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中国还有多少潜在“屠呦呦”

[复制链接]
bookyls 发表于 2015-10-6 21:30:44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ookyls 于 2015-10-6 21:45 编辑

中国还有多少潜在“屠呦呦”

2015-10-06 18:24放到桌面
来源:探针         评论 3
摘要学界公认有实力问鼎“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还有多少?
在中国,还有一批“屠呦呦级”的科学家,他们当中有人至今不为人所知的,有的没有院士头衔的,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中国“三无”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其实,在中国,还有一批“屠呦呦级”的科学家,他们当中有至今不为人所知的,有的没有院士头衔的,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但这些科学家一直秉持科学精神,在自己科研领域里为人类耕耘奉献。也被科学界认为有实力问鼎“诺贝尔”奖。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 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2011年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2012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12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其中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一起获得一半奖金,屠呦呦获得另一半奖金。

#        1张亭栋: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

图1/7
张亭栋,1932年11月生于河北省吴桥县,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1960年代曾参加过西医学中医的培训班。

2015年9月19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的2015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3岁的终身教授张亭栋荣膺本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奖励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ATO)治疗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创立于1994年,迄今共有260位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

张亭栋教授是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他的研究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而其对急性早幼 粒细胞白血病(APL) 患者效果最好。他是我国在单体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认的屈指可数的成就之一。三氧化二砷经过哈医大一院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在1990年代后推广全国, 其后推广到全世界,血液科专家周晋教授开创的“三氧化二砷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纠正了沿用30多年的三氧化二砷常规静点时发生率很高的“高白细胞血 症”,降低了“类维甲酸综合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今,三氧化二砷成为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文革期间组成的“巡回医疗队”在医疗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1971年3月,韩太云将它们改制水针剂,称"713"或"癌灵"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对某些肿瘤病例见效,曾在当地风行一时,但因毒性太大而放弃。

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接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与韩太云合作继续此工作。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应用于很多疾病,另一方面他们分别检测“癌灵”的组分,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无治疗作用。

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法国-美国-英国FAB分型的M3型白血病,也即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张亭栋虽然被《纽约时报》报道过,但未受中国的肯定,在国际学术和医学界也基本继续默默无闻,其原因不在于矛盾。他的研究小组,有人(孙鸿德)提出过专利争议,但时间比较晚、且未获法庭赞同。从1973年开始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到,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很清晰。他未被很好地认可,可能与他工作地点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未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程度的可能性。

李爱珍:科研成果让西方禁运失效

图2/7
李爱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材料学家。1936年5月出生,福建石狮人。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分配到上海冶金所(现上海微系统所)。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9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 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历任半导体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8-2000年 863新材料领域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专题负责人。

2007年5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美国国家科学院对院士要求是,‘在其学术领域里终生做出卓越的、持续性的贡献,我觉得压力非常大。虽然我屡次落选,但我认为不能用我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来作为引证自己应该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理由。”

她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器件”方向。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在国防、环保、医疗、经济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禁运这种设备。李爱珍和她的伙伴硬是搞了一套中国自己的设备。这一行动让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对中国的禁运。

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一世界前沿领域,美国人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物理思想,而中国人比他们晚了20多年。尽管如此,李爱珍及其团队进行了革命性 的开拓,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1998年,这一领域的翘楚——美国贝尔实验室给中科院路甬祥院长写来了贺信,称这是当时“国际上极少数实验室才能做出来的工作”。

在李爱珍所研究的领域中,有一个国际会议是国际顶尖级的——“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哪个国家能举办这一会议,就表明这个国家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到目前为止,会址还一直在欧洲、美国“转悠”。

李爱珍从1999年开始每次都提交给大会两篇以上的报告,介绍我国的进展。2005年,李爱珍作为亚洲唯一的委员,她申请会议在中国召开一次。在了解其团队所做的成绩后,科学委员会决定——2010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会议移师中国上海。

∑      潘建伟:制霸量子信息领域制高点

图3/7
潘建伟,男,1970年3月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物理学家。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

在短短几年里,中国科大的一个人数不多的研究小组竟然能够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36篇论文,对于高水平论文非常稀缺的中国科学界来说,是极为罕见的。在当今中国,发表一两篇高质量、原创性的论文可能并不稀奇,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科学的前沿牢牢地占据一个立足点乃至制高点,是弥足珍贵的。

∑     饶毅:前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图4/7
饶毅,1962年出生于江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 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 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在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 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9月卸任

饶毅的科学论文发表于 《自然》、《科学》和《细胞》等杂志。饶毅主持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三十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学术机构演讲(包括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校区、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

施一公:蛋白质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

图5/7
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 个领域的研究。在Smad对TGF-b的调控机理、磷酸酶PP2A的结构生物学方面做出过有国际影响的工作。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 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8月21日凌晨,著名的《科学》杂志曾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的两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宣布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和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从而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在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大幅度向前推进。

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也对《赛先生》表示:“施一公是蛋白质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他曾在这一领域做出过许多重要贡献,而如今的这一最新发现,是施一公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最重要的。”

对整个生物学领域而言,王小凡说:“我相信这一发现将作为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而彰显于世(stand out),因为它解决了无数科学家都向往的生物学的基础问题。”

王小凡还说:“考虑到诺奖已在有关RNA的结构问题上颁出两次奖励,我个人相信,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serious consideration)。这也是过去二三十年中,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生物学领域做出的最杰出成就。”

∑    汤飞凡: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

图6/7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出生于湖南醴陵汤家坪。1921年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院(已并入中南大学),获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 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开始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病毒性状,用离心和过滤的方法研究疱疹、牛痘等病毒,给 当时病毒是否为生物的观点的争论以肯定支持。

他是最早研究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

1925年他在研究疱疹病毒的嗜神经性和疱疹脑炎和免疫反应的关系时最早观察到单纯疱疹的潜伏感染。曾研制出一系列孔径大小不同的醋酸火棉胶滤膜,用来测定葡萄球菌噬菌体和多种病毒的大小。

40年代在国内首次报道了鼠疫斑疹伤寒的地方流行,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和伊氏锥虫。1954年重新开始搁置了30年的沙眼病原研究。1955年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无可争辩地结束了半个多世纪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

他所创建的方法被广泛采用,后来许多类似的病原被分离出来,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特殊微生物——衣原体陆续被发现,他是迄今为止发现重要病原体, 并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唯一的中国微生物学家。由于沙眼病原的确认,使沙眼病在全世界大为减少。

1982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眼科学大会上,国际沙眼防治组织为表彰他的卓越贡献,追授给他金质沙眼奖章,随后,他和他的共同工作者因成功地分离了沙眼衣原体而获得我国科学发明奖。

他在“拔(资产阶级)白旗运动”中受到不应有的批判,于1958年9月30日清晨自杀。

∑    袁隆平:让中国人吃饱饭

图7/7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 自颁授奖励证书和奖金(500万元)。

2月22日,湖南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庆功大会。本年度,湖南省委、省人民政 府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向袁隆平院士学习的活动。5月,分别赴越南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主持的“在亚洲加快大规模杂交水稻发展的政策支持会议”,孟加拉参加国际水稻所及亚洲发展银行杂交水稻项目的第四次技术委员会会议。7月赴香港中文大学考察并作学术报告。9月,袁隆平院士因在杂交水稻研究中有突出贡献,以及为亚洲带来粮食安全而获得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服务奖”。拉蒙·麦格赛赛奖被视为亚洲的诺贝尔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