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是何处人,史料和有关书籍的说法历来有些混乱。清雍正年的《广东通志》说他是广东东莞人,道光年的《广东通志》既说他是广东东莞人,也注明《广西志》说他是广西平南籍人。嘉庆年的《广西通志》则既说他是平南人,不同卷又提到他是平南籍东莞人。崇祯《梧州府志》和道光《浔州府志》的说法又有不同,前者谓袁为广西藤县人,后者谓平南籍东莞人。由是,关于袁崇焕故里的说法也就不同了。1942年,广西藤县于白马莲塘村建一纪念碑,正面碑文就写明为“明督师袁公崇焕故里”,碑阴撰文称立碑人经考证袁为藤县人无疑。根据是旧北平大学内有历朝进士题名碑,在袁崇焕名下刻有“广西藤县人”字样,并旧白马村有袁父墓,为袁崇焕等三子立,新白马村又有崇焕住宅遗址。我读袁父墓的碑文,见上面却写着,袁家先祖是明嘉靖初年由广东东莞迁徙而来的。我见到的两种《袁氏家谱》,也都提到袁祖籍东莞,明正德元年因贸易先迁到广西梧州府苍梧县,后移居藤县。这说明,所有说法的不同,盖源于祖籍和寄籍的不分。《明史·袁崇焕传》和梁启超《袁督师传》都说袁为东莞人,应指的是祖籍。袁氏家族是后来西迁到了广西藤县。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杨本义著的《袁崇焕》,更清楚地说到袁崇焕明朝万历十二年4月28日生于东莞水南乡,少年生活在广西藤县与平南县接壤的莲塘村。梁章钜辑《三管英灵集·袁崇焕诗》中,有一首《登贤书后回东莞谒墓》,诗的首句云:“少小辞乡国,飘零二十年。”杨本义据此推袁崇焕约3岁随家人迁往藤县。可见,现在说东莞市石碣镇的水南乡为袁崇焕故里,是不会错的。
袁崇焕故居
袁崇焕死得很惨,是受磔刑,而且是寸磔,即凌迟处死,在中国话里是所谓千刀万剐。据杨著《袁崇焕》书中描述,凌迟时,行刑之役都手提小筐,内装铁钩利刃,只等圣旨一下:剐三千六百刀,刽子手百人便应声而上。拥挤的人群中,只见一根有丫叉的木头竖在那,一个人高高站在木头后面,伸手下去拿了肝肺放在丫叉上,剐肉的人一拥而上,片刻之间,小红旗飞驰而去,将刀数报入宫中。由于袁崇焕的罪名是谋逆,百姓不知真相,行刑后还人人争食其一片肉,真正冤、惨,令人毛骨悚然。梁启超形容会审袁时的情形为“风霾昼闭,白日无光”,和关汉卿作品《窦娥冤》中描写窦娥受刑冤死时六月飞雪的悲天恸地情形是一样的。
直到清人修《明史》时,从《清太宗实录》中了解到原来是皇太极用了反间计,袁崇焕一案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诸史料在论及袁崇焕冤案形成的多种原因时,都把中反间计列为直接原因。这是客观事实。但我想说的是,纵使皇太极未用反间计,难道袁崇焕就逃得了死的厄运吗?我以为不能。且不说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最后被害的结局,我们只看与袁同时卫边的将领熊廷弼结果被杀和悬首示众,便可推知袁崇焕也会遭到同样的下场。翻开袁崇焕遗诗,有《哭熊廷弼二首》,中间可以读到这样几个句子:“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看,这是何等悲怆的情怀,又是何等透彻的话语啊!袁崇焕悲剧的原因不在当时明朝边患,而在朝廷内部的党争,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梁启超也有悲愤云:“古未有奸臣在内,而名将得立功于外者”。袁崇焕说到底是阉党和东林党人斗争中的牺牲品。尽管他不但有军事上的天才,且政治上也十分敏锐,早已预见到各种危险,甚至连离间的可能都想到了,辞职的意见也呈达了,却还是不能摆脱悲惨命运的结局。至于说杀毛文龙是导致袁被害的重要原因,我看也不完全如此,那只不过是罗织罪名的手段而已。不杀毛文龙,袁崇焕还是难免一死。为什么?真正的原因,就是袁崇焕自己在诗中概括的7个字:“功到雄奇即罪名”。庸君和群小对天才产生嫉恨,历朝历代如此。
东莞石碣镇袁崇焕故里,现建了袁崇焕纪念公园,内有新近修复的三界庙,庙内石碑刻有天启七年(1627)腊月十八日袁崇焕撰写的《重修三界庙疏文》。这正是宁锦大捷后,由于受阉党排斥,他告病回乡的日子。此前一年,获宁远大捷;往后隔一年(1629),是保卫京师大捷;然而当年年底袁即遭逮捕,次年被害。这前后几年,正是袁崇焕事业辉煌的时期,也是生命的尾声。三界庙后有新修复的袁督师祠,另一头是他的衣冠冢。三界庙和督师祠的一侧,用回廊连贯,廊内有一组反映袁崇焕生平主要事迹的浮雕。公园正面牌坊后,立着花岗石的袁崇焕立身戎装雕像,英武高大,正气凛然。据文字介绍,修复三界庙和袁督师祠时,其建筑之全部采用青灰色调,乃是通过求签方式确定的,我觉得这很可笑。
清人修《明史·袁崇焕传》,对那段历史的反映和对袁崇焕的评价,应该还是比较客观的。传的最后一句话是:“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强敌知道,亡明非除袁崇焕不可;阉党要擅权,也视袁崇焕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昏君暗政,是宁可自毁长城的。两相夹击,袁崇焕焉有不死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