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家谱杂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7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誉,谢了。
  全公的岀生接近时间(1076年),只是就谱中时间定的。只能算对本家谱本支糸的一个初解,还要经过其它资料进行检验。这个家谱触及面多,要都行得通才能最后确定。见后贴。
  为了更全面的解读自家谱,弄清问题解决凝问。请您将全公下顺二十世的谱糸上贴好吗?其中的注文很重要。用照片贴更好。辛苦点。
  内容多,只贴主干糸。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8 0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的资料,很好。
  您换算的正确。在一部家谱世糸上,不同的时段其代间隔年数不尽相同,这是正常的。用3O年作为代间隔进行匡算,凡超起正负五年,这个时段就需要认真查对,找出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长子的代间隔小于幼子是常理。但在一部谱糸中经常岀现非长子嗣,长子与次子也差不了几年。关健在于我们进行的是匡算,得出的数字只能是接近数字。在匡算古人时间问题上,正负2O年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9 21: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军把代间隔年分成长子、中子、么子,是想把时间算的更准确些。想法虽好,问题是无法保证家谱每代都是长子或幼子嗣位。父母四十几生头胎的也是常见的。这样分把代间隔年复杂化了,不利于代间隔年的稳定使用。千万不要,也没必要细分下去。
   冠烛讲:“这个时间与我所知资料是吻合的。”这是钻进谱里看谱的结果,还是提倡站在谱上看谱。在我目前的分析中,我们这个谱在时间定位上的问题,就岀在上贴中的草图谱上。请看下粘贴“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19 2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全、清公谱世糸中的有关数字
   (一)一世固生—三十一世象先,暂缓谈。这是全袁的共性问题,等全国袁氏首次代表大会召开后大家都来谈。
    (二)三十七世,世贤、仲贤(宋雍熙[984年]恩科进土)举进士时年20岁,出生接近年约公元964年。四十二世全公约生于公元l1O1年。其代间隔年为:l101-964=l35/5=27代间隔年。以谱中代间隔年平均32年少近5年
  (三)四十世,汉颖、汉烈生八位福,璞行福七生全。汉颖(一说: 行云一字朋夫号锦州。义宁州(今江西修水)东浒人。(北宋)绍兴间(11311162年)进士。工部员外郎。子汉颖淳熙间(11741189年)进士。颖元孙杰号云峰。二说:【明诗易登(南)宋绍圣(1094)进士历工部尚书致仕徙居 江西武宁三洪滩.葬太公山 )汉颖—璞行福七—全,前后三代。按北宋绍兴说,爷爷比孙子小1146-20-1101=25按南宋绍圣说,爷爷比孙子大1101-1094=7。其原因不是引用的人不对,就是全公定位有错。
  (四)四十世 “廓公为梁开平(907910年)进士,其子有徙居蓼州之言璞公,宋九江太守。卜宅有颜峰,毓秀之举,此兴国袁氏所由来。我全公为第一世始迁之祖也。”(享公复订铜桥家谱原序)廓公授进士时约20岁,出生接近年为90920889年。其子璞公约生于公元919年。其孙全公约生于949年。按这个时间推论有二:全公写序言时1150949201?全公上溯六世,世贤公的兄弟仲贤。仲贤宋雍熈(984年)进士,时年约20岁,出生接近年为964年。与其侄孙全公(约生于949年)是同时期人。
  全公出生按谱计算的时间计(1101年),廓—全三代人。其代间隔为1101-889=212 / 2=106代间隔年,比谱中代间隔年平均32年多74年。又一定位之错。序中是廓生璞,世系上是汉烈生璞,不知是否同一人?

  三十七世,世贤、仲贤(宋雍熙[984年]恩科进土)举进士时年20岁,出生接近年约公元964年。四十世公约生于公元889年。前后四代人其代间隔年为964-889=75/3=25代间隔年。比谱中代间隔年平均32年少7年

  《宋史列传35》曰:“廓,剑州梓潼人,在蜀举进士及第。入宋,太祖(960975年)以奇士侍之。时年三十岁。不知与此人有关否?


  (五)五十二世文享是全公多少代?

  “享公复订铜桥家谱原序[明永乐五年1408全公十代裔孙文享字义高撰]

  序曰:“如麟公,字荣甫全公9世孙。郑氏为夫人。子安明,字伯昭公。全公10世孙。明洪武封骠骑大将军。伯昭公子文亨公为全公11世长门长孙,明永乐五年(1408年)提修宗谱并作序。”(清乾隆四十九年岁甲申八月[公元1785],伯昭公十三世孙,岁进士即撰儒学训导)

  文享在1408年写序时自定是全公十代裔孙。事过近380年后,将其降级成为全公的十一世。谱中世糸也是定在十一世。

  (六)千七公;全公

  序曰:“千七公于元元年迁蕲州”。“ 第十八页,千七公至正五年(1345年)避红巾乱于瑞邑迁北海。红巾乱始于至正十一年,至正五年没有红巾一说。见小资料。序文作者不知北海即横立山。

   
第十五页最外边一行,千七公生在元末至正年间迁蘄州。至正元年(1341年),共二十八年。至正元年生,五年只有随父母迁。至正二十年可以自已迁。

   
第十页,迨元至正五年自建昌双洪滩迁居蕲州瓦屑坝。因避红巾乱复迁瑞邑横立山北海。

  千七公是来世祖,迁到蕲州生活了几十年后,遇上红巾乱复迁横立山。红巾乱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蕲州有乱是安徽肖县李二(芝麻李)、彭大、赵君用等起兵,陷江苏徐州。蕲州(湖北蕲春)徐民辉起兵,建都蕲水(湖北浠水),称帝,国号天完。此时千七公约在6065岁内,再大就不存在搬迁了。其出生接近年为1351-62=1299年。
  义宁州箬坪支录出分迁图《袁氏世考43页》千七公是排在首位的。可以理解为:辈份高或迁岀早。最早也是元朝前期。全公排在第三位,反而早岀生。

  千七公和全公比,千七公要晚岀生1299-1101=198
  (七)清公;全公
  一、《中华袁氏宗谱清公谱序》曰:“公一脉,世出江西丰城袁坊新潭。始祖清公字睿源,南宋咸淳(12651274年)年间,官拜谏议大夫,秉性耿直,因劾权奸,遭贬为鄂州司马。虽复诏于朝廷,却早起五湖之意,坚辞以归梓里。途经永兴军(兴国州)特省亲于桐桥畈(今湖北阳新排市下桥)。此乃从兄全公之迁居地,清公于早些时候曾与全公一同居此,后移大幕山,复登进士第而入仕途。全公字存中,奉父命,由江西武宁三洪滩迁来,与清公手足情深。清公既有归隐之意,便有心与全公为邻,故于同邑之吉慈乡,择定风景雅静之享潭(今隶属湖北通山),欣然落籍,以辟三径。”
  二、清公与全公为从兄弟,提供清公的有关情况:

  “南宋清公,字睿源号秋谭生於丰城袁坊新谭既长就学内翰徐矩山公之门咸淳中(1269年)登进士第十八名官授谏议大夫因弹劾权奸左迁鄂州司马后致仕将归籍经永兴军富水乡乐茶培村享潭之雅静遂肇居焉子孙绵郡南北分居蕲冶因共尊为一世。”

   
1   娶樊氏 生子一乐。袁清1209.8.8.---1277.1.24.69岁。樊氏1210.4.16.---1275.10.10.69岁。殁合葬大平蟹口卯山酉向有碑。”

按上面两条说清公登进士时为1265-1209.=56岁。干了十二年卒。


  清公和全公比,清公要晚岀生1209-1101=108


  不知相距108年的从兄弟是如何同居、同桌共饮的?(“清公于早些时候曾与全公一同居此”

    () 全公下世糸,排列于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邦习-友新-景正-如麟-安明-文享


                   2)邦俊-必昌-彦徳-如桂-国安-文质


全-宗胜-聪-政-再松-(3)邦俊-必先-彦政-如琛-安福-文盛


                   4)邦杰-必秀-彦和-添胜-仲祥-德鼎


                   5)邦学-友伦-光禄-如仁-安轮-必堂


    10世,安明 明永乐五年1408年全公十代裔孙文享字义高撰》曰:“祖如麟公郑妣覆家乘一石臼发视完好,至予考安明公官讳华字伯昭。敕封骠骑将军,祀康山忠臣庙。” 文享本人修谱写序自认是十代孙,现按十世说。

  寻祖记曰:“伯昭公正是三十六人之一,捐躯时,英年二十七岁。所幸留有二子:文亨、文贞,方有我族一派繁衍,地北天南,子孙逾万。此乃英灵不昧,千秋庇荫之功。”

  阳新袁氏全公、清公历次续修宗谱纪要曰:“永乐五年1408年全公十代裔孙文享(亨公)字义高(如麟公孙,安明公字伯昭官讳华皇封骠骑将军子)撰(享公复订铜桥家谱序)
  《佘干县志》曰:“元至正二十三(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朱取胜后,为祀死难的将领韩成、丁普郎等36人,于至正二十四年春天,建庙于鄱湖岸边,康郎山上。忠臣庙从1363年开始,历时5年建造成功。”
  从上引证可得:安明公最晚卒于1363年,时年27岁。岀生接近年约1363-27=1336年。安明公生二子,最晚25岁生长子,文享出生接近年约为1361永乐五年1408年写序时为47岁。如麟郑氏在1363年时在4760岁间,元至正甲午即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谱序中的1341年是至正元年),此年献草图谱时约53岁,岀生接近年约1354-53=1301


  全—安明,有十代人,其代间隔年为1336-1101=235 / 9=26代间隔年。

  全—仲详,也是十代。其代间隔年为1403-1101=302 / 9=33.6代间隔年。

  同样都是第十代,从第六代分支,只四代人。代间隔年却相差
7.6年虽说一支是长门,一支是四门,拉距也有些过快。


这么多的时间差?为什么??见后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20 13: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军您好:
  不是协助,本属同一谱系。目的是想把本谱糸修善以实应信息时代之要求,更接近史实。也叫自我解剖、梳理,带个头。
  我所引用的数据,全源于本家谱。全公为四十三代,不是我定的,而是谱中定的。昨贴中的众多时间差,就是论证这个(全公为固生公下43代)定位是错的!若全公真的生于公元1092年,那清公、千七公怎么办?
  全公自序中并没有何时、从何地迁入。这里有一个如何与袁氏大枝衔接问题。就是贴中的定位。我谱系本岀自义宁州箬坪支谱,却硬到横塘找连接,这岂能有对!另,在时间上连接错了也是一错百错。
  我在贴子中打引号的内容全是您发在网上的,序言中的内容,全是复制的。请自已核对一下。
  在一份合修的家谱中,兄弟、从兄弟之间能在一起生活,怎么可能会出现百年及更多的时间差呢?所以要从根子上找原因。
  千七公的资料您可能没有,我在阳新时和冠烛同时看的,还研究了。后又拍照。了解千七公是我们上次活动的一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24 16: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综合梳理

  袁固生是辕涛涂的第十七世孙(分两组数字而得),约出生于公元前231年。他为一世时,公元1101年岀生的,进行匡算时当排在固生公下第44世(前231+1092=1323/30=44世)。取43、44、45均说得通,具体到本家谱(代间隔为32年)排在42世。
  全公在家谱中定位在四十二世,无论是从时间上,从他近接触的人,还是客观上看是错的。造成的原因:

  (一)家谱首序(可能是全公亲笔)中没有明确从何时,从何地,因何迁耒。也没说明先君名讳及职务。这些内容是家谱首序必写的内容,必须明白告诉子孙后代的。若讲因不会,是不通的。(宋朝时家谱己普及到普通家庭,全公为官家之后不可能没文化。)
  (二)从序言看家谱的变化

  1全公手订原序 (约1150年)

  此序言是首序,简略讲了袁氏古名人慨况,没分支糸。没讲何原因,从何地,从何时迁耒。也没说明先君名讳及职务。说本族时只说:“先君子奉命九江,欲摹冬日之惠正,播仁风之遗泽。”修谱“是以上承厥考志,下启后人基櫖。况今日新迁土宇需之孔急,於是仿旧普法,尊前世规,重编秀梓,以继令绪云耳。”

  2享公复订铜桥家谱原序(明永乐五年1408年全公十代裔孙文享字义高撰)
  这是第二序(永乐五年实为1407年),此序也是,简略讲了袁氏古名人慨况,没分支糸。她的重点有二:其一,岀现衍接“廓公为梁开平(907910年)进士,其子有徙居蓼洲之言璞公,宋九江太守。卜宅有颜峰,毓秀之举,此兴国袁氏所由来。” 这段话有四个确立,确立了全公父亲的官位“太守” ;确立了迁移的理是“卜宅有颜峰,毓秀之举,此兴国袁氏所由来。” ;确立了“我全公为第一世始迁之祖也。” ;同时确立了全公上两代世糸:爷名廓(约889年生)—父亲名璞(约919年生)—全公(约949年生)这是全公上溯衍接时第一次岀错!
  其二,首现如麟公郑氏所藏家谱,“我祖如麟公郑妣覆家乘一石臼(舂米工具)发视完好,至予考安明公官讳华字伯昭。敕封骠骑将军,祀康山忠臣庙。”没讲谱中的内容,专讲自家三代世糸:祖(祖父)如麟(约1301年生)—父华(约1336年生)—文享(自己,约1361年生)。文享自称是全公第十代孙,由此得全公约生于1361-32x9=1073年。文享为全公定了两个岀生时间,其时间差是1073-949=124年。这是全公上溯衍接时第二次岀错

  这两次错是文享一人所为吗?不是。从元至正甲午(公元1354年)年发现如麟家家谱,没引起族人的重示。事过54年后修家谱时,如麟的孙子文享(亨公)将谱拿岀,想以此为据合修族谱。遭到多数人反对,全公门下人多势众没有通过。交点集中在如何定全公与如麟公之间的代关糸。文享虽有父亲华的大名气,毕竞势单力薄。就连文享好不容易自认是全公的十代孙也没保住,事过378年后,即清乾隆四十九年甲申八月(公元1785年),伯昭公十三世孙,即文享的十二世孙,岁进士即撰儒学训导,秉禹敬撰《重修再松公下支谱序》时才正式承认:“如麟公,字荣甫全公9世孙。郑氏为夫人。子安明,字伯昭公。全公10世孙。明洪武封骠骑大将军。伯昭公子文亨公为全公11长门长孙。明永乐五年(1408年)提修宗谱并作序”都降了一级。

  用代间隔年来论证谱中文享公,为全公的几代孙好。长门文享的父亲伯昭为第十代,其代间隔年为26年。四门仲详同是第十代,代间隔年为33.6年。分支后只四代人,差别过大。若伯昭定在第九代,其代间隔年为30年。很接近本谱的平均32代间隔年。长门与四门代间隔年之差也处正常。这是以谱中论。

  从为文享定代数之争这件事分折,如麟公郑氏的家谱里没有全公的大名,若有,就按谱中说的,那还会有代数的变更?若有,人数在少有文字根据,众人也只能信服。换言之,如麟公郑氏家谱不属全公直接世系,属另谱。
  此次修谱虽草草收埸,因文享父亲华字伯昭是忠臣名气大,在谱中得到长门位置的同时,却给全公留下了错误的时间定位。

  3续修谱序(1416年)孟秋月裔孙文质字义立谨撰

  这次修家谱与永乐五年(1407年)修谱只间隔八、九年。为什么又急着修?只能说明对前次所修谱不满意。全公第十一世孙二门文质序中言:“今富川铜桥一派,从流溯源当易於指掌。然使图谱残缺,亦难向风霜剥蚀之,后凭空而臆度也。但同里环处惟:伯昭、伯贵、伯用、伯和数公之裔,耳馀散布别里他乡。”文质是二门代表,也是上次修谱者之一。刚修七八年的谱怎会“图谱残缺”呢?显然不是指谱书损坏,而是指谱中内容残缺,属凭空而臆度。由此评论,可知明永乐五年修谱时争吵是极烈的,结果是失败的
  此序为“如麟公郑氏家谱”制定岀现时间为至正甲午(1354年)年,是从叔伯政於郑婶筪笥中拾本宗世派草图一卷。改由石臼变为筪笥中。
  参照“如麟公郑氏家谱”和“ 余逢吉水石溪族兄文远者萍水客居,别后书通吊谱敦宗为念。”即书伩校谱的办法,最后形成“以铜桥始迁祖全公为一世,逐代标名,列为五世。”
  列为五世:一世全—宗胜—聪—政—再松。文质在谱糸中是全公直糸第十一代孙,上溯追记三五代人是正常的,再向上溯只有靠谱局共定。这五世,特别是全公以上世糸,与吉水文元的长达十年的修谱伩是分不开的。文质公为什么花十年时间与吉水书通吊谱,说明吉水谱不合文远的要求,处在修谱时间段。文质以吉水谱为主据而排世糸,吉水文远则将文质所写纳入吉谱一分支,即然两人认兄弟,家谱中互有对方世糸图是在正常不过的。这就是习水谱、世盟谱中有本谱世系图的直接原因。

    4 题袁氏族谱 [明永乐丁酉(1417年春)年进士中顺大夫赵和贵撰]

  此序是通过进士中顺大夫赵和贵,向外宣布或说明此次修谱的原因和根据:“1询其族曰:吉水之石溪、富川之铜桥皆三公裔。2询其修谱之由,曰:族兄文质与吾侪(同辈)也,厥父(他父)德辉公洪武间(13681398年)宦游(为求做官,四处游走)闽瓯(福建建瓯)南归,慨旧谱之残,念吴楚之隔。命远以书通,约同志修谱,兹十载谱成焉。”
  序言34是同一件事。从中可以看出:文质的父亲徳辉(谱中曰国安)拿着家谱(讲门伐时代)四处找路子进仕途,无果。深感家谱的重要性,“慨旧谱之残”。才下决心修大谱。在不知全公何时从何地迁来的情下,只有将全公提高数代,才有廓公、华公出。“至予考安明公官讳华字伯昭。敕封骠骑将军,祀康山忠臣庙”安明是何意?是谱名?是号?序没讲。

    5 []明万历庚子年[公元1600]伯昭公裔孙均昂冕升、均标表同订《重编松公房旧序》
  序载:“自始迁祖全公承璞公之命,由豫章迁兴国时手订谱牒传后不忘,所自纂孝已载八代,世奉如珍。”时间己是公元1600年了。全公的迁移时间还是空白!但,对华公正式入谱时间作了说明:“至元至正甲午(1341年)岁(1341年是至正元年,甲午年是1354年),我如麟公元配郑氏妣避寇,他无所惜,独携前谱覆以石臼。及定,发视完好。故他姓谱多舛错,而吾族秩然者,婆之慧识,亦先公孝慈之灵有以保不朽也。子伯昭公封骠骑将军,生子文亨公字义高,於洪武元年(1368年)复加增订承祖志也。”

  (三)《袁氏世考》中有关千七、全、清公的资料

  《袁氏世考》是江西横塘袁锡光宗祖,个人奋斗三十年,于道光八年(1828年)冬月成书的。他的足迹遍大半个中国,重点则在江西。《袁氏世考》中的众多世糸资料,源于采访收集而得于众家谱。这些众家谱说宋朝以后的人和事当是可信的!锡光公到未到过铜桥?无考。若他来考查过,本家谱在1600年已定型,能算大全之谱,可《袁氏世考》中没登录。若说他没到铜桥考查,那《袁氏世考》中的有关千七、全、清、再松等这多名字从何而来?这正说明《袁氏世考》43页“义宁州箬坪支录出分迁图”源于江西,源于义宁州箬坪支。
  千七、全、清、再松等均来源于“义宁州箬坪支录出分迁图”。本家谱则是与吉水合修的。这是造成此全公非彼全公的根本原因!

结论与建议

    1 全公的世系代数(43)定位有误,无法给千七公、清公于时间上的交待。

    2 前修谱时不知,也未找准千七、全、清、再松等公来源于何谱。

    3 请达军、冠烛两亲向谱局主任修炎及谱局成员,解说我们在网上带头自我解剖的意义。若有必要我将贴中内容整理成文,邮箱发送,便利查阅。

    4 建议谱局重派人到义宁州箬坪支看看。查找此谱或相关的谱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26 21: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谱局同仁这么快就做出,“拟赴江西永修考证”的决定。太让人高兴了,在此祝旗开得胜,大获成功!
   贴子内容简作修改成文,己在邮箱向两位发岀,望查收。
   关于义宁州箬坪,见小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9-28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水县黄坳乡政府办公室向同志(0792---7892111)交流箬坪村现在叫九龙村.   
    我又通过一个龚姓家的电话0792---7597854.考证箬坪村现在叫连心村.
    一个箬坪村分成两个村了?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10-7 23: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凡袁巷福公家谱

  近日细读襄凡袁巷福公家谱,有所得:

  襄凡袁巷福公家谱,有福公、越公、复公、仲臣公、应举公、大恕公等六位祖公。分自不同时间迁至呢咀袁巷。共同之处是没有确切地始迁时间,没有确切地始迁地点。只福公谱序言中有,自右江首府首县之传说,更无县之何地。

  按清光绪(1891年)版袁巷福公家谱所标时间计:

  一,福公,始迁时间在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用代间隔年来看看。
  福公的六世孙,大綵,生于明万历戊申(1568年)年二月二日。
  福公的八世孙,士吉,生于清顺治庚子(1660年)年九月一日。
  福公的十四世孙,玉锡,生于清咸丰丁巳(1857年)年。
  平均为1857-1568=289÷8=36代间隔年。
  平均为1857-1660=197÷6=33代间隔年。取中为34代间隔年。
  福公约生于l857-34×13= l857-442=l415
  福公首迁时岁数约30岁左右。


  二,复公,约在福公后六十年迁来。用代间隔年来看看。
  复公的十五世孙,开银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
  复公的十七世孙,学用生于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
  平均1911-1853=57÷2=28.5代间隔年。
  复公约生于1911-28.5×16=1455年。
  复公迁来时岁数约50岁左右。

  三,越公,约在福公后六十年迁来。用代间隔年来看看。
  越公的十一世孙,其位生于乾隆丁巳(1737年)年四月。
  越公的十八世孙,本起生于民国已未(1919年)年七月。
  平均1919-1737=182÷7=26代间隔年。
  越公约生于1919-26×10=1477年。
  越公迁来时岁数约28岁左右。

  在上三公之间还可细分,福公与复公同辈(复公来后直等到他的第五代出生后才并用福公定的第五代辈字就是证明。) 越公辈最低,比福公低三辈,但越公与福公支门更近(从谱中可证明,在写三公时,越公辈晚却写在复公前面,供神位也是越公左,复公右。)

  四,仲臣公
  仲臣公迁来的时间,正好处在河南白牛发生反朝事件(16391642年)时间范围内。这样说理由有二:其一,仲臣公迁到呢咀后就定位在第七世“九”字辈,因为仲臣自然会说他的下一代为“士”字辈。其二,用代间隔年说。福公繁衍到第七世“九”字辈,需要到1415+34×6=1623年。1642年时,仲臣公19岁。可以认定他与白牛有关联。

  泥咀谱记录仲臣公下传了七代,到福公下第十四世开畛、开畲、开菑只具名,没有下文。是修谱时这三兄弟没参加?还是外迁了?均有可能。


  五,应举公

  应举公和仲臣公迁来的时间一致,也是处在河南白牛发生反朝事件(16391642年)时间范围内。这样说理由同仲臣迁到呢咀后就定位在第七世“九”字辈。福公繁衍到第七世“九”字辈,需要到1415+34×6=1623年。1642年时,应举公、仲臣公均在19岁左右。结伴逃走。可以认定他俩与白牛有关联。

  泥咀谱记录应举公下传了一代到士明,乏嗣而终。但应举干了几十年,挣得一份田产,临死献给祠堂了。


  六,大恕公

  大恕公是不知祖上何时从何地迁来,也不知本支的派行。多年要求加入呢咀支,没成,直到1891年修谱时才批准。大恕公下六世不予排世糸就是例证。到第七世才从“万”字辈起入泥咀主派世系。用代间隔年来看看。
  大恕公的六世孙,正懋号德臣,官四品,四邑千总。生于道光庚戌(1850年)年三月。
  大恕公的七世孙,万蕙日本留学生。生于光绪癸未(1883年)年十月。
  平均1883-1850=33代间隔年。
  大恕公约生于1883-33×6=1685年。



请益新宗亲注意:
  “福公世系上”第五页,下头。福祖下一栏,琯後镐三字,这栏致少可写六个字,因纸缺无法。能否连一下,福祖琯後镐从弟也(镐为珊公的第十代孙)。这一页上头有一“补”字。研究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袁酉 发表于 2007-11-12 13: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页,珽是褔公支下可以确定。最后出现的“琯後镐”确是费解,与‘珽’字没什么关联,可否这样解“琯後镐前从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