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查询
袁氏文化网首页 >> 袁氏家谱网_论坛 >> …━╋┫袁氏新闻┣╋━… >> 『 袁氏动态 』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回复帖子 上篇 刷新 树型 下篇


 帖子主题: [转帖]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宣言:
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


www.yuanscn.com大家的家!
天下袁氏一样亲
网上网下一家人
联系我:13972096021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能多养活4000万人口  
   
  5月12日,周末。位于湖南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小型文艺汇演。75岁的袁隆平当日兴致勃勃,拉了一首小提琴之后,他还和他的两个小孙女即兴表演一曲踢踏舞。
    前一天,在排球比赛上,袁隆平几次出场参赛。在隆平高科队两局落后时,他不断焦急自语:“这怕是追不回来了。”
    4月25日, 这位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人物。为此,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与隆平高科共同举办各种活动庆祝。
    袁隆平于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4年后他提出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1973年,他与人合作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近20年内,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5月13日,他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和记者对话时,他保持着一贯的低调,言简意赅。只是在问及有关杂交水稻时,他才渐渐多话。

我没有想过获诺贝尔奖

《21世纪》:业界有说法,获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荣誉,您能否介绍一下当选的情况?
袁隆平:美国国家科学院创建于1863年,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在所有美国国内与外籍院士中,共有15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每年4月底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年会选出本年度的新院士,当选者终生保持荣誉称号。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籍科学家有谈家桢、周光召、陈竺以及已故的华罗庚等人。

《21世纪》:您怎么看待这个称号?您对获得诺贝尔奖有期望吗?您已经获得过很多荣誉,您最看重哪几个?
袁隆平:我认为这个称号不只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骄傲。在我已经获得的荣誉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奖、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奖都是很高荣誉。
对于获诺贝尔奖,我没有这个奢望。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才是我的最大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动力。

粮食安全只能依靠提高单产

《21世纪》:目前,我国耕地每年减少千分之三,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令人关注。杂交水稻能否帮助解决这个棘手难题?
袁隆平:完全可以说,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的粮食需求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增产粮食,保障粮食完全,只能依靠提高粮食单产。
近几年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约420公斤。但杂交水稻是470公斤,比常规稻高出约90公斤。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2004年达2.6亿多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9%,占总产量的67%,到2004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达60亿亩,累计增产约6000亿公斤。
《21世纪》:我们知道,杂交水稻虽来自中国,已经推广到全球很多地方,比如非洲、南美等。目前情况怎样?增产效果和中国一样明显吗?
袁隆平: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研究或引种杂交水稻,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引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幅增加。2003年越南种植60万公顷杂交稻,每公顷单产比常规稻高出40%以上;菲律宾种植3000公顷杂交稻,每公顷单产高达8.5吨,比当地水稻平均单产高出近一倍。

超级杂交稻能多养活4000万人口

《21世纪》:我们知道,您正在研究和推广超级杂交稻,进展如何?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的研究已分别于2000年、2004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二期目标。现在,第一期超级杂交稻年推广约3000万亩;第二期能达到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今年已进入推广;目前,已启动和正在开发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
《21世纪》:按照您的计划,什么时候能达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
袁隆平:我们希望是到2010年产量达到900公斤。但要上这个台阶是难度很大的,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二米容易,可要再提高就非常难了。一、二期目标主要采用的是常规育种技术。如果要想更大的突破就需要创新。用以前没有用过的方法,想以前没有想过的思路,特别是采取的技术路线是将分子技术和常规育种结合起来,目前在利用外缘有利基因方面已取得相当的进展。
《21世纪》:您是否怀疑目标能否实现?亩产900公斤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袁隆平:我们是有信心的。理论上水稻的光能利用率是5%,将此数对折,按长沙的辐射量,亩产能达1500公斤。我们去年在两三亩的实验田中已达到900公斤,只是亩级水平,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国家规定要有两个百亩片连续两年达标才算成功。今年争取在公
稻写进“十一五”规划,非常高兴。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对超级稻的推广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国务院领导为我特批了2000万元进行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我们很振奋。超级杂交稻的研究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夏晓柏
 


《赞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稻禾郁郁溢芬芳,中外闻名史册香。
学术攻关圆夙梦,科研成果显辉煌。
位尊不忘黎元苦,驰誉犹思国运昌。
矢志九畴铺绿穗,一肩风雨又呼航。


[ 这个贴子最后由袁冠烛在2006-5-22 21:10:19编辑过 ]   

你开心,我就开心,大家都开心!

欢迎进入我的个人网站--“烛韵”网:http://www.zhu-yun.com

这个要支持啊


我是湖北恩施州的
我网名袁头
天下袁氏一样亲

这个要好好支持一下


我是湖北恩施州的
我网名袁头
天下袁氏一样亲

狂顶!!!!!!!!!!!!!!!!!!!!!!!!!!!!!!!!!!!!!!!!!!!!!!!!!!!!!!!!!!!!!!!!!!!!!!!!!!!!!![em10]


永远支持袁氏~~


袁隆平的科学动力:不爱国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新闻日期: 2006-9-21 10:13:36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再现了著名科学家、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的袁隆平老人的科学品格。

    昨日(20日),在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袁隆平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他的科学道德观和梦想。

    科学动力:不爱国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昨日,精神矍铄的袁隆平一大早就来到普瑞温泉酒店。看着有些公民道德论坛代表站在凳子上照集体照,细心的他担忧地说:“大家要小心一点,小心摔倒。”袁隆平向记者解释说:“以前我看到照集体照时有人摔倒,摔下来是很痛的。”简单几句话,让大家看到了老人的爱心。

    “忙呀!前天在沈阳,昨天在怀化,今天就来这了。其实,讲道德我是外行,但可以将我这几十年来搞杂交水稻科研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说起公民道德,袁隆平有点“担心”,担心自己是个外行。

    作为科学家,袁隆平认为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感情,不行。“我为什么一辈子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年轻时,我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倒在路边上、田坎上,那个场景真叫惨啊,他们都是我们的同类啊,就是因为没有饭吃就这样活活饿死了。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

    “于是我横下心来,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我出了点名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都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在中国。”

    科学之路:几乎每天都低头弯腰在田间

    “杂交优势现象的发现,是从不盲从权威开始的。”袁隆平说。

    他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结果确证了水稻与异化授粉作物一样,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现象,推翻以前科学权威的结论。从此他坚定了信心,这样三系杂交水稻研究、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水稻研究相继取得成功,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运用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也就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此取得了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

    袁隆平用他自身的经历讲述了搞科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我的工作主要在试验田,本来就是一个苦活累活,特别是在水稻开花的时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们每天都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田间工作。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我们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坚持下田坎。

    我们搞物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我培养灵感有5个字,那就是“知识加汗水”。科研的艰辛,科学精神的内涵,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触最深。我理解这种艰辛。埋头苦干、不畏艰辛,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很好磨练。

    科学理想:“水稻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袁隆平说,我现在有点小小的名,就不自由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开玩笑,说我在填表时,应该在爱好一栏上填“自由”,在特长一栏填“散漫”。我现在得到的荣誉太多,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什么“国家特等发明奖”等等都来了,还有人说我是“杂交水稻之父”,这个我是不敢当的。我是这样想的:越是出名越要谦虚谨慎,越不能翘尾巴,越要谨慎地做人,夹着尾巴做人,不能翘辫子。

    袁隆平的辛勤付出,有了很好回报。“我现在确实有钱了。科研经费很多。我个人来讲根本用不完,我穿的衣服最贵的也只800块钱一套,反正怎么打扮也像个农民,也就算了。”

    “我设了一个袁隆平农业科技基金奖,大概有500多万,我们只能用利息,我每两年要拿25万块钱来发奖金。科学家有了名,就更要做道德的表率和楷模。”

    “我现在的年岁大了,但我身体好,一点也不服老。我的信念是:通过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我的梦想是:我种的杂交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在稻穗下乘凉;我的目标是,不仅要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要让全国人民吃好。” (潇湘晨报)

 


 9 7 1 2 3 8 : 此主题共有17帖 此页8帖 每页8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长度不得超过255字
内容(最大84K)

是否是UBB代码

内容支持插入UBB标签
使用方法请参考帮助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 颜色表   Alt+S或Ctrl+Enter快速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