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载白良袁氏述略

据清宣统元年《万载白良袁氏宽房谱》记载,白良袁氏以汝南袁安为鼻祖,以袁京为始迁江西宜春袁山之祖,以从袁山迁居万载白良的袁庭玉为一世祖。庭玉公,字世宝,行三十三郎,宋嘉定十七年甲申正月十四日寅时生,宝佑年间由袁山迁居万载白良之茶园为一世祖,元贞二年十月十五殁,葬本乡羊牯岭吊钟形,配赵氏毓秀,生子祥甫。祥甫字尹吉,生三子:茂兴、俊兴、秀兴。茂兴迁居秀园里,生三子:子敬、子谦、子和;俊兴迁居雷塘?,发俊房一脉;秀兴迁居仓前乡,发惠房一脉。自此椒聊繁衍,人丁兴旺。

历世讳行总录

第一世至十世:讳庭、甫、兴、子、以、常、伯、公、昇、治。

第十一世:讳兆,行禹、汤、文、武、齐、楚、燕、韩(查宽房无讳“兆”者,今谨依族谱)

第十二世:讳汝,行大、学、章、句、序、定、趾、明。

第十三世:讳成、宗,行乾、坎、艮、震、巽、離、诗、兑、咸、恒。

第十四世:讳秉,行镇。

第十五世:讳则,行涵。

第十六世:讳建,行榕。

第十七世:讳廷,行焕。

第十八世:讳振、献,行埰。

第十九世:讳有,行钧。

第二十世:讳家,行泉。

第二十一世:讳声,行棨。

第二十二世:讳显,行照。

第二十三世:讳谟,行堂。

第二十四世:讳承,行钜。

“声”字以下名派:显、谟、承、烈、佑、启、咸、正。“镇”字及以下行歌:镇涵榕焕,埰钧泉棨,照堂锯泳,松煇坦鎏,浆荣燿埅。

族谱宗源述

袁姓始于轩辕,去“车”为袁昉自春秋,然其时参差不一,或去“车”,或不去“车”,汉世犹然,又或作“爰”,至李唐而始定为袁。

唐定氏谱系之以汝南者,定于汉司徒袁安公。公汝南汝阳人也,汉章帝时为司徒,“四世五公”为汉右族,袁之姓遂衍于天下。

高士京公仲誉(袁京,字仲誉,东汉司徒袁安次子,潜心研究孟氏易,作《难记》,16万字,为东汉研究易经最有成就的名士之一,世称高士。死后葬于大袁山,即今宜春的袁山公园),邵公(袁安,字邵公)次子,以侍中出守巴蜀,继而系情山水,远徙宜阳(属今宜春)北山之麓,距城五里而家焉。后因姓以名山(称袁山),豫章太守为立“高士坊”,崇祀乡贤。隋开皇十一年,又因山以名郡,故袁姓著于袁州。

至唐,退山公讳皓,登唐咸通六年进士,为集贤院图书使。迄宋乾德元年,(缺)生子天成。天成之孙迩臣,登庆历六年进士。迩臣四世孙汉宗、汉照、汉烈(等),凡十一人,后先分徙。隠翁迁美塘,德叟迁韩塘,汉云迁泗塘,汉高迁洙塘,汉固迁严塘,汉明迁明塘,汉安迁雁塘,汉宏迁九塘,汉宗徙横塘,以及渺塘、星塘、荆桥,此皆分徙宜阳者也。

先是汉照徙居万邑之北乡。其弟汉烈居袁山,生仲春。春生子三:长庭璜,行三十一郎;次庭璧,行三十二郎;又次庭玉,行三十三郎,兄弟三人同徙于万。长居县治之东门,明代科贡蝉联,今少微焉。次迁老屋坳,其后裔瓜瓞蕃衍,或迁城上,或社背,星罗碁布,人文迭起。我始迁祖为季,见县北白良山水明秀,田畴衍沃,乃卜筑焉。不数传而孙枝竟茂,生齿殷繁,迄今传世十八。入泮游雍,岁荐登科者亦踵相接焉。

总而溯之,由周、秦及汉至司徒公为最著,其次子高士公隐居宜阳为最确,由宜阳徙居于万为近而最详。以最著而确且详者,即以安公为鼻祖,以京公为宜阳始迁祖,以三十三郎为白良始迁祖,信而有征,固非若遥遥华胄如闵姓之谬为子骞后也,是考盖本宜阳谱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