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郴州袁氏源流与学渊祖关系考

[复制链接]
yuanscn 发表于 2018-9-11 1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郴州袁氏源流与学渊祖关系考

来源:郴州网 作者:袁孟芳
 发布于:2018/5/7

湖南郴州辖有八县二区一市,各地皆有袁氏居住,袁氏各族都有自己的家谱,源流清晰。近十多年来,江西南康荣程一伙,打着纂修全国袁氏族谱的旗号,到各袁氏家门中宣扬接不上立姓始祖就断头谱等谬论,吹说可以帮助查找到你这家族始迁祖以上的源流;其中不惜卑鄙至以自己像片PS冒充始祖像,到处招摇撞骗。由于这伙人仅识字几个、学识不深、品行低下、敛财为主、胡编乱造,吹鼓天下袁氏一家、郴州袁氏一族,郴州袁氏皆源自袁学渊公。郴州部分袁氏家门深受其影响,想挣钱的、想出名的、也有想找祖宗的,为完成所谓中华袁氏族谱,不惜欺宗灭祖,胡乱造谱。为正本清源,二O一五年以来,陆续借阅或查找到各地袁氏的家谱,并考证其与学渊祖源流关系。现叙并考如下:


一、大韩袁氏:始祖袁学渊,字溥泉、号显韩,于唐庄宗三年(925年)登进士,授长沙府长史;明宗元年(926年),迁郴阳太守,拜国朝毅勇将军;清泰元年(934年),忏旨落官,归楚之郴居,次徒兴宁之程乡里家(即现在的资兴市蓼江镇秧田村大韩组),是最早来郴定居的袁氏家族。公娶汪、刘、金、高、扈氏五妣,生十三子,开派一十三户,子孙繁庶。长子琼公,登进士,历官吏部左侍郎,居大韩;后裔现住资兴蓼江秧田村、兴宁松岭头、青腰坪田、龙溪中洞;有18世克全徙居酃县的记载。次子瑞公,廪生,居石背,并有移居衡阳马口塘。三子珍公,廪生,住短塘;后裔现住资兴蓼江下袁家、上袁家、田头桥、柘木江、水东坪。四子珠公,举人,居丹塘;同治二年谱记载,南乡之浓溪,东乡之坪底,则珠公有子孙;今无法找到后人。五子珊公,庠生,居寺塘;后裔现住资兴寺塘、柳树坪、水东坪、上村湾。六子瑚公,孝廉,居洴塘,现住资兴蓼江华荣铺。七子碧公,进士,居高陂、勇冲、雨塘;后裔现住资兴七里高坡、株树、柏树等,半垅、东江镇仁里村(原旧市高堪头),波水坪木村袁家垅(原杨梅岭);永兴县大布江较头村,鲤鱼塘涌冲坳、枫树垅、杉木垅、凤家垅,坳背(原东岭下),四川大竹等。八子玘公,举人,住赤塘;后裔现住资兴香花岭顶上、老赤塘、上芬下袁家、程江杉木冲;苏仙良田高椅岭、许家洞镇马岭、北湖区江口,永州祈阳九牛霸等。九子珂公,廪生,住永兴丫塘;后裔现住永兴县太和石门、清水,黄泥乡六合村,塘门口源塘,鲤鱼塘高屋、板桥,七甲王家早禾岭,碧塘锦里,陕西省南郑县青山沟乡。十子珙公,进士,住七都高塘;今无法找到后人。十一子球公,庠生,居上堡、珠坪;后裔现住资兴清江上堡,龙溪菜花垅,滁口下坑、青草江,珠坪。十二子琦公,业儒,住桂阳县稿塘。十三子瓒公,业儒,居丰溪、下园;后裔现住资兴黄草花园、坦头,汝城上流,广东仁化县厚塘,并有移居汉口益阳记载。


(学渊祖像及资兴大韩袁氏琼、珍、珊、瑚、碧、玘、球、瓒八大房谱)


20180508212777467746.jpg

20180508212782138213.jpg

(学渊祖像及资兴大韩袁氏琼、珍、珊、瑚、碧、玘、球、瓒八大房谱)


2018050821280697697.jpg

(永兴珂公房民国谱)

20180508213289548954.jpg

20180508213297999799.jpg



(玘公房郴县支房民国谱及记载学渊公族1-5世名录)

20180508213376867686.jpg

(瓒公房汝城上流支房民国四年谱)

20180508213435783578.jpg

(瓒公房黄草花园支房民国三十一年谱)



(瓒公房黄草花园支房民国三十一年谱)


  学渊公祖籍江南和州乌江县大庆市积庆坊万安里,为汝南袁氏后裔。学渊公上三世为:曾祖讳丙,唐穆宗时(821-826年)武昌令;祖讳给,和州乌江县簿尉;父讳敏求,谭州武翼总辖。在大韩袁氏祠堂中保存有宋咸淳十年(1274年)八月迪功郎郴阳教授三山林应春撰、桂阳军官学教授庐陵郭元亨书、朝散郎通判郴阳兼管劝农营田事眉山李朴篆的龙凤碑,正反两面有文,刻有《辰冈书堂记》《重修辰冈书院堂记》等,记录了袁氏老祖宗袁敏求,字学古,和州乌江县汝南人(今属安徽和县);学渊和十三子的名字与居地等。

  家族世传有谱,至清同治年间有十次修谱记载。统一字排行为:厚贵文和忠,从惟子才宗;德景克弥永,兴绍继祖翁;世守自立志,居国在三公。孔孟道平章,诗书礼义长;谟烈承先训,宏猷发嘉祥;泰运逢科会,兰桂玉生香。毅勇昭前绩,经纬万代掦,贤良能嗣续,选举耀明堂。共八十个排行,厚字行为第六世。后世部分支房有所不同。现今已经传到42世。家族中出了袁琼、袁才辅、袁玘、袁子让、袁公昶、袁亚湘等人,名耀古今。

20180508213812841284.jpg


20180508213854085408.jpg

(大韩袁氏祠堂中龙凤碑及对十三子名讳、居址的记载(后图来自))



参阅郴州、资兴、永兴等地志书,与袁氏家族有关的记录,其与家谱记载大体一致。


20180508213913091309.jpg


20180508213987128712.jpg

(嘉庆郴州总志对敏求公、学渊公任职记载。我们族谱记载:袁敏求,字好古,任潭州武翼总辖。)

20180508214047124712.jpg


20180508214053935393.jpg

(故宫藏本乾隆兴宁县志。左图,对学渊公墓的记载!(P58)。右图,对进士袁琼画锦坊记载,(p62))



值得一说的是三都石背袁氏,族谱自称为学渊公长子琼公后裔,自有排行;分为七甲启道、衡阳马口塘启义和二五甲仲叟三支房。七甲启道公支、衡阳马口塘启义公支排行为:克光文组武忠惟,显裔景应友启槐,泰定运从新世大,荣华有德永祖泽。振起汝南。作述谟猷远,承先裕后贤,鸿基昭万代,燕翼绍千年。崇开仁义策,宗恩布乾坤。二五甲仲叟支房的排行为:克光文祖武忠惟,选裔景应友得仲,魁泰仕思义廷显,明荣宗德道君宜。振起汝南。作述谟猷远,贻谋裕家贤,诗书绵后嗣,礼乐本当年。崇开仁孝策,圣恩布乾坤。


20180508214714331433.jpg

瑞公房七甲支房谱

2018050822010373373.jpg

瑞公房二五甲支房谱

20180508214723372337.jpg

珂房老谱中对袁氏先祖的记录,
20180508220330413041.jpg
对仲叟公来源的记载

20180508214712831283.jpg

2018050821560797797.jpg

七甲房谱对启道、启义、得明的世系记载。仲叟为得明子。(请从右往左阅读)

20180508214779877987.jpg

二五甲房谱对启道、启义、得明的世录记载。仲叟为得明子


同一家族,且近居同乡,甚至同村,却不与大房同用排行;同一房中排行也相差如此大;且启道、启义为十五世,仲叟为十六世,侄与伯叔并称房祖,其父何置?怪哉!


参阅学渊公他房族谱和细阅七甲、二五甲袁氏族谱。原来,石背是二房瑞公居住,历来单独修谱,排行也与大房不同。十六世时让仲叟公加入,后仲叟公支房财旺人众,其子孙为将仲叟及其父得明的字纳入排行,将排行修改,导致排行不一,瑞公房从此分开,再未合谱。学渊公后裔嘉庆年间合修族谱,也是由于仲叟公支房少数人矜财使气,行为不端,导致合谱变成累讼三载,诉至县、州、府始判始息;此事在仲叟公房谱中有奉刷堂判引和判词,在碧公、珂公房族谱中有琼珍碧玘珂五房公立的《纪修谱始末》记载。


20180508220873967396.jpg

二五甲谱中的奉刷堂判引

20180508221084998499.jpg

珂房族谱中的纪修谱始末



二、汝城袁氏:汝城过去叫桂阳。其谱称始迁祖溥公,为学渊公十二子琦公后裔。据汝城谱记载,袁溥为袁州府宜春县人,登宋皇祐癸巳年(1053)进士,官司至礼部尚书,仕英宗。甲辰年(1066)讨论直陈,不避权贵,迁居汝城南薰门,继家于夏留,今为汝城袁氏始祖,葬矮江老虎垅凉伞形坤未,娶夫人何氏,夫妇的生殁葬未详,合葬高峰寨舡形庚山甲向。其世系为:琦公之孙袁植、为右司谏;植子燮(xiè)为户部郎中;燮子韶为浙江置制史;韶子槐夫,为右将军,出镇郴州路;槐夫生深、泽、溥三子;溥迁居桂阳南薰门,继家于夏留。溥子懿,懿子智珀、智珠、智明、智达。分南薰门、星岸、夏留、杲塘四房,分布于西城脚、东门、南门、梓洞、南波带、塔坪、古塘、上营田、下营田等。袁采为溥公四世孙,居星岸。

20180508221989948994.jpg

20180508221919001900.jpg

光绪三十三年桂阳(现汝城)袁氏族谱,及对先祖的记载


细阅实考汝城袁氏光绪年间族谱,疑问实多:


一是其世系中植、燮、韶、采等人皆为浙江无锡、鄞县、宁波等地袁氏等名人,且为不同家族,大家随便查史书都可以知到。查史书中记载:袁植(?~1130),字材老,无锡人;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高宗建炎三年(1129),复为监察御史、左司谏;四年(1130)十一月,遇害;绍兴元年(1131),赠直龙图阁。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入太学,登进士第;嘉定初(1208),召主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历都官郎官,迁进祭酒、秘书监崇政殿说书,进直学士,奉祠以卒;后谥正献。子甫,自有传。袁韶字彦淳,庆元府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历官吴江丞、右司郎官、接伴金使。绍定元年(1228),拜参知政事。端平初,奉祠,卒年七十有七,赠少傅。后以郊恩,累赠太师、越国公。韶之父为郡小吏,给事通判厅。


二是袁植、燮、韶生活时间与溥公不可能为世系。据汝城谱记载,袁溥为宋皇祐癸巳年(1053)进士,其先祖袁植生活于?--1130年,袁燮生活于1144年-1224年,袁韶生活于1158-1234年。哪有比祖先还先出生的后裔?


三是采公不可能是溥公的后人。汝城族谱记载袁采为溥公四世孙,且在多篇序中记录了袁采。袁采、号梧坡,是《袁氏世范》作者、浙江乐清县令。如汝城袁氏族谱中《新建二尹泰亨袁公传》,公讳景春,字泰亨,梧坡先生八世孙也;《星岸尔尚袁公传》,公讳正志、字尔尚,星岸梧坡公十五世孙也。浙江西袁家谱,明确记录:西袁始祖子诚,生子国贤,国贤生子二:袁章与袁采;西袁为章公后代,采公迁居衢州信安。采公名气太大,不是学渊公后裔是肯定的!


20180508222026942694.jpg
浙江西袁袁氏族谱世系图,采公(即梧坡)为子诚公孙。(图片来源袁孟赫)


四是从琦公至袁溥共七代人,袁琦为渊公第十二子,琦公起码在934年以后出生,溥公1052年进士,至少应1020年前出生;从琦公到袁溥共七代,934至1020年共86年,86年发展七代人,代平间隔12.3年,可能吗?


五是其族谱《袁氏源流》一文中,为大宋淳熙乙巳岁(1185)七世孙贡生文辉谨撰,大明嘉靖己酉岁(1549)十二世孙选进士价盥手增订。且明写“价繙阅残编,详加考订,删繁而就简,因略而致详”。明朝中后期的袁价,凭什么删减祖宗的源流世系,究竟删减修改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20180508222123542354.jpg

(汝城族谱中袁价修改袁氏序的记载)


六是如袁植、燮、韶、采等为琦公之孙,如此朝廷大员或声名显赫之子孙,才3-4世、间隔几十年,怎么会在学渊公其他房的谱中没有半点记载呢?


七是其族谱中《凡例》一,溥公为桂阳(现汝城)始迁祖,而槐夫祖濬其流。怎么不是学渊公为始祖或琦公濬其流,与学渊公族谱记载的琦公居桂阳(现汝城)稿塘不一致。


201805082225005656.jpg


20180508222529922992.jpg



八是溥公房是明嘉靖年间袁价才第一次修谱的,接学渊公名下己是二十二世了!而我们其他房都是六世开始统一了排行。既然知道是学渊公的子孙,为什么不用学渊公房的排行?而且早期的也没有一个人的名字与学渊公房的相符合。


九是再者,汝城族谱记载:溥公为礼部尚书,兴宁县出了宋时礼部尚书,志书中怎么会没有一点记载呢?在宋史中,可以查找到汝城族谱中记载的英宗治平初(1064)诏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案。史书中,礼官范纯仁、吕诲、吕大防忤旨免官,都有名字,而作为礼部尚书袁溥却没有记录,怪哉。


细考慎究,其实汝城这支袁氏,最有可能是浙江袁氏的后裔,以溥公、采公后裔为主并将学渊公第十二子琦公后裔合并修谱的;也有可能与袁学渊公无关。



三、桂阳袁氏:桂阳袁氏有2-3支,一是余田袁氏,二是太和珠塘袁氏,珠塘袁氏又分富叟公支(龟溪房)与申叟公支(山脚房)。


余田袁氏:余田袁氏族谱记载:始祖用和公,生于大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殁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享寿七旬有四。号太一郎,祖籍豫章吉安泰和鹅颈丘罗家塘边。年甫弱冠(约公元1082年),客游楚南之西(即现在的桂阳县),观兹佳山胜境,遂相其阴阳,度地而安居(当时地名为:塘冲)。后与刘氏开凤喜结连理,生一子一女。四世后,人繁地狭,莺迁乔木,分居四台村、马头江、呼家、仁义镇田尾村和太坪村等地,至今已传承三十多世。字辈排行如下:和美卿贤清、叔伯夫新(得)以(必)、子思仕啟正、仁(宗)万(有)礼智先、荣华富贵春、福寿喜祥祯、蔚起英豪胜、安邦定国臣、愈增科甲庆、辅佐盛朝廷、诗书垂裕后、鸿名远近馨。

20180510151494329432.jpg


20180510151414191419.jpg

(余田袁氏民国三十八年版宗谱及对始祖用和公记载)


该族民国三十八年版《袁氏宗谱》,二十三代孙富济舟揖氏撰写的《袁氏续修宗谱合田尾大坪序》中写道:我袁氏……第发源于江西豫章泰和县鹅颈坵罗家塘者袁丞相讳学渊,在朝左营,出仕云南省一十八载,以后捣在湖南衡州府斗蓬店瓦渣坪竹园里居住。开派有五母十三子,长母唐氏,所生三子,一郎即我族鼻祖,用和公太一郎,二郎居住衡耒,三郎居住常宁;次母谭氏生三子,四郎居住不祥,五郎居住衡山,六郎越数世后居金钢坪,继迁田尾;三母何氏生三子,七郎居住武水,八郎居住祁阳,九郎居住安仁;四母李氏生一子,十郎廷芝居住四川成都府梁山县;五母胡氏,名唤娇鹅,生三子,十一郎居住不知,十二郎居住永兴,小地名三都,十三郎居住宜章……。

2018051015150550550.jpg


20180510151670407040.jpg

(富济舟揖氏撰写的《袁氏续修宗谱合田尾大坪序》)


这序中首次出现学渊公之名讳,以往的谱序中从未出现过。该序落款时间为民国元年,而在民国元年续修族谱时并未刊录,为何在时隔三十七后才出现于谱序中?序中叙述的学渊公与五母十三子,与资兴大韩袁氏记载无一相符;其族人也大多不认可是学渊公后裔。倒与珠塘山脚袁氏先祖申叟公有相似的经历,来自江西泰和鹅颈坵,也许是江西填湖南时迁来的。


      珠塘山脚支:珠塘山脚袁氏迁广东乳源大泉房保存有嘉庆九年的族谱,记载:本侃公原居湖南桂阳州南乡龟塘,于大明天顺六年(1462)迁居于斯(即广东乳源大泉)。其记载湖南桂阳州南乡龟塘袁氏世系为:公谏公—邦礼公—清器公—伯玉公—寿万公—申叟公—芳惠公-添旺公—法瑞公—永达公--安泰公—本侃、本修……。


20180510145688458845.jpg


20180510145661436143.jpg


20180510145624922492.jpg


20180510145683978397.jpg /

(乳源大泉袁氏族谱。图片来源袁幸福)


永圣公编定排行为:永安本启仕廷朝,尚礼文才德舜尧,义路克昌行仁知信,复回宗祖任天高。道光年间,桂阳州修谱改为:义路常由遵圣学,诗书继祖代宣昭。

据山脚袁氏新谱记载,其祖申叟,字自天,原江右吉安泰和人也,生于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壬子七月初七辰时,咸淳八年(1272年)壬申由泰和之铜涧下鹉颈丘竹墙下来游桂邑,殁元至治三年(1323年)癸亥三月初八日戌时,卜葬老园冲。申叟公卜居邑南龟溪之东,芳惠公移居龟溪之西。添生公仍居西,添旺公复居东中门楼下。有由西而迁者,启仲迁石波,启秀迁山脚,本钦迁马巷,仕兴迁宜章。有由东而迁者,启荣迁粤东乳源大泉,礼梁迁湾塘,才寿兄弟由大泉复迁珠塘,文鐄偕才越诸侄迁狐皮山。


20180510145810101010.jpg

20180510145853395339.jpg

(桂阳太和珠塘山脚申叟公房新谱记录)

至今,山脚申叟公房则坚持老谱公谏公为始祖,未再与富叟公房合谱,更未参与临武合谱。不是学渊公的后裔。



珠塘富叟公房袁氏,珠塘富叟公房袁氏。其民国年间的族谱中,一篇无作者、无落款时间的《袁氏宗谱序》中:学渊次子瑞,禀食王朝,独居石背,妣凌氏,生二子,长克勤,宋举人,历官嘉定州别驾;次克俭,宋进士,历官涿州剌史,家住金陵,妣王氏,生子振国,禀生;续配俞氏,生子振裕,尚幼而公竟长逝矣。殡葬后,家人丰钟爱过甚,不欲他徙。于是,振国公奋身南旋,及长沙暂家焉。一日遇临邑友人,谈论之间,各述祖德,知公家学、渊源、文行俱优,(有人断为知公家学渊、源文行俱优),欲延请之。公感其诚,潜心教授数年,爱其名山佳水,遂居是地,配韩氏,生子三,长陞级、次陞绍、三陞纯。纯守梓里,陞绍迁高园壵下,传至厚业,配■氏,生二子,长汝库、次汝廊。汝廊居旧址,汝库徙郴阳之鲁塘,妣邱氏,生子伯玉,因水道未通,难为久大之图,遂弃而卜居桂郡之南上流,配贺氏,生二子,长志明、次志远。志明乏嗣。而志远配杜氏,生四子,长富叟、次贵叟、三兴(申)叟、四隆叟。生齿益繁,所居不能同地,而富叟公独相龟溪,见其脉真局广,有龙蟠虎踞之形,水绕山环,有象转犀回之势,就而居之,爰得我所则是。予族以富叟为太祖,而推其为所自出则渊公是也。


主要世系为:袁瑞--振国—升绍—汝库—伯玉—志远—富叟、贵叟、兴叟、隆叟。据其族人说,山脚袁氏“申叟公”就是此中“兴叟公”。世系录中,兴叟字发亨,生宋嘉定五年壬申(1212);与申叟房的记录完全不一致,应是2个不同的人。


20180510150492629262.jpg


20180510150482508250.jpg

(珠塘富叟公族谱中的无落款序,从右往左阅读)


乾隆年间修定排行为:永安本启仕廷朝,尚礼文才德舜尧,义路常行颂康庄,祥凝和气祖增光,正名定分传家宝,长享荣华历代昌。丁巳年续修族谱,新编辈行,以“性”字接“行”字,旧者勿用。新编辈行为:性道周程衍,嘉谟庆泽长,宏名传远近,善治普馨香,昭穆敦伦序,诗书立纪纲,英多隆际遇,盛业日宣扬。前十多个排行,与山脚申叟公房差不多。


但不知什么时候在原排行前又加了:“学瑞克振升积厚,汝伯志富寿添孔”几字,这种明显是后人加上去的。单说“富”字行,前谱不见有,肯定是富叟公后人因富叟公而写进的,可富叟公有“富、贵、兴、隆”四叟兄弟,其他兄弟的排行如何安呢?不知道这房的排行,究竟是祖宗给晚辈定,还是晚辈给祖宗定的?


20180510150632443244.jpg

桂阳珠塘富叟公房民国谱的排行

20180510150686678667.jpg

桂阳珠塘富叟公房与临武袁氏合谱后的排行表




此谱中关于学渊公次子瑞公及其子孙的生殁年月日,都精确到了时辰,而资兴、永兴学渊公房的谱中,不见学渊公一个儿子的生殁年月记载。怪哉!

此谱序的来历值得怀疑,据该房保存此谱的人讲,此谱原是一地主家的,地主就是以前的谱匠。谱匠要是利用见识他房族谱的外迁记载,作一篇伪源流序是很容易的。


20180510151246244624.jpg
珠塘富叟公房民国谱瑞公世录
20180510151394929492.jpg
珂公房民国谱琼瑞公世录

对比山脚申叟公世系与珠塘富叟公世系。嘉庆年申叟公房谱世系为:公谏公—邦礼公—清器公—伯玉公—寿万公—申叟公。而民国富叟公房谱主要世系为:袁瑞—克俭--振国—升绍—汝库—伯玉—志远—富叟。两房世系中都有伯玉公,看来伯玉公是这两支袁氏的共祖无疑(至少有一段时间)。但不知道伯玉公究竟是清器公生的,还是汝库公生的?人的儿子可有许多,父亲却只能有一个吧?伯玉公怎会有2个父亲?实在奇怪!


一九九O年,桂阳珠塘富叟公房与临武袁氏合修族谱,将临武袁氏始祖泰峻公、峻公,说成与振国公是同一人,变成了一脉三支。峻公就是泰峻公的简称,只有二支,怎么就成了三支?实难以恭维。而与申叟公合谱中的公谏公、邦礼公、清器公等先祖则不见了!


在合谱中引用资兴石背袁氏华祝堂谱励轩振作氏的《源流远叙》,将励轩振作氏原文中“历唐宋元明而降,支之分者派别衍衡永郴桂,而递十三户之人文久盛”,擅自在添改为“支之分者派别衍衡永郴临桂”,增加一“临”字,说成是资兴袁氏族谱对他们这支有记载,将临武袁氏就这样变成学渊公后裔的依据。这正是江西荣程的贯用手法!


细考珠塘袁族谱源流序与传说,这支袁氏与学渊公肯定无关。谱序中也自认为是推为学渊公后裔,只不过不太明白清乾隆时的子孙是如何推出唐朝时期祖先世系来的?利用其他族谱的外迁记载,擅自将自己的世系修改为别族外迁支的后裔,再抄上他房族谱中的几篇序,甚至添加或修改几个与自己有关字,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蒙敝族众还自诩有功祖宗与家族。殊不知,历来各族对外迁支的认可是十分严格的。如真有振国公奋身南旋,从南京既到了长沙、临武,即使自己不能寻找,几世子孙内也应该会与并不算远的资兴袁氏取得联系。如得到认可,在临武袁氏族、资兴袁氏族谱中也会有记载。况这支又几经与他族合谱,数易其祖,漏洞百出,当然,如此的族谱,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和懂谱、研究谱的人,是没有人会相信的,也恐怕没有他房人会承认为自己家族有关的!



四、临武袁氏:据该族谱中,乾隆二年丁巳二十三代庠生袁继安《重修家谱序》记载:吾祖达公、远公,太祖竣公之胤也。旧客衡湘南城寄踪,其先古吴吉州西昌人也,宋熙宁初(1068-1077)辞衡入临,世傅二十有六、年历六百七十有余。达公驻于于金三之小城。越六世,贤公迁锡冲田头,立公迁沙田,义公迁铁坑毛塘,才公、友公仍落故地。远公开创于华阴之葛布堂。越四世,勝公迁界公头,金公芳公迁上堂勘下园。

20180510151775887588.jpg /

(临武界头村袁氏祠堂与老谱,此图来自孙文辉,2014-02-13 )

20180510152881108110.jpg

(中华袁氏族谱抄录的临武袁氏族谱源流序)

20180510152944134413.jpg

一九九O年临武与桂阳珠塘富叟公房合修的族谱封面(图片来源袁文华)

20180510152997139713.jpg

20180510152982588258.jpg

(临武与桂阳珠塘富叟公房合修族谱目录及序(图片来源袁文华))



查查古吴吉州西昌袁氏,为袁滋后代,来自华阴。临武袁氏宋熙宁初(1068-1077)迁入临武居住,如说泰峻公是瑞公孙子,为学渊公后裔,且离学渊公去逝的982年只有八十多年,并不算遥远,为何其族谱在1990年与桂阳珠塘富叟公房合谱前,并没有与学渊公有关的半字记载,怎么就能轻易地变换自己的祖宗。但学渊公与袁滋是无直系关系是肯定的!临武袁氏轻易合谱,别乱了自己的世系,也别乱了无辜的学渊公的家族渊源!


五、安仁袁氏:安仁县大平袁氏,堂号为汝南堂。其族谱源流概述:吾祖纠官公,原住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高竹乡(也称高行乡)早禾市江口。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 ),值军务协办于衡安之东有功,受封加职。任宽告假,淡然于名宦之外,遂卜居安仁县大平头浅塘下…… 现居安仁县坪上乡大平村。从网上查询茶陵袁氏族谱,茶陵袁氏来自江西,有迁居入安仁的记录。与学渊公无关。


六、宜章袁氏:据宜章袁氏族谱记载:余祖福公、仓公,太祖道宠公之胤也。于前明洪武年间(洪武27年),奉调自茶而宜章之黄沙堡,镇守西莾二山,后转调于宜章之城北,总镇四所关,因而筑室放显灵祠侧居住,越百余载之久,历至伯父讳良才、严君讳良本兄弟二人,天启年间移居下龙村黄江桥立宅住居。说明宜章袁氏来自茶陵袁氏,应与安仁袁氏同源茶陵。


20180510153154875487.jpg

20180510153181268126.jpg

(民国十二年宜章袁氏族谱及源流序)



七、桂东袁氏:桂东县清泉镇有袁氏居住,其族谱记载:肇自大司徒滋少子邯,自华阴来刺吉州,因留家西昌后街,再五纪瞻徙五云襪塘,再三世肇徙龙泉沿村雩塘埠,至十五世孙清可徙溪背。与临武袁氏同为袁滋的后裔。


20180510153279557955.jpg


20180510153224642464.jpg

(桂东清泉袁氏族谱及源流序,图片来源,袁孟勇 )


据学渊祖瓒公房谱记载,有十一世从朝公,徙桂东。至今无法找到其后人。



八、嘉禾袁氏:嘉禾县有袁家镇,应该有袁氏居住。有些族人到访,只在该镇政府门口问到几户袁氏有关的后人,这里的袁氏已经改为他姓。且没有袁氏族谱,具体来源不详。


在此,提醒各位郴州袁氏家门,认真辨别源流。唐朝以前所有姓氏的族谱经历浩劫,几无存世的了,大多姓氏族谱已经无法直接溯源到立姓始祖。与其让别人装模作样认真地给自己找几个祖宗,还不如有自己祖宗的自信。以老谱为底本,辨其源流世系真伪,去伪存真,不攀宗、不附祖,更不轻易地合谱。也奉劝各位热衷于修纂通谱的人士,族谱总是修给人看的,白纸黑字,世代传承,不可乱来,更不可臆造地纂谱、合谱,否则世人不齿,后世蒙羞。


  2018年5月7日成稿,9月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8-9-11 1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大作已经拜读了一遍,开宗明义,言辞犀利。行文过程有理有据,多以家谱图片进行佐证,是篇难得的好文章。读后十分令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8-9-11 1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群里虽然有不少考评纠错的宗亲,没有写作成文,十分可惜了。在群里发言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整体面貌,说过撂过,不是做学问的正确方法。理性的做法是:思路成熟后,动笔成文,有新发现和新论点,一定要以史为鉴,证据确凿。国史正史为主,辅以各支家谱。新中国成立以后编修的家谱暂不要作为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