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源:小武夷山镇
建斌家位于江西的武夷山镇岑源村,与福建的武夷山相距百里,但属同一山脉;福建的武夷山原名崇安县,后来为了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才改为武夷山的。而江西这边的武夷山镇,同山同水同茶同根,却没有开发,显得依然那么古朴苍桑。
不过,江西武夷山镇的茶、茶道、茶品仍然很值得一提。武夷山镇的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深绿带紫,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纯天然生长而成。采摘时间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中旬,谷雨时节,漫山茶树开始绽放嫩绿的芽叶, 采茶人一直遵循古法,雨天不采,暴晒不采,每年到了这时节,村庄间就会飘荡着烘焙新茶的芳香。可是我们的到来已经是炎炎盛夏,并看不到多少清晨的露珠挂在细嫩的大红袍茶叶芽上,不再有机会拈一颗茶芽放在嘴里细细咀嚼,让青涩的香气能持续好久好久。更见不到采茶姑娘飞快采摘的纤纤细指,听不到耳边流淌着银铃般的欢声笑语和叶子被揪下来沙沙的声响,我们只能坐在建斌的茶桌前,和程表兄一起侃侃谈及那煞是动人的情景。
诗曰: 一泓溪水涤红尘,半江晓月洒云鬓。蝉声遥传佛钟静,人到武夷无凡心。
大武夷,鬼神之作
武夷山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的中部、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方圆60平方公里,盘曲山中的长约9公里的九曲溪和夹崖森列的36峰,构成一幅碧水舟山的天然美景。它是三教名山,也有“福建第一山”的美誉。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的海拔高度为2158米,海拔增加1千米气温就降6度,可以想见在大武夷夏天所过的神仙般的日子。远离红尘,风景醉美,缕缕微风醺然,为云雾里的武夷风光更添一分秀美旖旎。于是乎,便陡然从繁华的都市回到了唐诗宋词的雅韵渲染了山的灵秀,横看是一袭水袖搅动了波光潋滟流转,近赏则是沉香古卷,述说着流转的淡墨风情。
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禁止外面的车辆进入的,通往山上的路都设了哨卡。我们搭乘保护区内程总(袁家的表亲)的车进入,在他家住下,一家人非常好客,住在他家,非常方便。主人介绍他家主要经营茶叶生意,在市区也有住房,就象候鸟,冬住城里夏住山上。山上有门面房店,有加工车间,有宾馆洋房,有四川等客人常常一住半月自备茶饭,就图的是他这里的清静闲凉。除了品茗咏诗,也可修养生息。武夷山的中草药很多,一般人家都会采会用。象是咽炎咳嗽之类的小病,他们就跑到山边地头采些“金钱草”捣烂涂于蚊虰虫咬之处或是煎水服下,便泰然安康。
他的庄园客舍依山滂水,打开窗户,满目青山映入眼帘。月上枝头,流水潺潺,伴入梦乡。清晨时分,百鸟合唱,提精醒神。外边并无卖早点的,都是各家自做,清洁卫生也不怕“地沟油”之类的污染。
武夷山的猴很通人性,与人相处十分调皮,常常向人讨要食物。等到吃饱了,兀自嬉闹一番,爬上树枝睡觉去了。远古的生灵,近代的理学故事,沉淀下来,便可以一天之内,感悟儒教的渊博,体验道家的洒脱。这一切使人顿悟,快乐不是一种简单的随性,而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与无所不在的感悟。儒释道三教合一,是武夷山名闻遐迩的重要原因。群山遮掩下的寺院,与世隔绝,但是曲径通幽。在这个世外洞天中,一边品茗一边对弈,心情也会随之空灵起来。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武夷山雕刻的和谐完美,山在水中挺秀,水围着青山逶迤,山与水浑然结合在一起,九曲回肠,曲曲折折将三十六峰穿成最美的一道风景。
坐在竹筏上,微风吹过脸颊,潺潺的溪水轻柔的抚过双脚,看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凭添几分生机。岸边千年古树盘根错节,阐述着久远的沧桑。山边浓雾围绕,竹筏在艄公的山歌中渐行渐远,好一副人间仙境。
武夷的水是山的灵魂,这里的水格外清澈,清澈得能见底。用手掬了一捧清水,冰冰凉凉的,没有一点的杂质,喝下去清洌甘甜,经过岁月的沧桑依然保持了它的清新。武夷山的水,绿得单纯,绿得幽深,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尽显阴柔醉美,令人陶醉。武夷山的云雾充满着无穷色彩,尽显朦胧和动态的美。缥缈的云雾把山峰围住,只显露朦胧的山顶。薄薄的向着远方缓慢的飘动着,向低洼处迁移;有几处波浪翻滚,仿佛蓬莱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