时期,后来朱元璋借助白莲教中明教的力量夺取政权之后,在《明律》中明确取缔“左道邪术”,白莲教从此势落。乾隆三十九年,山东教徒王伦起事反清,白莲教又一次震惊朝野。

   白莲教是北宋至近代流传的民间宗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334~416?)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合称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净土,教义与净土宗大致相同。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绘制《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用佛像、图形和比喻来解说佛土的高低;简化并统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忏仪式,制定《白莲晨朝忏仪》。先前的净土结社,参加者之间只是松弛的社友关系,社与社互不相属,茅子元将其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他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莲忏堂,自称导师,坐受众拜,又规定徒众以“普觉妙道”四字命名,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定型的教门。

   白莲教产生之初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到南宋后期,虽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统自居的佛教僧侣视为“事魔邪党”,但已到处有人传习,甚至远播到蒙古族统治下的北方。元朝统一中国后,白莲教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进入全盛时期。庐山东林寺和淀山湖白莲堂是当时白莲教的两个中心。 白莲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称白莲道人。因为他们“在家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发僧。元代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堂庵供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合称弥陀三圣)等佛像,上为皇家祝福祈寿,下为地方主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堂庵多拥有田地资产,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堂庵的财产实际上是主持者世传的家产。有些头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结豪强,成为地方一霸。

    经过长期流传,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在元代起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这一本属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众滋事,间或武装反抗元廷统治。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经庐山东林寺白莲堂主僧普度奔走营救,白莲教才在仁宗即位(1311年)后恢复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1322),其活动又被限制。此后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外加其信徒多为下层群众,故当元末社会矛盾激化时,一些白莲教组织率先武装反元。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他们以明王(即阿弥陀佛)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鼓动群众,产生很大影响。

   明初严禁白莲教。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明中叶以后,民间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它们各不相属,教义、仪轨颇多歧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从正德年间开始,出现了对无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所谓八字真言。据称,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统治者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在南宋 , 由于白莲教在总体上还未脱离正统佛教窠臼,因此还为统治者所容纳。元代,由于教内各阶层人群所处的地位不同,追求目标也就发生了明显的分歧。一派以茅子元正宗流裔自居,在宗教学说及其实践上,继承茅子元的衣钵,政治上和元统治者合作;另一派则完全背叛茅子元倡教宗旨,与下层民众运动相契合,走上了反抗元政权的道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失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白莲教大起义。起义军以“弥勒下生,明王出世 ” 相号召 ,受到不堪元朝统治的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迅速席卷全国。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明军攻入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王朝。朱元璋深知白莲教造反的意义,在自诩“大明王”登基称帝后,立即颁布取缔白莲教的禁令。但是,白莲教却并未因此而全然敛迹,经过明前期的南北融合之后,反而出现了暗地流传的盛况。明建国后,白莲教徒起事造反几乎接连不断。清进关入主中原后,白莲教徒往往多以民族利益为重,倡言“日月复来”,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从而遭到清廷严刑峻法的禁止。但是,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及乾隆初期的一个世纪内,白莲教的反清复明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

(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6 01:12:53 | 只看该作者
红巾军

   红巾军的政治背景,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农民被逼无奈,生活所迫才群起而反。她是元朝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统治的主要起义力量,后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声势大振。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

   元至正年间,黄河决口六年不能塞,为害数千里。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麦黄河南北有民摇:“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颖州(安徽阜阳)农民刘福通凿石人一只眼,于黄河故道黄陵岗(河南兰考东北)埋之。至正十一年,元右丞相脱脱亲任其事,开黄河故道。任工部尚书贾鲁为河防使,发兵十七万。四月开工果挖出石人,民摇应。刘福通遂起众兵反,以红巾为号,称红军。连陷(河南)罗山、确山诸县。


   随之,安徽肖县李二(芝麻李)、彭大、赵君用等起兵,陷江苏徐州。蕲州(湖北蕲春)徐民辉起兵,建都蕲水(湖北浠水),称帝,国号天完。


   至正十二年,湖北竹山农民孟海马起兵陷襄阳(湖北襄凡)。河南邓州农民王权起兵陷澧州(湖南澧县)。天完分兵先后陷湖北汉阳、武昌、安陆,江西袁州,湖南岳州,再陷江西九州(九江)、江苏迠康(南京)、浙江抗州。安徽定远郭子兴起兵,陷濠州(安徽风阳)、钟离(安徽风阳东北)。皇觉寺僧朱元璋投郭子兴。


   至正十三年(1353年)泰州(江苏)民张士诚,少贩圤为业,诸富家与官府相结,备凌辱之。遂反尽杀其仇,建都高邮(江苏),称王,国号周。元军击蕲水,陷之。


   至正十五年,刘福通迎立韩林儿为帝,建都豪州(安徽),国号,宋。史称韩宋。刘福通为平章政事。郭子兴卒,长子郭天叙领众归韩宋,授都主帅,朱元璋为左付元帅。


   几年征战,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韩宋太保刘福通战死。朱元璋见韩宋国势不可振,乃有叛意。张士诚命部属颂已功德,遂称吴王。陈友谅中流失卒。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王,仍用韩宋年号。世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1366年朱元璋杀韩宋帝韩林儿,韩宋亡。1367年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张士诚自谥死。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吴王朱元璋,改国号为明,称帝,是为太祖。


   洪武十四年,元天光三年(1381年)蒙古从此全部退岀中国。


     1351年始红巾,用时三十年元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资友 发表于 2007-9-16 09:00:15 | 只看该作者
此资料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袁达军 发表于 2007-9-16 18:07:08 | 只看该作者
此资料甚好!已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9-16 19:51:0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乎?袁氏文化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7 16:59:34 | 只看该作者
康山忠臣庙
               
      据《余干县志》记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朱取胜后,为祀死难的将领韩成、丁普郎等36人,于至正二十四年春天,建庙于鄱湖岸边,康郎山上。忠臣庙从1363年开始历时5年建造成功。此庙建成后也饱经风雨沧桑,经受水灾200多次,火灾20多起,毁坏重建都有15次。
  明朝的时候那个遗址比现在这个还大,发了两次毁灭性的火(灾),连瓦砾都没有一块完(整)的,清朝康熙年间的遗址也比这个大,也烧掉了,现在这个遗址就是咸丰九年的。
  为恢复这座市级文物原貌,余干县政府从1995年就开始了重新修缮。现在,一走进这座古庙,你就能看到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将军塑像,你可以在这里一边观赏,一边聆听将军们的传奇故事,回味那段久远的历史.
  庙分前后三进,前为定江王殿,中观音堂,后36忠臣殿。两旁设钟鼓二。庙离余干县城约一个小时车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袁冠烛 发表于 2007-9-19 11:02:1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有益!谢如启兄费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