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询问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浩然 发表于 2010-7-12 18: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各位宗亲:谁有调北征南的吏料,我们是明朝时调北征南到贵州的。如有的话,发上来看看,万分感谢。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酉 发表于 2010-7-15 07:55:3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硝烟散尽话屯堡》系列二: “调北征南”(上)

央视国际 20040524 09:16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巩固边陲,将二十万大军和一百多万移民发配贵州屯田。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称为屯堡,这些移民也被称为屯堡人,是他们改变了贵州的历史进程。
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平定了云贵高原的叛乱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的权力真空地带而重蹈历史覆辙,
  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这个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作“调北征南”。
  昔日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地,瞬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20万人的军队,供养成了大问题,靠赋税?靠征调?都不现实。战争进行当中,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议说:“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这一建议深受朱元璋赏识,最终,向历史上许多开国之君一样,朱元璋也选择了屯田制――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
  曾经铿锵作战的将士们开始拿起锄头,开垦田地。20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在农村屯耕,有10多万人加入垦荒的行列。他们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
  从贵州腹地的安顺向西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
  昔日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南的农家子弟手里,变成了千里良田。这些屯军寨子是按军队编制分布的,它们分别由六个卫来管理,这六个卫分布在贵阳和曲靖之间。分别是:威清卫(即今天的清镇县)、平坝卫(今天的平坝县)、普定卫(今天的安顺市西秀区)、安庄卫(今天的镇宁县)、安南卫(今天的晴隆县)和普安卫(也就是今天的盘县)。从图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们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是明显的军事布防。
  这六个卫就是今天贵阳以西六个主要城市的雏形。贵州不少城市也都源于当年的屯军营寨。像今天的黔西县,就是普定等六卫建城之后,明朝政府营建的郭张城。
  当年的屯军只是朱元璋和征南将领手中的“棋子”,在云贵高原这张偌大的棋盘上,他们根据全局的需要,选择战略要害,轻轻一放,无意间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镇和村寨。

另说:
    明洪武年间,因中原战事接近尾声,朝廷于是抽出军力平定“西南夷”,于是“调北征南”,战争很快结束。但根据历史经验,中原政局一不稳定,西南各利益集团又割据一方,各自称王,对中原朝廷不朝见不纳贡。如何跳出历史的怪圈,成为当局必须解决的问题。朝廷最终借鉴历史上如宋朝岳飞对付北方金人的行之有效的“军屯”。于是朝廷将军人家属,以及按比例抽来各种匠人及家属,成批迁往贵州各驻军之地,进行军屯。军人和匠人及他们的家属都是军队编制,平时各自行商务农,战事一起,可以说草木皆兵。军事的威慑力和先进文化的软化力,使得黔地文化有了极大的法展,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事实证明“军屯”策略很成功。根据驻军地规模、级别或性质,分为旗、屯、堡、盘、,营、铺、哨,由此留下“九屯十八堡”等的地名,如大屯、小屯、余官屯、张官屯、马堡、老坛堡、张哨堡、玉官堡,另外如宋旗、白旗、红旗、云盘、号营、十二营,再如头铺、幺铺、二铺、大山哨等等。


[ 本帖最后由 袁酉 于 2010-7-15 07: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袁保险 发表于 2013-3-3 19:37:0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满意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