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安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yuanscn 发表于 2015-4-26 14:5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二、袁安(?-公元92年)
   (袁干--袁良、袁昌、袁璋) (袁昌(家谱写作袁英)--袁安--袁京、袁敞)

  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的袁氏皆袁干的家门后代。江苏彭城称望族、江西的宜春,有一座袁山,隋、宋、元、明、清等朝,都因而有袁州之设。这座袁山的得名,也跟汝南袁家有一段渊源,原来,袁安有一个儿子叫做袁京的,少年时无意于仕途,于是就隐居于江南的一座山中,想来大概是由于当时袁氏的声誉正如日之天中,大家就把这座山命名为袁山,当时的豫章太守并曾为袁京立高士坊,看来当时袁氏的子弟想要隐居不求闻达于世,也是不太可能的呢!后来,袁京还是出山了,曾做到侍中。
   到了东汉章帝的建初年间,汝南的袁家开始大露锋芒,前后一、两百年间,袁氏的人材辈出,有的在朝廷飞黄腾达,高官厚禄,有的则以道德文章显名于世,真可以说是满门荣耀,光荣无比。而且,其余荫更绵延到南北朝以及隋唐二代,使袁氏的后裔,一直享有重要的地位。怪不得后世学者要把他们拿来做为研究古代门阀政治的一个主要个案了。 把汝南袁氏引领上青云之梯的,就是在汉和帝时,唯一能与当时飞扬拔扈的外戚窦氏相抗衡的名臣袁安。据史载,袁安守正不阿,弹劾不避权幸,当时的天子大臣,都恃赖于他,真可以说是国之栋梁。
  袁安(?-公元92年),中国东汉大臣。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他是袁绍的高祖父。少承家学。举孝廉,任阴平长、任城令 ,驭属下极严,吏人畏而爱之。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 ,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职10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专权操纵朝政,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但袁安节行素高,窦太后无法加害于他。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免冠上朝力争达10余次。其后代多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公正严明著称。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即位,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曾多次弹劾窦氏的专横。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袁安的发迹,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任何背景的凭恃,完全是靠他自己苦苦努力出来的,给后世的国人塑立了一个自力更生、奋斗成功的最佳典范。《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载,有一年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连下了十余天,地上积雪有一丈多厚,封路堵门。洛阳令到州里巡视灾情,访贫问苦,雪中送炭。见家家户户都扫雪开路,出门谋食。来到袁安家门口,大雪封门,无路可通,洛阳令以为袁安已经冻馁而死,便命人凿冰除雪,破门而入,但见袁安偃卧在床,奄奄一息。洛阳令扶起袁安,问他为什么不出门乞食,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人皆又饿又冻,我不应该再去干扰别人!”洛阳令嘉许他的品德,举他为孝廉。并又在汉章帝的建初年间出任河南尹,在职十年,政尚慈爱,被朝廷誉为"孙宝行秋霜之诛,袁安留冬日之爱",并且自此扶摇直上,成为了汉室的社稷之臣。谢安以一扇赠行,袁宏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古有“卧雪情操,扬风惠政”之赞。宋代的袁粲为刘僧敬所害,其子以身卫父,粲以“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赞之,称谓“忠臣孝子”。
   明帝永平13年,楚王英谋反败露,案件株连数千人。朝廷因袁安执法严明,便拜他为楚郡太守,审理此案。前任因上峰催办甚急,屈打成招,冤狱遍地,无辜逼死者甚众。袁安一到任,不入府衙,便先往狱中调查取证,甄别平反400余家,无罪释放。
 袁安在任十年,京师纲纪肃然。袁安名震朝野,步步高升,位至三公。据说袁安少时,父亲去世,母亲命他出门寻求风水宝地下葬,走到半路,遇到三位书生,问袁安去哪里,袁安一一具告。书生指着不远处一向阳的山坡道:“令先尊若葬此地,袁家当世代为三公。”言讫,须臾不见其踪影。袁安非常惊异,以为神仙指点,于是遂葬父于书生所占之地。因有“汝南袁氏”世家望族,累代隆盛。袁安之子袁京、袁敞最知名;乃至汉末三国初的一代枭雄袁绍、袁术皆出袁门。后人因以“袁安高卧”、“袁安困雪”等指身处穷困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晋陶渊明《咏贫士七首》之五:“袁安困积雪,貌然不可干。”唐高适《苦雪四首》之二:“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宋陆游《稽山雪》:“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看路径行人绝迹,我可便听园林冻鸟时啼,这其间袁安高卧将门闭。”他的儿子袁敞,孙子袁阳,曾孙袁逢,也都显达富贵,四世三公,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袁干8世孙袁良,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有二子,名为昌、璋。昌的子名为袁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其子孙都是后来的大官僚,因而使“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袁安有三子,其二儿子叫袁京(任蜀郡太守),其三子袁敞(袁敞,京弟,司空)。袁京有三子名为袁彭(官至太尉,封安国康侯)、袁汤(太尉)、袁贺(官拜彭城令)。袁贺的儿子袁开,更以孝行与高节见称于世,曾经被称誉为"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可谓至贤矣!"袁汤有四子名:平、成、逢、隗。(袁平,左中郎将。袁成,字文开,左中郎将。 袁逢,司空。袁隗,逢弟,太傅。)   
  袁成之子袁绍,字本初,逢之庶子,汝南汝阳人,大将军,邺侯。东汉末为司隶校尉,后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拥有了冀、青、幽、并4个州,成为当时地广兵强的割据势力。袁间的儿子袁宏,则是一位以文章绝美和高超气节见称的高士,据说,他耻于其门族的贵势,曾改名换姓隐读于师门,后来并屡徵不起,在家过其飘逸的隐士生活。此外,袁安的曾孙袁逢,以宽厚笃信著称于时,最后官拜司空,使袁家的门第越来越高。接下去袁逢的儿子袁基,曾官至太仆,其弟袁隗,官至太传,满门的显官,当时袁氏的"高不可攀",实在不难想见。
  【袁安及其家族】     袁英齐撰
  (汝南郡,始由汉高祖设置,在今河南省东南部及安徽省西部,今尚有汝南县及汝南市。凡袁安后代统称汝南堂袁氏,盖纪念祖先原居地兼联络同宗之谊故耳。)
  根据【后汉书】袁安传记载:袁安,字邵公,汝南郡汝阳县人。生年可惜不详,而卒于东汉孝和帝永元四年,戊辰岁月廿四日癸丑,(公元九十三年?)。他的祖父袁良因精通【孟氏易】而官至太子舍人,后官迁成武令。县令,今尚有成武县,在河南郑州以北,即黄河北岸。至于袁安父亲,历史全无记载,相信他早就辞世,因有历史书籍所记云,袁安葬父,路遇三书生,安以鸡酒献之,书生乃指一地云,葬此当四世为贵公。安后来官至司徒,子孙昌盛,四世三公。此虽是迷信神奇之说,诚不足信,然据此可证其父之早逝。袁安少时受其祖父影响,也精通【孟氏易】,故学得做人严谨和诚实,因而得到州里人民的尊重。他曾居住京城洛阳,大雪,人多乞食,令官见其屋为雪所封,以为安已冻死,使人除雪,但见安僵卧床上。问他何以不出,则曰:『大雪人人饥饿,何必还要出去干扰别人』?令官见他这幺说,认为贤良可嘉,即向朝廷举荐他为孝廉。后来朝廷调他到楚郡做太守,到任当天,未入衙门先行审狱,因而得即时释放者,四百多人。他为此而对人说:『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不忍为也』。后来唐朝翰愈在袁氏先庙碑文中写:(司徒任德, 忍不锢人。) 所据本此。
  自此袁安青云直上,位尊权重,于孝章帝文和三年丙戌岁五月,公元八十六年,初为司空。明年丁亥岁六月,公元八十七年升为司徒。其时,安家族「朝廷倚重,贵宠甚,不与他公族同。」薨于孝和帝永元四年,朝廷痛惜。
  袁安生子袁赏,袁京,袁敞。袁赏官至议郎,然其后代则不详。袁京,字仲誉,曾任蜀郡太守,生子袁彭、袁贺、袁汤。袁彭,字伯楚,历任广汉、南阳等诸县太守,后升光禄勋、议郎等职,后代不详。贺生子袁闳、袁忠、袁弘。这三兄弟不与乱世争权,长子袁闳更绝迹深林,筑土室自居,每饭,由人从小窗递入,老死土室里。依我所见,此人懒性,不务正业,不肯劳动,反以清高自矜,诚不足学也。时天下大乱,袁忠浮海流落南方交址,朝廷征招回京,死于途中。袁弘也不喜其家族显贵,乃变姓名,不仕,自食其力,不与诸叔伯相通。袁忠有子名袁秘,汉末战黄巾成仁,是当时民间七贤之一。袁京三子袁汤,字仲河,曾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要职,汉桓帝封他安国亭侯;死后更追封为康侯,可见朝廷对他的倚重。袁汤有子十二人,然多不着名字,独长子袁成,次子袁逢及三子袁隗最负声名。长子袁成,字文开,此人八面玲珑,无事不通,当时京城有话流行:事不谐,问文开。可是英年早逝,由其弟袁逢的儿子袁绍继承他。
  次子袁逢,字周扬,官至司空,卒于执金吾,加赠车骑将军。生子袁基、袁绍、袁术;绍过继伯父袁成。而袁基因其弟绍及术举兵讨董卓而遭卓所杀,死时官为议郎。
 三子袁隗,字次扬,他年少做官,比其兄逢更早登三公位。司农、司空、司徒,此三职当时称为三公。袁隗娶汉末大儒马融女为妻, 夫人才德兼备,【后汉书】之烈女传有记载,其后代为董卓所杀,故无闻。彼时,袁家门生遍天下,贵宠于世,昼夜游宴,来往皆轻肥,就是太过骄奢,故而埋伏下后来的灾难。当袁隗做到太傅时,受袁绍、袁术牵连,被董卓所害,同罹此难者,除了其侄袁基外,袁家在京城男妇老幼合共二百多人。时天下英雄,均感袁氏之祸,纷纷举兵助袁绍讨董卓,也导至汉朝的衰亡。以上是袁安中子袁京的后代记录。袁安三子袁敞,字叔平,官拜太子舍人、大将军、侍中等职,后升至司空。因不阿权势,清廉自守,所为不合邓太后心意,遂自杀明志,死后,朝廷始知敞公正清廉,因以三公礼葬之。至于袁敞生多少子女,甚难查考,而汉书所记祇一个,他就是袁盱。盱官至光禄勋,其志如父,不附权贵,时梁冀擅权,盱不与通。可惜其后代子孙未闻。上文提到的袁绍,字本初,袁安的玄孙,绍被曹操战败于官渡,忿而病死,夫人及媳妇等统被阿瞒所掳。其媳甄氏,美色也,为曹丕所占。初,曹植欲得之而未能,伤而以洛神赋宣其情。始名感甄赋,曹丕使改之。
  袁绍生子名谭、尚、熙,此三兄弟皆直接或间接被曹操所杀。事见三国志。
  袁术,字公路,袁逢子也,袁安玄孙。术的声望不及绍,他曾想称帝,未成而卒。他的夫人及子女投靠东吴孙权,女入孙权后宫,而子袁曜则仕于吴,其女且嫁孙权子名奋者为妻。是以袁术的子孙比袁绍的幸运,皆免于曹操的血刃。
【袁安及其后代人】       陈郡阳夏斡八世孙袁良,宫舍人,居汝南。生子二。长、次。昌子名,汉和帝时,官为司徒,尽忠帝室,封为汝南郡侯,袁安生三子:长、次、三。袁京,字仲誉娶尹氏,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大守。后由汝南迁隐宜春城北。是时,郡末以袁州名后之人,思其节、慕其贤,因名其郡曰:袁州,并名其山日:袁山。袁京有二子:长彭、次汤。袁彭,字伯楚。汉顺帝时,初为光禄动终于议郎。娶胡氏生子袁贺,字元服,为彭城郡王。相以清洁称,袁贺娶窦氏生子三:长闳、次忠、三弘。袁闳为东汉高士,字夏甫。娶许氏。少历操行。豫章大字陈蕃荐其可登三,事孝桓帝延熹。己亥二年,以安车玄终,徵之不就,后因当事将作,乃避险乱,隐居安仁驿(即今分宜县之西隅十五里七峰之麓),筑土室居之,遂名七峰为袁岭。今隐居故宅,贵址尚存。朗载郡邑志,乘其后子孙蕃衍,代有闻人自五代扰乱,逃避豫章之西山,故今郡名西山。至宋德公,字有才,号韶江,由西山徒剑邑余韶郎(今丰城之老袁坊)迄元至正年间,绍文公念高士闳公以下,二十余世邱墓在。袁复由老袁坊携眷来袁寻至闳公故里,在分宜七峰之袁岭下,遂家焉。后因地瘠田跷迁居上园,在徒今址名为夏园。因闳公字夏甫,遂以夏园志其地,不敢忘其祖也。是本族主闳公之后一脉相承而下。旧谱世系具祥,因明季崇。本末年张忠献踞袁,分左良玉等将兵抄掠分宜,焚毁村落,谱遭兵焚,仅遣臆测。 (袁银生供稿)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