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移民历史

[复制链接]
袁志东 发表于 2015-9-22 14: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发源于黄河中上游,逐渐东移南迁的,这才形成今天的分布状况。1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人,在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下,不断的东移南迁;元代以后,主要是东西向的迁徙,东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两桩: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和湖广填四川;在清朝中后期和时期,中国的移民方向主要是“下南洋”、“ 闯关东”和“走西口”,主要的移民路线就是:中国的三个人口大省河南、山东和四川,河南向西北、山东向东北、四川向西南迁移,而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人则是下南洋;建国后,先是组建兵团,接着知青支边,继而三线建设,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前往东南沿海和出国潮,有的已经移民欧美等世界五大洲。一】永嘉南迁
  从4世纪初的永嘉年间到5世纪中叶的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等地。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东晋南北朝时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这很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很多地名都是新什么的,如纽约,就是新约克郡的意思,还有新奥尔良,新威尔士,都是英国的地名,加上一个“新”字的。就是今天,南方还有很多地名,还是古代中原的地名呢!这次移民成为吴、湘两大系南方汉族的基本源流。南迁的流民计90万,约占刘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苏皖二省就占移民总数将近一半,江苏有些区段呈高度集中状态,今南京以东至镇江一带北方侨民甚至比当地原居民还要多。
永嘉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但集中的 有四次: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不再一一注明)、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波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入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这几次移民历时100多年.但移民南迁的路线前后大致相同,主要有东西二线: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西线的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而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本区之所以能接受最多的移民,固然有其很多地理上的优势,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东晋至南朝定都建康所形成的吸引力。
  第二位是安徽。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总而言之,移民迁入地可以分为东西二区:东区包括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及今山东、河北及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西区包括长江流域上游及汉水流域,以接受今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西部移民为主。移民总数在700万。【二】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显着增加,吴县移民可能占到全县户口的三分之一。由襄州沿汉水南下经郢、复至鄂,诸州户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连移民路线都斑斑可考。
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分布广大南方地区。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大批难民涌向淮南、江南、江西,不依赖运河是难以想象的。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三】靖康乱后的南迁
  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关于这次他逃亡,很多明清小说、戏曲中都有记载。累计南下移民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更加密集的移民区则是从苏州至宁波一带,当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里。这次移民活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客家人”族群。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继续南下侵占中原。中原人不断南迁,河南十室九空,成了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时期。
这次南迁,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年)。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一1208年)。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一1224年)。
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一1234年)。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年)。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此次南迁路线与唐后期同,南迁大约500万。南宋的内部移民:
  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
  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
  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
  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四】明初移民
1371年(洪武三年)至1417年(永乐十五年),明朝政府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在约50年间,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迁民遍布京、冀、豫、鲁、苏、鄂等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原地区。有宋以来到明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旱涝蝗疫之灾也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人口大量亡徙。祸不单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鼠疫之中,华北平原人口进一步损失。1381年,田野广袤,土地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仅有190万,而土地较少的山西人口却达400多万。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今天河南、河北、山东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的,这不仅是人们的代代口口相传,也见之于家谱、史册。仅我们的豫西,从大槐树的移民后裔要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家乡很多姓氏,都是那时迁入的,至今已传了二十一、二代。因此上说,古代中原的汉族人一大半已经南迁,今天的中原人三分之一是晋南移民的后裔。安徽:1)淮河区凤阳府,来自江南,山西,宿州怀远以西及寿州霍丘来自山东。2)皖江南北安庆池州,来自江西(瓦屑坝),滁州来自东南。
  江苏:苏北来自安徽江西(自称苏州阊门)
  湖北:江汉平原三分之二来自南昌府。鄂东鄂北来自饶州南昌。
  湖南:湘北来自江西,湘南主要是军籍来自浙皖苏鲁(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湘中业自湖南;湘西土著居多,移入多军事移民。
  四川:来自湖北红安、麻城居多。
  山西:迁入河北、河北、山东。
  云贵:驻留士兵多江苏安徽上海,自称南京杨柳巷。
明初大移民是是典型的政府行为,强迫人民迁徙。1367年开始,从太湖流域、山西北部及河北真定、广东珠江流域、山东等地迁民移入凤阳地区,总数约50万,移民总数约点总人口80%。苏北扬州、淮安二府在洪武年间接受了来自苏州、徽州和江西的移民约57万。此外,将在南京(现在上海江苏安徽)的军士迁往云贵戍边约数十万;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等州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地;迁江西人口至湖广,迁湖广人入四川,迁北平、山后(河北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明初移民规模宏大,长江流域达700万,华北地区490万,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达1340万。洪武年间7000万,移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五】清代移民
  清代移民多是人民自动迁往他乡,分三种情况:一是向海外移民。迁出地临海的广东福建,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为最多。从18世纪中叶开始至嘉庆十六年(1811)迁台的汉民超过200万。1840年以后,移居海外更多,从1850到19世纪末,仅广东台山就移居海外20万。从1840年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以华工形式迁移出国的可能有1000万左右。二是向山区进发。流民问题永乐时即出现,到宣德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明中期始,大量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农民迁入荆襄山区,后又深入秦岭、大巴山。东南地区无田农民多向闽、浙和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流入湘西山区,闽粤流民甚至迁入赣南山区。三是向边区迁徙。从长城口,或从天津、登州过海潜入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晋鲁豫冀四省均有,以冀鲁为多,称“闯关东”。1878年(光绪四年)清政府取消移民禁令后,向东北移民形成。辛亥革命后势头不减,九·一八事变后,仍有大量冀鲁人民进入东北地区。据统计,1911-1931年间定居于东北的关内移民为555万,1932-1941年为198万,1942-1945年又有388万华北劳工及家属被掳掠至东北,其中一部分返回原籍,总计1912-945年从关内流向关外的移民为991万。此外,冀晋人多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称“跑口外”,晋陕去归化和河套一带,陇东农民则多入银川平原。陕甘人进入新疆不少。光绪平定阿古柏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和巴里坤等地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愿留在新疆的,均借给牛具籽种,指拨土地令其承垦,故有一部分湖南人由此留在新疆。
  (一)湖广填四川: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
  (二)江西棚民与客家人:赣南山区来自福建汀州和广东;赣西北类似但形成“南客北湖”局面;赣东北,以福建与本省南丰为主,另有徽州人,直到浙西浙南。
  (三)湘东边界:福建广东客家人移去。
  (四)浙南、金衢盆地、浙西,福建江西移入。
  (五)广东广西:客家人西迁。
  (六)开发台湾与云贵,移民西北,闯关东与走西口。【六】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在内的广大区域。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但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到清朝末年达到。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都有逃避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95%以上。这与自然、人文因素极有关系。闽、粤两省海岸曲折,人民与海相习,这是内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路近费省。据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华人多达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七】晋商和陕北居民的走西口
  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口。走西口的时间,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那么“西口”到底在哪里呢?它位于山西、内蒙交界处的右玉县,它实际上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真正的名字叫杀虎口。由于西北晋绥,内蒙古地区地区接近沙漠,土地贫瘠,还由于移民外蒙的汉族,在外蒙闹独立时,被驱逐,移民的数量有限。【八】山东、河北、河南的闯关东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山东又以胶东最多,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关东之要“闯”,清王朝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是不准汉族迁入的。明朝末年的汉族人,要么逃回关内,要么变为满族了。为什么要去闯关东,因为随着日、俄势力进入东北,满清对东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虚设,还因为随着日、俄对东北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三,因为内地曾发生了光绪3年、 18年、 31年三次大灾荒,内地居民扶老携幼,结队成群,逃荒到东北,以投靠亲友,并可开种荒地。时期历年进入关东地区的人数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时期累计各超过1,000万。可以说,今天东北超过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个时期的移民。

【九】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
  河南人沿陇海铁路大规模西迁是由三大历史事件造成的:一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群众往西安等大后方逃亡。二是国民政府“以水代兵”, 1938年扒开黄河花园口。一泻千里的的黄河水淹豫、皖、苏3省44县市,1250 万人受灾,死亡89万余人。三是 1942年的中原大饥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灾民大规模的西迁浪潮,1942年( 31年)河南省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惨绝人寰的特大灾荒,米珠薪桂,饿殍载道。而当年的关中平原,则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当时河南省有3000万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灾荒而死亡者,据官方统计竟达300万之多。多灾多难的中原人民辗转洛阳,或扒火车,或步行,沿陇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后方”的。据估计,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绝大多数,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从中原到西北,漫延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即使到现在,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城镇,河南人都占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阳占三分之一,宝鸡、天水甚至超过二分之一,以致西宁、兰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河南人。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就是在西安、天水、兰州唱红的。著名作家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全面记录了河南人的逃亡苦难史。【十】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移民路线
  新中国成立前后,伴随着解放军的南下,国民政府的垮台,大批军政人员、家属和富豪逃离大陆,前往台湾、香港、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有的甚至远赴欧美。据报道,仅到台湾的就有200万之众,那么,解放时逃离大陆的人员应该不下300万之众。建国后,有几次大的迁徙活动。一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又有10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省的农民加入兵团,1974年该兵团人口总数达226万,约占新疆总人口的1/5,占新疆汉族人口的2/5。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10万转业官兵,还接收了本省和京、津、沪、杭各城市知青50万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吸纳了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虽然后来很多知青返城,但也留下了不少人。二是三线建设:“三线”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山区腹地, 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区投入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如深圳,1000多万人,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还有10万大军下海南等;报道说,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往返、流动,现在有多少已经定居,还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恐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动了。四是出国潮,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人出国求学、务工、经商,估计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有华人社区,但国人出国的主要目的地还是东南亚、北美、澳洲和欧洲;近30年来,已经在国外定居的,估计也有几百万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袁保险 发表于 2015-9-22 1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