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河南商丘市睢县袁庄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睢县袁庄有400年历史

  商丘市的袁姓,睢县最多。据统计,睢县袁姓人有4万多人。明清时期,古睢州有“四大家族”(汤、王、袁、蒋)一说,“袁”即为其中一大姓。

  睢县蓼堤镇魏楼村的袁庄自然村,是个有4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全村几百户人家,没有一家杂姓,全部姓袁。

  睢县姓袁的有两支,一支源于安徽凤阳,仅几千人。另一支源于山西洪桐县,同一个祖先,名袁友谅。

  据睢县袁氏人所保存的《袁氏族谱》记载:先祖,袁公友谅,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生,明永乐十七年(1420年)卒。其祖籍山西平阳府(今临汾)洪洞县大石桥村。其有兄弟三人,长兄友直公,友谅公居二。袁家于1371年奉旨背离故土,迁居中原。其兄友直公落户于商,友谅公定居于睢匡城(今睢县匡城乡)。其三弟传闻落户于鲁菏泽一带。现在,睢县与商丘的袁氏族人,皆一脉相承,睢县袁氏尊商丘袁氏为“长门”,即因为商丘袁氏的祖上袁友直是兄长的缘故。

  袁友谅迁居睢县后,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现在,袁友谅的后人居于商丘市的民权县、睢阳区、梁园区县、宁陵县、柘城县、睢县,周口市的太康县、西华县、鹿邑县及开封市的通许县等以睢县为中心向外辐射的11个地方。这些地方的袁友谅后人已经修过7次家谱。

  据袁庄自然村70岁的袁业春介绍,袁庄自然村的创始人是袁大观,是袁友谅的七世孙。袁大观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卒于泰昌元年(1620年)。袁大观娶了明朝安乐王的女儿为妻,为郡马。安乐王是皇帝的弟弟,所以,袁大观又被称为仪宾。《袁氏族谱》记载,袁大观不忘乡亲父老,时常微服察看民情,匡国利民,扬名显祖,有家贫而孝者,施于钱粮。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飞舞,袁大观在微服私访时看到一个病倒在路旁的老乞丐,就脱下自己的棉袍给老乞丐披在身上。袁大观告老还乡后,就从原先居住的袁堤湾村搬迁到现在的袁庄自然村。

  袁庄自然村东南角,有一尊重修于清咸丰六年的袁公大观石碑。袁业春告诉记者,袁大观的石碑本在村西南,因淤在地下,袁氏后人便于清咸丰六年重新立碑。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睢县袁氏族人所存的《袁氏族谱》及历史记载...

睢县袁氏族人所存的《袁氏族谱》及历史记载表明,袁姓是帝舜后裔。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为帝之前,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在妫水旁。于是,舜的子孙就以水名为姓,是为妫姓。虞、姚、胡、陈、田五姓,同出自妫姓,遂有“妫汭五姓”之称。

  而袁姓,又出自上述五姓之中的陈姓。在以妫为姓的帝舜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于陈(今河南淮阳)的妫满。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其为陈胡公妫满。妫满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伯爰的孙子叫涛涂,他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涛涂在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后被封于夏阳(今河南太康)。由于当时“爰”、“辕”通用,故爰涛涂又被称为辕涛涂。涛涂的玄孙辕颇,徙居郑国(今郑州新郑)。至秦末,辕颇的裔孙辕告又避难于河洛之间(今洛阳偃师、郑州巩义一带)。辕告的小儿子辕政,于西汉初去掉辕姓的“车”边,开始以袁为姓。

  另有一种说法:袁姓现在共尊的祖先涛涂始姓爰,但当时“爰”、“辕”、“袁”、“ ”、“蟱”、“援”6字音同,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所以,《袁枢年谱》中有“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之说。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秦汉时期袁氏开始向外地迁移。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被封于夏阳的袁氏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等。

  南宋有位史学家,名字叫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这说明在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河南商水人、东汉年间官至司徒的袁安第三十八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

  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袁氏宗祠存续300年  为表达对...

袁氏宗祠存续300年

 为表达对袁氏祖宗的尊崇,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朝中一个姓袁的庚辰进士礼部主事筹资在睢县城内建造了一个袁氏宗祠。袁氏宗祠占地十余亩,位于县城内西大街中段,与睢县另一大姓汤姓的汤文正公祠一东一西,相并而立。袁氏宗祠门楼、殿阁、大殿布局井然有序,以后大殿中心点为主线,穿越二殿阁、一殿阁,笔直地向南延伸至门楼中心点,其厢房皆居中轴线等距离两侧,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既有庙堂之风范,又有宫殿之巍峨,其设计之妙巧夺天工。袁氏宗祠大殿有上下两层,供奉着袁氏列祖列宗的灵位,睢县袁氏人的先祖袁友谅居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袁氏宗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46年,袁氏人在袁氏宗祠兴办袁氏礼义中学。据现在睢县袁氏互助会的会长袁传云介绍,当时,只要是袁家人,上学全部免费,其费用从袁家的公共大田地里出。那所礼义中学毕业的第一批、第二批学生,正赶上祖国解放需要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之时,当时,睢县的很多军人、政府职员都是从那所学校毕业的。解放后,袁氏宗祠改为中共睢县县委所在地,后又改为二中。1972年“文革”期间,因建睢县教育局,袁氏宗祠被拆。在“文革”中,睢县四大姓汤、王、袁、蒋各家的宗祠,除了王家宗祠因居于城外而幸免外,全部被拆。现在,王氏宗祠是文物保护单位。睢县袁氏互助会的另一个会长袁传江说,袁氏宗祠的建设非常考究,如果不是被拆,一定也是睢县的一处旅游景点。

  互助会为政府分忧

  1997年,袁传江、袁传云、袁业望、袁其柱等人在睢县发起成立了袁氏互助会,以帮助那些生活困苦及考上大学的袁姓人,为政府分忧。2005年末,睢县邮政局的职工袁永患肝癌,变卖家产,四处救治。袁氏互助会听说后,发动族人为其捐了5000元钱。袁其柱家不幸发生火灾,袁氏互相会立即送上了2000元钱以帮他渡过难关。袁家的孩子只要考上本科院校的,袁氏互助会就送上400元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袁传江说,他们互助会还有调解纠纷的义务。袁家人有了什么纠纷,他们就去调解,帮助他们化解纠纷。袁氏互助会成员现有10人,在袁氏家族中都享有相当高的威望。

  附:袁业春编写的袁氏宗族三字经袁氏族,舜之后。裔孙满,封陈侯。十一世,名伯爰。孙涛涂,夏阳男。以祖名,命姓爰。春秋时,爰通辕。至秦末,有辕政。去车旁,始姓袁。盛陈郡,繁汝南。明代时,衍睢县。袁友谅,迁匡乡。七世孙,袁大观。赘王府,岳靖庄。招仪宾,娶乐安。袁尚书,称国贤。胜倭寇,修袁山。称甲族,兴中原。历朝代,多将相。正王侯,二十强。公令仆,二十三。唐三宰,明三安。迁海外,根河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06-10-27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编者的话    2006年1月1...

编者的话

   2006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公布了耗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俗称“新百家姓”。

  “新百家姓”像一根导火线,点燃了国人对姓氏寻根文化的新一轮热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围绕《百家姓》而展开的姓氏寻根活动。这正如主持完成“新百家姓”调查的负责人袁义达所说:“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寻根的科学性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增强和激发民族凝聚力和提倡和谐社会的基本。姓氏文化孕育着巨大的生产力,传统的优秀文化定会产生新型的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而姓氏文化,因《百家姓》的代代相传而广泛深入人心,由此引发的寻根及旅游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有千余姓氏起源于商丘。
编者的话

   2006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公布了耗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俗称“新百家姓”。

  “新百家姓”像一根导火线,点燃了国人对姓氏寻根文化的新一轮热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围绕《百家姓》而展开的姓氏寻根活动。这正如主持完成“新百家姓”调查的负责人袁义达所说:“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寻根的科学性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增强和激发民族凝聚力和提倡和谐社会的基本。姓氏文化孕育着巨大的生产力,传统的优秀文化定会产生新型的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而姓氏文化,因《百家姓》的代代相传而广泛深入人心,由此引发的寻根及旅游文化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有千余姓氏起源于商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汗青 发表于 2012-5-18 18:37:30 | 只看该作者

睢县“尚书”、“兵马”二袁各有其祖

民国《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睢袁氏有两族,大司马可立裔为‘尚书袁’,指挥裔为‘兵马袁’。‘尚书袁’盛于明,季清之科第缙绅皆‘兵马’后裔矣,并非一家也!”。
      睢阳尚书袁氏始迁祖为袁荣,安徽凤阳府颍州人。明洪武二年(1369)随明太祖征伐至睢,以军功仕睢阳卫百户,世袭,遂家于睢。八世孙可立,举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为睢阳望族,世称“睢阳尚书袁氏”。《睢阳尚书袁氏家谱》载:“吾家自胜国(明朝)以来,谱牒散天涯,约略大支凡四:一北平、一夏邑、一鄢陵,睢阳又其一也。四支之中,睢阳为盛。”
      “睢阳尚书袁氏”为中原望族,袁可立为明代著名廉吏和名臣,其子袁枢官终河南布政司参政,又是明末著名书画家和文物收藏大家,所藏《潇湘图》、《夏山图》、《萧翼赚兰亭图》、《层岩丛树图》等名画至今为北京和台北两家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二公位列明代名公巨卿,所交孙承宗、高攀龙、黄道周、董其昌等皆为国之重臣。
      帖文中所提袁友谅,仅仅是河南睢县“兵马”袁氏之祖,为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由民籍迁徙而来,与“睢阳尚书袁氏”没有任何干系,帖文中所谓“睢县姓袁的有两支,······同一个祖先,名袁友谅”之说纯为无稽之谈。《睢阳尚书袁氏家谱》记载甚详,代代可考,与国史方志互有印证。2012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所讲“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睢阳袁可立”即此“睢阳尚书袁氏”家族著名人物。
      睢阳“尚书”、“兵马”二氏,始迁祖袁荣(安徽凤阳府颍州人)和袁友谅(山西洪洞县人)各有所自,来睢年代也各不相同。“尚书袁”来于明洪武,“兵马袁”来于明永乐,早晚相差数十年,二氏家谱各有明确记载。至于二氏在明代之前的历史和世系,目前尚无任何确切史料证明,不可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汗青 发表于 2012-5-18 20:07:50 | 只看该作者
“1946年,袁氏人在袁氏宗祠兴办袁氏礼义中学。据现在睢县袁氏互助会的会长袁传云介绍,当时,只要是袁家人,上学全部免费,其费用从袁家的公共大田地里出。”
    “睢阳尚书袁氏”家族中的袁可立、袁枢二公一生抗清,入清后家族备受打击,著作遭“文字狱”焚毁,后裔式微,“兵马袁氏”所谓“袁家人,上学全部免费”之说,是不包括遭受清朝打击后代式微的“睢阳尚书袁氏”家族成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