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中华姓氏袁姓卷》源流篇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友 发表于 2008-7-11 22: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华姓氏袁姓卷》源流篇第一章
第一章 寻根溯祖
  作为本书叙述重点的袁姓,在浩繁而又神奇的姓氏海洋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呢?
现有统计资料显示,袁姓位列于中国最常见的100姓氏之内,属于一支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姓。同其它姓氏一样,袁姓亦表现为渊源有自,脉系分明,在当今大陆与海外的各个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有关学者曾进行过专门统计①,目前占我国人口数前100位的诸姓氏,其占有率几乎达到90%的程度;而位居前十位的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等姓氏,占有率更是出乎意料地超过了40%,而且每个姓氏至少都在2%以上,比例不均衡的特征十分明显。相比之下,袁姓的占有率不足0.6%,在绝对数量上并无明显优势可言。但是,纵观袁姓发展史,袁姓不论在时间跨度还是空间拓展上,都表现出巨大的活力,积累了丰厚的成果,数量之可观、内容之精彩,都足可与其它姓氏相媲美。在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历史流变之后,袁姓最终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并且拥有着颇具特色的人文成果,展示出醇厚的精神蕴致。从本书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袁氏族群完整而清晰的发展脉络,广泛而精深的文化创造,而且其发韧伊始便在中国姓氏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姓氏文化的殿堂上占据了显著位置。

妫舜源远
  
  任何一支姓氏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兴旺炽盛,抑或湮没不彰,无不是自然与社会的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所造成的,经过多方面的促合与淘汰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往往决定着其最终的发展方向。作为个案性的姓氏史研究著述,其基本内容应该是尽可能准确地将这些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结果呈现给读者。  目前,有关袁氏姓源的考证工作,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反映得较为翔实,许多专门性的姓氏研究著述,对于袁氏的来龙去脉,记述的内容基本上一致。综合而言,袁氏来源并没有什么更为特殊的地方,在时间上它可以远溯至上古时代的妫姓,而这个妫姓恰恰附丽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根系之中。  妫姓为上古八姓之一,堪称中华姓氏的鼻祖。妫姓子民本为黄帝支系之一有虞氏的后裔,曾在文明初降的中华大地上栉风沐雨,跋涉山林,手胼足胝,筚路蓝缕,世代生养于兹,经过帝舜时期的发扬光大,妫舜一脉,蕃衍尤旺。帝舜又身为黄帝曾孙颛项的六世孙,他继帝尧之后,登上了中原地区黄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领之位,跻至五帝的行列,在今天看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袁氏有幸源出于此,祖系灿然,内蕴深厚,算得上是华夏家族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了。  在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列有上古八姓的内容,它们分别为:姜、姬、妫、姒、赢、姞、姚、妘。这八个姓氏本字的部首皆从“女”字,这一特征显然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兴盛的重要标志,此八姓作为中国上古姓氏的奠基者,揭开了中华姓氏史的第一页。  随着农业文明的逐步定型,大约距今四五千年以前,我国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一批氏族部落,开始向父系社会阶段迈进。当时在文明的中心区域分布着三个主要部落集团:即黄河上游以黄帝、炎帝为首领的华夏部落,黄河下游、包括淮河在内以太皞(又作太昊,号伏羲氏)、少皞为首领的东夷部落以及南方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部落。各部落之间经常为掠夺财富而发生战争冲突,有关他们的事迹,基本都是传说性的文献资料,我们从中尚且能够依稀辨认出先民们艰苦创业的大致脉络。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的正妃螺祖生有二子,其一为玄嚣,号青阳。后来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高辛即帝喾。帝喾生放勋,为帝尧。其二为昌意,昌意生高阳,为帝颛顼,号高阳氏,祝融即其后裔。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虞舜。颛顼之后,帝喾立,故自穷蝉以至虞舜,皆微为庶人。  有虞氏是黄帝支系中的一支大族,最初起源于北方燕山一带,相传始祖为虞幕。有人说穷蝉非颛顼之后,而是出自虞幕,曾为东夷部落首领,后来不断西迁,才逐渐与黄帝部落融合为一体。这样的说法与司马迁所述的五帝谱系明显有所不同。在《孟子·离娄》中还记载称“舜生于冯诸”,这个冯诸正好处在东夷部落的势力范围之内。帝舜执政时期,有虞氏声名显赫,虞舜本人也成为兼有东夷与炎黄两大部落联盟的酋长,成为公推共举的大帝,应该说两大部落之间经过早期的交往与随后彼此间的相互认同,最终为帝舜的统一霸业奠定了现实基础。而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虞舜无疑是有虞氏发展史上一位最为关键的人物。  史称舜目重瞳,意思是一个人的眼珠里长着两个瞳孔,这在当时可能被视为一种带有不祥意味的凶兆。从许多相关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的结论,这种不一定称得上缺陷的生理现象的确给舜的早期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特别是从家里人对于舜近于病态的嫌恶态度上来分析,亦可以得到肯定性的印证。兼之舜母早逝,先天的环境对舜来说显得更为不利。在史书中,舜的父亲、继母和胞弟对待舜就好像同仇人共同生活一样,生怕他什么时候给全家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舜的童年时期饱受了家人虐待,成长道路充满着难言的辛酸。不过,这反倒培养了舜的异乎寻常的坚毅性格。舜父名叫瞽叟,担任着帝尧手下的乐官之职,是一位在族内享有相当威信的长老。有一次,帝尧向四方诸侯之长(四岳)垂询天下贤良的事情,希望他们举荐将来能够继承帝位的合适人选。四岳自忖德行不足以服众,经过一阵商议,却一致推举了虞舜,并且异口同声称道说,别看虞舜是个苦命的孩子,却心地善良,举止上又与众不同,将来肯定足以担当大任。原来,舜平时在家中,处处遭受刁难,可是他却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所谓“大杖则避,小枚则受”,从不与大家发生正面冲突,极尽事亲孝长之道。他希望用自己的德行来逐渐感化家人,四方邻里都对舜的表现暗表钦佩。史书称他“好学孝友,闻于四海”。就这样一来二去,尧帝对虞舜的表现也不时有所耳闻,现在四岳又鼎力推荐,可见虞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尧帝特意下令,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虞舜,开始重点考察舜的工作能力。史书记载说:“(尧帝)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②  这里的妫实际上是妫水之称。汭,音瑞,指水流弯曲之地。 有虞氏兴起于燕山一带,虞是他们的部落图腾,有研究成果认为 虞属于虎的一种,渐以为氏,属于以图腾为氏的古老习俗。后 来,部落中有人聚居于燕山周围的妫水,辖有其地,遂以所居之 地为氏,这在上古时代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所以,至少在舜父瞽叟一代,这一支有虞氏的后裔就已经定居在妫水之滨。妫又称沩,意即妫人所居之水。故此,此支传至舜父瞽叟时,应该已经以妫姓为称了。有些史书推断,由于虞舜曾居妫水之滨,以致才有妫姓的出现,这样的结论似乎未尽妥切。倒是虞舜曾降生于姚墟(即冯诸,今山东菏泽东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淮城南),后人因其地而得姚氏,从而在有虞氏中又别出新氏。总之,妫姓得自于水名,这一点史有定论,当无疑议,自古以来许多姓氏专著都对此作出了肯定性的结论。  妫姓既是上古八姓的一支,说明妫姓一脉是中华姓氏家族中最早的成员之一。而妫姓之显则肇始于虞舜时期。  虞舜虽然出身卑微,德行却十分出众,故而深得帝尧的赏识,《尚书》称“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史记》称“尧乃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看来,帝尧在对虞舜的考察与培养上颇下了番功夫,比如派他到历山耕田种地,到雷泽一带教民打鱼,到黄河之滨烧制陶器等,出身寒微的舜都很好地完成了。这时候,舜父瞽叟等人十分嫉妒舜的表现,对这个家中的不祥之人依然耿耿于怀。有一次,瞽叟让舜到粮仓上面修补那里的破洞,等舜爬上高高的仓顶,他就偷偷在下面放了把大火,火势熊熊,烟雾腾腾,分明是要将舜困死在上面。可舜却临危不乱,且急中生智,借用两根竹竿撑着身体,像滑楼梯游戏一般降落于地,安然脱险。又一次,瞽叟让舜去田里做掘土挖井的活儿,暗中盘算着等井挖深之后,伺机填土,将舜闷死在里面。可有心的舜大概早已发觉其中的端倪,事先在井道中间开凿了备用的出口。等瞽叟和舜的胞弟象将井道填实,得意离去后,舜却从一旁的小道顺利爬了出去,轻轻松松化险为夷。舜回到家中,却好像没发生过那些事情的样子,事父爱弟,愈加恭敬。帝尧得知了这些情况,发现舜不但德行上乘,才智也相当不错,于是又试之以五典百官诸务,询事考言,无所不及,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人称服。终于有一天,年迈的帝尧将帝位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虞舜,让他代行天子之政。  帝尧过世后,舜并没有即位,他为尧守孝,三年之内不举乐,而后又主动提出让位于尧子丹朱。可是这个时候丹朱却有失于德。结果,诸侯朝觐时都不去丹朱那里反而跑到舜的一边,诉讼者不找丹朱反而都向舜来讨求公道。由于舜深得民心,众望所归地践天子位,成为天下共举的大帝。可是,偏偏也有人心怀不满,联盟中的几个部落首领就站出来拼命反对,像鲧就扬言说:为什么要将天下传位给一个身份低贱的匹夫呢?这样下去国家还怎么管理得好!尧的儿子丹朱由于没有得到帝位,亦感到忿忿不平,很快加人到反对者的行列中。危急时刻,帝舜毫不退缩,他团结族人,大举发兵征讨那些公开表示反对的人。结果,殛鲧于羽山之郊(位于今山东省),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位于今北京市),放欢兜于崇山(位于今湖北省),逐三苗于三危(位于今湖南省、江西省等地)。经过一连串的艰苦战争,帝舜先后将被称为四凶的四个强大对手一一制服,然后又挥师进攻丹朱,迫使对方俯首称臣。一时之间,四方归顺,万国咸服,有虞氏部落经过帝舜的一手经营,扬名天下,雄据中原,造就了一代辉煌的帝业。舜在位时还设置官职,任贤使能,治理水患,发展农业,史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他因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拥戴,从此为中华文明的世代蕃衍奠定了早期基础。史书中所记载的妫水现在尚有两处遗址:其中一处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内,另一处则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南。承前所述,瞽叟所居之妫水应该是有虞氏称立妫姓时最原始的 聚居地,故此可以认为它属于前者。那么在山西省永济县保存的妫水遗址又如何解释呢?其实,此处亦非史载讹误,因为后来有虞氏迫于环境的压力,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帝舜的后裔出于对先祖的敬仰之意,在其迁徙之地仍以妫水之名来称属其所居之地,想必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由此可知,有虞氏部落中的妫姓一脉渊源悠远,而且播迁甚广,在后来的徙居过程中还不断产生出若干分支,可谓有源有流,亦盛亦昌,如此构成了华夏汉民族的主体一环。其中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帝舜执政时期,有虞妫姓达到了其有史以来发展最为鼎盛的程度,在中国姓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袁氏缔造  在今天看来,妫舜一脉人数最为庞大的支裔当属陈氏,而先秦时期由其递传而出的分支大系更是绵延达数十余之多,不过这些庞杂支系总的发端均肇始于西周初年的陈国诸侯妫满。这个重要人物曾在陈姓史上挥毫泼墨,一践而就,写下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笔,同时也为袁姓史的开篇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帝舜以后有虞氏发展的大致情形。  已届晚年的舜帝通过考察贤能,最终选择了治水有功的禹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虽然禹的父亲就是当初四凶之一的鲧,可帝舜没有翻老帐,而是惟贤是举,并不因禹父的劣行而埋没禹本人的才能。这样一来,帝舜的儿子彻底失去了继承父位的可能性。舜的长妃娥皇没有生子,次妃女英生子名商均,但这根独苗的才智与舜相比,显而易见不在一个档次上,史书中商均被描绘成一个名声不佳的不肖之子。  禹执政后,用王权世袭取代了原始氏族社会民主选举制度,随后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从此建立起夏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序幕。由于商均与夏启之间特殊的政治关系,以商均为首的有虞氏部经常受到夏朝的军事攻击。无奈之下,有虞氏部落纷纷辗转四方避难,形成了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商均在禹执政时被封于虞地(今河南虞城),那里至今还保留着商均墓村。商均之后为虞思,经过若干年的经营,此一支裔又移封于商(今陕西商县)。舜的另一支后裔虞遂曾定居虞乡(今山西永济一带),后受封于遂国。商灭夏时,又移封于陈地(今河南宛丘)。西周初,虞思的后裔遏父,又称瘀父、阏父,他继承了先祖制陶的手艺,做陶的本领首屈一指,因此获得周人垂青,担任了周族陶正之官。文王还特意将长女太姬许配给遏父之子妫满。鉴于遏父经营有方,武王灭商之后,分封黄帝、唐尧、虞舜之后,以备三恪。妫满是帝舜三十二代孙,自然被视为舜裔的嫡脉,受封于陈地(大致为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毫县以北,都城宛丘,即今河南淮阳),奉帝舜之祀,建立起又一个陈国,取代了虞遂所建的陈国,辖地规模也比前者有了明显的扩大,从此奉为正朔,延续了虞舜的一脉香火。  妫满死后,周王室封赐谥号曰胡公,故妫满又被称为胡公满、陈胡公满。公是爵位,胡为谥号。《逸周书·谥法解》称:“保民耆艾曰胡,弥民寿考曰胡。”看来胡字包含有长寿的意思。《左传·昭公八年》称:“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所谓不淫是指他们当时没有追随商封作乱,因而可以建德,故赐之以姓。胡公满的后裔又有以祖辈谥号为氏者,从而发展成为胡氏的一支。今天的胡姓属多源之姓,此其一端。妫满一代,在中国姓氏史上功不可没,率先奠定了陈、胡二姓的发展根基。  妫满十一世孙名诸,字伯爱。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袁氏出自妫姓。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靖伯庚生季子惛,季子惛生仲牛甫,仲牛甫生圣伯顺,圣伯顺生伯他父,伯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仲尔金父,仲尔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爱,孙宣仲涛涂,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通志·氏族略》称:“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复言公孙,则以王父字为氏。”他随后列举了三十余种取氏的来由,袁氏被归为其中的第七种类型,即以字为氏。显而易见,袁氏的创立者是春秋时期的陈国大夫涛涂。涛涂为妫满的十三世孙,事迹始见于《左传》中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条下。  概言之,自有虞氏帝舜以降,舜裔妫姓一脉人才辈出,发展尤为兴旺,像陈氏这样影响显赫的中华大姓,便是在妫姓后裔的播迁分徙过程中孕育而生的,继之而兴者又有胡、田、孙、陆、夏、王等数十余氏,无不由此一脉绵绵不绝,纷涌衍出,当然,其中就包括后面诸章要大书特书的袁氏一门。无怪乎古人对此现象曾发出“妫呐五姓”的称叹,可见妫水曾是上古时代十分重要的姓氏源薮,而西周初年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妫满更无愧于舜裔众氏之祖的称誉。正是有赖于他的出现,方始为继起兴立的诸多分支得以散枝开叶,后先辉映,铺垫了一块分量最重的基石。如前所述,西周之初妫满封陈,其地在今河南淮阳一带,本为太皞故墟,素称中华文明渊薮之一,人文胜地,根深系远,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提供了充裕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袁氏之能够于此洪流巨河中,脱颖而出,把握先机的话,亦正是仰承其源头丰沛蕴含的无私哺育,才得以光大一脉,映现其间,成为其中发祥较著的一个支系。六字奇观  我们已知,袁姓的始祖是妫满的十三世裔孙涛涂。具体来说,陈胡公满死后,传位子申公犀侯。申侯的嫡子突继承了国君之位,是为孝公;而庶子靖伯庚则成为陈国卿士。靖伯庚的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在春秋时期世袭陈国上卿,食邑阳夏(今河南太康),他对先祖十分敬重,索性以其字作为自己的氏号,于是乎出现了《左传》中所记载的辕涛涂这个人物,他也从而成为袁姓史上无人可以替代的开山鼻祖。  至此,有的读者不禁会间,前面所说的爰涛涂与这里所说的辕涛涂,甚至于和袁氏涛涂相比,这些说法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已经作出了回答。如唐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称:“妫姓,舜胡公满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代为上卿。字或作爰、辕,其实一也。”后来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亦称:“袁,亦作辕,亦作爰,妫姓。”  原来,在古时,爰、辕与袁字是彼此相通的。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仅上面的三个字可以相通,就连同溒、榬、援三字在内,实际上是一种六字相通的情形呢!最初的袁氏家族中居然有这样多的成员,真可谓一姓六字,蔚为奇观。如果说同音一姓,同姓异写的现象,在姓氏史上已属少见的话,那么六字一姓,同音同宗,恐怕更属风毛麟角,绝无仅有了。袁氏在这一点上算不算是创造了一项惊人而有趣的记录呢?  由于古时上述六字读音皆同,彼此之间完全通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用字不一,尽管这样,使用者彼此明白而不致误会。如《左传》中的爰涛涂写作辕涛涂,《公羊传》、《谷梁传》和《史记》等文献则一概写作袁涛涂,所指均系一人。但是,随着传写不同,袁氏一门的后世子孙相沿成例,逐渐出现了分别以各自熟习的袁字作为本家姓氏的做法。这样的结果,又使袁姓内部出现了若干分支,虽说六字之姓所代表的源头都是一本同根,但毕竟用字已异。  民国年间,郑鹤声先生在修撰《袁枢年谱》时,对有关袁姓起源的表述亦继承了上述说法,他称:“袁氏亦作辕氏,又作爰氏,复有溒、榬、援等字者,皆古字通用,一声之转,非别自为姓也。”据此,他又总结说:“由是言之,则袁有六字五族之异”,随后罗列了一份《袁氏系派》表,兹将其转录如下:     

附表:《袁氏系派》表(引自郑鹤声:《袁枢年谱》)(略)
  总的来说,袁姓之始出于春秋时期陈国大夫涛涂,已成为古今诸多姓氏著述相沿征引之说。以王字为氏,在姓氏的取法上则属以字为氏一类,一姓六字的独特方式也算是创造了中国姓氏史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观。对于这种罕见现象,其他姓氏只好自叹弗如了。而且据此可以断定,袁姓之创基本上是一脉单传,应该属于典型的单一姓源。追缅始祖  现在,我们不妨看看曾经缔造袁氏的始祖袁涛涂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春秋之际,齐楚争霸,陈、郑等国虽然地据要津,却因实力弱小,难以在军事上与强国抗敌,只好委曲其间。袁氏始祖涛涂当时为陈国的大夫,食邑阳夏(今河南太康)。
  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楚逐鹿中原,楚军据蔡攻郑,对齐国的霸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恰好这时蔡姬得罪了不可一世的齐桓公。后者乘机率领鲁、卫、宋、郑、陈、曹、许等八个诸侯国联军浩浩荡荡,直奔蔡国报复而来。在这次军事联合征讨行动中,袁涛涂身为陈大夫,受命率陈国军队从征。后来,他为维护陈国的利益,与齐桓公进行了斗智斗勇的正面交锋。  弱小的蔡军自然不是联军的对手,一击即溃,桓公醉翁之意亦不在酒,他令旗一挥,准备率领大军杀向楚国。楚成王闻讯,连忙派遣使者来到联军营中。使者拜见桓公时说:“君王身处北海,我们远居南海,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想不到您老人家不远千里光顾敝地,是出于什么缘故啊!”管仲在一旁替桓公回答说:“从前周天子对我家先君太公叮嘱过,说只要是出于辅佐王室的需要,哪怕东到大海,西到黄河,管他什么五侯九伯,没有我们不能征讨的。听说这些年你们楚国不向天子进贡苞茅草,弄得王室连漉酒行祭这么重要的事情都难以为继。而且当初周穆王南巡贵地,就再也没有回去。我们就是为这些事才来兴师问罪的!”诸侯联军自恃兵强势猛,根本没将对手放在眼里,大肆向楚境奔袭过去。楚成王见软的不行,又派大夫屈完领兵拒敌,联军这才发现楚军并不像蔡军一般容易对付,于是撤退到召陵(今河南哪城东)驻扎待命。楚大夫屈完前来谈判,齐桓公列阵以待。二人同乘检阅队伍,行进过程中,桓公对屈完说:“怎么样,我这次来可不是为我一个人,我是要把先君缔造的友谊继续保持下去,现在咱们两国握手言和如何?”屈完听出桓公的话中不免有心虚之意,便回答说:“那还用说嘛,君王惠临敝国,是承蒙您看得起我们,休兵讲和正是我家君王求之不得的结果啊。”屈完的话又让桓公有些飘飘然起来。他心有不甘地指着军阵对屈完炫耀说:“瞧瞧吧!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是他们的对手呢?让这样的军队去攻城,哪个城池还守得住呢?”屈完却冷冷地回答说:“如果君王用德行来安抚诸侯,又有谁胆敢表示不服?可反过来说,您要是想武力解决问题,我们楚国可以把庞大的方城山作为城垒,把奔涌的汉水作为护城河。君王您哪怕带来再多的军队,恐怕也未见得派上什么用处。”桓公见屈完的态度不卑不亢,心中又十分忌惮楚国的实力,知道对手这次早已严阵以待,无隙可乘,只好不情愿地与楚国签订了盟约,史称“召陵之盟”。这是发生在春秋争霸舞台上齐、楚两国的第一次直接冲突,结果,双方旗鼓相当,谁也没有从对手那里讨到便宜。  盟约既订,联军接下来要各归其国。袁涛涂开始担心,如果让联军取道陈、郑之间穿境而过,供应支出上肯定会给陈国带来不小的负担,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解决燃眉之急。他先是私下找到郑国大夫申侯,与其商量,能不能向桓公提个建议,请大军向东行进,从东夷之境绕道而回,那样一来不但陈、郑两国卸掉了包袱,还可以让趾高气扬的桓公顺便向当地诸国炫耀一下兵威,扩大齐国的政治影响,这样岂不有一举两得之利。申侯闻言点头称是,表示十分赞同。袁涛涂见此计可行,急忙跑到桓公跟前,力陈其策。齐桓公不知就里,以为袁涛涂忠心耿耿,处处替齐国着想,眼下伐楚不利,正愁没有撒火的地方,经袁涛涂这么一提醒,桓公就顺顺利利答应了下来。可不料节外生枝,申侯是个心术不正的小人,他表面上对袁涛涂假意敷衍,背地里却找到桓公,摆出另一副嘴脸,口口声声称,此番征蔡伐楚,联军上下已然师老兵疲,如果再耀武扬威,陈兵东夷,想法固然不错,但是这帮军队还打得了什么硬仗吗?万一遭遇强敌,让人家看出我方底细,乘虚而人,玩命猛攻,我军岂不要吃大亏。倒不如就近取道陈、郑之间,那样的话,有我们郑国提供后勤,军需供应还会成问题吗!郑申侯一转眼的功夫就将袁涛涂出卖了。齐桓公这才醒悟过味儿来,知道自己上了袁涛涂的当。为嘉奖申侯的献策之功,桓公把齐国以前吞占的虎牢之地归还了郑国。袁涛涂见得罪了齐桓公,肯定没好结果,可一考虑到陈国的利益,他并没有一走了事。盛怒之下的齐桓公当然不肯放过袁涛涂,他命人将涛涂抓了起来,押送回齐国,听候处置。回国后,桓公越想越生气,自己又带上军队跑到陈国边境来打了一仗。事后他还觉得没有消气,又强令鲁国的叔孙戴伯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陈国,陈国得罪不起齐国的势力,被迫忍气吞声,订立了和约。齐桓公这才将在押的袁涛涂放回了陈国。  袁涛涂故去后被赐谥号宣,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袁宣仲。像袁涛涂这样以国家利益为重,面对霸权者的淫威,有勇有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的表现,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从此,他的后代世居阳夏(今河南商水西南),代代为官。后来,袁涛涂生子选,选生声子突,突生惠子雅,雅生颇。《左传》称之为辕颇。辕颇曾任陈国的司徒,专门负责田地和劳役一类的事情。有一次,他为哀公的女儿张罗出嫁的婚事,一下子收上来不少钱财,等办过喜事打包结算,还有可观的盈余。辕颇心眼儿一活,用这些剩下的钱给自己家里铸造了一批钟鼎宝器,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被发现后,招致了国人不满。人们愤怒地将辕司徒逐出了国门。辕颇带着族人灰溜溜地逃往郑国,途中实在饥渴难耐,一行人停下来歇息,跟从左右的族人辕咺连忙摆上甜米酒、小米饭和腌肉干。辕颇一见这桌丰盛的酒宴,喜出望外,问辕咺说:“你为什么要弄得这么铺张气派呀?”辕咺回答说:“那是一定要的啦,您瞧钟鼎大器都已经造好,接下来不就应该赶紧摆上这些好东西
《中华姓氏袁姓卷》源流篇第二章
第二章 汉魏发煌
春秋以来,袁氏一脉自妫陈大系分流析出,虽然尚有一姓六字之别,雏型初具,规模未丰,却也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十分精彩的一幕。秦朝末年,袁姓自立独成,别为一门,开启了袁姓发展史划时代的帷幕。汉初伊始,袁姓一门人物殷盛,名宦迭起,高族显贵,竞逞风流,而诸袁各派,更以袁姓的发展最为耀眼夺目,表演出无数宕荡起伏的历史故事,为袁姓在中原大地的繁衍辐射,开拓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封建社会初期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不少袁姓人物出将人相,叱咤一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社会作用,共同营造出袁姓发煌期的灿烂景观。
诸袁分立
  西汉之初,社会上袁姓诸字尚可通用。如楚人爰盎曾为吴相,在吴楚“七国之乱”中曾奏请诛斩政敌晁错以平众怒,被官封太常。《史记》中载其名日袁盎,《汉书》中则称爰盎。<汉书》中的榬终古又作辕终古。所以,一姓六字概括了春秋时期袁姓初萌的大致情形。而秦末之世,袁姓独立,迨西汉文、景之后,这种六字相通的现象便消失了。况且一字六姓中的溒、榬、援等字,即便在先秦史籍中也几乎难觅踪迹,所以,六字之别的现象史载无疑,但五族之异的说法则未免有夸张的成分。
  西汉时,袁姓中除袁字之外,仅有爰、辕两字较为常见,这和唐人林宝与宋人郑樵的相关记载较为吻合。至东汉时期,史书中基本上只剩下袁字之姓单独的一支。也许是秦末的袁政真有先见之明,诸袁分立的现象并没有造就群芳竞艳的热闹格局,反倒使得袁姓一枝独秀,这和他将“袁”字固定为本族之姓,有没有着某种内在的关系呢?总之,西汉以后,袁姓一门中在“袁”字之外,余皆不彰,此种情形想必是袁姓的先祖们也始料未及。下面将汉初以来爰、辕诸姓的发展情况进行一番概述,以俾读者观其大略。
  西汉之初,第一个扬名史籍的袁姓人物是爰盎。刘邦登基,大封同姓诸侯,藩屏王室,辅翼中央,结果却造成尾大不掉之势。文帝为防止同姓诸侯王势力的过度膨胀,采取了有限度的削藩之策,但措施软弱,效果甚微。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又屡进削藩之策,终被景帝采纳。但由于措施过猛,招致众诸侯王的不满与恐慌,他们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反叛者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很快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与晁错素为政敌的爰盎,乘机向景帝建议,诛晁错以谢吴,因而被封为太常,曾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耀眼一时。“七国之乱”平定后,盎不再受重用,遂称病家居,以斗鸡养狗为乐。后来,盎得罪了梁孝王,遭到暗害。
  西汉时,除爰盎外,有爰盎的兄长爰哙,曾保举盎为中郎将。哙子爰种,文帝时任常侍骑。当时宦官赵谈得宠,经常在皇帝面前说盎的坏话,爰种就给盎出主意,当众羞辱了一回赵谈,使其失宠。盎徙任吴相时,爰种又建议盎明哲保身,盎因而得吴王厚遇。西汉诸侯中有厌次侯爰类,《史记》中记作“元顷”。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从刘邦起兵于留,任慎将,入汉中,任都尉,守广武。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功封厌次侯。其子爰贺,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嗣厌次侯位。五年,因谋反获罪被诛,国除。后有爰类玄孙之孙爰万,于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赐爵关内侯。
  东汉时有陈留外黄(今属河南)人爰延、爰骥,东平(今属山东)人爰曾。爰延,安季平,心质朴,少言辞,清苦好学,能通经教授。县令以之为贤,乃礼请延为廷掾。桓帝时征为博士,旋迁侍中,后拜五官中郎将,转长水校尉,又迁魏郡太守,征拜大鸿胪。延以敢言事而称名,桓帝特别器重他,时常特意在宫中备宴问事。后托疾归免,病卒。其子爰骥,曾任白马令,有善士之誉。爰曾,字子路,为新莽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自称“都从事”,与肥城刘诩起兵卢城头,故号其兵日“城头子路”,纵横河、济之间,拥众二十余万。后来刘玄称帝,建号更始,遣使令降,拜东莱郡太守,行大将军事。是岁,为部将所杀。《汉印文字征》尚有爰辅、爰 良、爰世、爰寿等四印存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有爰津、爰邵、爰翰、爰敞、爰倩、爰俞等人。据《元和姓纂》记载,晋益州刺史名爰邵。《三国志》卷二十八注引荀绰《冀州记》曰:邵起自干吏,位至卫尉。长子翰,河东 太守。中子敞,大司农。少子倩,字君幼,宽厚有器局,勤于当 世,历位冀州刺史、太子右卫率。翰子俞,字世都,清贞贵素,辩于论议,采公孙龙之辞,以谈微理,少有能名。辟太尉府,稍至显位,至侍中中书令,迁为监。一门三世,数人显贵,堪称是爰氏一脉最为闪亮的时期。
   辕姓始出自春秋时期的陈国大夫辕涛涂,《左传》中辕颇之族尚有辕咺、辕买。史载辕姓望出彭城,西汉有博士辕固生、御儿侯辕终古、长安令辕丰等人。
  辕固生为汉初学者,齐国人,以善治《诗》著称于世。景帝时为博士,因得罪了好黄、老之言的窦太后,被赶到圈中,与野猪相搏击,幸而景帝暗中派人送来利器,辕固生方始脱困。上以其廉直,拜为河间王太傅,固因病辞免。武帝即位,征以贤良,时年已九十余岁,以年老罢归乡里,所授弟子颇多。
  辕终古,为西汉诸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军卒从楼船将军杨仆征东越,斩东越徇北将军,因功封御儿侯。太初元年卒,无后,国除。
  辕丰,西汉官吏,初为长安令,治有能名,成帝时拜为司隶校尉,因与中谒者垂陈临有素怨,为其所嫉。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陈临使人杀死辕丰,自己亦坐罪被诛。
西汉以降,史书多无记载辕姓者。明史中有一例称辕朴者,正统年间为鸿胪司仪署丞。此外,《续通志》记载:“汉猿终古,钱塘人,斩楼船将军。”明人夏树芳《奇姓通》记载,汉有辕温舒。明人凌迪知《万姓统谱》记载,汉有辕庆。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记载,汉有关内侯(辕)良食遗乡。事皆不详。《汉印文字征》有辕隆、辕猛二印存世。

四世三公
  从历史脉络看,袁姓一门发展的轨迹相对较为清晰,从最初袁涛涂的后裔袁政居处于北方河、洛一带,在广袤的中原腹地扎根发芽,艰苦创业,经过后人勤勉经营,逐渐形成了一支影响显著的名门望族,变化出丰繁广富的宗支余系。许多著名人物在这个时期里纷纷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修撰的家谱中所宗奉的播迁各地的始祖先公,袁姓群体由此遍布中原大地的各个区域。综观袁姓发韧后的总体趋势,不难发现,袁姓一脉基本是以中原传统的核心地带为根据地,逐步向四面迁播辐散,而且其间主要经由河南的陈郡、汝南两地袁氏后裔的迅速崛起,在东汉的近二百年间,孕育规模,发煌至广。
  秦末汉初,有袁颇九世孙为袁生③,袁生生子袁玄,袁玄生子袁幹。楚汉争霸时期,袁生在汉王刘邦手下担任谋士之职。当时刘邦被项羽所困,实力正处于劣势,袁生劝刘邦不能贪图一城一地的得失,适时提出了分散对手兵力以求胜之的战略主张,从而使刘邦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为最终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
  袁生元孙袁幹在西汉时被封为贵乡侯。后来,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袁幹举家从河、洛一带迁徙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经过数百年的光阴荏苒,袁姓的后裔重新踏人了他们始祖的发祥之地。而正是这块宝地,给早期袁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袁幹五世孙袁良,西汉平帝时举明经,任太子舍人,负责太子的安全保卫工作,东汉建武(公元25一55年)中,至成武县令,此后百余年间,袁良一门名俊辈出,代有达人,享有四世五公的声名,开创了袁姓史上最为显赫的时期。
  袁良生有两子,长子袁昌,次子袁璋。长子袁昌从陈郡阳夏移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西北),成为汝南袁氏的始祖。
  袁昌生子袁安。袁安,字邵公,举孝廉人仕,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等职。东汉明、章二帝执政时期,政策相对宽松,政局比较稳定,历史上有“明章之治”的称誉。袁安于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被任为司空(三公之一),他办事公允,清廉刚正,在政坛上甚得人望,成为名重一时的股肱重臣。而且他不畏权势,敢于直言,曾与以窦氏为首的外戚集团进行过坚决斗争,最后抑郁而终。和帝为其刚正不阿的精神所感动,在诛灭窦氏后,对他的后人大力给予褒奖,使他们在仕途上顺风满帆,纷纷称显。袁安死后,又得以福荫子孙,使汝南袁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赫赫有名的袁氏宗支。
  在袁安的后裔子孙中,长子袁赏受封为郎官,生子袁著,曾为郎中。次子袁京,字仲誉,初拜郎中,不久迁侍中,后出为蜀郡太守。三子袁敞,字叔平,袭父任为太子舍人。和帝时,历任将军、大夫、侍中,出为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升任司空。
  袁京及其后裔是汝南袁氏一门中发展最著者。袁京生子二:长子袁彭,字伯楚,少传父业,历任广汉、南阳太守,顺帝初为光禄勋。次子袁汤,安仲河,桓帝时为司空,封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累迁司徒、太尉。
  袁彭生子袁贺。袁贺,字元服,为侍中。袁贺生三子:长子袁闳,字夏甫;次子袁忠,字正甫;三子袁弘,字邵甫,俱有节操。
  袁汤生三子:长子袁成,为左中郎将。次子袁逢,灵帝朝任司空,曾为三老,受到朝廷的特别优待。三子袁隗,先于袁逢历任三公,时有中常侍袁赦,为隗之同宗,与隗结为党援。献帝初,袁隗又任太傅。
  袁成生子袁绍,是汉末北方最有实力的地方诸侯势力。袁逢生三子:长子袁基,为董卓所害。次子袁术,亦为汉末诸侯之一。三子袁濬。
  袁敞生子袁盱,曾为光禄勋。袁盱孙袁遗,汉末为山阳太守。
  总之,汝南袁氏自袁安始,于东汉章帝、和帝、桓帝、灵帝、献帝诸朝中,四世间先后有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等五人位居三公,世宰相位,主持政务,另外还有不少州牧郡守辅翼其间,终使汝南袁氏在东汉后期百余年的政坛上名硕相望,引领风气,一跃发展成为赫然可观的世家大族。
  不仅如此,汝南袁氏在学术上的表现亦尤可称道。当时的学术主流是经学,汝南袁氏则以专习孟氏《易》见长。袁安的父亲袁良曾师从经学大师孟喜。孟喜与施仇、梁丘贺均出自田王孙门下,后来这三个人各立门户,成为西汉《易》学的三大家。袁安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勤习苦研,得孟氏《易》学的真传,在乡里受到人们的尊敬。到袁安的子辈一代,《易》学已成袁氏积养深厚的家传之学。袁安次子袁京少习孟氏《易》,曾著《难记》一书,洋洋三十万言,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三子袁敞少传《易经》教授,继任父职,成为太子舍人,受到皇室的器重。同时袁敞为人刚劲廉正,不阿权贵,在士林中口碑有加。袁京之子袁彭少承父业,以学问自重,任官时粗袍粝食,被誉为有清洁之美。彭弟汤从小濡染于家学环境之中,品行出众,远近的儒士无不称道其节,袁汤亦因学而贵,多历显位。在东汉后期的士大夫阶层中,用累世经学来形容汝南袁氏,亦不为过。
  如果说自袁安迄袁隗,四世三公,光耀一门,使汝南袁氏在封建社会初期的政治舞台上获得了宝贵的发展先机的话,那么经袁良以至袁汤诸人,数代家学,绵延不绝,又从文化上为汝南袁氏,及其以后袁姓群体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底蕴。

附表:汝南袁氏分支示意图(略)
汝南流风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势力迅速崛起,至东汉后期,他们不仅在经济实力上足可与中央政权相抗衡,而且在政治上以甲族大姓的形式,尽可能把持地方政权,像汝南袁氏一门中,四世之中有五人位居三公显位,州牧郡守间或有之。与此同时,这些人不但自己缘经学而人仕,获致高官,而且招延弟子,征辟掾属,经过数代经营,造成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优势格局,积累了相当殷实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重资本,为袁氏一门称雄政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汉和帝之后,宦官与外戚交相弄权,桓、灵二帝时,宦官几乎独霸朝政,灵帝死后,汉少帝刘辩即位,少主年幼,大权又为外戚何太后及其兄何进所把持,政治上愈加晦暗不堪,社会矛盾十分严重,整个王朝在风雨飘摇的危机中步履维艰。而此时,累世簪缨的汝南袁氏一门仍保持着家族性的显赫地位,在泥沼的污浊中顽强地积蓄着前进的动力。
  东汉末,黄巾起义失败后,灵帝设西园八校尉,组织新军,由宦官蹇硕为统帅。由于灵帝遗诏立王贵人所生皇子刘协继承皇位,而非何氏所生的刘辩,所以蹇硕一伙十分不满,阴谋废除太后以立新主。外戚与宦官之间的较量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此时与何进同朝共事的是汝南袁氏门中担任太傅的袁隗,其兄袁成也居朝中要职。后来,蹇硕与中常侍赵忠等人密谋杀死何进,不料事先走漏消息,反被何进所杀。
  袁成之子袁绍是八校尉之一,以豪侠善交闻名乡里,少即为郎,任濮阳县长,后来被奉为濮阳袁氏之祖。何进倚袁绍为心腹,绍亦素与宦官不睦,故乘机劝说何进尽罢宦官,以绝后患。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暗中联络拥兵河东的并州牧董卓人京,里应外合,以胁太后。然而宦官张让等先发制人,设计诱杀了何进。袁绍闻讯,发觉不妙,急忙率领中郎将袁术等人杀人宫中,尽将宦官二千余人斩首。
  宦官与外戚的同归于尽,意外地给官僚士大夫集团提供了有待填补的巨大权力真空。引兵前来的董卓自恃强悍的军事实力,率先攫取了京城的兵权,并且成功地挟迫朝臣同意废除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拥有雄厚政治资本的袁绍不满于董卓擅行废立,愤而出走关东。由于汝南袁氏一门四世树恩,政治影响力十分扎实,董卓虽恼恨于袁绍擅自出走,却不能不忌惮于汝南袁氏冠盖一时的声名。为笼络袁绍的一方势力,董草被迫让皇帝封授其为勃海(治南皮,今属河北)太守,随后又任命袁绍从弟袁术为后将军。然而倒行逆施、残暴无道的董卓很快引起各方反对,汝南袁氏则在反董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勃海郡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山阳太守袁遗等十余路地方势力同时起兵,誓讨董卓。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气急败坏的董卓杀死了身居洛阳的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等人,然后挟献帝徙洛阳数十万众西奔长安,临走将旧城焚掠一空。董卓既败,心怀异志的各路诸侯又陷人了新的矛盾中,于是纷纷割地称雄,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军阀棍战。
  以袁绍、袁术为代表的袁氏一门实力堪称最著。袁绍初附冀州牧韩馥,及诸侯讨董举事,董卓尽诛袁氏在京宗族,史称“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峰起,莫不以袁氏为名”⑤,足见其影响力之大。后来,就连韩馥也以袁氏故吏为由,自认才不如之,而将冀州拱手相让给袁绍,使其实力陡然大增。袁术据说是袁绍的异母兄弟,在伐董联军中担任后将军,但为争夺地盘,与绍反目成仇,二人一南一北,是汉末诸侯争霸初期两个领袖级的人物。袁术最初据守荆州南阳,联合公孙瓒与刘备,以与袁绍分庭抗礼。袁绍则笼络曹操、刘表等人,相互对峙。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大大削弱了袁氏一门的政治合力,汝南袁氏由此步人了衰途。
  后来刘表袭取南阳,端了袁术的老窝,袁术被迫转走东南,掠得淮南之地,割据九江,仍然是汉、淮一带最具威望的割据势力。袁术企图以此为依托,北夺徐州,南控江东。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扭转了自己在割据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此时,偏守淮南的袁术自恃四世公辅的余荫,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利用政治上残存的优势,迫不及待于建安二年在寿春僭号登基,自称“仲家”。然而这种不得人心之举使他众叛亲离,两年后,走投无路的袁术郁愤成疾,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由于袁绍居淮南有年,所以豫南、苏北、皖中等地区都分布有他的后裔,不少族谱奉他为始祖。同时,因袁术据寿春称帝且终于此,故又被奉为寿春袁氏之祖。《元和姓纂》称:袁术败后,子孙分散,有因此而居襄阳者,从而成为襄阳(今属湖北)袁氏的始祖。
  在北方,河北一带受战乱冲击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是割据势力争夺的重点区域。袁绍通过讨董之战,顺利地占据了当于现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的并、冀、青三州。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几经苦战,袁绍又最终消灭了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统治地盘,成为最有希望统一北方的政治、军事势力。可是在接踵而至的官渡之战中,袁绍惨败于曹操,饮恨而归。此后,冀州等地的守将纷纷起兵反叛,袁绍顿时陷人内忧外困的危机中,终于一病不起,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病卒。
  袁绍生有三子:长子袁谭,字显忠。次子袁熙,字显雍。三子袁尚,字显甫。袁绍灭掉公孙瓒后,以袁谭为青州刺史,袁熙为幽州刺史。袁绍死后,部下审配等人矫诏拥立袁尚为嗣。袁谭只得称车骑将军,出镇黎阳。二人相互征战,被曹操逐个击破,袁谭为操所杀。袁尚则投奔了幽州的袁熙。由于部将反叛,袁熙与袁尚又东奔辽西,不久,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袁熙后人世居乐陵东光(今属河北),成为东光袁氏的始祖。盛极数代的汝南袁氏,经过汉末战火的淘洗,自是中落。
  东汉桓、灵之世,外戚、宦官交相弄权,朝政聩暗,社会动荡,战乱迭兴,民不聊生,汝南袁氏却能够门庭显耀,一脉殷盛,对此,袁贺之子袁闳有自己的见解。有一次,他对家中兄弟慨叹说:“吾辈坐享先公福柞,后世却不能用善德来保持,反而于纷乱世道中竞相骄奢,一味邀功,这不啻是在做火中取栗的事情,与春秋之际晋国三位卻姓大夫相比,又有什么两样呢?”三卻是指春秋时期晋国新起的贵族卻犨、卻至和卻锜。三卻权倾一时,招致公卿衔恨,国人致愤,结果族大多怨,成为众矢之的。后来果然被晋厉公一朝而尸三卿,转眼之间,富贵荣华,尽作灰飞烟灭。其实,透过汝南袁氏强大的表象,其内部所蕴藏着的危机在袁汤之子袁成、袁隗一代为官时就已显露端倪。当时的外戚梁冀权势日炽,趾高气扬,被称为拔扈将军,袁成等人却与之交结至厚,言无不从。当时京城有俗谚称:“事不谐,问文开(注:袁成之字)”,说明袁成影响力之大。袁隗虽位及三公,身据要津,卻与宣官袁郝等人互为党援,左右朝政,而且骄奢淫逸,为所欲为。这些甘居浊流的做法,已经给汝南袁氏的政治前途抹上一层阴影。而在东汉末年汝南袁氏一门中,袁绍与袁术本来属于佼佼者,前者素有养士之名,四方宾客莫不争赴其庭;后者少即以侠气闻于州郡。况且他们无不坐拥祖父余荫,收聚天下豪杰,易如反掌。这两个领袖级的人物虽然都一度称雄一方,却没有一个能够以德守成的。史书这样评价袁术:“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及谮伪号,淫侈滋甚……自下饥困,莫之简恤。于是资实空尽,不能自立。”⑥历史证明,不能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的统治者,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由于不修法度,导致人望速失,众叛亲离,百年基业的巨大优势在他们手中被任意挥霍殆尽。所以,袁绍、袁术在政治、军事上屡遭重创,相继归于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如此,在汉末的政治舞台上,汝南袁氏仍堪称是呼风唤雨,贵显一时的名门望姓,特别是在数十年间战乱频仍的动荡生涯中,袁氏一门以中原为轴心,以政治为纽带,不少人物奔走于大江南北,河洛东西,在当时南北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都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过往足迹,极大拓展了袁姓一族的生存发展空间,为后世形成了诸多地望,使袁姓自身的蕃衍辐散获得了巨大的历史先机。今天袁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大姓,与汉末汝南袁姓全方位的拓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其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旺盛势头,在汉魏之际的百余年间匡定了袁姓于中原大地分布的基本格局。

陈郡之秀
  在汉魏时期袁姓发展过程中,东汉之初的袁良是一位功不可没的人物,他的两个儿子袁昌与袁璋分别成功地缔造了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两大宗支脉系。二者犹如竞秀双峰,各擅风采,汇聚成为袁姓早期发展史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明清以来不少家谱都以汝南袁氏、陈郡袁氏相矜尚,而经由两者共同奠定的袁姓发展的巨大先机,不啻为袁姓打开了充满活力的辐射空间。故而,这个时期在声势上堪与汝南袁氏的累世显耀相媲美者,非陈郡袁氏莫属。相比之下,后者虽不如前者名望至显,却能够静水流深,厚积薄发,一脉支流,蜿蜓不绝数百余年,自汉迄唐,其间亦迸射出无数耀眼夺目的异彩吉光,从而为袁姓发展史谱写了更为华彩的乐章。
  东汉初期,袁璋曾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迁居郡中的扶乐(治所在今河南太康西北),后来生子袁滂。滂字公熙,一字公喜,灵帝熹平(公元172一177年)中为光禄勋,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拜司徒。桓帝一朝,外戚和宦官交相弄权,发迹于顺帝朝(公元126一144年在位)的大将军梁冀是外戚的代表性人物,当时年仅十九岁的郎中袁著(汝南袁氏中袁赏之子)目睹梁氏飞扬跋扈,出于义愤,上书皇帝,陈冀之过,力主要其致仕归里,以清政治。梁冀闻之大为恼火,私下派人疯狂搜捕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直言敢谏的年轻后生。袁著被逼无奈,一度更名易姓,四处躲藏。后来竟然托病称死,结蒲为人,装棺出殡,以图暂时脱身。可狡猾的梁冀料其有诈,最终还是派爪牙穷追不舍,暗中将袁著活活打死。袁著的生前好友数十人亦相继惨遭杀害。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桓帝在宦官的帮助下,诛杀了梁冀,首事的五名宦官同日封侯,人称“五侯”。五侯得势后反而愈加专横残暴,汝南袁氏中彭城相袁贺之子袁忠为人正直,他与范滂、李膺等人不畏强权,与宦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此际,位居显职的袁滂则表现得纯素寡欲,在权力角逐的刀口浪尖上,采取了明哲保身、冷眼旁观的处事态度。他平时从不言人之短,也不依附任何一派势力,当周围的一班权宠每每致祸之际,袁滂却总能够履险如夷,立于不败之地,其为官的原则与能力都堪称一流。
  袁滂生有四子:长子袁涣,次子袁霸,三子袁徽,四子袁敏。这四个人在三国西晋时期都是很有名望的人物。
  汉末战乱,袁涣流寓江、淮一带,初为袁术所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兵剿灭了吕布,袁涣又转投曹操,拜沛南部都尉,后又任谏议大夫、郎中令等职,在任上尽心尽责,以敢谏直言称名。
  据《袁氏世纪》记载,袁涣生有四子:长子袁侃,次子袁寓,三子袁奥,四子袁准。袁侃,字公然,论议清当,柔而不犯,善与人 交,在废兴之间,人之所趣务者,常谦退不为也。时人以是称之。历位黄门选部郎,号为清平。后迁至尚书,早卒。袁寓,字宣厚,精辩有机理,好道家之言,年轻时体质很差,少被病,未官而卒。袁奥,字公荣,行足以厉俗,言约而理当,终于光禄勋。袁准,字孝尼,有隽才,以儒学知名,尝注《服经》,晋武帝泰始(公元265一274年)中,官至给事中。
  袁滂次子袁霸,三国时魏初为大司农,与同郡何夔并知名于时。袁霸生子袁亮。亮学行出众,位至魏河南尹、尚书。袁准生子袁冲。袁冲,字景宏,官至光禄勋。
  袁滂三子袁徽,以儒术见称,曾举家迁徙交州避乱,成为两广袁氏之祖。四子袁敏,有武艺,擅修水利,官至魏河堤遏者。

                附表:陈郡袁氏分支示意表之一(略)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08-7-11 22:51:47 | 只看该作者
昵  称: 舜之后
真实姓名:
性  别: 男
故  乡: 山东省 潍坊市
现居住地: 山东省 潍坊市
自我介绍: 联系信箱:lgyzsgn@163.com
(转帖自:http://lgyzsgn.blog.163.com/blog/static/84768692007720954286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袁酉 发表于 2008-7-12 08:44:02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姓氏袁姓《卷》作者:袁立泽
  《中华姓氏袁姓卷》是袁姓人自已写自已姓氏有关的近代书。其书引用资料丰,全方位的介绍袁姓,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可读性很好,对于宣传、弘扬袁氏精神,启育袁氏后人功效可见。但此书在论及袁氏世系上没超岀《袁氏世考》。
  《中华姓氏袁姓卷》源流篇,在论及妫满至涛涂间世系时是基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立泽在写此文时没见或没注重研究《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碑文。若研究了结论是不会一样的。
  《袁氏世考》作者:袁赐光,清道光八年(1828)成书。它是第一本袁氏人自己写袁氏自已族内人和事的书,以江西为中心向周边及全国扩展。她对研究宋、元、明、清时期,江西及与江西有关联的袁氏,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袁氏世考》不是,也不可能是全对。就世糸而言,可分两部分。唐朝及以前为前半部,宋朝及以后为后半部。《袁氏世考》前半部是以《新唐书·宰相世糸表》为基调的,后半部是众家谱的集中整理,作者个人没明确观点,只有意向。
  这两本袁氏自己写自已族内事的书,就统一袁氏家谱前几十代世系而论有显不足。这就需要中华历史文化研究会予以完成。
  《中华袁氏通谱》讲的是“通”字,是通谱,是通用之谱。通谱的另种叫法有近二十种,如:全谱、统会宗谱、统谱、开族统汇图谱、联宗统谱、大同谱等等。而《中华袁氏通谱》涵盖辕涛涂衍下所有袁族―宗族―支族―家族。同时也包涵其它形式加入本袁氏的族人。“通谱”旨在指从辕涛涂(约公元前701年生)下衍至四十二世袁谊(约公元645年生)为全袁各宗族、支族的共同世祖,称之为总世系。从唐初至宋末六百余年时间,二十余代祖,则为袁氏各宗族、支族作相应衔接。仅是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袁冠烛 发表于 2008-7-14 09:31:2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四川袁云 发表于 2009-7-13 16:10:3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