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贵 州 习 水 袁 姓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451341788 发表于 2014-9-19 14: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民族:汉族
二、袁姓始祖及入习情况
袁姓出自妫姓,帝舜之裔,战国时陈胡公满第十一代孙诸,字伯爰,其孙涛塗敬祖,以祖父字爰(时爰与辕通)为氏,初为辕涛塗。到了汉代,涛塗后裔辕政,将“辕”去掉“车”旁改为袁政,袁姓始出。
袁姓发源于阳夏(今河南太康),曾徙居河洛之间。西汉初年,袁政十一代孙袁爰敕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夏阳定居,号称陈郡袁氏;袁爰第八代孙——卧雪高士袁安迁居河南汝南,故称汝南堂,又称卧雪堂,正守堂;北宋亡后,其一枝随南宋朝廷迁至江南,定居豫章(今江西吉安市)。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蜀南仁怀堡域受蒙军颠覆叛朝,袁世盟(亦称袁世明)时任江淮“三边总制”,“正殿御前雄威将军总制”,奉旨入蜀平叛。于当年8月15日自豫章起兵,次年正月师至,五月奏凯,诏令“留镇守土”,袁姓始入,初居习水土城。近800年间,繁衍至34代,遍及习境,今县内人口逾5.7万。外迁者达四十余县市,据不完全统计,总人口已近20万。
三、家谱
在本次袁姓修谱中搜集不同版本三十余部。其中明、清早期刻印和抄本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族中保存各种版本百余种,其中珍无数。
四、古墓:
(1) “平南王千岁” 袁世盟墓:位于习水县程寨乡罗汉寺村。为习水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雄威将军” 袁世德墓:位于习水县程寨乡罗汉寺村。
(3) “水陆大军都督”、“雄威将军总制” 袁世天墓。葬习水县东皇镇羊九(关门山水库库尾)。为习水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袁世盟四个儿子之墓:“正印将军” 袁贵、“雄威将军” 袁贤、“中军统制”袁威、“中军总制”袁猛四人合葬墓。位于习水县程寨乡罗汉寺村。
(5) “武节将军”袁忠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官坟嘴)。
(6) “节义将军”袁绍祖墓:位于习水县土城瓮溪沟小坝坝上。亦称将军坟。
(7) “下赤水边防长官司”袁绍鉴墓:葬习水县程寨乡石门小合水。
(8) “守备将军”袁潘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9) “翰林院监察史”袁承芳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水师坝皂角湾。
(10) “长官司”袁钦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水师坝。
(11) “将军一品夫人”袁氏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2) “将军”袁茂通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3) “成都协台将军” 袁仁龙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4)袁茂显“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5)袁茂道“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6)袁应泰“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7) “永宁宣府司”、“镇雄宣抚司”袁辂(字近台)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新阳袁家坳。
(18)袁宗奇“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同民镇唐朝坝。
(19)袁纶“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水师坝杨柳庄。
(20)袁茂溢“都司”、“参将将军”墓:位于葬习水县土城镇水师坝。
(21) “承务郎”袁之文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水师坝岩角头。
(22)袁腾海“将军”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儒维。
(24) “参将将军”袁谅(字清泉)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后街。
(25) “冠带总旗将军”袁良斌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官山老虎洞。
(26)清知县、民国修文县县长、中共地下党员、共和国赤水第一任副县长袁健儒(名之钰)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水狮坝。
(27) “游击将军”、“正千户”袁桂芳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狮子木猫溪。
(28) “都督佥事将军”袁尚义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狮子竹溪坝。
(29)袁镐“将军”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狮子竹溪坝。
(31)袁文乾“将军”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狮子王家沟。
(32)袁铎“将军”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狮子南垭头。
(33) “副总兵”、“冠带总旗将军”袁鍪墓,“都司将军”袁镖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秀山坪。
(34) “明威将军”袁鼎墓:位于习水县三岔河乡秀山坪。
(38) “参将将军”袁芬芳墓:位于三岔河乡狮子丁家坪坭井岗。
(39) “参将将军”袁魁芳墓:位于三岔河乡狮子竹溪坝。
(42) “岁进士”袁绅墓:位于狮子白粟坝。
(43)清嘉庆钦赐“徽仕郎”袁锦道墓:位于习水三岔河乡
(44) “黔北名士”袁吉皆(名汝谦)墓:位于原习水县官渡。
五、碑刻
1、宋代“宋帅袁千岁”碑:位于罗汉寺平南王袁世盟墓园
2、明代“通商碑”: 位于习水土城
3、明代“建金子囤碑”:位于习水土城
4、清代袁锦道墓碑:位于习水三岔河
5、明代袁绍祖墓界碑: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瓮溪沟小坝坝上。
6、明代袁茂显京都皇木勒石碑:习水县同民镇蔺江。
7、清代儒溪界碑:位于习水儒溪
8、 清袁锦道“善功志庆”碑:大溪沟和两岔河各一座。碑成六棱形,正面上部刻袁锦道坐像,像上方刻有“功垂千古”四字。碑文共188字,阴刻、直书、楷体,记述了通川大道起止和途经要地,道路险阻,修路艰辛。此两座碑至今尚存,为县级保护文物。
9、“薛公岩”石刻:袁锦道铸钱事发,朝廷薛钦差捉押进京。后不但无罪,反而赐封他为“八品征仕郎”。因祸得福,荣归故里,为感激薛钦差,亲手于薛钦差下马会晤自己处岩壁上刻“薛公岩”三个大字,而今成为一景。
10、《望乡台遗赞并序》碑刻:位于三岔河袁锦道祠右岩壁上高1.2米、宽1.05米。为“辛酉科举人”任之楷撰文,袁书浩手书,匠师候永理镌刻的。文包括题、序、赞、署名落款四个部分,共731字,竖刻、楷体,每字2厘米见方。刀法遒劲利落,镌刻秀丽端庄。
六、文物
1、“中国杉王”:位于东皇镇太平村,系袁姓入蜀(黔)始祖、平南王袁世盟手植,距今近800岁。
2、“紫薇神树”:位于罗汉寺袁氏宗祠内,系祠始建时栽,距今649岁。
3、金子、九龙、七宝、天赐等四大军事囤堡,位于今土城镇。为明万历中(公元1590年),儒溪长官司袁宝台(即袁切)领建(碑记犹存)。
4、三岔河 “望仙台石窟”:又名“袁锦道祠”,位于三岔河上纸厂南岸约20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离岩顶20余米,坐南向北,前临深渊,后倚绝壁,周围古树挺拔,远望林海莽莽,“云飞雾卷,鹤绕龙呤,仿佛蓬莱”。 为“八品寿民袁锦道立,嘉庆十五年仲冬月吉旦”竣工。其中《望乡台遗赞并序》雕刻刀法遒劲利落,镌刻秀丽端庄。文字精美,整个石窟雕刻艺术精湛。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列“袁锦道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袁世盟神主牌(习水县罗汉寺袁氏宗祠收藏)。
6、一世祖世明讳福袁君神位坐额匾(习水县罗汉寺袁氏宗祠收藏)。
7、元代古狮:现存罗汉寺袁氏宗祠,宗祠始建时雕刻,距今750余岁。
8、小合水袁氏宗祠始建元代朝门柱墩,距今753余岁。
9、袁世盟十一代孙、十七代孙神位牌(习水县罗汉寺袁氏宗祠收藏)。
10、袁桂芳将军“蜀黔儒将”匾额(习水县三岔河乡狮子袁济忠收藏)。
11、袁良斌和妻袁陈氏木雕神像(习水县土城镇水狮坝岩角头袁仕华收藏)。
12、镇家寨袁氏宗祠袁世盟神位牌(习水县隆兴镇镇家寨祠堂)。
七、祠堂
1、罗汉寺袁氏宗祠(亦称平南王祠):始建于1362年,为习水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月经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局批准修缮。今已“修旧如旧”。
2、土城镇方家坝景福寺:始建明代,距今600余岁。仁怀厅增修志载“为厅中八景之一”,清·萧光泌题诗“鱼溪晨夕寺钟鸣,千尺深潭水镜平。漫说蛟龙驱赤虺,恕涛收敛静无声”。
3、官渡鱼湾祠堂:始建明代,距今600余岁,现存宗祠上殿。4、东岳寺袁氏宗祠:始建明朝(习水县土城镇儒维)。
5、三封三袁氏宗祠:始建明朝(习水县土城镇小坝圈老上)。
6、秀山坪袁氏宗祠:始建明朝(习水县山岔河乡)。
7、渔湾袁氏宗祠:始建明朝(原习水县官渡)。
8、寨坝袁氏宗祠:始建明末(习水县寨坝镇)。
9、镇家寨袁氏宗祠:始建明末(习水县隆兴镇)。
10、杨柳庄袁氏宗祠:始建清朝(习水县土城镇水狮坝杨柳庄)。
11、大茶园寺井上袁氏宗祠:始建明朝(习水县同民镇)。
12、何家田袁氏宗祠:始建清朝(习水县同民镇)。
13、水口田袁氏宗祠:始建清朝(习水县同民镇)。
14、马滩袁氏宗祠:始建清朝(原习水县石堡)。
八、重要人物
1、袁世盟(亦称袁世明):原江淮“三边总制”,“正殿御前雄威将军”。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奉旨入蜀抗蒙戡乱。平南征战五个月,终于挫败蒙军南北夹击四川的阴谋,为南宋四川抗战打下坚实的后方基础,使广大民众免遭涂炭。奏凯后“留镇守土”,旋因箭伤复发而逝,诏追封“平南王千岁”。曾手植象征和平的“中国杉王”,并建东皇大殿(殿毁,址在今习水县城,东皇名源于此)安抚边民,致“靖域安宁”,习地文明由此迈上一个崭新台阶。
2、袁世盟四子: “正印将军”袁贵、 “雄威将军”袁贤、 “中军统制”袁威、“中军总制将军”袁猛,皆为抗蒙将领。曾随父平南立功,后增援四川曹友文部抗蒙,于简州(今简阳)大战中壮烈牺牲。
3、袁忠:袁贵之子,继承父志,于神臂山(即老泸州)大败元军,使蜀南免于涂炭,后敕封“武节将军”,葬土城观音岩官坟嘴。
5、袁隆(号崇简): “永宁边都元帅府宣抚司”,领兵征云南,于云南德松铺牺牲,诏追封“御前雄威节义将军”。
6、袁绍善:随父袁隆征云南有功,先后任“守备”、“抚标中军”、“参将”等职。
7、袁绍祖:初袭父(袁隆)职,明洪武五年授“节义将军”,镇守土城。
8、袁绍鉴:“下赤水边防长官司”,镇守下赤水里。
9、袁尚黄:明“兵部尚书”、“光禄奉政大夫”,征吴三桂有功,康熙庚申年任“参将将军”。
10、袁茂江:明授“威远卫将军”、“唐朝坝长官司”。
11、袁谅:字清泉,明授“守备将军”,因征川北有功,升 “参将将军”,谥中正大夫。
12、袁见龙(号明海):明万历28年(1600年),参加平播之役,战功显赫。《刘延揭子》言:“有加衔守备袁见龙”,“年方精壮,膂力过人,计谋熟谙,可当一面,必不可遗”。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已酉科武举。授“守备将军”、“威远卫将军”、“唐朝坝长官司”等职。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辽东战起,往援,阵亡于浑河战事。清乾隆帝恩赐“谥烈悠”,建嗣于柳溪衙门。
13、袁神武,明授“威远卫守备将军”、“文林郎”。
14、袁惠芳,明授“威远卫副将将军”。
15、袁鍪:字寿嵩,号林泉。袁世明第十四世孙。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年),袭播州赤水里长官司长官。二十八年(1600年),与兄袁初、袁切、袁年随总兵官吴广进剿杨应龙,招降擒斩多功,升授冠带总旗。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凶奴犯辽阳广陵,袁鍪升任守备,奉诏援辽。师至河南,古蔺奢崇明、奢寅叛朝,占重庆、围成都,陷四川五十余城,即奉命回师援川。二年(1622年)五月,克复重庆,提兵至江津,一战狮子河,二战杨满嘴,三战合江官坎,乘胜收复合江、仁怀二县,俘获甚多。按台张公题荐:“露宿风餐,屡死窠而一生九死;彪驰追击,剪凶类而万苦千辛。”三年,攻竹瓦寨,取土城、落红、克古蔺。治台朱公奖:“忠孝传家,素负威名,最应厚贵。”四年,进鄢家渡,打倒流水。攻克龙场坝、正顶屯,冲倮罗羿子关,直捣大方。接援黔军辟清蔺土,协守绥阳。制院题:“扬扬壮气,矫矫雄姿。籍草餐岚,身常殡於九死;当官对垒,志不缩於万人。理宜升擢以鼓舞。”七月,水西安酋叛,黔制台蔡公调援,奖曰:“百折不回,血战九军,独往用,兹父子可歼犬羊之丑”。令次子袁桂芳镇兵应调,随同盟军卢公收复湘川。五年,奉命征西,进金刀坑、白腊坎。镇师卢公奖:“父子叔侄,一门忠义,两省勋劳,屡次调取,建俸绩真,将忠白眉。”制院题:“方堪济变,力任披坚斩首;屡建奇功,入险更饶余力。”兵部复题:“升授游击。”按台吴公题荐:“同垒冲阵,转战必死之场;追奔逐此,深入不毛之地。捐躺殉难,共矢报效,生俘死毙,各获功次,所当升擢,以示鼓舞。”七年,按台陈公奖:“忠贞诚不二,国仇不共天。平蔺倚若长城,刺酋资其方略。”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六月初一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公复题:“杀气若奔山,驱百蛮而遁迹;兵声如破竹,喧两捷以扬威,绩茂蕞蚕,功高汗马。升授副总兵。”
历任“游击将军”、“副总兵”、“冠带总旗”,于修文、息烽筑城二座、屯田八千。
16、袁鼎:袁世盟第十四世孙。官游击,袭威远卫指挥佥事,封明威将军。天启二年(1622年),古蔺奢崇明、奢寅叛朝,占重庆,围成都,扰全川。袁鼎与袁鍪等克复重庆,次复仁怀、合江,生擒伪巡抚袁升龙、伪总兵丁世贵、伪知府周顶,招服节度使张成荣。后提兵攻竹瓦寨,与奢贼鏖战三昼夜,奈物尽援绝,被俘,奢寅劝降,鼎大骂不绝,被肢解而亡。
上闻,命于殉难地立忠勇祠祀奉,荫其子惠芳为参将,仍世袭指挥佥事。后又命与陈王谟同祀府城忠烈庙。
时人题《壮义勒》彰其英烈。有湖广举人、遵义知县胡从明,翟司教等为《壮义勒》赐序。仁怀进士、翰林院检讨郑之桥为《壮义勒》题诗。
17、袁仁善:明授“内江府官”、“成都协台”将军。
18、袁切:字宝台。袁世明第十四世孙。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授守备之职,袭千户,任儒溪长官司。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袭永宁宣抚司。隆庆前后,唐朝坝儒溪曾被永宁奢酋侵占,袁切平叛有功,诏封怀远将军。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至二十七年(1599年),为防卫古磁城,建金子屯、九龙屯、天赐屯等四大军事要隘,防卫古磁城安全。二十八年(1600年)领兵随吴广征剿杨应龙,进营岩门关,大战水牛塘,攻克海龙囤。有功,袭千户管儒溪屯。
19、袁初:字仙台,袁世明第十四世孙。同兄袁切共建四大有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领兵随吴广李化龙征剿杨应龙有功,授威远卫指挥佥事。亲“率子侄,举家出省(到成都)投见川湖云贵总督王象乾,首请厘定钱粮,以靖地方;次请栽抑土税,以通商贾”。对发展地方船业经济卓有贡献,在土城立有著名“通商碑”。授封怀远将军。
20、袁播芳:明授“总兵”、“参将将军”。
21、袁统:明授“游击将军”、“参将将军”。
22、袁年:号菱,袁世明第十四世孙。明万历二十八年(一六00年),李化龙率兵进剿杨应龙,袁年首倡归顺。《李化龙疏》曰:“上赤水里头目袁年,父遭酷祸(在合江被杨应龙活活肢解)投降最早,宜授以所镇抚职衔。”因军征授“威远卫镇抚”,“唐朝坝正千户”。
23、袁朝聘:袁世明第十四世孙。随兄袁谅征川北有功。后又率子袁学武攻海龙囤立功,升任“都司”。
24、袁茂显:播州“宣抚司”、“儒维长官司”、“古磁军民府正千户”。明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年)至四十年(一五六一年)三次进山在唐朝坝蔺江和古磁铜鼓溪伐皇木献明京,在泸州开福寺捐资造铜钟有功,授“威远卫将军”,“古磁正千户”。
25、袁锦道:(1739年——1816年)出生地:贵州省播州仁怀厅丁山里一甲(今贵州习水县三岔河乡三岔村)白家岗,名翔之,字宗圣。自幼聪慧,毅然摒弃“金傍题名,光耀门楣”之路,在家乡兴办实业,开山修路,建望乡台石窟。更修建“通川大道”接通“四川大界”。“途约数十里”,“穿岩缘壁,剪碍除险”,“未募毫厘,自蠲锱铢,且自奔驰,心力俱到此”。袁锦道功成业就,家丰名扬,被誉为黔北知名实业家、贵州民族工业先驱。死后葬于三岔河杨家沟,其后代为他修建了雕刻精细的石墓,族人尊称他为宗圣公、锦道祖。
26、袁之文:字履和,号乡泉。“承务郎”、“岁进士”。黔北教育家,秉性光明,语言坦荡。时故里成名之士,多出其门。清同治三年(1864年)古历腊月二十八日,率团抵御石达开部被俘,石劝其降,袁骂口不绝,被石火焚。翰林院士景其睿领贵州府亲临其家慰问,载淳皇帝旨“捐资建祠以彰忠节”。
以上名士,多为《遵义府志》、《仁怀厅增修志》所载,可查。
26、袁咨桐:*年*月生于习水**,袁世盟第*代孙,中国“三民主义”者。一九三0年六月在学潮中被捕,在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九月十七日,在南京雨花台光荣就义,年仅16岁,为牺牲在雨花台年龄最小烈士。临刑前一天,他在自己的一张照片背面写下 “永别人世”绝笔。这张斑驳的相片如今陈列在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
现南京文枢中学有一个在英烈旗帜下成长的先进集体——“袁咨桐班”,继承先辈遗志,奋发自励向上。上届传旗给下届,隔一年就有新一届的“袁咨桐班”。他们要将英烈的旗帜永远传下去,
以上重要名人皆载《仁怀厅增修志》、《遵义府志》、《袁氏家谱》。
27、袁晓岑:袁世盟第**代孙。雕塑家、国师。1915年 生于贵州省普定县。1930年 考入贵阳省立师范学校,1938年 在昆明举办个展考入云南大学,1951年 《小鸭》、《孔雀》参加全国第一届国画展览,1954年 雕塑《母女学文化》、《分到羊啦》入选“全国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1959年 雕塑《母女学文化》参展苏联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1964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雕塑展,1986年 访美并成为美国雕塑家协会第一位中国会员。擅长中国画、雕塑及诗文。建国后历任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主席、云南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袁保险 发表于 2014-12-12 19:28:20 | 只看该作者
亲:链接http://www.yuanscn.com/bbs/thread-9090-1-1.html下,看看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