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起源

第二章 袁氏全国分布图

下一章 字辈
本章导读
第一节 现今住地分布汇编
第二节 分布地图及迁徙史
第三节 袁氏郡望、堂号
第四节 各地袁氏的始祖
第五节 中国移民运动简介

第一节 现今住地分布汇编

袁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4%,居第三十三位,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其分布很广,较集中的省份为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上述六省袁姓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54%。


一、广东省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东莞温塘袁氏

始居祖 讳 乃号悦塘。仕宋拜朝奉大人。原籍江西赣州府信丰县龙川乡竹子园。父,子文公。长兄讳仕迁福建莆田。弟 讳 伟承,其信丰旧额,淳化四年以宦来广乐东莞温塘之秀遂家焉。传:始至时四无人踪。闻隔山鸡鸣,访之见一姓谢者,今名谢屋边是也。娶虞州枢密使邓瓒公第九女,生四子。诚通谓四郎。四郎早夭(一女旁万安京。兆户王万乘为妻)。公妻邓氏太安人,合葬于本乡砖窑岗艮山坤之原。

二世祖讳通,娶崔氏,乃增城崔兴之女。公祖季姑生三子:盂一郎、盂二郎、盂三郎。二郎早夭。公与崔氏安人合葬于本乡陂头岗庚向之原。一说葬于增城县,治封面,不知山之土名并违坐向。

二世伯祖 讳 诚,娶郭氏,乃信丰太尉郭恺之女,生三子溟澄七小郎。公与郭氏合葬于三圮山未坤向。传七世曰中郎二郎俱住南雄珠玑巷。曰八九郎 字 守政,赐进士出身,官拜江西节度使,生四子宗达十四郎宗明三五郎俱随父住同籍江西。二世叔祖 讳 谓娶郑氏,乃省城副使郑逊之女,生三子。公与郭氏合葬于增步乡圣娘岗庚向之原。传八世曰茂昌,仲叔出居芝麻。三世祖盂一郎娶李氏,乃白马李一溪之女,生二子,长子 讳 华次子 讳 念七郎公与李氏安人合葬白马竹枝坑钱屋田坐艮向坤之原。以孙贵敕赠司徒。

三世祖盂二郎娶马氏,仕拜广西州判,子一人曰盂英。公与马氏合葬于宝岗墩巽向之原。三世伯叔祖 讳 溟娶省城金氏,生二子,长子 讳 平,次子十四郎。公与金氏合葬于大岭头巽向之原。四世祖 讳 华娶番禺詹氏,生一子 讳 盈。公与詹氏合葬于詹屋山巳辰向之原。以子贵敕赠司徒。

(居住江川第六代孙袁子通收集次子袁文权编辑整理)

公元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以上内容:东莞温塘袁氏源流(广东袁氏家族谱(引自袁文权的 引福网盟 )

提问一:我來自廣東省信宜市貴子鎮,我們有一本族譜,已破舊,依族譜上記載我們是從廣東東莞茶園來的.分散住在現在的羅定市(族譜上稱雙水),加益鎮清水,貴子鎮等地.我們準備重修族譜.族譜前面幾頁已經遺失,我們只知道在東莞茶園遷來的支稱為九日公,九日公在東莞的情況要*各位幫忙了,有相關的資料請聯系我好嗎?謝謝!

重修族譜.請各位幫忙.再謝! 電子郵箱:yuanhaiqiang@163.com 電話:13763255220. 袁海强

提问二:我叫袁荣日,是广东省汕尾市海丰人,祖籍广东省兴宁五华一个叫做袁家寨的地方.听上辈人说,祖上由五华约于清朝末期迁居紫金,后再迁海丰.本人只知是袁安三十八代孙,志君公后人.现族谱已失.

电子信箱:yrr545@163.com

提问三:广东东莞志君公是有二子,一子在东莞,一子白眉公移居龙川县,在龙川生有十八子,亦称十八谷,现龙川有四谷的裔孙约二三万人,其余十四谷移居兴宁.和平.河源.惠州.肇庆.湛江及江西.湖南等地,我这里有白眉公裔孙的族谱.

提问四:我是东莞的,我们村子也有袁氏家谱,我们是东莞黄江镇星光村。我们村子本来不在这里,是70年代龙川建水库时移民下来的,我们的族谱里不只有我们村子的人,还有东莞其他袁姓的人,好象谢岗镇等。。。。。我们村子的族谱几年更新一次,只有一些年长的人才有,我二伯曾有,我看过,我也在上面。

广东袁氏主要有2支,一为温塘茶园,一为潮汕袁氏 (袁立周答复)

志君公,妣孙氏、梁氏。职任文林郎,曾登两榜又职任广东督粮道,随升广东布政司。在职六载,告老致仕,立官籍,附广州府东莞。温塘,立宅茶园。生二子:仕兴、仕良。

志君公是温塘茶园的始祖,传到清隐公(白眉公)清陡公(红眉公),清茂公(赤眉公),清隐公18子移居余春,新余,江西等地,清陡公6子移居河南,江苏南京,西南中原等地,清茂公2子移居吉安,湖南。

另一是鳌公的9子琛公(宋大司马),主要在分布潮汕一带,揭阳分布最多!

这2只袁姓都是滋公后裔.

广东台山福安村袁氏也是温塘茶园志君公后裔,你问问英其兄有无九日公资料!

广东袁氏主要有2支,一为东莞,一为龙川 (袁洪答复)

广东东莞志君公是有二子,一子在东莞,一子白眉公移居龙川县,在龙川生有十八子,亦称十八谷,现龙川有四谷的裔孙约二三万人,其余十四谷移居兴宁.和平.河源.惠州.肇庆.湛江及江西.湖南等地,我这里有白眉公裔孙的族谱.

温塘--东莞袁山贝村:专题采访......


2、韶关(善庆堂)袁氏( 袁华盛整理 )

我们由江西吉安清朝时迁来,现在广东韶关。《善庆堂》辈分的排列是:景仰钦明世治新;欣逢广运经书呈;文章华国光先烈;诗礼传家啟盛名!我QQ是77602498,110183255我邮箱是yuan2889@21cn.com


3、广东封开袁氏 (引自袁文权的 引福网盟 ) 广东省封开县江川镇居住的袁氏族谱

广东省封开(广信)袁氏( 本谱系公元一九六零年袁子通依谱添抄按图便于日后子孙承祖辈之优良知先辈之典范尚在继往开来也 )

原始太祖:明鉴公:广东广州府推官,妻苏氏 由陕西雍州府籍居广州府任官东莞县

二世祖忠信妻麦氏

三世祖尚德妻孔氏

四世祖寿安妻李氏生子伯聪公

附:原始四世伯叔祖/寿可 /寿昌/寿康

临封始祖:由东莞县迁居封川县东厢籍

寿安长子伯聪公:妻樊氏(白石岗双葬)/益远子孙居住德宁村/益铭子孙居住双味村 /益清子孙居住登笼坊/失遗一子往平南

江川本房按图

高祖

缵纶公:景昌 (妻麦氏系本坊孟塘村人氏葬本村杉木山坐乙辛兼卯酉又葬于三元茶亭山场)

/ --联泰--畅威/ -- 壮威 /

兆昌(无嗣)

壮威 — 黼廷(嗣子腾芳)/--佐廷 — 腾芳 — 流泉(无嗣)/--亭芳(夭)--伟廷--梓彬--炳新--秋尧--

--启尧 — 伟强/--建尧-- /--仲尧 — 伟华//--梓佳--海明--振尧(夭)

--振平--/--梓汪--达明--伟龙--//--杰廷--清焕--坤明--志生--/--普焕--早明--建才--///--灿才--///

畅威--赞廷(无嗣)

--献廷--喜彬--霍新--家荣--

--信廷--梓通--秉权--章林--

--文权--志峰--

--梓洪--学明--耀威--

--梓轩--桂明--


4、广东省台山市福安村(汝南堂)-袁氏

( 海外人士 袁英齐根据家谱输入电子文档 )

根据古谱记载: 始祖是袁安,二世祖是袁敞,三世的袁汤(袁京的儿子,不是袁敞的儿子), 第四与第六世祖之间也可能有脱节,据史所载,袁逢生袁基、袁绍、袁术等。谱中六世祖袁厉,说他是 玄宗时进士 ,由此可知他是唐朝时人。袁逢是汉末人,离唐朝中叶几近五、六百年。故第五、六世祖当另有他人,我猜想其中可有袁术?因他的儿子袁耀仕于 吴 ,女嫁孙权子奋为妻。 东吴 ,其地即今之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我们的祖先曾在安徽发迹,「南京发脉本此。请参看袁氏源流总序,内中提及到的 安庆府 就在安徽的南部。宋朝时,创基公诰封浙江刺史,此与祖先籍贯或有关系。果然如我忖测,袁术与我们的血缘关系当有迹可寻。因未找到实据,此祇是大胆假设而已。

谱中疑点尚多,倘欲破之,非得下列书籍不可;如﹕【袁氏世纪】、【英雄传】、 【袁山松书】、【汝南先贤传】、【袁氏谱】、【汉阳秋】、【汉纪】、【先贤行状】等古籍。我相信其中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廿四史中的资料却不多,看来并不容易。最后特在此多谢湖枫诗社社长陈浪平乡先生以及英国名诗人黎均全先生为本谱题诗,增光不少。

一九九二年壬申岁正月于密市 Mississauga Ontario 。(一九九七年输入计算机)

广东台山袁氏家谱

发脉世数始祖 袁安 ,字邵公 ,妣金氏。后汉初举孝廉,后官拜司徒。卧雪清操,生子名京名敞。二世祖, 袁京袁敞 ,妣何氏。官拜司徒,生二子:长名 袁汤 ;次名 袁隗 。三世祖, 袁汤 ,妣孙氏。官拜大学士,太子少傅。其弟 袁隗 ,官拜司徒。袁汤生子袁逢。四世祖, 袁逢 ,妣赵氏。后汉官拜侍中郎。英齐按:逢官至司空,人咸称司空逢。由我始祖袁安至逢,此一段历史关系,可参阅此谱后之敝文(摘自〖袁安及其家族】。)

五世祖, 袁拜 ,妣李氏。六世祖, 袁厉 ,妣黄氏。玄宗时进士。(英齐按: 由第四至第六世之间必有脱节,盖玄宗乃唐朝皇帝,相去汉时袁逢远矣,然自六世迄今,一脉相承,昭然可考可信;否则,袁厉应非玄宗时人。)七世祖, 袁实 ,妣陈氏。干符进士,后授户部郎。八世祖, 袁矛 ,妣郑氏。九世祖, 袁羿 ,妣葵氏、李氏。十世祖, 袁信芝 ,妣朱氏。其弟 袁诵芝 ,咸通进士,后官拜大理寺。十一世祖, 袁在朝 ,妣吴氏。十二世祖, 袁宜政 ,妣溤氏。十三世祖, 袁补衮 ,妣黄氏。咸宁进士,官授秘书郎。十四世祖, 袁承恩 ,妣孟氏。绍圣中应私词科,南省第一人官授四门助教。

十五世祖, 袁恃 ,妣葵氏。录名十一郎。生四子: 聪芝、喜芝、左芝、右芝 。十六世祖, 袁聪芝 公,妣赵氏、邓氏。登两榜,选授福建廉使。生三子:少一、少二 、少三。十七世祖, 袁少一 ,妣陈氏、王氏。生一子名 袁志君 。十八世祖, 袁志君 ,妣孙氏、梁氏。职任文林郎,曾登两榜又职任广东督粮道,随升广东布政使。在职六载,告老致仕,立官籍,附广州府东莞温塘,立宅茶园。生二子:仕兴、仕良。英齐按:广东袁氏,应由此公始,惜不记其实际年代。请求:『网上得知安公至志君公是三十八代,我手上家谱录着的是十八代,其间失了二十代。

(资料由袁英齐提供) 台山其它资料专页...


5-1、兴宁袁氏:

袁氏蕃衍于中原,其南迁支流遂成为客家民系之一。元末明初,入粤始祖袁志君原居江西信丰下堡,官广东布政使,解职后留居东莞温塘茶园。其子清隐迁龙川贝岭青龙约小灰村,娶三妻生十八子。其第五子谷政落居于兴宁罗浮。谷政次子宗甫创基罗岗圩下鱼形,后裔分迁蕉坑、柿子坪、湴田背、上下坳及大坪小湴、鸭塘等地。龙田袁氏始祖原籍安徽凤阳府凤台县七贤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落籍广东长乐(今五华),五世贵荣迁居兴宁县龙田,八世竹友分迁坪埂,另一脉分迁叶塘洋陂。全县袁氏约1.4万人,其中罗岗近9000人,龙田3000人,其余分布于大坪、罗浮、叶塘等区。兴宁袁氏以“瑞雪”为堂号,源出东汉袁安事迹。(周)


5-2、龙川袁氏:

我是广东省龙川县的袁姓同族,我们这里有二三万袁姓族人,是广东布政使袁志君的后代,前二年我们才修族谱。志君公一子在明朝落基龙川小灰村,生有十八子,亦称十八谷(即谷字辈),今在龙川有四谷,其余十四谷迁移兴宁、河源、高州、湛江、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等地。(袁洪)


5-3、深圳袁氏: (梅)罗湖袁氏·卧雪家声

据2003年11月13日 《深圳特区报 》 报道: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

深圳袁氏,祖祖辈辈聚居于罗湖村,这里的老人家告诉记者,他们渊源自河南汝阳,祖先迁到 江西赣州 府信丰县龙川乡。 北宋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有个叫 袁姓先人 的人,自龙川乡竹子园宦游岭南,因喜爱岭南秀丽的山水,就在东莞温塘居住下来,成为东莞袁氏的一世祖。到了十二世祖 袁愚 (号彦安),专志读书却屡考不中,干脆隐姓埋名,以隐居为乐,明洪武初年,他从温塘向东南而来,于罗湖立村,成为罗湖村袁氏的开基之祖。据说,罗湖原来是罗、黄两姓的客家人居住地,后来袁姓人多了起来,罗黄两姓人住不下去了,结果罗湖村就成了袁姓人的居地。据彭全民先生考证,昔日罗湖村山环水绕的美丽之景,就是袁氏先祖开发出来的。现存的1919年《罗湖袁氏家谱》上卷,是研究深圳市区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彭全民对记者勾画出袁氏发展的大致脉络:罗湖开基之祖袁彦安与两个儿子在罗湖置田1700亩,建公祠,开始了大规模的筑室立居。后来一子迁居下沙;另一子袁奉丁生7子,长子、次子迁居泥坑、黎洞,为贼人所灭,三子迁居东莞茶山,四子五子世居罗湖,六七子迁居大棚石桥头,今天宝安大鹏镇的石桥头村袁氏,就是罗湖村袁氏的分支。清朝时迁海复界后,袁氏人重建家园。

罗湖袁氏权益关注: 港翁含冤十年盼昭雪(消息来源 《中国窗》 )去年9月,12位港人向罗湖区法院申请强制深圳市国土局执行深圳中级法院行政判决。罗湖村祖居遭强拆官司赢了执行难,港翁含冤十年盼昭雪!

申请书随函附上汝南公司已分配的96栋业主的名单,明确指出其中有13户并非罗湖村袁氏子孙。质疑其或采用了不光明手段,否则无可能占有袁氏宅基地而令旧村居民权益受到损害。

今年2月3日,罗湖村原业主港人 袁国祯、袁志明、袁焯荣、袁章、袁桂明、袁水有、袁金诺、袁敬满、袁敬就、袁培、袁柱财 等,联名向深圳市政府、人大,省政府、人大,国务院、全国人大等部门写信,请求督促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履行生效判决,维护香港业主的合法权益。

期间,12位港人向深圳市国土局提出重新裁决的申请,未获批准。罗湖区法院接受强制执行申请后,也没有任何实质的措施,一年过去了根本没有任何结果。12位港人向深圳市人大投诉后,深圳市人大曾召集深圳市国土局以及罗湖区多个政府部门协调开会,督促尽快落实解决拆迁补偿问题。港人向记者称,“即使这样,深圳市国土局依然我行我素。”汝南公司另有说法(2004年03月18日 《 香港商报 》)

袁海生《渔湖镇长美村走笔》点这里进入...


6、潮汕袁氏、台湾袁氏

潮汕袁氏移居台湾人数最多的是饶平县袁氏角一公的裔孙。角一公是我族第十代裔孙,是从揭阳长美村迁往饶平县的。据饶平县袁氏族谱记载,清康熙、乾隆年间,第十五世祖心粹公,第十六世祖庆华公,第十七世祖集福公,第十八世祖守备公等人,先后移居台湾。他们的子孙,主要集中在台北 桃园县 ,现有几千人,多年前成立桃园县袁氏宗亲会。第二十八代孙,现年80岁的袁奕正,是集福公的裔孙,他出生于台湾,其子袁增兴和袁芳德都是桃园县现职议员。第二十九代孙袁明瑛,现任桃园县袁氏宗亲会财政。此外,盘载、金勾、长美、鸥汀、西陇等村以及陆丰市也有少数袁姓村民移居台湾。曾任桃园县袁氏宗亲会第三、第四、第五届理事长的袁金水,其祖籍就是陆丰市八万镇山下村。

良公有2子一为昌,一为璋,昌生安,璋生滂 滋公生七子,二子宝生济刚,五子郊,生子一皓,皓生子一鳌,鳌生九子,鳌之九子为 琛 ,字惟宝,又字昆山,为潮汕袁氏 一世祖 ,鳌之八子琰,生子二,长为贰善,贰善生子一德,德为江西丰城袁坊一世祖 据我了解安公世系在南方是比较少的,目前我知道的江左袁大多是涣公之后。


7、台湾省的袁氏后裔 ( 袁资友整理 )

近一、两百年以来,台湾也有袁氏后代繁衍,他们主要聚居于台北、新竹、南投、嘉义、台南等地,而以嘉南地区最多,据台湾省文献会表示,台湾袁姓人家的始祖,大多是在前清时期渡海东来的,则几千年来历代袁氏先人所创造的荣耀,也分享于每一位袁姓省籍人士,他们的幸运,实在令人羡慕。

台北市(祖籍湖南新化)民國38年祖父隨軍隊遷來台灣至今,派谱如下:

(17至36代)必仲允有任, 仁义礼智信,文章华国珍,家士愈名盛。

(37至57代) 叙伦辉祖泽,合谱益尊亲,前英创伟业,後彦建奇勋。

( 2000年台湾用到“愈”/湖南用到“盛”字派 )( Arjin Yuan提供资料)


8、广东省始兴县三翠堂袁氏后裔由福建上杭瓦子街迁来 ( 袁世忠整理 )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始兴县,由于早年我们宗族败落,至今袁氏一族只剩几十人,在文革中因为家谱流失,不知我们这族的来龙去脉,我们这堂叫三翠堂,大门对联为:三翠世第,汝南家风。字派我仅记:明叔财宏光学孝,肇云远世盛家兴。据说我族是明朝从福建瓦子街搬来,清末衰落,鼎盛时有一百多户人口,衰落时外迁的很多,不知流向哪里,有的说迁往广州、东莞。如有我们一堂的宗亲请与我联系,我的地址是始兴县墨江中学,袁世忠。

(袁正周答:) 瓦子街应该是福建上杭老大街:

上杭“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乡”(以下简称“瓦子街”)外迁的,许多还有更确切的地名,如:“来苏里试街瓦子巷”、“上杭珠玑街瓦子巷”、“瓦子街鹤子树下屋埸排”、“瓦子街晒谷石”、“瓦子巷龙眼树下”、“瓦子街18号”、“上杭大塘垇瓦子街”

广东省《翁源县志》有8个姓记述有从“瓦子街”迁入:

吴(渤海郡):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福建上杭瓦子巷迁紫金,又迁连平,再迁翁源庙墩牛子圳、松塘九仙;

黄(江夏郡):元代从福建上杭瓦子巷迁翁源县长安乡(今尚同中学附近),后迁移至秀塘;

张(清河堂):明代从福建上杭瓦子巷古井头迁翁源县江尾葸茅岭下张;

王(太原堂):明正统三年(1438年)从福建汀州上杭县瓦子街迁入长安乡(今翁城五一村);

李(陇西堂)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福建上杭县迁入翁城镇;

杨(弘农堂):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从福建上杭县瓦子堡迁翁城明星、六里社背凹头等地;

涂(五桂堂)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涂赖坊迁入六里(大陂乡);

温(太原堂):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从福建上杭县瓦子巷龙眼树下迁入翁城墨岭村、富陂;

郭(太原堂):明朝中期(约1506年)从福建汀州上杭县迁入新塘铺(今新江);

丘(河南堂):从福建汀州上杭县瓦子街迁入松塘村;

林(西河郡):由福建上杭县瓦子巷移居江西,再迁翁源南浦。

广东河源林氏来人说他们的上祖是从上杭瓦子街迁移去的;广西郑氏来信说他们始祖子宁公是从永定上杭瓦子街迁去的;广东清远随人带来抄来《蓝氏族谱》记述:“始祖千十一郎公由闽上杭瓦子巷迁去。……”

元末明初,福建袁氏世系如下(但这个资料只有年长者口头传下来的)

上杭白砂镇大金村(有叫大坪里,牛眠科)世系

一世祖:福一郎

二世祖:二满郎,妣邓二娘

三世祖:念七郎,妣官五娘

四世祖:三十郎,满琳,妣张氏,生子念一郎

五十郎,满汉

七十郎,满珊,

九十郎,满琳,妣张氏,生子念一郎

五世祖:念一郎,妣钟氏,生二子长四六郎,次子失考

六世祖:四六郎有名养生公,妣江氏

七世祖:德山郎公,妣吴氏

八世祖:义公,妣吴氏长通,次光,三崇

传说该村从江西水井角搬至上杭白砂九浆(时称白眉公)义公从上杭茶地九⊙迁到大金村开基.

长汀宁化世系

一世祖:万三郎公,妣曾氏,祖祠在宁化治平乡社背村

二氏祖:十五郎,妣廖氏一娘

三世祖:八郎,妣谢氏五娘

四世祖:十七郎,妣曾氏七娘

五世祖:益郎公,留居宁化

福寿公,策武乡南坑村开基

二十七郎公,妣钟氏,上杭旧县牛氏坪开基,生子一再兴公

六世祖: 再兴公,妣吴氏一娘

七世祖: 三十郎,

七十郎

九十郎,

上杭县城袁氏

一世祖: 庚七郎公

上杭白砂袁氏:

一世祖: 七十郎公,户名昌贵,字满珊

庚七郎公和七十郎公后裔世系本人手上很全,整个上杭袁氏以这2支人口最多,您可以和我联系!

福建上杭目前袁氏始祖有:

庚七郎公,七十郎公,满琳公,二十七郎公等4支,庚七郎公支有百来人,七十郎公支有万把人,满琳公支几户人,二十七郎公几户人,各始祖以上世系因为没有老族谱,目前无没整出上杭袁氏通谱


二、山东省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河泽袁氏 (菏泽县白虎村袁训奇提供)

a/清雍正年修,家谱记载“始祖袁正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督民迁入山东曹县。据大明太祖钦锡袁氏题名玉碑记载:我迁民始祖袁公讳正,公字成甫。跟随太祖创业,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拜官镇威将军。太祖定鼎之后,首要大计,移民垦荒充实仓廪。我始祖于明洪武二年。奉诏以镇事加三级头衔,协同族叔自山西督民中书(山东)族叔择于东明县定居,我始祖选于中书省曹县黄岗集落户。后双鉴于曹州北三十五里关王庙北,有古岗一处,气势蓬勃,四周开阔,大有兴旺景象,因而迁居焉。并题其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取其名曰:‘袁家固堆’。”二世祖兄弟四人,长支祖讳铎,次支祖讳铃,三支祖讳英,四支祖讳耀。长门铎祖传子八人,长曰自举、次曰自立,三曰自斌,四曰自荣,五曰自康,六曰自宁,七曰自成,八曰自道。

b/相公庄袁氏庄内有1户,原籍庄东袁庄,1927年迁来庄内,在东门里落户。传五世,现居28口人,属二村。袁海位于彭集东北约3公里处,小清河北岸。全村235户,1130人,耕地1058亩。 据《袁氏族谱》载,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 ,袁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址*近小清河,地势低洼,为防水患,曾围村修建海子堰,故名袁海。

袁楼位于彭集南约2公里处,105国道东侧,龙宫河南岸,袁楼村民委员会驻地。全村239户,1100人,耕地1546亩。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袁姓迁此建村,并建有楼房,故名袁楼。

磨山明正德年间,袁、蔡、刘三姓迁此分建三村,名袁家庄、蔡家庄、小岗顶。后三村合称东三村。1981年更名磨山。96户。

石水袁家庄明永乐年间,袁姓徙至石水河畔建村,故名。49户。(袁立周)


2、山东省邹平县焦桥镇(东平村)的袁氏后裔( 袁资友整理 )

邹平焦桥镇的农民,袁姓甚多。谁也想象不到,田野巷陌间,在清代曾布满皇厅楼榭、御赐匾额,有“小北京”之称。相传当时山东有民谣曰:“山西康百万,河南沈万三,不及山东袁紫兰”。这袁紫兰就是袁景芳,字紫兰。袁氏第11世祖袁景芳生于康熙朝,卒于雍正年。袁家自他开始世代为官,到了其孙辈更发展到鼎盛,有18位均在京城、各州府为官。袁家11世开始,伯仲二人开始分支繁衍。老大景芳为东分,老二景文为西分。他的长孙袁守侗曾任兵部尚书等职,官居一品。 袁守侗碑: 位于邹平县焦桥镇东平村东北,碑高3.1米,宽0.86米,厚0.31米,为清乾隆甲子年立。碑文记载清朝户部、刑部尚书袁守侗官讳爵位及赐葬谥号。次孙袁守仪“官工部营膳司郎中”、“七次钦命提督”、被乾隆诰授为“中宁大夫”。家谱上记载,他曾于“乾隆五十年,蒙恩于千叟宴”。袁景芳的五孙袁守惠,“官刑部四川员外郎”“嘉庆元年蒙恩于千叟宴”。

《十二朝东华录》记载:在乾隆朝乾隆五十年中记载,第一次千叟宴的日期为“乙巳春正月辛亥”。当时,有王公大臣官员年六十者3000人参加。乾隆即兴赋诗曰:“抽秘无须更弛妍,惟将宝事纪眼耆筵。追侍□陛髻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并御制了千叟宴恭依。而千叟宴匾额上起首的“归禅人应词罢妍,新政肇庆合筵”,恰恰承接了上面乾隆御诗的开头两句。嘉庆朝卷嘉庆元年的记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只见上面写着:“太上皇御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千叟宴。赐亲王大臣、官员、蒙古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太上皇招至□御座前,钦赐卮酒。其未入座五十人各赏诗章、如意、寿杖、文绮、银牌等物。” 千叟宴上,乾隆的确曾向群臣广赐银牌匾、诗章。首次发现的袁氏千叟宴匾额终于用实物印证了这段历史。该匾长220厘米,宽87厘米,厚4厘米。匾四边有六条龙围绕,上下各两条,左右各一条,四边底色为蓝色。上边正中间有“御笔”字样,匾中间底色为棕红色,虽年代久远,匾文上御笔题写的字迹尚存隐约可见的金铂色。从乾隆五十年至今,已历经219年,整匾尚无重大损伤,字迹基本可辨。 乾隆的手书竖排。从落款看,匾额是第二次千叟宴赐给袁守惠的。根据袁氏家谱中袁守惠“嘉庆十三年卒,年六十九”推算,袁守惠时年应为56岁。

焦桥中学的大门保卫科袁家的21代长孙 袁聿尧 (想看采访全过程,请点击...)


3、山东日照袁氏

○ 袁 锡 平

近年来,退居赋闲,研究族史的机会增多,在族人协同下,多次去莒县九里坡、沂水四十里袁家庄、沂水袁家城子等村探访,查阅《袁氏族谱》,使我增长了不少族史知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鲜为人知之事。回头再细阅日照傅家疃《袁氏族谱》中的“谱记”,将这些族史资料与关心热爱族史的族人反复研讨、推断,达成初步共识。现将谫陋之见公诸於世,以期考证先祖三兄弟自冀迁鲁之秘。
点击此处详细阅读...


4、山东省寿光市候镇台东村,袁氏后裔( 袁在田整理 )

据我所知,寿光 周家疃 是个很大的村子,现已分为周一村,周二村,周三村,周四村,西周村五个行政村。那里的袁姓居民有七、八千人。

山东省寿光市 台东村 (明、清朝代叫 南皮台 )。全村绝大多数姓袁。始祖 袁安邦 ,据族谱记载,始祖安邦“原籍系直隶省正定府冀州枣强县,明初迁至山东省青州寿光县北洛庄,由北洛庄移居南皮台”。在前辈们一代代口头传授的却是“始祖在明朝时,由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下移民而来”。到现在已传到21代。

始祖安邦,娶妻范氏,生有二子。长子殿珍,次子殿颺。与始祖安邦一起移民到寿光的,还有其兄弟定邦,住在本县周家疃,也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村子。

,我这一辈是18代。袁安邦的长子袁殿珍,随舅父迁住安丘县范家庄子,改姓范。始祖安邦的第四代 袁勇之 (始祖玄孙之一),迁至本县柴家庄子,人丁很盛,现已是一个大村子了。始祖的另一玄孙 袁勇泉 ,迁至安丘洪庄子。在第六代中, 袁文绍 ,迁至都昌。和始祖安邦一起移民到寿光的,还有其兄弟叫 袁定邦 ,住在周家疃,也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村子。派谱是十五个字,即“京城守业起,保恩崇义训,延庆肇荣修,星光日月启,风云梅竹魁,好武氏泽宪,清国伟立功”。(参见:www.yuanscn.com之“世系源流”)


5、山东省移民分布情况

我是河北清河袁宋庄人氏, 始祖一说“袁化蛟“是本村族人公任的,从山西洪同 迁至清河张豆坞村,后迁至现在袁宋庄村;另一说 “袁胜天” 是本县县志所记载,自山东省迁居而来,请各位宗亲告知详情。


6、山东省胶州市北胶镇袁家岭袁氏( 袁宏兴 )

胶州市北胶镇袁家岭。传说,洪武元年从安徽的某地逃难到此地和周边地区居住。算进来已有630余年。听说,原来有一本从原籍带来的家谱,供在我们袁家岭宗祠中。传到我这辈也以第十八代了。


6、山东省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村袁氏( 袁纾 )

家谱上说,老家是陕西延安府菜市口,元末明初进士,官居大同兵部副使。至正二年,以忠烈卒于王事。墓不在单邑(今山东单县),始祖母携二位幼子逃难于单邑之北白浮图,遂安于此。

我——袁纾,现供职于山东嘉祥县第三中学,家是 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村,是从单县白浮图迁至巨野县城南曹庙,十六世族又迁到核桃园镇付庙村的。我是21世 继字辈14世至53世:基本培宜厚,乃宗继士长,益堂连作述,百代何荣光,在家新艺广,公道玉有名,仁德睦全邻,慈孝福满廷,联系方式:山东省嘉祥县第三中学 邮编 272412 电话;0537-6601980 qq: 360005401

陕西元末明初有个叫“袁应泰”的,万历年间进士,还有个“袁天佑”至元年间征战死于甘州。这个始祖应该是天佑公,袁天佑,元经阳人。


二、湖北省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谷城县、保康县(“铁锅袁”)袁氏概况( 袁资友整理 )

襄樊的袁氏实际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支是袁术的后代为本土居民,我们称之为“江北大营袁”;另一支是明朝从江西迁来(但传说为从山西洪桐县弯弯大槐树迁来),我们称之为“铁锅袁”。前者主要分布在湖北的长江沿线、河南、河北、东北,后者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谷城县、保康县、襄阳县、老河口市、郧阳地区(含十堰市)。根据谷城石花“袁家大瓦房”袁先安收藏的民国廿一年(1932年)本的《袁氏家谱》(袁本善修编)记载,谷城、保康袁氏先祖是在明朝从江西省吉安府迁来。

传说:“铁锅袁”由山西洪桐县弯弯大槐树迁来。

因为袁氏祖辈当时兄弟太多,先祖们决定分锅立灶,各带一家人四海创业。他们将一口铁锅摔破破成了八瓣,八兄弟各带一片破锅铁,作为信物。因此,只要是“铁锅袁”分出来的,都知道这一典故,是同一个祖宗。“湖北铁锅袁”祖居江西,后迁潜江、襄阳牛首袁家营、襄阳卧龙和黄集的袁家巷、襄阳郊区庞公、湖北谷城石花、谷城的盛坑、保康城关、湖北郧县、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在襄樊地区约5000多人。

“铁锅袁” 家谱详细资料,点击此处进入...


2、湖北公安县、红安,袁氏后裔( KILL、袁金国、袁拥军整理 )

咸丰年间续修的《袁氏族谱》记载,公安袁氏的先世是从江西一带迁徙至蕲黄之间的,因遭逢乱离之世,早年的家乘失传,始祖不祥,此谱中只称本支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为戍卒,屯田耕垦于公安县之长安里(今公安县孟溪镇)。祖辈为行武出身。高祖袁伦,生子三,分别为袁晡、袁□、袁曦。曾祖袁□,以任侠闻名生子袁大化。袁大化时,袁氏已成为乡里望族,其人有独行君子之德。明嘉靖年间,公安县发生严重饥荒,袁大化以二千石粮食、千两银子赈借灾民,并且焚烧了全部借券。这次义举赈济了数千灾民,但袁氏家道却因此中落。袁大化生子袁士瑜,士瑜自称七泽渔人,娶龚氏,生子三:长子袁宗道、次子袁宏道、三子袁中道。(袁正周)

我是卧雪堂后人,先人从江西宜春迁居湖北红安,现住麻城,麻城有袁姓近万人。(袁拥军提供)

袁氏庄园。袁士崇,膝下三个儿子,老大袁治雄,现为县公安局长,老二袁治强,现为袁氏集团董事长,老三袁治武,县一中校长。袁氏庄园,现在是省级保护文物,座落在县城西北的镇都村,紧挨着城区。庄园的主人袁氏家族,祖籍湖北公安县。其始祖袁敬祖于明末出仕途到此,择定县城西北的镇都村居住。至清末民初,袁氏家族的家业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


3、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卧龙镇卧龙乡袁巷村-袁氏( 袁益新 提供 )

襄阳县卧龙镇袁巷村袁氏的来源情况为最早的一位先人是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府南昌县迁来。始祖叫袁福。后又有二人袁越、袁复二人先后到此地。派序:道开万世,学本益忠,克家有子,华国光宗。后又续:楚夏隆盛,普天同乐,炎黄晚第,共享恩泽。袁启超老先生的祖上是明成化二年由江西府南昌县迁到河南。比我们这支晚迁出10-20年左右。 进一步见....


4、湖北省恩施自治区咸丰县的袁氏( 袁劲松提供 )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甲马池镇分布着袁氏两支后裔。属于由江西迁至荆州,后于清代迁至恩施。


5、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袁河村的袁氏后裔( 袁青整理 )

湖北监利县程集镇袁河村,整个村子全部是袁姓,一个杂姓也没有。


6、湖北省恩施土家自治州高中-袁氏( 袁洁 提供 )


7、湖北省阳新县的袁氏后裔( 袁氏卧雪堂后裔袁达军袁冠烛等整理 ) (清咏堂)

阳新、通山、武穴、咸宁、鄂州、黄石、黄梅、蕲春、瑞昌等地的袁氏后裔均系江西宜春(袁州府)袁安之子袁京的后代,南宋时期首迁阳新县兴国地区(原武昌府兴国州),现名阳新县排市镇下桥袁。

自明永乐丙申 (1416) 清、 民国、 共和国十二次续修家谱,载明: 自天刚公以下派行 : 天纲公---客师公---恕己公---履谦公---二师公---中仁公---象先公---诠公---承宽公---修明公---文仲公---应彦公---世贤公---显/德公---熹/贵/聪公---汉烈/千亿/五十五公---袁璞/袁谟(为王字旁莫)/袁六四/---袁全/袁清/袁仲七/(18世公祖)7----26世各脉派分九种,大同小异。自清同治三年(1865年)起,各支脉派从27世始通行划一:达观知修慎,怀仁敦孝先,克复保性善,亨嘉肇毓贤。礼教开昌运,诗书裕后生,风云长际会,相继佐乾坤,智慧传唐籍,群豪依汉升,英雄威武崛,富贵远前程。


三、浙江省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宋代都城南迁袁氏( 袁汤/袁乔) 护驾随南迁的多

原始先祖。一世庄伯。袁乃公子招之子也。二世袁炳 字 叔明。三世袁天罡,统兵大将军,著有六壬书书诀行世。四世袁柳庄,护国大将军,著有明理相书行世。五世袁蹇(寰)?连。六世袁盎 字 妥绥。七世袁孝尼。八世袁宏 字 彦治。九世袁遂。十世袁固。十一世安 字 君山。十二世袁京。十三世袁彭。十四世袁汤。十五世袁贺。自京至世贺。四世三公。十六世袁术。世代相传。至三十一世袁政字献薛。 三十二世袁甫 字 广徵,状元及第。 三十三世袁文正状及第。文文镇武状元。三十四世袁明善乃文政公之子,职任赣州府知府。因籍在于此焉。其先世居夏阳。世代官职。三十五世袁冠带。三十六世袁之善,职任广东布政,妣钟氏由江西赣州府雩郡县迁居信丰县之喜。公长子名辉鹦字清隐。其白眉,公号曰白眉公。由信丰县来居惠州府龙川县地名小灰村。祖妣丰氏、游氏。始世白眉公考妣坟莹在小灰村上坪鹧鸪田,坐丁向癸。其子孙于康熙朝重修白眉公。长子谷且、二子谷升、住原籍信丰县。谷顺住东莞县,地温塘茶园。谷政住兴宁县罗岗十三都。谷财住龙川县员田双坑口石圳。谷宝住平越峰坑口,在下米凹背。谷昌住 平越远石镇,揭阳县海边。谷德住兴宁水口将军塘。谷清住大甫县龙州。谷梅住封川今无所考(袁文权注:该支估计系临封始祖伯聪公或现江川界首等袁姓有关希有心之后辈用心查证)。以上依照白眉公第十四世孙邑庠生袁天秉 字 将德,时年九十岁宗述录。袁宗族之谱抄誉来也。(参见: 引福网盟 袁文权的袁氏家族谱网页)

西周初,周武王把帝舜的孙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侯爵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陈胡公满。他的第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伯爰的孙子涛涂,因功赐邑阳夏(今河南太康),以祖父字命姓氏,就是爰氏。春秋时,爰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爰、辕通用,故爰涛涂又写作辕涛涂。


2、浙江省诸暨、上虞、慈溪、嘉善-袁氏( 袁光亮 提供 )

浙江诸暨〖浣东袁氏家谱〗记载,诸暨袁氏始于辂公。辂公是汝南人,属汉朝袁安公之后代。公元1128年,宋室南迁,辂公护驾到达新的都城杭州,并任宣徽南院左使。辂公1134年辞官,从杭州武林门到诸暨落籍,成为诸暨袁氏的始祖。

浙江省从袁奭之后分为两支,一支是袁熙,袁熙之后有袁樞和袁植,其中袁植无后;袁熙之后为袁愷,袁愷之后又分为四支:1、诸暨的始祖是袁辂;2、慈溪的始祖袁辙、袁轼;3、上虞的始祖袁軏。袁奭后代的第二枝后代叫袁燃,其三十五代叫袁栻,其三十六代是袁熹和袁本,其中袁本无后。袁熹的后代叫袁莱,为嘉善袁氏的始祖。到2004年,诸暨的袁氏从袁安算起已发展到第63代,从袁辂算起已是27代。派系已到“承永”二字。

问题:我先祖是上虞小越的.因家谱不全只知道叫春洲公生于同治丁卯年.我太爷是汝梁公生于同治辛末年.还有房叫 鹤洲公 .我爷爷辈泛~初~字我父亲泛~之~字.爷爷再上海工作生活,我去小越没找到族人.有我这之的袁姓请联系我QQ37338565.或来电话13940937923

上海图书馆《重修上虞小越袁氏宗谱》民国15年(1926)袁昌寿等纂修 索书号JP689

始祖元,北宋时由汝南徙居青州,咸平间宦居新昌磕山。五世孙辰,徙居上虞小越镇,为始迁祖。卷五为十八世系图

我想你在上海去这里找应该很简单了,我这里只有到袁元九世孙的简单资料,春洲公生于1867年,汝梁公生于1871年,民国15年(1926)的谱应该能找到其资料!(袁正周答复)

汉安公浣东袁氏家谱 ( 袁光亮 提供 )

浙江诸暨〖浣东袁氏家谱〗记载,诸暨袁氏始于辂公。辂公是汝南人,属汉朝袁安公之后代。公元1128年,宋室南迁,辂公护驾到达新的都城杭州,并任宣徽南院左使。辂公1134年辞官,从杭州武林门到诸暨落籍,成为诸暨袁氏的始祖。

一世袁安,二世袁京,三世袁汤,四世袁逢,五世袁基(袁术之长兄),六世袁璨,七世袁慥,八世袁省,九世袁宏,十世袁湛,十一世袁试,十二世袁粲,十三世袁琳,十四世袁昂,十五世袁君正,十六世袁枢,十七世袁朗,十八世袁天衢,十九世袁瓛,二十世袁鼎,二十一世袁圭,二十二世袁孟英,二十三世袁彬,二十四世袁文美,二十五世袁盛,二十六世袁杰,二十七世袁轩,二十八世袁乾,二十九世袁和,三十世袁鐘,三十一世袁道宗,三十二世袁相,三十三世袁奭,三十四世袁熙,三十五世袁樞,三十六世袁愷,三十七世袁辂。

浙江省从袁奭之后分为两支,一支是袁熙,袁熙之后有袁樞和袁植,其中袁植无后;袁熙之后为袁愷,袁愷之后又分为四支:1、诸暨的始祖是袁辂;2、慈溪的始祖袁辙、袁轼;3、上虞的始祖袁軏。袁奭后代的第二枝后代叫袁燃,其三十五代叫袁栻,其三十六代是袁熹和袁本,其中袁本无后。袁熹的后代叫袁莱,为嘉善袁氏的始祖。到2004年,诸暨的袁氏从袁安算起已发展到第63代,从袁辂算起已是27代。派系已到“承永”二字。


2-1、宁波西袁氏 (袁孟敕提供)

民国十七年岁次戊辰良月十(十四世 袁丙熊、袁乃彬编修的《袁氏家谱》)记载:始迁祖袁子诚,因为当宋朝的大宗正寺丞知临安府,宋高宗南渡至明州,也随之定居于鄞县。八百三十多年,家谱牒自光绪庚子重修后近三十年,民国版为録三篇,曰图像、曰家训、曰荣褒;表六篇,曰世系、曰迁徙、曰选举、曰职官、曰学绩、曰公职;志五篇,曰里居、曰冢墓、曰祠祀、曰矜恤、曰艺文;传二篇,曰列传、曰列女传,以旧谱源流终焉,总三十卷。全书告成又编世系通检图上、下二册。

“宁波鄞县西袁氏”:始祖为袁子诚,宋室南渡时卜居鄞县西郊,遂著于鄞。后裔分徙至衢州、慈溪、定海等地。袁子诚生子二:长子袁国贤,次子袁采。袁采,字君载,迁居衢州信安县,嗣后不祥。袁国贤生子袁章。袁章生子四:长子袁芳,次子袁文蔚,三子袁冈,四子袁 (该字我打不出来)。

袁芳生子袁景安,袁景安生子二:长子袁衡,次子袁衍。袁衡生子袁义翁。袁义翁生子袁瑛。袁衍生子袁士元。袁士元生子四:长子袁珙,次子袁圭,三子袁瑛,四子袁 。

袁文蔚生子袁景宏。袁景宏生子三:长子袁复,次子袁衡,三子袁衍,后二子均出继。

袁冈生子三:长子袁锡,次子袁镛,三子袁 。袁镛生子二:长子袁 孙,次子袁泽民。

袁 生子袁天祥。袁天祥生子袁惠孙。袁惠孙生子袁天赐。

西袁氏原名:元戴良九灵山房集曰袁氏之居鄞者三族,曰西门袁氏、曰南袁氏、曰鉴桥袁氏。鉴桥袁氏有蒙斋絜斋二先生者,以风节行谊为时所敬仰;南袁氏有清容先生谥文清者,以奥学雄文为世所宗师;而西门袁氏则有名镛字天与者,以忠贞节义著闻于时。

宁波鄞县袁氏排行:有3支, 西门袁氏,南门袁氏 及 鉴桥袁氏 。吾宗自宋南渡,时宗正寺丞知临安府讳子诚始居鄞。递传八世,排行无定。至九世为忠字行,十世为应字行,十一世为孟字行,尚未有成诵之句。厥后十二世大字行起,讫二十七世昌字行,为句者四,为字者十有六。咸丰四年续增排行合十六字,复成四句。

十二世起旧传排行:大承祖庆 茂宏德光 行之可久 嗣世弥昌

二十八世起增定排行:恩荣济美 益祚钟祥 云礽继起 永保安康

我是第二十四辈,排行“嗣”字。 (详细资料参加宁波西袁氏专版介绍)。


2-2、宁波南门袁氏(袁可)

原编行次: 宏象开天 永丕朝纲 家传忠孝 世继贤良

续编行次: 同仁可久 厚德必昌 庆余一本 名振万方

始祖叫袁充,这里有记载:充字,德符,曾为丹阳为陈秘书郎,我记得他是北宋前出生,在宋初就已经到宁波了,葬于慈溪凤凰山

宁波南门袁氏的祖居地为: 宁波市海曙区南社坛巷

袁牧之也是属于宁波南门袁氏一支的,本名袁家莱,家字辈的。南门袁氏的第7世祖袁燮和8世祖袁甫也是历史名人啊。

查看浙江南门袁氏更多资料...


3、浙江-潮州-揭阳袁氏

丰饶的榕江下游平原,揭阳试验区西部的边缘有个创建于宋、元时代的古村落--阳潮里(今长美村一带)。这里是潮汕和台湾40余袁姓村庄、数万袁姓人口的发祥地,其纪念性建筑便是长美村“袁氏家庙”。始祖为北宋仁宋庆历年间进士、兵部尚书袁琛。袁琛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因党锢祸被贬谪到潮州任刺史,此后他就在潮州定居。其儿子袁熙于宋哲宗绍圣年间到揭阳渔湖开基立籍,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积淀。现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袁氏家庙,土木建筑保护完好。古祠内外有众多的文化古迹。

详细点此进入...


4、浙江象山县袁氏(袁生勇)

浙江省象山县人,以前听我父亲说我的爷爷是浙江象山县泗洲头峙后村人,我去过浙江象山县泗洲头峙后村,得知此村全部姓袁。 历代志书早有记载。唐时,三国袁术后裔袁卫从河南汝阳迁至宁海鉴桥。其后于元末明初,袁千二、千四兄弟及陈氏迁至灵岩山北麓今峙后建村。现名为下峙后村,共272户、862人,灵岩的雄奇秀姿,建有袁家祠堂。明万历,黄氏亦迁居灵岩山南麓今峙前,延绵不绝,开发宝山。南宋宝庆《四明志》即有灵岩建寺的记载,并云“郑仁宽、廉布、吴说尝有题咏,今皆不传”。明嘉靖《宁波府志》载:“上有一石如香炉,内有云气,如烟如雨”。《大清一统志》记:“灵岩山,岩石奇怪,极具天巧,有瀑布倒流百余丈”。清乾隆、道光县志皆称此岩为香炉岩,内有气,如烟如雨。


6、浙江奉化袁氏( □ 袁巨高辑 )

根据《慈林袁氏宗谱》记载,此系袁氏始祖袁昌年,称一元公,是司徒袁安的第31世孙。袁昌年生于宋太祖乾德元年,戊戌科进士,浙江新昌县县令,娶包氏,生一子。自河南汝南县迁徒到山东青州,在青州住到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当上了浙江新昌县令。家眷住新昌县磕山,先后住袁夹岙村、棠溪村、慈林村。

慈林村现存《慈林袁氏家谱》5卷,保存完好无损,详细记载着从始祖至今近千年的发展迁徙史。

一世:元,二世:田,三世宄、宠,

四世:长房满,居越(浙江)新昌、嵊县等地;

二房毂:居四明山、宁波等地;

三房阑方:居奉化、上海等地。

古排行:念小细从,佰千万亿兆,孝友睦渊任恤智,文廷应宗。

新班辈:孟宏学显(孟仲季英),明广升恒,仁义忠信,正大公平,秉良直道,天德维成,介尔景福,奕振家声。

现在,从袁昌年算起,已是“义忠信”字派了,即30--32代。

新昌磕山的袁氏后裔们:一分碧溪,二分上虞,三分五云,四分四明狮子桥,五分鑑(jian)桥,(鑑桥一分慈溪竹江渡,鑑桥二分寨岭今江口,鑑桥三分象山金鸡岭),六分奉化五步岭湾,七分奉化杜岭,(杜岭一分城西岙,城西岙再分尚田,杜岭二分岭东,岭东再分禄山,岭东再分加山,杜岭三分长岗,杜岭四分召望,召望再分余姚,召望再分茅山,杜岭五分堰头,杜岭六分许家田,杜岭七分尚田大池头,杜岭八分棠溪,杜岭九分慈溪,杜岭十分溪岸宅今徒汪村,杜岭十一分白桃,白桃再分慈溪陆家埠,白桃再分小溪岙,陆家埠再分慈溪城里,杜岭十二分双桥,杜岭十三分水阁,杜岭十四分新宅,新宅再分杜岙,杜岙再分嵊县金亭观下,杜岭十五分横路--分黄岩,杜岭十六分黄甘,黄甘再分镇海、江西省、湖广(湖北)汉阳、长汀、慈林,慈林再分庄岙、慈林再分上海。

《慈林袁氏宗谱》记载的名人有:袁德粼、袁瓒、袁桷、袁裹、袁均学、袁罧、袁灼、袁皋、袁燮、袁安道、袁宗道、袁仕道、袁洪等。

据奉化市统计局资料,到2002年8月止,奉化袁姓总人口5904人。


四、江苏省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江苏徐州袁氏

我叫 袁海峰 ,现在在英国工作。我们家那个地方好像有2,3万姓袁的,在我们县是四大姓氏之一。我刚才特意给爸爸打电话,问了一下我们家族的族谱,爸爸说也只能记得两句,不过他说我们有家谱的,家谱上应该比较全,但是是否可以找到他就说不清楚了。记得爷爷以前和我说过,我们是从河南汝阳牵过来的。

家族情况:

族谱:崇本树宗,保世永裕

族号:卧雪堂

住址: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

再次感谢你对家族的贡献。希望我的信息对您有帮助。我5,6月份的时候准备回国,到时好好打听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袁大怀: 我们的家乡在江苏徐州邳县陈楼镇袁湾村二组,另在新沂市港头镇袁林与我们也是辈字不错,我们的辈份排行是:天熙(希)道怀凤,震启宗福增,大自成克都。其中:(震)与(允).(启)与(加.士).(大)与(以)相通。因没有流传下来家谱,往上便不知到祖辈从哪里移居到此,只是老辈传说从江西喜鹊窝迁移到此,另说是从河南相城迁移到此,因无考据,不能妄下结论。我们于2002年修家谱时,我和本族春宗公专程去了上海图书馆家谱馆查阅时,也只查到长江下游的同家谱牒。

另外我的通讯有变: 袁大怀

手机:13812959302 电 话:0516——6411334

QQ: 59293128

EMAIL:ydh1209@sina.com


2、江苏连云港市袁姓

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板铺镇


五、江西省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江西七省联修谱2002版袁氏家谱

江西七省联修谱2002版 (福建Kill提供 QQ254987996 fc_yuan@163.com 邮编350005)

庄伯--伯辕--涛涂--选--突--雅--颇(长为侨,失考)--买--告--政--生--元--干--良、买--耀 ,

良生2子为昌和漳,昌生安,漳生滂;安生京,生和固是同一个人,生在文权兄处为11世,而江西七省联修谱为12世,京为12世,而江西七省联修谱为17世。

袁卫雄 有福建上杭白砂袁氏的资料吗?

闽上杭白砂袁氏族谱(2002版 八修谱) 福建上杭白砂袁氏族谱在1777年首次修谱 后每24年修谱一次 到1921年的七修谱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2002年才完成八修谱 八修谱总理为国昌 主编为肇湘 八修谱参修丁口为7569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上杭白砂 江西修水魁江 浙江衢县 现将八修谱部分内容抄录如下 供大家参考

第一世满珊: 七十郎 户名昌贵 开基白砂 娶郭氏 子三景鲜 景泉 景荣 私乘载满珊公生五子 有三子景豫娶林氏无 嗣 五子景容娶马氏移外省 第二世景鲜 子二 志亮 志崇 女一紫莲 又私乘载景鲜公子三 子 次子华贵

第二世景泉 娶华氏 子三 志聪 志礼 宗富第二世景荣 娶卢氏 子三 宗礼 傅祯 宗龄 又私乘载景荣公有子四 有次子志通娶谢氏 生子一名功乾 娶赖氏

第三世志亮 娶陈氏 子一豪聪 又私乘志亮公子二 有长子名留升 娶林氏 生子四 斐 细哥 三哥 四魁 斐娶邱氏 生子四 大投 赤志 陈荣 陈华 细哥娶张氏 三哥娶刘氏 生子二 长名肖隆 次子失名 四魁娶林氏第三世志崇 娶张氏 子二 仕祯 仕琳 又私乘载 志崇公子三 有第三子仕兰 娶林氏 生子四 郜 留旺 切满 细满第三世志聪 娶萧氏 子一理丛 又私乘载志聪公子三 长子溪丛 三子积富 溪丛娶严氏 生子一 名肖诚 娶赖氏 积富娶邹氏 生子二 长名仲凯娶李氏 次名仲玺娶马氏第三世志礼 娶张氏生长子 续娶范氏生次子 子二 范清 光第三世宗富 娶曾氏 生子二 续娶刘氏 子二 忠 恕

第四世豪聪 娶邱氏 子一 理宗第四世仕祯 娶江氏 子三 仲仁 仲华 仲亨第四世仕琳 娶华氏 子二 仲金 仲宝第四世理丛 娶陈氏 子二 长哥 邱陵第四世范清 娶高氏 子二 仲益 仲居第四世光 娶张氏 子四 仲宽 仲泰 仲琳 仲羡第四世忠 娶傅氏 生长子 继邱氏 生子三 仲玉 仲瑚 仲珑 仲球第四世恕 娶张氏 子二 仲珊 仲珀 移四川大足县立小白砂乡第四世满富 娶张氏 子一 庄第五世理宗 娶刘氏 子二 大富 大华第五世仲仁 娶陈氏 子二 璋 琛第五世仲华 娶黄氏 子二 昆 仑第五世仲亨

第五世仲金 娶林氏第五世仲宝 娶马氏 子一 镇第五世长哥 娶傅氏 继邱氏第五世邱陵 娶张氏 子一 继第五世仲益 娶黄氏第五世仲居 娶陈氏 子一 庆华第五世仲宽 娶傅氏 子一 文龙第五世仲泰 娶林氏 子一 文禄第五世仲琳 娶邱氏 子三 文明 文亮 文宪第五世仲羡 娶萧氏 子四 文卿 文宸 文振 文灏第五世仲玉 号鸿清 生于明宏治五年(1492年) 卒于嘉庆四十二年(1563年) 娶邱氏 生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卒于隆庆二年(1568年) 生长次子 娶李氏 生四子 子六 庆隆 庆程 庆祚 庆佑 庆裕 庆祉第五世仲瑚 娶华氏 子二 庆选 庆富第五世仲珑 娶何氏 子四 庆荣 庆翥 庆茂 庆志第五世仲球 娶傅氏 子五 庆堂 庆常 庆儒 庆明 庆寿第五世仲珊 娶傅氏 生长子 继华氏 继萧氏 生次子 子二 庆凤 庆鹏第五世仲珀 娶林氏 子一 庆祥 第五世庄 字曲溪 娶马氏 子四 上星 猷星 兆星 尧星

第六世大华 娶张氏 子一 常第六世璋 娶邱氏 子五 廷宝 廷明 廷发 廷钦 廷宣第六世琛 娶曾氏李氏 子四 廷寿 廷富 廷荣 廷华第六世昆 娶温氏 子三 秀峰 西松 廷珏 第六世仑 娶温氏 子三 廷周 廷立 廷愈第六世镇 娶雷氏 子一 义生第六世继 娶陈氏 子一 长富第六世庆华 娶李氏 子三 洞 渊 青第六世文龙 娶林氏 继张氏 子二 满 汉第六世文禄 第六世文明 娶曾氏 子二 源 海第六世文亮 娶李氏 继傅氏 庶龚氏 子二 泽 润第六世文宪 娶刘氏 子二 洪 淮第六世文卿 娶曾氏 继温氏 子移外第六世文宸 娶陈氏 继卓氏 子二 闰生 珊第六世文振 娶钟氏 子一 潭第六世文灏 娶邱氏第六世庆隆 娶曾氏 继傅氏 子三 玩 充 臻第六世庆程 号双山 乡宾 娶傅氏 生三子 继邹氏 生第四子 继周氏 子四 璨 碧 佩 珩第六世庆祚 娶胡氏 第六世庆佑 号登山 娶陈氏 子一 琮第六世庆裕 号应山 娶张氏 生子 继温氏 子八 琼 环 理 珏 玑 瑜 球 于第六世庆祉 号怀山 娶廖氏 生一子 珀第六世庆选 娶张氏 子三 彰 城 显第六世庆富 娶陈氏 子三 瑛 秀 珩第六世庆荣 娶李氏 第六世庆翥 娶周氏 第六世庆茂 娶傅氏 子一宝第六世庆志 娶吾氏 继李氏 子三 经 纬 纶第六世庆堂 号明山 娶李氏 子一 应第六世庆常 娶��氏 子一 端第六世庆儒 号金山 娶廖氏生子 继罗氏 子一 禹第六世庆明 娶陈氏 子二 瑞 向第六世庆寿 字子禄 号爱山 娶傅氏 生长子 继张氏 生次子 子二 永 定第六世上星 娶赖氏 子二 侯 化第六世猷星 娶傅氏 生子 继陈氏 子三 相 楣 植第六世兆星 娶邱氏 第六世尧星 娶朱氏 (未完待续)(袁正周)

我是满珊公裔21代孙。

17世祖松龄公为复滋三子,娶赵氏,傅氏,松龄公生于1849年,八月二十九辰时,卒于1877年。葬于浙江龙游溪口傅元龙祠后龙山 丙山!松龄公在我家族谱上仅一子国芳,字钟善,号殿升。我父亲说在1940年前后,松龄公在龙游的后裔还有写信来福建,并捎茶叶给钟善公。那时候我父亲小,喝茶时,我父亲的爷爷钟善公会给他说:这个是浙江的梓叔送来的茶叶,好喝吗?松龄公妻赵氏,我父亲说是到1943年左右过世的,90岁左右。松龄公妻傅氏,为浙江龙游溪口傅家女,一直住在浙江,松龄公也基本在浙江龙游做生意!松龄公在浙江到底几子,不得而知了!


2、江西省乐平市翥山东路8号-袁氏( 袁为善 提供 0798/6838129 )

江西省乐平市清溪卧雪堂袁氏宗亲——系清末台湾知府袁闻柝的后代。

袁聞柝( 1822—1884),字警齋,江西樂平人。咸豐年間,因軍功以保府經歷改布政司都事,留閩任用。同治八年(1869)捐陞同知。十年,左宗棠擊太平軍於樂平,聞柝率鄉勇助戰。十二年派赴臺灣差委。十三年三月,日人藉口牡丹社生番戕害琉球失風難民,以兵船侵入琅嶠(恆春),聞柝登艦叱責之,日將辭窮不能答,由是知名。為防禦日寇計,欽差大臣沈葆楨命其乘輪往後山招撫生番,得埤南、呂家望等社歸化。葆楨奏准後山開路,以聞柝攝南路理番同知,募綏靖軍及土勇入山,次第招撫番社,招民墾荒,並廣設番學。光緒元年(1875)三月復回埤南,以功陞知府銜。三年十二月隨提督吳光亮剿平阿棉納納社;五年三月,剿阿郎壹阿勒馬薩社。五月,創建埤南廳署。七年五月陞臺灣知府。九年補福寧知府。十年五月卒於官,年六十三。著有《日本窺臺始末》一卷、《開山記》四卷。

同治十三年六月,南路海防兼理番通知 袁聞柝 ,由安平港乘船至後山,於卑南登岸,招撫東部番社;並派勇兵分南北中三路進行,開鑿通至後山﹝東部﹞道路。開通後沈葆楨於十二月上臺地後山請開舊禁疏。江西樂平人 袁聞柝 ,原任南路撫民理番同知,在埤南寶桑莊之東海濱建昭忠祠,祀後山死事文武員弁、軍士。因經營卑南等地有功。

当时的守将有:翁國敏, 翁景新, 翁朝龍, 翁裕佳.翁懷清,耿世文, 袁宏仁, 袁東環.袁秉義,

袁維熊, 袁國璜, 袁聞柝 . 袁關壽, 馬信, 馬琬,馬大用.馬大賓,馬步衢,馬定國,馬雅各.馬雲驥, 高振,高斌, 高夔等。

我江西乐平这支是从汝南迁黄墩(据说是安徽)又迁三衢(浙江衢州)再迁江西鄱阳社田,宋季由社田迁于乐平。乐平的袁氏家谱从宋至今大修15次。宋朝1183年一次;元朝1130年一次;明朝1378、1381和1526年三次;清朝修八次;民国1925年修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由袁为善修一次。

清朝末年,袁闻柝之后袁孟傅从台湾回江西, 由清溪迁居乐平城东殿下,于今六代。分支迁出时,承蒙族长允许,已出资分宗谱一部,恭迎至殿下。十年动乱间,家谱无存。幸某图书馆有古文版本,经清溪袁氏第三十六世裔孙袁为善、袁迎春父子的努力,终于将甲子纪年换成公元纪年,并输入电脑,也算是有功于后人。


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袁铃北夏园-袁氏

袁银生 QQ号:11732642。东汉高士袁闳,字夏莆,曾经在豫章《今南昌》为郡太守 。 袁闳父亲名袁贺, 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郡王相。祖父名袁彭 。曾祖父名京,字仲誉。京的父亲名安,东汉和帝时官为司徒,因尽忠帝室,封为汝南《今河南汝南市》郡候。 我们家族祖先是袁闳25世孙袁绍文牵系到此开创基业的 我们最终祖先出自河南汝南。我们来自丰城老袁坊 资料记载是,开始袁闳住在我们这里。在五代时候为了逃避战乱而迁至去西山《今南昌》后来至宋德公字有才号韵江由西山迁至老袁坊《丰城》后来元朝时间我们祖先念袁闳祖先的墓还在我们这就迁至原地《江西分宜》。

陈郡阳夏斡八世孙良,宫舍人,居汝南。生子二。长昌、次璋。昌子名安,汉和帝时,官为司徒,尽忠帝室,封为汝南郡侯,袁安生三子:长赏、次京、三敞。袁京,字仲誉娶尹氏,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大守。后由汝南迁隐宜春城北。是时,郡末以袁州名后之人,思其节、慕其贤,因名其郡曰:袁州,并名其山日:袁山。袁京有二子:长彭、次汤。袁彭,字伯楚。汉顺帝时,初为光禄动终于议郎。娶胡氏生子袁贺,字元服,为彭城郡王。相以清洁称,娶窦氏生子三:长闳、次忠、三弘。袁闳为东汉高士,字夏甫。娶许氏。少历操行。豫章大字陈蕃荐其可登三,事孝桓帝延熹。己亥二年,以安车玄终,徵之不就,后因当事将作,乃避险乱,隐居安仁驿(即今分宜县之西隅十五里七峰之麓),筑土室居之,遂名七峰为袁岭。今隐居故宅,贵址尚存。朗载郡邑志,乘其后子孙蕃衍,代有闻人自五代扰乱,逃避豫章之西山,故今郡名西山。至宋德公,字有才,号韶江,由西山徒剑邑余韶郎(今丰城之老袁坊)迄元至正年间,绍文公念高士闳公以下,二十余世邱墓在。袁复由老袁坊携眷来袁寻至闳公故里,在分宜七峰之袁岭下,遂家焉。后因地瘠田跷迁居上园,在徒今址名为夏园。因闳公字夏甫,遂以夏园志其地,不敢忘其祖也。是本族主闳公之后一脉相承而下。旧谱世系具祥,因明季崇。本末年张忠献踞袁,分左良玉等将兵抄掠分宜,焚毁村落,谱遭兵焚,仅遣臆测。

此地开创祖是袁闳的第25代袁绍文为周围三个村庄的第一代开创祖先, 2代为; 啟 、3代 洪、4代 忠《雅、仲》、5代 英、6代 锐《德》、7代 简、8代 以《缉》、9代 国、10代 仕《正》、11代 一《维》、12代 世《彩、广》、13代 腾《文、伟、大》、14代 鸣《曰》、15代 宗《思、清》、16代 上《增》、17代 树、18代 定、19代 升、20代 为、21代 愈、22代 效、23代 福。 以上是我们三个村庄的辈字《注:打括号的为辈字同辈》 本人是绍文公袁氏20代后裔袁银生, 族谱名 为秘、字 彩安 行柑九十二 。

大清鼎定后,本族先达者 袁潜齐 公,由宜春温塘之同宗,聘其主修西部宝谱,藏书箧中,携在馆。因学徒不率,挞以界尺,伤脑毙命。惊恐奔归,谱不及检,遣存东家,后往索之,坚匿弗还。致使 袁闳 以下历代世系失考,后人不能无遣憾,又不敢以臆度爰仿欧。袁文忠公谱例断自可见之时,质不必文简不必烦详其所可详不必强。不可知牵附于所,不必有即以由袁岭下迁居夏园,夏园始祖 袁绍文 公,居第一世,亦别子为祖之义运尔。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袁铃北田南-袁氏

来源:良(干八世孙习孟氏易汉平帝时举明经为大子舍人建武初为成武令居汝南郡汝阳县;子二:昌、璋),昌(袭成武令;子一:安),安(字邵公举孝廉官至司徒;子三:赏、京、敞),京(字仲誉官至蜀大守,子二:彭、汤),汤(字仲河官至司徒大尉谥安国康侯,子三:成、逢、隗),成(字文开五官中郎将早卒赠侍卫御辅大将军越国公,子二: 縯、 绍), 绍长子谭承縯嗣后改名敌(子二:遇、逾),遇(子一:鲁),鲁(晋永和中司马,子二:端、峤),峤(子二:皋、畴阳),畴阳(子五:镇、寿、平士、辅、禺),镇(元嘉丁丑任司马归九江额其堂为孝建轩,子四:尚中、初中宋孝武待刺宣使、质中徙洪都、又中徙凤阳),尚中(子一:立建),立建(子七:辂、轩、乔、毂、缘、舆、萼),辂(梁武帝时扬州刺史大通中宗正都司建立公堂,子四:悦淮安刺史郎徙其地、怡徙洪都、纯、绶),纯(天监中任屯田员外,子二:州、萌),州(陈永定间文渊阁奉正大夫,子四:礼南阳审判、仍、佑),佑(陈天建间任工部员外,子一:淳灏),淳灏(子四:和、租、穆、秋),和(隋至德时左春坊,子四:柏、桧、楠、桂),桧(封朝议大夫,子四:琪、粼、琅贞观间秘书郎、琥),琪(字天祥唐贞观时江洲左军都督龙翔癸亥徙德安熙田,子八:遴、凤、鸿、鸾、彪、鹄、乐、耀),凤(子四:熙、辉、耀、恒),熙(子六:守正、守素、守中、守廉、守彝、守墀),守彝(名垣开元间中顺大夫,子四:丰、隐、陟、升),隐(子二:潭仕楚郎居于楚、渊),渊(子五:珏、培、玢、瑶、琢),珏(子一:德),德(唐大历间银青天光禄大夫,子十二:霆、云、霄、雾、雷、震、制、露、雳、霞、霍、电),霆(开成间楚巡道副使,子七:萱、蕙、兰、薰、荪、华、捷),兰(会昌间司御咸通间正议大夫乾符中光禄大夫,子五:夏、阳、洒、淮、泊省祭),夏(高邮判,子四:顺、哲、问、视仕闽郎居于闽),顺(子九:饶、晓、晚、受、信、义、智会稽尉、龙、汉),饶(子九:守真、致真、彦真、伯真、仲真、秀真、昌真、元真、道真),守真(成都参军,子七:善立、善泊、善季、善佐、善果、善施、善化),善季(子二:红、纠),纠(宋开宝乙亥生天僖间官至通判,子一:本),本(子二:启光、启圣),启光(子二:仁简、仁策),仁简(乡宝,子四:文通、文翰、文臣、文锐),文翰(行伯五丰间学正,子一:晃),晃(子二:玥、珀),玥(宋宣和甲辰生寿百岁馀建坊德安城南,子一:骈),骈(宋绍兴甲戍生乾道间以神童闻举孝廉淳熙乙已三十二岁早世未仕,子三:大用、大度、大临),大临(宋淳熙乙未生宝佑四年寿八十二避元兵迁居郡城北岭携谱系远祖京公旧址,子五:辉、昕、燮、樵、炳,前四子俱丧于德安),炳(宋喜定庚辰生宝佑间随父来袁郡隐居江北岭迄元学优不仕,子二:福履、福庆),福履(子一:绥),绥(子一:赓),赓(元泰定乙丑举神童,子二:通、上之),上之(贡士名达以字行,子一:郁林),郁林(子二:淮仍居江北岭、元圃),元圃(葬本邑江背蛇形,取钟氏,子二:世贤、世圣),世贤(子一:柔),柔(子三:温仍居宜邑江北岭、良澜另提奉为第一世祖、子让)。

良澜公为钤北田南一世祖( 1436 ~ 1450 年间由宜春北岭迁入红门楼),现分布在分宜县区域内的田南、东山、大路边、吾家园、肖家坊等地,共2000余人。 我是肖家坊的,为良澜公二子用魁公一支。


4、江西南昌-河南镇平县

此支袁氏世居江西南昌县瓦本霸朱市巷。一部分在明朝成化二年由袁仁率领移居河南南阳府登州城东北三十里白牛镇阜民桥之西。开新谱300余年,有记载历史500多年。家谱树:袁云峰-袁修通-袁振仓-袁成华-袁启超-袁洪军等(袁启超同辈兄弟有:袁其轩、袁其清、袁其全、袁其有、袁其云、袁其高、袁其亭、袁其桂、袁其领)


5、江西省永丰县鹿岗袁氏(袁徽庆提供)

大约宋末从迁来,本人35世,汝南堂,“九岗”中之鹿岗。鳌公分九子,九子分九岗,我家就在鹿岗字辈中记得四句:“智信范先徽,伟勋直邦基。章协庆景泰,繁大堪永期。”QQ:254734544


6、江西省余干县康山乡袁家村袁氏(袁yunbin提供)

江西余干县康山乡袁家村是数千袁姓的大村庄


7、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府)袁氏

本人家住江西省分宜县新祉乡小芒村,属宜春横塘分支,我非常想知道横塘之前袁姓来自何方?孝显公(孝显公之墓在我们附近)之前在哪?什么时候到横塘?QQ:44965633

孝显公之前在江西丰城!

如果我们这一支来自丰城,那么丰城袁就比宜春横塘袁早,但家谱中记载我们应是袁京后裔,而西汉时的袁京已经来到了宜春(袁山也因此而得名),宜春应该是最早到江西来的袁姓呀,难到京公当时没有在宜春定居?

汉即名宜春,晋为宜阳,隋恢复原名)。元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国废府。主要分布在横塘、白金山、钓鱼台、上石、礓头、公园里、芦塘上、大字下屋、上垃背、下坡背、石洲步、窑下、青山岭、洪塘麾、世美坊、五象坊、山侧里、马上、平布原、江西岸、城头、长夭、五家原。

始迁祖孝显,为袁京后裔,宋绍兴三十年进士,乾道九年迁横塘。

一世祖孝显,八世孙元亨兄弟十九人,夭绝者十,迁徙者八,惟元亨世守横塘。元亨生四子,长经训;次鲁训,成化丙戍进士;三鲁宣;四鲁文。各生四子,合十六支,传今三十世左右。


8、江西省吉安市袁氏( 袁书相 owe147@163.com QQ:314019273 )

我是袁氏一本堂的,我家住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螺池村,全村人全是姓袁,而且还是袁氏的支头,很多是从我们这里迁移出去的,我村里有三个堂.分别是文慧堂,善庆堂,正已堂。

江西吉安袁氏:开基祖 鳌公 青原区天玉镇坪塘村 富水 0796-8181032珊公 富田乡木湖袁家村 绳良 0796-8631455 《袁氏世考》载:吉安府分布在吉安县的袁氏有:固江赛塘 汕头 花桥袁山村 青源山 钟阜村 支塘(袁家)芋陂。排行:景仰钦明世治新;欣逢广运经书呈;文章华国光先烈;诗礼传家啟盛名!九十多户吧,大概有四五百人


六、其它省市自治区袁氏分布迁徙资料


1 、福建建瓯、襄阳、西安的袁氏

提问一:我老家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基本上每家都有袁姓的人。袁劲松

提问二:贵州省瓮安县雍阳镇有袁家湾,家族人员不少,但字辈排列与家谱网页上的均不同。yjy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

南宋有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世居福建蒲田:

京《仲誉》 --彭《名汤 字伯楚》--贺《字元服》-- 闳《字夏甫》 --广--焕《旭卿》--准《孝尼》--冲《景元 名名尉》--宏《彦伯》--恩光《名质》-- 豹《壬尉》--洵《蔡氏》--颤《景章》--昂--元广《字君正》-- 宪《字德章,李氏》-- 承家--栾《赵氏》--良德《传思颜,思曾》--良浦《传思齐》,牵

本支袁氏家族目前人口不多,一二百人吧。目前已经传25代人,由于历史原因,本谱仅剩如下内容,抄录如下:

源流 :

汝南郡丰城县袁氏坊始祖原任知府官川县百三都克山公生子取名仁义礼智信宋大司马官 崑 山公妣汪大恭人 (立周注:1。丰城县袁氏坊疑为现在丰城县袁家渡镇老袁坊;2。“官川县百三都”为何意,费解;3。宋大司马官 崑 山公应为鳌公九子琛;4。克山公和 崑 山公关系为何,费解!请大家共同研究)

世系 :

一世祖:庚七公,娶彭氏。

二世祖:惟四公,娶娄氏。

三世祖:顽七公,娶刘氏。子二:淑肩、文肩。

四世祖:淑肩公,娶刘氏。子三:汝端、汝鉴、汝竭。汝竭公一支居梅溪寨。

五世祖:汝端公,娶邓氏。

六世祖:希伦公,娶江氏。

七世祖:太庸公,娶刘氏。

八世祖:信然公,娶陈氏。

九世祖:左泉公,娶万氏、许氏。

十世祖:肖泉公,字映园,娶张氏。诰封登侍郎。

十一世祖:淑淳公,娶邱氏。

十二世祖:可熙公,娶蓝氏。

十三世祖:次文公,娶曹氏。

十四世祖:观仪公,娶郭氏。

十五世祖:云瑞公,字绍麟,娶张氏。三子:振坤、振福、振远。

十六世祖:攀桂公,字振福,娶林氏。三子:日攀、日和、日升。

(立周注:广东袁世忠家族疑和本支袁氏同根)


福建柘荣县溪口袁氏( □ 周贻海 )

据《袁氏宗谱》载,溪口的袁氏始祖于唐朝由河南迁徙而来,迄今已历42代,繁衍子孙两万多人。翻开溪口袁宗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此族原本英雄辈出、代有贤人光宗耀祖。但柘荣的袁姓更喜欢把“皇明开国功臣”袁天禄作为自己的更有代表性和有说服力的祖宗来加以叩拜。袁天禄,字礼文,号东山,福建福宁州柘洋(今柘荣县城)人,元至顺二年(1331)出生。兄弟5人,他排行第四。他的父亲袁陷君勤劳致富,乐于扶贫济困,在三坊七巷之间颇有威望。史载,当时常有“寇盗”骚扰乡邻,袁陷君组织乡兵2000余人,守护乡里。袁天禄身材魁梧,以为主将,并以文武双全而知名,曾著有《东山集》(东山就是现在的太姥山主峰东狮山)。元至正十二年(1352),福州路池细领导的“红巾军”攻打松溪、政和、宁德等地,福宁州尹王伯颜檄召袁天禄,命他训练“义兵”,授予了他守防州境的重任。那年秋末,“红巾军”一部攻陷福安县城。袁天禄急率“义兵”驰援并将其击败,“追至穆阳龙首桥而返”,受到了福宁州尹王伯颜的高度赏识。

翌年八月,袁天禄的三哥袁安文在柘洋(柘荣)组织“泰安社”武装(如今柘荣双城镇的上城里仍保留有“泰安宫”神庙古迹),袁天禄仍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四野。依然是那年菊黄佳酿熟的丰收季节,卷土重来的“红巾军”再度攻破福宁州城,袁氏兄弟率领“泰安社”兵将赶来,很快就收复了州城失地。这事惊动了元朝朝野,袁天禄备受青睐,被元政府授命为福宁州主簿,他的几个兄弟也分别论功行赏,授予巡检等要职。随着袁氏兄弟保境安民的功劳厚积,“至正十七元政府升袁天禄为福宁州同知,并升其长兄德文为福安县尹,三兄安文为福宁州尹”。 ......阅读全文...


丹阳的袁氏始祖是袁安的第33代子孙袁宇

东汉的袁安,历官至太尉。因大雪天僵卧,不忍于人,洛阳令举为孝廉。晋朝的袁宏为谢安参军,后出任东阳太守,谢安以一扇赠行,袁宏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古有“卧雪情操,扬风惠政”之赞。宋代的袁粲为刘僧敬所害,其子以身卫父,粲以“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赞之,称谓“忠臣孝子”。

宋代,袁安之33世孙袁宇,字洪规,号环山,任殿前侍卫,因护驾南渡有功,被迁升时,遭朝中权臣暗算,便愤然解甲归田。他带其弟袁宙定居在丹阳北乡麒麟里(包港附近),袁宇成为丹阳袁氏的始祖。

袁宇定居丹阳麒麟里以后,其后人不断地分徙扩张,先后又开辟出许多新的宗支。其中,有宇的10世孙裔迁至老村、商开派于陈巷、衤因拓基于上段、祖分派于山咀,11世孙恲又新辟出孟渎之畔的陈巷村。嗣后,麒麟里又直接派衍出京江、兰洲分支;老村袁裔的后人又迁居范巷、南塘、西塘、沟东、沟湾、老庙、岳墓、雅田、官沟、庄上、岳巷、袁家、帽顶、水西、社堰、东焦沟、西焦沟、岸头、洋庄、葛庄等地。各地均为“卧雪堂”的宗人。袁氏谱牒首修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至民国22年(1933年)止,共修谱13次。谱载,丹阳袁氏前后共历32代。

目前丹阳袁氏族人分布在新桥、界牌、后巷、导墅、里庄、吕城、运河、访仙、窦庄、折柳、麦溪及云阳等镇。


3 、 上海市的袁氏( 袁资友整理 )

据史书记载在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进攻沪渎, 吴郡太守袁山松 筑东、西沪渎垒与之对抗,垒破兵败,袁山松战死,其子孙留居守庐。上海的袁姓是袁山松的后代。(1)

元末,蜀人 袁介 ,原为松江府府椽,后留居不返,居于 白沙 ,即今 奉贤 。袁介的儿子,就是明初诗人 袁凯 。袁凯少年多才,曾在文豪杨维桢家中,即席赋白燕,名动四座,人称“袁白燕”,后受朱元璋征召,任为监察御史。一次,朱元障命他陪东宫太子复查已定下的一批犯人名单,很多被纠免了,朱元璋很不高兴地问他,“此事究竟是朕对,还是东宫太子对?”袁凯回答道:“陛下执法严正,太子心地善良”。事后他知道得罪了龙颜,于是佯装疯癫,终于免祸。回乡后,整日背着乌巾,倒骑黑牛,游于九峰三泖间,有《海叟集》传世。(2)

明中叶,有 安邱 人 袁恺 移居华亭,并在景泰二年(1451)中了进士。 句容 袁姓也在明代中期移居崇明,地名 袁家沙 。(3)

近现代,袁姓知名人士多为来沪的客籍者, 慈溪 袁鎏 ,是上海钱业公会发起人之一;后以汉奸罪被判刑的海上闻人宁波 袁履登 ,曾为宁绍轮船公司总经理、上海总商会副会长等; 江西 人 袁剑华 ,于1919年创设建华瓷器商店,为今国华瓷器商店前身,是一家在上海滩颇具知名度的老店。经济学家、宁波人 袁恩桢 是上海经济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国家有贡献的青年学者。上海市农委主任袁以星(4)


1994年,全市有袁姓9.74万人,居第30位。

崇明 袁氏《(崇明)袁氏宗谱》载称,本支始迁祖为 袁孟康 ,南宋时由句容迁居崇明。袁孟康生子二:长子袁和铃,次子袁和鼎。袁和铃生子三:长子袁璇,次子袁玑,三子袁珩。袁璇生子三:长子袁宝,次子袁宾,三子袁宥。袁宝生子三:长子袁宗仁,次子袁宗义,三子袁宗礼。袁宾生子袁宗实。袁宥生子三:长子袁栋,次子袁 ,三子袁楫。袁玑生子二:长子袁竑,次子袁靖。袁 生子三:长子袁修,次子袁侨,三子袁儒。袁靖生子三:长子袁锦,次子袁铭,三子袁熿。袁珩生子二:长子袁廷秀,次子袁廷佩。袁廷秀生子二:长子袁宗文,次子袁宗武。袁和鼎生子袁琼。袁琼生子二:长子袁嶂,次子袁 。袁嶂生子二:长子袁松,次子袁柏。袁 生子四:长子袁椿,次子袁桂,三子袁樘,四子袁桷。

宝山 袁氏清季宝山袁氏中有 袁文照 一门望族。袁文照父 袁佳士 ,工吟咏,精医术,不求仕进,颇有隐德。照幼颖,十八岁为诸生,省试七荐不售,嘉庆年间中副贡,才气过人,生子四:长子袁翼,次子袁坚,三子袁增,四子袁翟。袁翼,字中甫,弱冠应童子试,即冠其军。道光初举人,工于诗文,尤擅骈俪,后为江西会昌令,历知安福、浮梁、大庚等县,多留政声。袁坚,字同石,少多病,以文才名世。袁增,字野渔,死战事。袁翟,字诸生,有子袁镇嵩,有兵才,为官耿直。其子袁希涛,光绪年间举人。与之同时,邑中又有袁文煜一门,其子袁书城、袁书圯皆邑诸生,亦称名颇显。

青浦 袁氏青浦袁氏明季有袁福征一门。袁福征,字履善,明嘉靖年间进士,授刑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等齐名。升郎中,后谪沔阳州,生子二:长子袁之熊,次子袁之罴,皆负才名。清季又有袁载锡一门。袁载锡,字心友,其先世由华亭迁至青浦,性至孝,康熙年间进士,后任江都教谕,其子孙多仕进,后徙扬州。

浦南 袁氏明清时期浦南袁氏为地方望族,叶梦珠《阅世编·卷五》称:“浦南袁氏,以予所闻,自我实□,先登进士。其从叔定初名国休,中崇祯丙子(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南榜,丁丑(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成进士。弟国梓,中壬午(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乡榜,入本朝登顺治已丑(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士,历售大郡,以廉能称。从侄璇复登辛丑(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进士,虽以奏销挂误,至今未仕,而家声犹未替也。”可见所称袁□,字我实,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进士,故去先登,称显一门。 袁国休 ,袁熿从叔, 袁国梓 为其弟,皆崇祯间进士。袁国梓入清复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出知衢州府,寻补嘉兴知府。袁□子维暨,邑诸生,慷慨乐施,有善名。袁国梓子熿,字昭远,工诗文,以贡生官当涂教谕,升国子监学正。后北迁松江,为松江袁氏一支。袁熿子玮,邑诸生,以岁贡入太学。袁玮生子二:长子袁秉均,次子袁秉直。袁秉直,字柏田,世居松江,颇显于时,历江西布政使。其孙有袁修谦,咸丰年间以文称名,官京师,家声始终不替。又有民国年间袁嘉熙纂修的《袁六俊三房一支墓图谱系录》,其称一世祖为 宁一 公,在元至元年间迁居吴县,三房七世孙袁衮,为明弘治、嘉靖间人,吴县六俊之一,后裔子孙于清咸丰年间始迁于上海。


4、陕西省镇安县庙沟乡长沙村袁氏

袁崇德(-袁学海-袁承厚-袁先烈)之后人袁业博,提供本资料。

以陕西镇安县庙沟乡长沙村为核心的袁氏家族,祖籍湖北红安县(原黄安),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崇字辈弟兄四人上陕西经商,沿长江、汉水、旬河乘船而上至庙沟长沙一带落户。一百二十余年来,袁姓人丁兴旺,有为官者、有经商者、有教书育人者、有从军者...... 总之,袁氏在各行各业皆显威名。

庙沟袁氏来源于湖北红安县(原黄安县),现在是永河镇李家湾村鹭鸶林,相传是从江西分支到湖北,最早到湖北的叫袁普化,有四子:英、胜、宗、满。我祖为老二,称胜公。胜公在当时当地很有名气,传说是为官者。

因此,红安袁氏称普化为始祖,胜公为一世,以后各代派谱依次是:祖七—-德铭—-试用—-思奇—-本—-仲—-大—-玉、廷、显—-尚、克—-朝、可—-友、宗—-单、邦、之—-士—-世—-文—-绍—-志—-惟—-崇—-学—-承—-先—-业—-正—-长······

庙沟袁氏的派谱是:少志维崇学,承先业正长。在中恒守道,家泽应洪昌。

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惟字辈带崇字辈上陕西经商,沿长江、汉水、旬河乘船而上至陕西省镇安县庙沟乡沙口街一带落户。当时落户的有弟兄四人,当时上陕西的四人是:袁崇烙袁崇禄袁崇德袁崇礼。即:袁志雄之孙袁惟屏之子—-袁崇礼、袁崇乐;袁志豪之孙袁惟轮之子—-袁崇禄;袁志杰之孙袁惟朝之子—-袁崇德。他们都是袁文智、袁绍启的后代。因袁氏弟兄为人忠厚、勤俭持家,很快在当地兴盛起来。主要分布于沙口街、三门田、龚家湾、盘道坡等地。

陕西省汉中西乡县康家沟村、柳树镇袁家沟袁氏

1712年明朝强行大搬迁从湖南湘潭县迁到陕西省汉中地区西乡康家沟、山河镇、柳树镇袁家沟等地。始祖袁国真。传说柳树镇袁家沟袁氏从湖北省襄阳县迁来。西乡康家沟、山河镇、柳树镇袁家沟现估计人口1200多人。现行派谱排行是:国正天心顺,世代永兴昌,文明开水庆,大德兆祥光。现最高辈份为“兴”,最小辈份为“开”。联系人:袁昌华。电话:0916-6381777,6222966

陕西省周至县侯家村/东风村/司竹乡马村袁氏

西安市周至县侯家村乡东风村,有近百户袁姓人家,周至县司竹乡马村有近二百袁性户人家,椐老人讲这两袁原是兄弟二人。袁氏家乘记载:始祖袁成,二世祖袁玉,三世祖袁麒,四世祖尽忠,五世祖袁正,六世祖袁养和,七世祖袁铤-生腾鲛-袁遂-袁恒chan-袁汉-袁惟,到十三世祖袁锺袁锐袁琦袁铠袁恩。后续不详,其中家存明末嘉靖崇祯皇帝关于六世祖袁养和任官12道圣旨。

据家乘记载,我们这一支派是明末由湖北公安县迁徙到陕西周至县马营村。联系办法:029-- 87119567, 13002928666(袁建忠)qq号是369345031


5、湖南省益阳市汝南堂的袁氏后裔( 袁正林整理 ) 开基始祖和派谱

湖南益阳汝南堂(仁风堂)的这支袁氏,原来堂号为“汝南堂”,1999年五修族谱时曾改为“仁风堂”(建议以后再修族谱时仍改回汝南堂(但我们家族的神龛上历来写的是“汝南堂”))。其发派公公名袁羲仕,字学优;祖籍为江西宜春;元末明初人(与朱元璋同时代,具体生卒年月已失传);元末参加农民起义军,明初封为武功将军,任南京都统多年,于洪武末年告老还乡吉安府吉水县;明初江西填湖广时,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携二子迁来益阳市郊天成垸定居。羲仕公当年迁来益阳定居的村落,后名为袁家巷(1955年改名为全丰村,现名为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全丰村)。

自羲仕公于1398年迁来益阳,至今已逾600年了,现其后人已有了第31代孙。据1999年五修族谱时登记,我们益阳袁氏已有5000余人,主要居住在湖南的益阳市的赫山区、资阳区、桃江县、沅江县等地,有少数散居于南县、华容、安乡等县以及长沙、广州等城市。我们这一支袁氏根据族谱上“发迹陕境,起兴豫地,复迁江西”的记载和汝南堂堂号,可以肯定我们是袁安-袁京的后人!

只是由于一修族谱是在1747年,距羲仕公迁来益阳已350年了,可能当时已没有了江西的老族谱,因此谱上只有自羲仕公以来的记载,无法确定羲仕公是袁安的多少代孙,也就无法确定我们上溯到袁安公的家族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益阳袁氏的派谱为:羲道永恒宁,凤彩寿昌遴,祖绍顺立承,宗正安邦国;

肇本家之良,文民发其祥,志大登先甲,光辉裕桂芳;

崇修齐璧錫,令望协奎璋,孝贵怀封恪,仁宜继奉扬。

(我老父以前告诉我是文明发吉祥,不知五修族谱时为什么变成了文民发其祥。本人为“文”字派,羲仕公的第26代孙。)只是由于一修族谱是在1747年,距羲仕公迁来益阳已350年了,可能当时已没有了江西的老族谱,因此谱上只有自羲仕公以来的记载,无法确定羲仕公是袁安的多少代孙,也就无法确定我们上溯到袁安公的家族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湖南祁阳县 mengxiangcz05@163.com


6、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西李家村袁氏

袁先华袁先莉袁先富袁先凯袁先志袁先江袁先琴袁先慰袁业宏袁先同袁先乐袁先智袁先伟袁易华袁先胜袁先雄袁先欣袁先诚袁光明袁浩袁洪袁明先袁巧珍袁守怀袁先柏袁先则袁先良袁先华袁先寿袁先梯袁先漳袁先乐袁先荣袁先军袁先有袁先欣袁先莫袁先辉袁先强袁先婵袁先忠


6、湖南省华容县万庾镇袁氏( 袁卫斌提供 )

据民国12年汝南堂所修谱记载;华容始祖 启凤 公生于宋末年间,四传有华高二公,高公三传有友祥公迁监利,友信公迁公安,应渊公迁慈利.华公四传至效古公因宋末兵乱偕二子客居汝阳上官清家,长子鑑公居汝阳,次子方公官江西吉安路守,死葬吉水,有子三志道、志达、志义,义公留守父墓,达公迁居湖北石首,道公不忍遗弃先人坟墓田产独回华容。道公为华容十世祖.至十七世祖才有派名:

世中必和永,廷因有锡昌,传述承先泽,宽宏庆祖光.我是二十八世述字辈。

湖南省华容县万庾镇自来水厂0730-4580183.13017302195


6、湖南省耒阳市袁氏

我是湖南耒阳市的,本地袁姓分布在仁义乡、泗门州镇、城区及衡南县廖田镇、江口等,几年前曾举办了隆重的合谱修编活动。联系电话:13975418328袁宪华


8、河南省南洋市内乡县袁沟-袁氏

我老家在河南南洋内乡袁沟 袁平伟 提供

我是河南省濮阳的 我的前辈是袁祖望,我们明朝时从山西洪桐迂到这的 袁利伟 我的qq号273122609

河南省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袁氏 (袁卫清 )

我是河南省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这里原属陈地,东南距袁世凯故里十多公里,东北三公里有袁世凯家族墓地——白塔寺。九里十八村全是袁姓人氏,近三万袁姓人聚族而居,袁田楼村保存有《袁氏家谱》。袁老村是这里袁姓人公认的发源地,村西南有一高台,名“袁金滩”,一说流水冲积而成,一说古人墓冢,现初一、十五香火颇盛,近年有人在此树碑以纪念先人之功德。

家族族谱序:道方大京世,尚振希中兴;治国文化广,玉苏庆林康;万邦维纪修,天子守凤祥。(袁卫清,河南省商水县周口中英文学校,13903876522 0394—5448362邮箱:yuanweiqing406@163.com

河南省镇平县-袁氏 (袁 启超)

现居河南镇平县,祖藉江西省南昌府南县瓦西坝朱市巷。 此支袁氏世居江西南昌县瓦本霸朱市巷。一部分在明朝成化二年由袁仁率领移居河南南阳府登州城东北三十里白牛镇阜民桥之西街南。开新谱300余年,有记载历史500多年。家谱树:袁云峰-袁修通-袁振仓-袁成华-袁启超-袁洪军等(袁启超同辈兄弟有:袁其轩、袁其清、袁其全、袁其有、袁其云、袁其高、袁其亭、袁其桂、袁其领)


9、四川省,袁氏后裔( 袁昌洪整理 )

我来自四川的一个乡镇。我们那里也有许多袁家人,我听我的前辈们说,历史上先有张献忠洗四川,后有湖广填四川。我们这里的祖宗就是那个时候迁徙到这里的----文芳公,而我们的老祖宗出自江西宜春。还有一个让我很激动的是我在网页旧留言版上看到了我们当地也有的袁家字辈: 必 仲 允 有 任 仁 義 禮 智 信 文 章 華 國 珍 家 世 愈 昌 盛

基本上和旧留言台北袁家人班次一样。我是昌字辈 。 的确有一支好象是从宜春迁到了湖南新化宝庆府,听我的前辈们说,我们这里的先辈人中有人到云南陆军讲武堂读书出去的,有成都法律专科读书出去的。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袁氏后裔( 袁光学整理 )

本州袁姓,分布在越西、喜德、德昌、西昌、会理、会东、米易等沿成昆一带,属当地大族。我们这一支系是先祖袁德位公自清康熙二十年左右,自湖北麻城孝感迁来。现存家谱中对原址的记载为: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大坝柳树塘。我们的字派:德运入朝、洪承崇文、庭开光明、兴华耀世、福隆永升。我为光字辈,也是第十五代后裔。 凉山及会理袁氏迁徙前先祖的根脉世系,以便在修谱时向上连接。我族袁氏,自清康熙20年迁此落业,时过300余年,与祖居地族亲完全失去联系,虽已自成一支,但谱系断层。我族始迁先祖名:袁德位,同迁的还有一胞弟名:袁德林,均落业四川会理,唯一线索是先祖之父亲名:袁世贤,祖籍地名: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大坝柳树塘。。

特此奉告,万望帮助! 我们这里袁姓族人很多,但大多与祖籍地失去联系。我本家这一支系,虽有自己的《袁氏家族》,但湖北袒祖籍地失去联系,自迁徙始祖以上无法接上,多少年、多少代族人均寻觅无果,迫切希望族中各位的支援,请知此信息或有关资料的族中长幼,给我们信息,我族将万分感激!

我的地址:凉山州西昌市龙眼井街237号 银监分局,邮编:615000,电活:13981579978

四川省内江--自贡--宜宾市珙县洛亥镇袁氏后裔( 袁义金 )

始祖袁银翁,明宪宗时由湖广因宦迁四川内江,再迁宜宾,繁衍24代,3、4千人。班辈: 银光增正,水长贤玉,琨廷丹武,宗泽永存,体义兴仁,孝有式笃

当时的湖广主要指湖北。


10、广西都安县三只羊乡西隆村,“河东堂”袁氏后裔( 袁通全、Kill整理 )

我姓袁,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三只羊乡西隆村羊峒人。我们村98%都是姓袁,而都安县三只羊乡大多都是姓袁.听父亲在世时常说:我们袁家的祖先(即祖父)来自“百米街,糯米行”的地方,在解放前,为了逃难,有三兄弟逃进广西后分三路走散了。现我在广西百色工作已多年,近日从网上了解到了袁氏的一些家谱,但我想了解我的祖先来自何地及字辈,我的祖父字辈是“中”,父亲字辈是“正”,我的字辈是“绍”,女儿字辈是“锦”.具体如何,恳求多多指教,谢谢谢!!!

我的邮箱:yuan528@126.com ytq@bit.edu.cn

答:


1。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古称河东。


2。目前已经出版的家谱目录中没有看到山西袁氏家谱


3。山东《菏泽袁氏家谱》记载其始祖袁正为山西人!


4。《方山县志》称当地袁氏在清朝从陕西迁来


5。《壶关县志》称当地袁氏从河南迁来


11、广西灵山县

乡村拔尖人才(注:有和修和采派,即“姓+名+派”)

袁广辉 袁广清 袁广健 袁胜修 袁一修 袁幸修 袁广潮 袁其有 袁广志 袁防修 袁钦修 袁荣有 袁表有 袁广波 劳凤娟 劳广健 袁兴修 袁广茂 袁广英 袁日有 袁广发 袁兴修 袁尚修 袁潘有 袁广飞 袁湛有 袁广南 袁京有 袁广卫 袁龙有 袁本修


12、广西贵巷平南六陈镇-袁氏( 袁航 提供 )


13、广西富川袁氏 (袁明川)

广西富川县连山镇大莲塘村,附件是祖公的墓碑。从墓碑上看我们的最早的祖公是省宝公,墓碑主人是省宝公后的十七世四公子 袁纪绿 ,他是明朝万历年第一个到富邑的(具体地点是目前的广西富川县连山镇大莲塘村),墓碑刻的字非常仓劲有力,听老辈说比当时县太爷的墓碑还气派,当时袁家请有专用的风水先生与医生, 我父母家大厅的神台上写有 汝南堂 。 我们的家谱我没有看过,最后几个排辈是: 士启日明 ,我是最后一辈了,家谱一直由启字辈的一个长辈保管,在60年代,东莞的袁家人说要重新修家谱带走了,后来说修好了叫去取,当时没有钱没有去,然后就是文化大革命,现在我们与东莞的袁家已完全失去了联系,从这墓碑的记录通过你们提供的资料也找不到联系线索。 现在我们这支袁家在富川共有130多人(包括在外地工作的约20人),近些年每年清明都大团圆,今年还每人集资4.5元迁了一座老坟,大家都希望能寻找新老家谱,如果你们能提供一些信息我将非常感谢! 此致! 袁明川 2005-04-20 联系电话:13922866091 email:sunriseyuan@hotmail.com 碑文如下:

恩始祖延江容踩于粤东,启籍广州府东莞县太平都第二区茶山村也。缘而吾祖省宝公代传十七世,因贸易携父而来富邑祖老业世。斯娶母李氏所生三子,承父之余积,图于富邑,怀念父母寿难各享。堂兄继裕、继祺、继芳,礼部、儒士,胞兄继烈,增生、继奇、继勋、继熊,侄...

显-考袁继绿四公子、妣李氏频德老嬬人,仝墓

男士:奇、勋、熊,妻蔡李卢,孙...生于万历年...

排辈:继士...正启(昌)日明


12、云南省宣威县,“观音堂”袁氏后裔( 袁海涛整理 )

据光绪年间袁汉杰等修撰的湖北《(大治)袁氏宗谱》载称,其始迁祖为袁伏二,明初由于江西丰城迁此,后卜居治邑北乡流水里泉塘桥,后嗣分迁邑之双港、保安、月塘、白额岩等处,形成各分支系。

我的家乡在云南宣威,这里的袁氏是一个大姓,分布在整个宣威市境内,袁姓人口约在5000人以上,现在用到“明/名”字辈,谱牒与湖南新化相同,但听祖辈说我们这里是原南京籍的,不知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我们这里有“观音堂”,有知道湖南新化和南京袁氏根源的朋友告知,感谢。


13、云南省楚雄市东华镇梅花村、新柳村袁氏后裔

梅花村袁氏家谱碑记 mh641030@mail.china.com 袁必生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乙酉年仲春月中旬吉旦)主修家谱的族长叫袁德贵。共写了16页。参考别家谱的写法,寻祖远到唐梁时代。

袁氏在梁武帝时有袁彦伯、袁彦修兄弟两个名人了,他们分别担任了刺史、尚书的官职。后有袁仁任杭州刺史。袁清郎为太常,皇上颁诏封诰。明朝袁功,授称“武略将军”。本系始祖袁洪,原籍南京应天府辕门县柳树湾五下一都人氏,于明朝洪武庚申年(1380年)因云南兵乱,朝廷调集全国官员考试选拔人才讨伐。调武略将军袁洪任管,统领军阵,镇守云南开化、个旧等地。平定兵乱后因有功,调任楚郡、鹿城。缷任定居云南,其后人便在北斗街住下了。

袁洪*张氏、陆氏两妻,生四子:

长子袁友福,次子袁年保,三子袁仲芳,四子袁章。其中袁章生四子叫袁成名。因北斗街老家人丁兴旺,就选了风景优美的南川小骠里的梅花村当起了变通农民。立了祠堂、习武、读书,不乏名人代出。过了十多代,逢民国初年动荡,云南自治,乡议会选举,袁德贵当先为议员。于是由他召集家庭五代同堂,相聚于祠堂,请鸿五作了序,把家谱刻于碑石之上。袁洪以后详细难考,前清县学庠生袁开基、袁开春、袁开文虽主张重修家谱,无奈国难当头,不了了之。直到后来袁光汉,考上了县立师范,袁光海县立高小毕业,袁光显军官分校毕业,袁光祚县立简易师范毕业,袁必成等有能力做这件事了,才不负重望,立碑以记之。


14、辽宁省辽阳县、鞍山市袁氏后裔( 袁庆同整理 )

这里袁氏有1万多人,和其它姓一样,都说是清朝顺治8年从“小云南府”搬来的,当时搬到辽宁省辽阳县县城东的鹅房,今已扩大到鞍山等地。始祖名叫袁朝臣、袁朝奉,下传袁二。至今发展20多代。排行见网站的“袁氏排行”。在一种探索血脉起点及工作责任感的推动下,先后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图书馆,请教专家并查阅古籍,都没有找到有关“小云南”的资料。他又两下山东蓬莱,但县志办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人失望:过去和现在,山东省都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蓬莱县志办也曾对此做过调查,无果。但许多在蓬莱县街头巷尾的老人也都众口一辞地告诉,他们的祖先来自“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有一些资料佐证此说。据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则这样介绍:“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载:“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


15、吉林市舒兰县法特镇的焦家村 大部分村民都是袁姓


15-1、辽宁省义县袁氏: 我们何时何地迁入辽宁[义县]不得而知,现在大部分定居锦州,石家庄,沈阳,南京四地.祖宗:袁正 接下来:有,纯,清,林.

义县:唐属冀州;虞展幽州;商属营州;周属幽州;秦汉属辽东郡;三国(魏)属幽州;晋至隋此地为高句丽所据;唐属营州;辽为宜州崇义军,归属中京道;金改宜州为义州崇义军,归属北京路;元属大宁路。明改置义州卫,隶属辽东都司管辖。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设义州巡检司,隶属广宁府管辖。雍正二年(1724年)移归锦州府通判分辖,雍正十年(1732年)设管过同知,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州,隶属锦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县。民国三年六月划属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义县直隶辽宁省为二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复改辽宁省为奉天省,义县隶属奉天省为乙类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东北划分为十四省,义县划属新设的锦州省所辖。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伪奉天与锦州两省合并为辽宁省,义县又划归辽宁省所辖。沿续至今。 辽西——战国燕置辽西郡,秦汉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前燕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移肥如(今卢龙)。


家乘疑问与猜测?

【辽宁锦州义县】; [我支袁氏宗谱待考证]


1:三国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 我支是否是当时的后代?义县:唐属冀州;虞展幽州;商属营州;周属幽州;秦汉属辽东郡;三国(魏)属幽州;

2:《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与”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据的,其后裔自谓出自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随后人以袁为姓。 是否为此时的后裔?

曹魏初年,慕容廆曾祖莫护跋向东南移动,到达沿海之滨的辽西郡。238年,从司马懿讨辽东公孙渊有功,始居于今辽宁省义县。285年,慕容廆继位,被晋朝封为鲜卑都督。慕容廆娶段部单于段阶之女为妻,生皝、仁、昭。319年慕容部占有今锦州市、义县、锦西县、阜新市、朝阳市。慕容廆立侨郡县安置汉人,山东、河北部分汉族世家率领宗族、乡里、部曲、佃客一起投奔慕容氏,有的率众达数千家。辽东一带原来地广人稀,只有一万多户,至公元4世纪初,人口增加10倍。慕容廆起用汉族士人,实行汉化,为其子孙进据中原打下了基础。

3:袁崇焕: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屡次取得对后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锦大捷,又逼皇太极大败而归。从山海关向北的几个城池,锦州,松山,杏山,大凌河,小凌河,至到毗邻朝鲜的孤岛仅属大明。 崇焕之东巡也,请即复锦州、右屯诸城,承宗以为时未可,乃止。至五年夏,承宗与崇焕计,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 (崇焕)以庚午年八月十六日弃市。家口在辽东者徙流浙,复改黔,在籍者流间,罪止妻子及同生兄弟,余俱免。(余大成《剖肝录》)是否为此时的部署或后裔?


16、重庆市开县袁氏 我是重庆市开县人 袁君


17、青海省袁氏 (小达)

袁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在明洪武八年,南京人袁炉院随军打造兵器来到西宁观门街定居,到解放初期已历14代,仍继承祖业,已有600年历史。还有很多袁姓群众亦来青海开发定居,至今形成7个袁姓村庄。


18、山西省永济市袁氏 (西安 ding9yi)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修谱序中曰:“考我袁氏,系出汝南”,“唐宋时位居万泉县”。汝南系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万泉系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万泉县与荣河县1954年合并)。先祖何时由河南汝南迁至山西万泉,家谱中未提及。

在元至元年间,始祖师尧公由万泉县迁至临晋县裴鲁村(现临猗县庙上乡白鹿村)。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二个年号,其时为公元1264--1294年。历史上,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第三个年号亦为至元,其时为公元1335--1340年。根据谱中线索,可推断始祖迁徙时间应在第二个至元年间。清顺治(1644--1662年)年间,十世祖凤起公、凤仪公先后迁至许家营,分别为西门、东门始祖。十世祖凤起公、凤仪公先后迁至许家营后,称凤起公嫡孙重已为西长门,重智为西二门。称凤仪公嫡孙重仁为东长门,重信为东二门,重礼、重升、重祥为东三门。东三门至第14代大多外出,其余少亡或无子,今已无后人。如今,西长、二门与东长、二门近200人居许家营村。


18、安徽省袁氏 yuanxiaomin163@163.com 袁孝民

我是安徽人,我有25卷袁氏宗谱,始祖沛恩公偕弟演公濮公大贞公盛公遷舒合之两县,累世相承厯有年所一族分为五分 道光初年先人创修谱序列世系分编成帙,令后人知其水有源木有本支分派别瞭如指掌先人之为后人计者用心亦良苦矣 自咸丰三年造兵荒吾族流离失所散处四方谱牒遗之者大半至同治十三年故户长谱元公同诸执事不敢墜先人之绪踵其后而续修之诚不衍不忘之意


第二节 分布地图

(下图由中国社科院 袁义达 提供)

(以下地图由本站绘制 袁氏迁徙示意地图)

袁姓地名小辑

陕西省佛坪县城关镇(袁家庄镇)

陕西咸阳乾县城关镇袁家庄

陕西省禹城西南 袁营 乡

江苏省苏中地区兴化域南部陈堡镇袁家庄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袁家庄灌区刘家庄镇袁家庄小学 (青岛近郊市)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袁家庄村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袁家庄乡

山东省袁家庄异型纸箱厂(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东官庄)

山东省沂蒙地区边联县袁家口子大坝

山东省青岛珠山办袁家庄村

山东省济南市北园镇袁家庄

山东省胶南县胶南镇袁家庄

山东省沂水县许家湖镇袁家庄村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北袁家庄村

山东省临朐县袁家庄子

山东省齐河县袁家庄

山东禹城市 袁营 镇中心小学

山东禹城市 袁营 乡

山东省城固县沙河营镇 袁家营 村

北京市 怀来县 桑园镇 , 北袁营、南袁营村

河北安平县 袁营 工业区

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镇 袁家营 村

河北省石家庄 袁家营 小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辛集镇田家庄乡袁家庄

河北承德市双桥区大石庙中心校袁家庄小学袁丽娜

河北省石家庄市桃元工业区袁家庄纸箱厂 袁强功 0311-4460148、4460198

河北省石家庄-晋州市 桃园镇 袁家庄

河北位于唐山市北新道和唐山市西外环高速公路入口(迎宾道)附近果园乡袁家庄村

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县东和乡袁家庄村袁有仁

青海省袁姓村今有7个:互助有2个袁家台、2个袁家庄,乐都县亦有袁家庄,贵德袁家巷。

甘肃省榆中县和平镇 袁家营 村

山西省晋源区罗城袁家庄

山西省吕梁地区离石市袁家庄学校

山西省保德县袁家庄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袁家庄

湖南省袁家界 位于杉刀沟北麓,是张家界公园又一处风景集中地。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袁家巷(全丰村)

四川省德阳县旌阳区袁家镇

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

湖北省石花镇袁家大瓦房(潜力二队)

湖北省石花镇袁家畈(黄家营九队)

湖北省冷集镇袁家冲村

湖北省石花镇袁家梁子(裴桥八队)

湖北省石花镇袁家湾(倒座五社)

湖北监利县程集镇袁河村

河南省镇平县侯集 袁营

河南省 内乡县瓦亭镇 袁营 小学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 袁营 村

河南省新蔡县棠村镇袁营村

湖南张家界风景区袁家界

四川省德阳县旌阳区袁家镇

河南省镇平县侯集袁营

河南内乡县瓦亭镇袁营小学

横岸袁氏东海公祠:广游二支队独一中队队部旧址。

上海句容崇明袁家浜

袁姓迁徒史

袁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淮阳一带,世居阳夏,至西汉时,其子孙世代为官,地位显赫,成为当地一大望族,阳夏是袁氏的祖居地,该地晋代属陈留,所以袁氏以陈留郡最望。此后,迁徙各地的袁氏多为陈留分支,他们都以‘陈留”为其堂号,至东汉,迁居汝南的袁氏发展形成了当地的一大望族。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汝南袁氏后裔,因仕途、避难等原因形成众多支系,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及江南的许多地方,经过不断的繁衍、发展,成为当时望族,形成了彭城、京兆、东光、太原、华阴、襄阳、濮阳、宜春等郡望。袁姓南迁始于唐代以前,至宋时,已成为南方的一大望族,其中以浙江、江苏、江西分布最多,袁氏入闽始于宋代以前,宋代以后便自福建迁入广东等地,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布我国广大地区,在广西、云南等省境的瑶族中,袁为大姓。

宋代,政治格局为之一变,士族门阀制度彻底被扫荡干净,“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在这个历史转折中,自东汉末年至唐代,兴盛了几百年的陈郡袁氏早已湮没无闻。此后的袁氏子弟再也没能凭家族关系、无任何功劳即获取重要官职,沦为寻常百姓的袁氏家族成员,很快适应了社会变迁,靠着个人努力和机遇,在社会上出人头地。

据有关资料,袁姓位居中国大陆地区第33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4%。在北方,河南、河北是袁姓聚居地;南方,袁姓人口在四川、江苏、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所占比例很高。总体而言,南方袁姓人口超过北方。在台湾省的百家姓中,袁姓居第94位,他们大多是清朝时期和1949年左右从中国大陆迁居来此,主要聚居在台北、新竹、南投、嘉义、台南等地。在国外,袁姓侨居地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及欧美一些国家;袁世凯的后代侨居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宋朝入琼(海南省)的姓氏始祖:陈、 袁 、杜、陆、温、骆、田、秦、林、符、邢、许、林、唐、宋、丘、文黄、韩、王、张、云、曾、郭、龙、卢、吕、朱、欧、赖、廖、周、何、苏、翁、洪、钟、庄、高、颜、彭、郑、冯、谢、蔡、岑、石、连。

袁氏遍布中国,陈胡公满不仅是中国陈姓的始祖,而且还是袁姓家族的始祖,具体讲,袁氏的得姓始祖是涛涂,而立姓始祖则是秦末的袁政。袁姓源出于周朝陈国的 伯辕 后代。他的孙儿涛涂,以祖父名去掉车旁为“袁”姓。古时“袁”和“爰”相通,故袁姓和爰姓是同宗。又据《新百家姓》:“靖伯庚的九世孙名诸,字伯爰。伯爰的孙子涛涂,以祖父的名命氏,后代就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古代袁、爰、辕、援因音同,相互通用。”袁氏发祥于汝南郡、彭城郡,因名“汝南堂”,也有用“彭城郡”的。永嘉之乱,袁氏南迁,散居江、浙、闽、赣诸省,宋末入汀州,明代南迁上杭,清初迁梅州、潮州等地。

陈姓的最初发源地是周武王所封的宛丘,也就是今河南的淮阳一带,而袁姓家族的最早来处,当然也就是这个地方了。但是袁姓家族,至西汉,发展迅速、地位显赫,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袁政传至10世孙袁斡,封贵乡侯,居承郡,为著姓,此郡实为袁氏立姓后最早居住的地方,时间大致在西汉初,由于阳夏是袁氏的祖居地,该地至晋代属陈郡,故号称陈郡袁氏。

各地的袁姓多为陈郡袁氏分支,至东汉,“汝南袁氏”成为当时特别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袁姓子孙或因做官,或因避祸逃难,四散分居北方广大地区,并有袁氏散居江南许多地方。经过漫长的繁衍,袁姓逐浙又形成了彭城、京兆、东光、太原、华阴、襄阳、濮阳、陈留、宜春等郡望,而这些支系又多出自陈、汝南两望族后裔。

从历史上看,隋唐以前,袁姓的显赫名人也多出于这些地方。袁姓南迁大约于唐代以前,宋时,已成为南方的一大望族。其中以渐江、江苏、江西分布最多。袁姓入闽也始于宋代以前,宋代以后便自福建迁入广东等地。另外,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云南等省境的瑶族姓氏中,袁氏也是大姓。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参见 http://aaayuan.126.com )

袁瑰与两晋南北朝时的迁徙

魏晋时期,陈郡(治所淮阳)形成了一批著姓望族,如陈郡阳夏(今太康)谢氏、袁氏与何氏,陈郡长平(今西华东北)殷氏等。

西晋灭亡以后,这些姓族多南渡长江。


1、东晋初南迁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和长江中游东南岸)。


2、唐末黄巢起义为避战乱再南迁到江西、福建。


3、北宋神宗元丰年(公元1078—1085年)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袁琛(号昆山)因“朝政事忤权相王安石”而被贬谪至潮州任刺史,后定居揭阳县渔湖化龙桥长美里。


4、明洪武年间,袁麟自揭阳迁至海阳县弦歌都岭脚社柏子桥案上井下

如 袁瑰 ,西晋末“奉母避乱”南渡仕于东晋。殷浩,父羡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因留仕东晋。谢辊,西晋末依附东海王司马越,后南渡,任豫章太守。这些陈郡南迁姓族成为东晋南朝侨姓士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晋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陈郡谢氏和琅邪王氏成为东晋南朝最著名的士族。

在政治上,陈郡姓族多在东晋南朝的朝廷和地方担任高官,掌握大权。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历史的发展方向。例如殷浩的北伐,殷仲堪讨司马尚之和与植玄的斗争,都是当时的重大事件,谢氏创建北府兵,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击败了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东晋朝廷转危为安,则影响了当时历史的走向。

在经济方面,陈郡南迁士族在江南“求田问舍”,重建家园,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陈郡南迁士族和其他士族一样,都有着自己的家学渊源。袁瑰的兴学建议,促进了东晋的教育事业。其曾孙 袁山 兼通文史,著有《后汉书》百篇。谢氏家族更是人才济济。在南朝时涌现了谢灵运、谢 月 兆 等一批著名诗人,其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陈郡南迁的著姓望族是东晋南朝的侨姓士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对东晋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襄阳郡历代所辖区县

西周

随国、唐国、厉国、罗国、若阝 国、谷国、邓国、巳阝 国、庐戎国、赞阝 国

春秋战国

上诸侯国先后为楚灭,置县邑:邓县、 邑、 邑、庐邑、随县

邓县、筑阳县、山都县、赞阝 县、随县、若阝 县、鄢县、巳阝 县

西汉

襄阳县、巳阝 县、若阝 县、宜城县、中庐县、邓县、山都县、阴县、赞阝 县、筑阳县、枣阳县、舂陵县、随县

东汉

襄阳郡、宜城县、中庐县、巳阝 县、襄阳县、山都县、若阝 县;赞阝 县、阴县、筑阳县(隶属南乡郡);随县、邓县、蔡阳县、章陵县、襄乡县(隶属南阳郡);荆州治襄阳,辖今湖南全部、湖北大部、广东、广西、贵州一部

三国

襄阳郡、宜城县、襄阳县、中庐县、巳阝 县、山都县、鄀 县;随县、邓县、蔡阳县(隶属南阳郡);郧县、阴县、筑阳县(隶属南乡郡);安昌县、平林县(隶属义阳郡); 乡县(隶属新城郡)

《元和姓纂》

主要分布在横塘、白金山、钓鱼台、上石、礓头、公园里、芦塘上、大字下屋、上垃背、下坡背、石洲步、窑下、青山岭、洪塘麾、世美坊、五象坊、山侧里、马上、平布原、江西岸、城头、长夭、五家原。始迁祖孝显,为袁京后裔,宋绍兴三十年进士,乾道九年迁横塘。一世祖孝显八世孙元亨兄弟十九人,夭绝者十,迁徙者八,惟元亨世守横塘。元亨生四子,长经训;次鲁训,成化丙戍进士;三鲁宣;四鲁文。各生四子,合十六支,传今三十世左右。

宋朝年间,有袁氏渔、樵、耕、牧四公以 西山 人众,谋徒厥居,樵隐公、渔隐公徒江西丰城雩韶,即今老袁坊,同居数年,樵隐公精堪舆(堪舆:风水),念祖墓在袁,复归袁山高士坊。横塘是“樵隐”公所传。

宜春有袁姓九塘:横塘,严塘,泉塘,严塘,梅塘,美塘...,为宋朝进士,大理寺一评事孝显公所传,现分布于江西宜春,分宜,安福等一带。

陈郡袁氏的历史

陈郡袁氏同汝南袁氏是袁氏的两大望族。袁姓首先在陈郡形成望族,但西汉时袁氏在正史中无传,只在野史和一些碑刻上有所反映。东汉时期,从陈郡分出的汝南袁氏在史籍上大放异彩,成为东汉著姓,这支袁姓的开基祖为从阳夏别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的袁安。汝南袁氏在东汉中后期显达,袁安曾任河南尹、太仆、司空、司徒等职,位高权重。袁安子袁敞,袁安孙袁汤,袁汤子袁逢、袁隗也都担任过三公的职务。这样,自袁安始,汝南袁氏四代人中先后有五人担任三公的职务,被称为“四世三公”,“四世三公”也成为汝南袁氏功绩与荣耀的代名词。当然,汝南袁氏家族中还有许多人担任太守、九卿、中郎将之类的职务,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记载,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东汉末年,一度割据天下的袁绍、袁术落败后,汝南袁氏辉煌不再。陈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如果说汝南袁氏在东汉时大放异彩,强盛了百余年并上演了由盛而衰乃至最终湮灭的历史悲喜剧的话,那么从曹魏至隋唐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由陈郡(当时为陈国,后改为陈郡)袁氏唱主角,再创袁氏家族史上的辉煌,对袁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陈郡袁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成为东晋南朝重要政治支柱。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一些袁姓人或为追随名主,或为避难他乡,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迁徙浪潮。晋代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东晋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随晋室南渡者有许多中原士族,其中也有袁姓士族。渡江后,所东晋、宋、齐、梁、陈,在朝中做官的袁氏,多因官居于江南各地。

东晋南朝是门阀士族统治时期,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是高门士族的领袖,其次便是陈郡袁氏和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与谢氏、王氏、萧氏联姻,王、谢、袁、萧并称四大盛门。据《晋书》、《南史》等书记载,袁湛、袁豹兄弟二人的母亲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袁湛又娶谢安侄子、东晋名将谢玄之女为妻;袁湛的外甥,是陈郡谢绚;袁粲的母亲,是琅琊王氏、太尉长史王诞之女。因为这层关系,彼此相互提携,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政坛上发挥作用。袁宏本是一介平民,后得到安西将军、豫州刺史陈郡人谢尚的提携,进入仕途;袁湛、袁豹在仕途上的升迁,也得到陈郡谢氏的帮助。

陈郡袁氏还与南朝皇室联姻。南朝宋文帝的皇后袁斋妫即是东晋太尉袁湛之女,南朝宋武陵内史袁觊的女儿嫁给齐武帝子竟陵王萧子良为妻。南朝梁时,袁昂任宰相时,仆射徐勉受武帝重用,势倾天下,在袁昂府中喝酒时,竟要袁昂出内眷随侍。见徐勉那张狂样子,袁昂不动声色地让家眷五六人出来应酬,并且故意装出一副很有歉意地说:“我家没有年轻漂亮的女子,这些老妇人都是我的妻妾。他们有的是王妃生母,有的是公主婆母,现供你使唤。”徐勉闻听此言,方才知袁昂尊贵,吓得慌忙向袁昂道歉。尽管南朝皇帝与陈郡袁氏之间有些矛盾,甚至发生激烈冲突,总的来说,双方合作大于对抗。陈郡袁氏是南朝皇帝依赖的重要政治力量,自袁湛在东晋末期出任太尉始,袁粲、袁昂、袁枢、袁宪等先后在南朝担任宰相之职。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袁氏自后汉、魏、晋至粱、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令仆一十七人。”这其中主要是指陈郡袁氏。

第二,衍生了众多袁氏支系,促进了袁姓发展。

陈郡袁氏有一支在东汉末年迁居南方。袁霸弟袁徽以儒术闻名于世,他曾在江汉末年的大战乱即将爆发前对堂兄袁涣表示:“兵革既兴,外患必众”,我要到偏僻的山海之间躲避以免除祸乱。袁徽后来果然举家迁居交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后移治今广西梧州市、广东广州市)。在西晋末年渡江南下后,陈郡袁氏聚居在今江西宜春,并在此形成望族,袁州也田袁姓聚族而居得名。袁氏是东晋南朝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仕宦等原因,这支袁氏在今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繁衍,并向福建、两广等地迁徙,称盛于江南。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太平寰宇记》、《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等载:豫州汝南郡七姓有袁氏,徐州彭城五姓有袁氏,袁州宜春郡四姓之首为袁氏。可见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南方的江苏徐州、江西宜春,袁姓也已形成望族。

东晋末年,陈郡袁氏有一支北迁,在北魏政权中任职,定居于今河南洛阳。隋朝灭陈后,将原在陈朝任职的官员迁至京城,原在陈朝任尚书仆射的袁宪也在被迁之列,袁宪及其子孙相继任职于隋唐两朝,定居于今陕西西安。

另据《元和姓纂》等典籍,陈郡袁氏还衍生出陈留(治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京兆(今陕四西安)、华阴(今属陕西)、河东(今山西太原)、河南(今河南洛阳)、濮阳(今属河南)、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等。

第三,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贡献。

陈郡袁氏文化底蕴丰厚。袁氏后代袁良,于西汉末年曾向孟喜学《易经》,精通《易经》,在西汉明帝时被举为明经博士,从此《孟氏易》成为袁氏的家学,袁氏子弟都得诵习《易经》。袁涣的曾孙袁瑰在东晋任国子祭酒(全国最高学府国子学的主管)等职。他曾上书朝廷,要求重视儒学,恢复因战乱而受到削弱的礼教,因此,受到晋成帝的重视,东晋从此开始重视儒学教育。《隋书·经籍志》记载:陈郡袁氏中袁涣、袁淮、袁质、袁乔、袁休明、袁豹、袁彦伯、袁宏、袁山松、袁淑、袁粲、袁昂、袁枢、袁宪等都有文集传世。袁乔博学多识,才华出众,曾为《论浯》、《诗》作注:袁乔的孙子袁山松,年幼时即有才名,著有《后汉书》百篇。他喜好音乐,当时流传一首歌曲叫《行路难》,歌词颇为粗疏质野,经过他的修改、加工,使词、曲更为精练、凄婉。他每当酒酣耳热之际,便高歌此曲,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流泪。人们把同时代的羊昙善唱歌、桓伊好唱挽歌、袁山松喜好《行路难》井称为“三绝”。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袁宏,他—生写下诗赋诔表等杂文三百余篇,其中著名的则是在任桓温府记室时创作的《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赞》。当时就有“当今文章之美,故当共推此生”的赞誉,时人尊袁宏为一代文宗。袁宏还是著名历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他的史学著作中,除了久已散佚的《竹林名士传》之外,《后汉纪》是他留传至今的唯一精心史作。《后汉纪》与南朝宋时范晔所修《后汉书》,一书一纪,相得益彰,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作出了“世言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的结论。

第四,为后世树立一个清廉的榜样。

北齐时期,政治黑暗,官吏争相贪赃枉法,而北齐项县人袁聿修(531—582)却卓尔不群,为官清政廉洁,被人赞誉为“清郎”。袁聿修在任信州刺史时,廉洁奉公,处事公允,深受一州百姓的拥护。齐后主武平初年,朝廷派御史分别巡行各州,考核各地官员政绩。与信州相邻的州都受到御史的弹劫,而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的信州竟被视为“免检单位”。当他任职期满时,一州僧俗民众依依不舍,有的还带来酒肉告别,很多人准备远送。他离开信州后,以郑播宗为首的信州百姓七百余人曾向朝廷上书,请求为他刻功德碑,以彰其功,朝廷特意恩准。

北魏、北齐时,位居要津者彼此都要相互联络、互相馈赠,袁聿修担任吏部尚书十年,没有接受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是老相识,常戏称他为“清郎”。北齐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受命巡行各地,并考察各地官员优劣。路经兖州,时邢邵任刺史,两人话别后,邢邵派人送给袁聿修一匹白绸,袁聿修不但没有接受,还写信责备邢邵。邢邵很受感动,去信感叹道:“往日老弟被誉为清郎,而今位高权重,可称为清卿。”

第五,保持士大夫的气节,以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影响后世。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世人为了保全性命,委曲求全,苟且偷生,那些士大夫也丧失了所谓的“名节”。而陈郡袁氏却恪守正义,不畏强权。

东汉末年,陈郡人袁涣为避中原兵乱,流寓江、淮之间。先是投奔袁术,吕布在阜陵击败袁术后,袁涣被吕布拘留。吕布命令他写信辱骂刘备,遭到他的严辞拒绝。吕布三番五次地催逼,袁涣仍不答应。吕布大怒,手执兵器威胁道:“如果你依照我的命令写信辱骂刘备,我就放你一条生路,否则你就死于我的刀剑之下。”面对死亡的威胁,袁涣轻蔑地一笑:“我听说世上只有以德行使人感到羞辱,从未有谩骂而使人受辱的。假如刘备有君子风度,接到您的辱骂信后,会非常鄙视将军的如此行为;倘若他属小人之辈,也会像您那样,回敬一封辱骂您的信,那样招致耻辱的是我们而不是刘备。况且我以往曾侍奉刘备,他有恩于我,我不愿写信辱骂他。您让我写信骂他,就像我现在跟随将军,一旦离去,别人命我写信辱骂将军一样,很不合适。还望将军三思。”素来只逞匹夫之勇的吕布被袁涣的一番高论折服了,很惭愧地向他道歉,不再逼袁涣写信了。曹操剿灭吕布后,袁涣在曹操手下做事,提出了好多有益于世的计策、建议,都被采纳。袁涣有两点尤其使曹操看重:吕布败亡时,在吕布手下谋事的颍川大族陈群父子谒见曹操时,行跪拜大礼,而袁涣只长揖不拜;曹操赏赐部下车辆数乘,让他们随意掠取吕布军中物资,好多人都满载而归,唯独袁涣只取数百卷书和一些钱粮。

袁宏在东晋时任大司马桓温记室(秘书),专管文书记录工作。他为人正直,虽然受到桓温礼遇,但他对桓温企图篡逆,严重威胁其他世族利益的行为极其不满。他见桓温作为晋皇室的女婿,却丝毫不顾及皇室利益,便非常鄙视桓温,虽为其部属,但更忠于晋朝。他在其著文和谈论中,对桓温多有冒犯,所以“荣任不至”。直到桓温死后,袁宏才由吏部郎出任东阳郡太守。袁宏在《东征赋》的结尾处,将西晋永嘉年间随琅琊王、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司马睿(后来的晋元帝)渡江的诸位名臣一一著录,并分别称赞其德行。由于袁宏在当时文坛声誉很高,他的《东征赋》一问世,人们争相传看。那些被袁宏列名的诸位名臣后代倍感无上光荣,未被登上的名臣之后觉得受到冷落,就有意找碴。桓温的父亲桓彝虽是渡江名臣之一,曾任宣城太守,在东晋初年平定苏峻之乱中为国死难,但袁宏在《东征赋》中故意不列桓彝之名。与袁宏同在桓府又与之友善的伏滔多次劝他把桓彝名字列上,袁宏却笑而不答,始终未改。桓温非常气愤,惮于袁宏是一代文宗,一直隐忍未发。桓温想让袁宏在赋中称颂其父,又不愿把此事张扬出去弄得人人皆知。有一次桓温率大司马府属吏游历青山时, 质问袁宏:“你作《东征赋》,称赞了那么多先贤,我父亲为国尽忠,为何不见赞誉?”袁宏在此危险时刻,沉着应答,使桓温无计可施,只得放弃借机报复的打算。

南朝宋太子左卫率袁淑虽然人书生气十足,常常受到别人的作弄,官运不畅,却很有气节。宋文帝刘义隆的太子刘劬行为多违反法度,受到刘义隆的责难,他害怕被废黜,与始兴王刘浚密谋后,决定弑文帝篡位。在行动之前,他召集袁淑和萧斌等人假作备受委屈的样子,痛哭流涕地说:“主上听信别人谗言,准备废黜并处置我。我自认为没有罪,不能受这些冤枉气。明晨我要发起武力行动,请你们全力协助,”袁淑劝他:“自古无子杀父的道理, 请殿下三思而行。”刘劭对袁淑的不合作态度非常恼怒,恶狠狠地逼问:“我这次行动能成功吗?”袁淑正色回答:“肯定能成功,但您的这种行为必为天下人所不容,大祸会立即到来。为殿下考虑,应取消这次冒险行动。”刘劬知袁淑与自己不一心,便令人将他杀死建康(今南京市)奉化门外。

第六,忠心为国

东晋南朝政权频繁更迭,这就使得那时的官吏和土大夫忠贞之念淡薄。只要政权更迭不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弃旧投新。陈郡袁氏在当时以“忠义”著称。《南史·袁湛传》作者这样赞誉陈郡袁氏:“夫义重于生,空传前诰,投躯徇生,罕遇其人。观夫宋、齐以还,袁门世蹈忠义,固知风霜之概、松筠其性乎。”

宋明帝临终时曾托孤,由袁粲同褚渊、萧道成等四人共掌机密。后来,由于萧道成掌握兵权,加上褚渊倒向萧道成,原来四人执政的格局被打破。萧道成权势日重,颇有不臣之心,他欲废黜明帝子刘昱(后废帝),另立新君。袁粲认为刘昱没有大的过错,不应该擅行废立,但萧道成不听劝阻,暗中指使人杀了刘昱。袁粲从中看出萧道成有篡位的野心,自以为身受明帝重托,不能让刘宋江山归于外姓,于是联络刘氏宗亲,和亲宋势力,密谋消灭萧道成。升明元年(474),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对萧道成,袁粲也积极准备选择时间举兵。不料,因走露了消息,萧道成闻讯及时调动兵力围攻袁粲,袁粲与儿子袁最都死于刀剑之下。父子两人死得很壮烈,当刽子手举刀挥向袁粲时,袁最大叫一声,抱着父亲,请求先死,在场的士兵被这个场面震惊了。袁粲感叹地说:“我不失为宋朝忠臣,你不失为我的孝子”。他临死前,对袁最说:“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身为宋朝宰相,不得不尽力抗争”。这种义重于生、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可敬可悲。袁粲丝毫不为自己的行动后悔,他索要纸笔明志:“臣义奉大宋,策名两毕,今便归魂坟垅,永就山丘”,至死也不向萧道成低头。当时人们曾作歌赞扬这为国尽忠的父子,鞭挞卖国求荣的褚渊:“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莫作褚渊生。”

齐朝末年,宗室萧衍起兵襄阳,进攻建康,当时州郡望风皆降,唯独袁昂拒守吴兴。后萧衍写信给袁昂,喻以祸福,袁昂见齐大势已去,不忍心这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东业的吴兴遭到战争破坏,只得罢兵撒守。

贞明三年(589),隋朝军队渡江南攻陈朝,打进建康城,焚烧宫城北掖门,护卫的兵士争相四散逃命,朝中大臣纷纷躲藏,唯有袁宪随侍陈后主。陈后主感叹道:“我住日也没有特别优待你,可是你却忠心耿耿。方今危急时刻见到你,使我常常体会‘岁寒而知松柏之凋也’此句话的内涵。而今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并不仅仅是我无德无行,也是江南士大夫道德沦丧所至。”

陈郡袁氏的忠义之举受到后世称赞 。唐太宗为晋王李治选择德行学识兼备之士作僚属时,特意征询中书侍郎岑文本:“梁、陈时期的名臣,有哪个可称道?他们还有子孙可以延用否?”岑文本向太宗奏道:“隋朝灭陈时,陈之文武百官四处逃窜,唯有袁宪随侍在陈后主身旁。王世充在洛阳将篡位时,隋朝大臣们纷纷献劝进表,而给事中袁承家(袁宪子)借口有病不在劝进表中署名,他们父子可谓忠烈之士。袁承家弟袁承序清贞高雅,继承了父兄传统,可堪大用。”于是太宗用袁承序为晋王侍读,加授弘文馆学士。

总之,自汉末至唐朝,陈郡袁氏冠带相继,为后世留下许多值得回味,借鉴的东西。

两晋南北朝时南迁的陈郡姓氏

魏晋时期,陈郡(治所淮阳)形成了一批著姓望族,如陈郡阳夏(今太康)谢氏、袁氏与何氏,陈郡长平(今西华东北)殷氏等。西晋灭亡以后,这些姓族多南渡长江。

如袁瑰,西晋末“奉母避乱”南渡仕于东晋。殷浩,父羡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因留仕东晋。谢辊,西晋末依附东海王司马越,后南渡,任豫章太守。这些陈郡南迁姓族成为东晋南朝侨姓士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晋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陈郡谢氏和琅邪王氏成为东晋南朝最著名的士族。

在政治上,陈郡姓族多在东晋南朝的朝廷和地方担任高官,掌握大权。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历史的发展方向。例如殷浩的北伐,殷仲堪讨司马尚之和与植玄的斗争,都是当时的重大事件,谢氏创建北府兵,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击败了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东晋朝廷转危为安,则影响了当时历史的走向。

在经济方面,陈郡南迁士族在江南“求田问舍”,重建家园,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陈郡南迁士族和其他士族一样,都有着自己的家学渊源。袁瑰的兴学建议,促进了东晋的教育事业。其曾孙袁山兼通文史,著有《后汉书》百篇。谢氏家族更是人才济济。在南朝时涌现了谢灵运、谢月兆等一批著名诗人,其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陈郡南迁的著姓望族是东晋南朝的侨姓士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对东晋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移民迁徙史全文3篇...


第三节 郡望、堂号

袁 氏 郡 望

袁氏又以“陈郡”、“汝南”、“彭城”、“陈留”等为其堂号。郡望】陈 郡:秦时置郡。此之袁氏为淘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彭城郡:西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彭城 陈留 东陵 襄阳 江淮 高平 汝南 天水

新野 邺城 许昌 山阳 平原 建安 兴宁 惠阳

金城 湖北 堂邑 长沙 太原 河东

陈郡袁氏同汝南袁氏是袁氏的两大望族。袁姓首先在陈郡形成望族,但西汉时袁氏在正史中无传,只在野史和一些碑刻上有所反映。东汉时期,从陈郡分出的汝南袁氏在史籍上大放异彩,成为东汉著姓,这支袁姓的开基祖为从阳夏别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的袁安。汝南袁氏在东汉中后期显达,袁安曾任河南尹、太仆、司空、司徒等职,位高权重。袁安子袁敞,袁安孙袁汤,袁汤子袁逢、袁隗也都担任过三公的职务。这样,自袁安始,汝南袁氏四代人中先后有五人担任三公的职务,被称为“四世三公”,“四世三公”也成为汝南袁氏功绩与荣耀的代名词。当然,汝南袁氏家族中还有许多人担任太守、九卿、中郎将之类的职务,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记载,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东汉末年,一度割据天下的袁绍、袁术落败后,汝南袁氏辉煌不再。陈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如果说汝南袁氏在东汉时大放异彩,强盛了百余年并上演了由盛而衰乃至最终湮灭的历史悲喜剧的话,那么从曹魏至隋唐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由陈郡(当时为陈国,后改为陈郡)袁氏唱主角,再创袁氏家族史上的辉煌,对袁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陈郡袁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成为东晋南朝重要政治支柱。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一些袁姓人或为追随名主,或为避难他乡,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迁徙浪潮。晋代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东晋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随晋室南渡者有许多中原士族,其中也有袁姓士族。渡江后,所东晋、宋、齐、梁、陈,在朝中做官的袁氏,多因官居于江南各地。东晋南朝是门阀士族统治时期,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是高门士族的领袖,其次便是陈郡袁氏和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与谢氏、王氏、萧氏联姻,王、谢、袁、萧并称四大盛门。据《晋书》、《南史》等书记载,袁湛、袁豹兄弟二人的母亲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袁湛又娶谢安侄子、东晋名将谢玄之女为妻;袁湛的外甥,是陈郡谢绚;袁粲的母亲,是琅琊王氏、太尉长史王诞之女。因为这层关系,彼此相互提携,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政坛上发挥作用。袁宏本是一介平民,后得到安西将军、豫州刺史陈郡人谢尚的提携,进入仕途;袁湛、袁豹在仕途上的升迁,也得到陈

郡谢氏的帮助。陈郡袁氏还与南朝皇室联姻。南朝宋文帝的皇后袁斋妫即是东晋太尉袁湛之女,南朝宋武陵内史袁觊的女儿嫁给齐武帝子竟陵王萧子良为妻。南朝梁时,袁昂任宰相时,仆射徐勉受武帝重用,势倾天下,在袁昂府中喝酒时,竟要袁昂出内眷随侍。见徐勉那张狂样子,袁昂不动声色地让家眷五六人出来应酬,并且故意装出一副很有歉意地说:“我家没有年轻漂亮的女子,这些老妇人都是我的妻妾。他们有的是王妃生母,有的是公主婆母,现供你使唤。”徐勉闻听此言,方才知袁昂尊贵,吓得慌忙向袁昂道歉。尽管南朝皇帝与陈郡袁氏之间有些矛盾,甚至发生激烈冲突,总的来说,双方合作大于对抗。陈郡袁氏是南朝皇帝依赖的重要政治力量,自袁湛在东晋末期出任太尉始,袁粲、袁昂、袁枢、袁宪等先后在南朝担任宰相之职。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袁氏自后汉、魏、晋至粱、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令仆一十七人。”这其中主要是指陈郡袁氏。

第二,衍生了众多袁氏支系,促进了袁姓发展。

陈郡袁氏有一支在东汉末年迁居南方。袁霸弟袁徽以儒术闻名于世,他曾在江汉末年的大战乱即将爆发前对堂兄袁涣表示:“兵革既兴,外患必众”,我要到偏僻的山海之间躲避以免除祸乱。袁徽后来果然举家迁居交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后移治今广西梧州市、广东广州市)。在西晋末年渡江南下后,陈郡袁氏聚居在今江西宜春,并在此形成望族,袁州也田袁姓聚族而居得名。袁氏是东晋南朝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仕宦等原因,这支袁氏在今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繁衍,并向福建、两广等地迁徙,称盛于江南。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太平寰宇记》、《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等载:豫州汝南郡七姓有袁氏,徐州彭城五姓有袁氏,袁州宜春郡四姓之首为袁氏。可见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南方的江苏徐州、江西宜春,袁姓也已形成望族。东晋末年,陈郡袁氏有一支北迁,在北魏政权中任职,定居于今河南洛阳。隋朝灭陈后,将原在陈朝任职的官员迁至京城,原在陈朝任尚书仆射的袁宪也在被迁之列,袁宪及其子孙相继任

职于隋唐两朝,定居于今陕西西安。另据《元和姓纂》等典籍,陈郡袁氏还衍生出陈留(治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京兆(今陕四西安)、华阴(今属陕西)、河东(今山西太原)、河南(今河南洛阳)、濮阳(今属河南)、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等。

第三,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贡献。

陈郡袁氏文化底蕴丰厚。袁氏后代袁良,于西汉末年曾向孟喜学《易经》,精通《易经》,在西汉明帝时被举为明经博士,从此《孟氏易》成为袁氏的家学,袁氏子弟都得诵习《易经》。袁涣的曾孙袁瑰在东晋任国子祭酒(全国最高学府国子学的主管)等职。他曾上书朝廷,要求重视儒学,恢复因战乱而受到削弱的礼教,因此,受到晋成帝的重视,东晋从此开始重视儒学教育。《隋书·经籍志》记载:陈郡袁氏中袁涣、袁淮、袁质、袁乔、袁休明、袁豹、袁彦伯、袁宏、袁山松、袁淑、袁粲、袁昂、袁枢、袁宪等都有文集传世。袁乔博学多识,才华出众,曾为《论浯》、《诗》作注:袁乔的孙子袁山松,年幼时即有才名,著有《后汉书》百篇。他喜好音乐,当时流传一首歌曲叫《行路难》,歌词颇为粗疏质野,经过他的修改、加工,使词、曲更为精练、凄婉。他每当酒酣耳热之际,便高歌此曲,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流泪。人们把同时代的羊昙善唱歌、桓伊好唱挽歌、袁山松喜好《行路难》井称为“三绝”。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袁宏,他一生写下诗赋诔表等杂文三百余篇,其中著名的则是在任桓温府记室时创作的《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赞》。当时就有“当今文章之美,故当共推此生”的赞誉,时人尊袁宏为一代文宗。袁宏还是著名历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他的史学著作中,除了久已散佚的《竹林名士传》之外,《后汉纪》是他留传至今的唯一精心史作。《后汉纪》与南朝宋时范晔所修《后汉书》,一书一纪,相得益彰,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曾在《

史通》中作出了“世言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的结论。

第四,为后世树立一个清廉的榜样。

北齐时期,政治黑暗,官吏争相贪赃枉法,而北齐项县人袁聿修(531—582)却卓尔不群,为官清政廉洁,被人赞誉为“清郎”。袁聿修在任信州刺史时,廉洁奉公,处事公允,深受一州百姓的拥护。齐后主武平初年,朝廷派御史分别巡行各州,考核各地官员政绩。与信州相邻的州都受到御史的弹劫,而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的信州竟被视为“免检单位”。当他任职期满时,一州僧俗民众依依不舍,有的还带来酒肉告别,很多人准备远送。他离开信州后,以郑播宗为首的信州百姓七百余人曾向朝廷上书,请求为他刻功德碑,以彰其功,朝廷特意恩准。北魏、北齐时,位居要津者彼此都要相互联络、互相馈赠,袁聿修担任吏部尚书十年,没有接受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是老相识,常戏称他为“清郎”。北齐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受命巡行各地,并考察各地官员优劣。路经兖州,时邢邵任刺史,两人话别后,邢邵派人送给袁聿修一匹白绸,袁聿修不但没有接受,还写信责备邢邵。邢邵很受感动,去信感叹道:“往日老弟被誉为清郎,而今位高权重,可称为清卿。”

第五,保持士大夫的气节,以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影响后世。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世人为了保全性命,委曲求全,苟且偷生,那些士大夫也丧失了所谓的“名节”。而陈郡袁氏却恪守正义,不畏强权。东汉末年,陈郡人袁涣为避中原兵乱,流寓江、淮之间。先是投奔袁术,吕布在阜陵击败袁术后,袁涣被吕布拘留。吕布命令他写信辱骂刘备,遭到他的严辞拒绝。吕布三番五次地催逼,袁涣仍不答应。吕布大怒,手执兵器威胁道:“如果你依照我的命令写信辱骂刘备,我就放你一条生路,否则你就死于我的刀剑之下。”面对死亡的威胁,袁涣轻蔑地一笑:“我听说世上只有以德行使人感到羞辱,从未有谩骂而使人受辱的。假如刘备有君子风度,接到您的辱骂信后,会非常鄙视将军的如此行为;倘若他属小人之辈,也会像您那样,回敬一封辱骂您的信,那样招致耻辱的是我们而不是刘备。况且我以往曾侍奉刘备,他有恩于我,我不愿写信辱骂他。您让我写信骂他,就像我现在跟随将军,一旦离去,别人命我写信辱骂将军一样,很不合适。还望将军三思。”素来只逞匹夫之勇的吕布被袁涣的一番高论折服了,很惭愧地向他道歉,不再逼袁涣写信了。曹操剿灭吕布后,袁涣在曹操手下做事,提出了好多有益于世的计策、建议,都被采纳。袁涣有两点尤其使曹操看重:吕布败亡时,在吕布手下谋事的颍川大族陈群父子谒见曹操时,行跪拜大礼,而袁涣只长揖不拜;曹操赏赐部下车辆数乘,让他们随意掠取吕布军中物资,好多人都满载而归,唯独袁涣只取数百卷书和一些钱粮。袁宏在东晋时任大司马桓温记室(秘书),专管文书记录工作。他为人正直,虽然受到桓温礼遇,但他对桓温企图篡逆,严重威胁其他世族利益的行为极其不满。他见桓温作为晋皇室的女婿,却丝毫不顾及皇室利益,便非常鄙视桓温,虽为其部属,但更忠于晋朝。他在其著文和谈论中,对桓温多有冒犯,所以“荣任不至”。直到桓温死后,袁宏才由吏部郎出任东阳郡太守。袁宏在《东征赋》的结尾处,将西晋永嘉年间随琅琊王、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司马睿(后来的晋元帝)渡江的诸位名臣一一著录,并分别称赞其德行。由于袁宏在当时文坛声誉很高,他的《东征赋》一问世,人们争相传看。那些被袁宏列名的诸位名臣后代倍感无上光荣,未被登上的名臣之后觉得受到冷落,就有意找碴。桓温的父亲桓彝虽是渡江名臣之一,曾任宣城太守,在东晋初年平定苏峻之乱中为国死难,但袁宏在《东征赋》中故意不列桓彝之名。与袁宏同在桓府又与之友善的伏滔多次劝他把桓彝名字列上,袁宏却笑而不答,始终未改。桓温非常气愤,惮于袁宏是一代文宗,一直隐忍未发。桓温想让袁宏在赋中称颂其父,又不愿把此事张扬出去弄得人人皆知。有一次桓温率大司马府属吏游历青山时, 质问袁宏:“你作《东征赋》,称赞了那么多先贤,我父亲为国尽忠,为何不见赞誉?”袁宏在此危险时刻,沉着应答,使桓温无计可施,只得放弃借机报复的打算。南朝宋太子左卫率袁淑虽然人书生气十足,常常受到别人的作弄,官运不畅,却很有气节。宋文帝刘义隆的太子刘劬行为多违反法度,受到刘义隆的责难,他害怕被废黜,与始兴王刘浚密谋后,决定弑文帝篡位。在行动之前,他召集袁淑和萧斌等人假作备受委屈的样子,痛哭流涕地说:“主上听信别人谗言,准备废黜并处置我。我自认为没有罪,不能受这些冤枉气。明晨我要发起武力行动,请你们全力协助,”袁淑劝他:“自古无子杀父的道理, 请殿下三思而行。”刘劭对袁淑的不合作态度非常恼

怒,恶狠狠地逼问:“我这次行动能成功吗?”袁淑正色回答:“肯定能成功,但您的这种行为必为天下人所不容,大祸会立即到来。为殿下考虑,应取消这次冒险行动。”刘劬知袁淑与自己不一心,便令人将他杀死建康(今南京市)奉化门外。

第六,忠心为国东晋南朝政权频繁更迭,这就使得那时的官吏和土大夫忠贞之念淡薄。只要政权更迭不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弃旧投新。陈郡袁氏在当时以“忠义”著称。《南史·袁湛传》作者这样赞誉陈郡袁氏:“夫义重于生,空传前诰,投躯徇生,罕遇其人。观夫宋、齐以还,袁门世蹈忠义,固知风霜之概、松筠其性乎。”

宋明帝临终时曾托孤,由袁粲同褚渊、萧道成等四人共掌机密。后来,由于萧道成掌握兵权,加上褚渊倒向萧道成,原来四人执政的格局被打破。萧道成权势日重,颇有不臣之心,他欲废黜明帝子刘昱(后废帝),另立新君。袁粲认为刘昱没有大的过错,不应该擅行废立,但萧道成不听劝阻,暗中指使人杀了刘昱。袁粲从中看出萧道成有篡位的野心,自以为身受明帝重托,不能让刘宋江山归于外姓,于是联络刘氏宗亲,和亲宋势力,密谋消灭萧道成。升明元年(474),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对萧道成,袁粲也积极准备选择时间举兵。不料,因走露了消息,萧道成闻讯及时调动兵力围攻袁粲,袁粲与儿子袁最都死于刀剑之下。父子两人死得很壮烈,当刽子手举刀挥向袁粲时,袁最大叫一声,抱着父亲,请求先死,在场的士兵被这个场面震惊了。袁粲感叹地说:“我不失为宋朝忠臣,你不失为我的孝子”。他临死前,对袁最说:“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身为宋朝宰相,不得不尽力抗争”。这种义重于生、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可敬可悲。袁粲丝毫不为自己的行动后悔,他索要纸笔明志:“臣义奉大宋,策名两毕,今便归魂坟垅,永就山丘”,至死也不向萧道成低头。当时人们曾作歌赞扬这为国尽忠的父子,鞭挞卖国求荣的褚渊:“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莫作褚渊生。”齐朝末年,宗室萧衍起兵襄阳,进攻建康,当时州郡望风皆降,唯独袁昂拒守吴兴。后萧衍写信给袁昂,喻以祸福,袁昂见齐大势已去,不忍心这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东业的吴兴遭到战争破坏 ,只得罢兵撒守。贞明三年(589),隋朝军队渡江南攻陈朝,打进建康城,焚烧宫城北掖门,护卫的兵士争相四散逃命,朝中大臣纷纷躲藏,唯有袁宪随侍陈后主。陈后主感叹道:“我住日也没有特别优待你,可是你却忠心耿耿。方今危急时刻见到你,使我常常体会‘岁寒而知松柏之凋也’此句话的内涵。而今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并不仅仅是我无德无行,也是江南士大夫道德沦丧所至。”陈郡袁氏的忠义之举受到后世称赞 。唐太宗为晋王李治选择德行学识兼备之士作僚属时,特意征询中书侍郎岑文本:“梁、陈时期的名臣,有哪个可称道?他们还有子孙可以延用否?”岑文本向太宗奏道:“隋朝灭陈时,陈之文武百官四处逃窜,唯有袁宪随侍在陈后主身旁。王世充在洛阳将篡位时,隋朝大臣们纷纷献劝进表,而给事中袁承家(袁宪子)借口有病不在劝进表中署名,他们父子可谓忠烈之士。袁承家弟袁承序清贞高雅,继承了父兄传统,可堪大用。”于是太宗用袁承序为晋王侍读,加授弘文馆学士。

总之,自汉末至唐朝,陈郡袁氏冠带相继,为后世留下许多值得回味,借鉴的东西。


袁氏堂号

【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4000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袁氏堂号以汝南堂和卧雪堂分布最广。

汝南堂 卧雪堂 敦睦堂 敦厚堂 敦睦堂 介祉堂 咸庆堂 聚庆堂 怀楚堂 仁风堂 存经堂

存著堂 润德堂 顺德堂 崇德堂 维则堂 至仁堂 留爱堂 进修堂 序伦堂 宗本堂 端本堂

清咏堂 忠顺堂 省春堂 光裕堂 惇叙堂 萃涣堂 六顺堂 一本堂 天锡堂 守正堂

敦睦堂 江西,瑞金,湖北,大冶、双港、保安、月塘、白额砶等处 湖南,邵阳

东乡万安七里村鸿鹤庙杨林冲,樟树、鹅公井、黄龙桥、三溪,上湘之灌溪、新化,蜀地

一本堂 江西,修水,铜鼓

清咏堂 江西,兴国铜桥畈,湖北黄石、阳新县(兴国)、房县、竹溪,陕西咸阳

宗本堂 江西,新余市分宜

崇德堂 山东,淄博,淄川县城北袁家庄

咸庆堂 江苏,常州,毗陵 蒋渡、河北、河南、罗沟、上雷、西仓桥等

怀楚堂 江苏,丹徒

仁风堂 江苏,江阴、阳羡、江阴城之西南隅、苏州、松江、公安、青阳、靖江等地、安徽,桐城练潭

仁风堂 江苏,江阴 始祖逢时,先世居汴,宋高宗南渡时移居金陵,逢时於南宋嘉定间迁居阳羡。

始迁祖良,逢时之曾孙,元至元、至正间始居江阴城之西南隅。嗣後子孙有徙至苏州、松江、公安、青阳、靖江等地。

仁风堂 安徽,桐城 皖始祖方二,宋末自豫章迁居皖城。始迁祖方二子受一,元末明初徙居桐城练潭。

仁风堂 湖南益阳 (始祖羲仕,字学优;祖籍为江西宜春)会不会和这2个仁风堂有联系呢?

存经堂 常州北门外三殇里 常州城南夏雷里至竹坞常州淮安等地

维则堂 江苏,无锡常州常熟、宜兴、武进、江阴、姑苏、金坛等地

介祉堂 浙江,上虞

聚庆堂 浙江,绍兴,山阴上姚村

进修堂 浙江,鄞县甬水桥东社坛蘙内、定海、宁海、嘉定、馀姚、苏州、温州、慈溪、临安等地

存著堂 浙江,嵊县,剡县

润德堂 浙江,桐庐桐江坊郭之睦亲里

顺德堂 浙江,桐庐桐江坊郭之睦亲里。序伦堂 浙江,富阳,新城、折桂乡古竹村、太平卓笔山麓百丈

惇叙堂 浙江,慈溪、绍兴、嘉禾、姚江、仁和、馀姚、浦江、会稽、山阴、苏州等地

端本堂 浙江,诸暨,暨阳西隅北门丫路

敦厚堂 浙江,龙游

忠顺堂 浙江,龙游大治

序伦堂 浙江,富阳,新城

萃涣堂 浙江,诸暨,暨阳

六顺堂 浙江,龙游

至仁堂 湖南,湘潭

留爱堂 湖南,湘潭十三都八甲石塘山

省春堂 湖南,汉寿,龙阳

光裕堂 湖南,醴陵眕竹湖

天锡堂 湖南,浏阳

介襄堂 浙江,上虞小越

介江堂 浙江,上虞小越

德庆堂 潮汕琛公裔

积庆堂 潮汕琛公裔

仁凤堂 潮汕琛公裔

德口堂 潮汕琛公裔

崇讓堂 潮汕琛公裔

崇礼堂 潮汕琛公裔

歌口堂 潮汕琛公裔

崇远堂 潮汕琛公裔

佑启堂 潮汕琛公裔

敬德堂 潮汕琛公裔

追继堂 潮汕琛公裔

元顺堂 龙游

存经堂 上海 (以上主要由:袁富昌提供)

观音堂 云南宣威 (袁海涛提供)

河东堂 广西都安 (袁通全提供)

善庆堂 广东韶关仁化县大桥镇古洋管理区袁老屋 (袁华盛提供)

三翠堂 广东省始兴县 ( 袁世忠提供)


袁氏图谱分布地

山东淄博汝南袁氏 江西武进袁氏 江苏南京汝南袁氏 河南项城汝南袁氏 江苏吴县袁氏

浙江嵊县嵊城袁氏 浙江鄞县袁氏 其它袁氏图谱……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 (今湖北襄樊市辖) ;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袁 璋 之子袁 滂 ,任司徒。滂之子袁 涣 ,三国时任魏国御史大夫,其曾孙袁 环 ,西晋末随晋室南迁至江南,环之子袁 乔 、曾孙 袁山松 ,均仕东晋。袁涣的后裔还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今属陕西)。

袁氏迁民始祖当时为 平阳府 洪洞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于 广济寺 大槐树下,迁往异地,其迁民后裔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陕西等地,后又转迁到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袁氏迁民始祖牌位供奉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五号供橱,可供袁氏迁民后裔祭拜。


第四节 各地袁氏始祖


袁氏所在地区 始祖 详细情况 提供人
全世界袁姓人 伯辕 庄伯--诸(字伯爰)--?(王父爰)--涛涂(辕宣仲)--选--?(选子)--突--惠子雅--颇,颇之少子政(颇的小儿子袁政),立“袁”为姓 史书
湖北 袁买 湖北袁氏之祖分布:
1,袁哙 汉初袁买之裔孙,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2.袁种:哙之子,汉文帝时为常侍骑,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3.袁终古 种之子汉武帝时封御儿侯,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4.袁达 滂之后裔,刘宋时为荆州刺史,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5袁伦 滂之后裔,唐初为当阳令,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6.袁炯 唐丞相袁滋之子,唐时为江陵户曹参军.后其子孙有分处公安者,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7.袁仪 袁郊之曾孙,唐末为横州刺史,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8袁启观,仪之后裔,云梦诸生,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
9袁伏二 明初从江西丰城迁大冶;
10.公安三袁:袁伦生子三,二子生子袁大化.大化生子士瑜,士瑜生宗道,宏道,中道.
11.袁福、袁越、袁复:襄阳始祖。
袁富昌
山东日照 袁表正袁表章 直隶省冀州枣强县向义村人也,迁居日照(傅家疃),后由日照分居莒县袁家疃(原厉家疃)、九里坡等村。 袁锡平
山东河泽 袁正 始祖袁正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督民迁入山东曹县。据大明太祖钦锡袁氏题名玉碑记载:我迁民始祖袁公讳正,公字成甫。跟随太祖创业,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拜官镇威将军。太祖定鼎之后,首要大计,移民垦荒充实仓廪。我始祖于明洪武二年。奉诏以镇事加三级头衔,协同族叔自山西督民中书(山东)族叔择于东明县定居,我始祖选于中书省曹县黄岗集落户。
山东邹平 袁景芳
山东寿光 袁安邦 已传到21代,我这一辈是18代。袁安邦的长子袁殿珍,随舅父迁住安丘县范家庄子,改姓范。始祖安邦的第四代 袁勇之 (始祖玄孙之一),迁至本县柴家庄子,人丁很盛,现已是一个大村子了。始祖的另一玄孙 袁勇泉 ,迁至安丘洪庄子。在第六代中, 袁文绍 ,迁至都昌。和始祖安邦一起移民到寿光的,还有其兄弟叫 袁定邦 ,住在周家疃,也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村子。 袁在田
山东曹县黄岗集 袁公正 明初有个袁公正,字成甫,曾随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拜镇威将军。明朝统一后,首要的大计,是移民垦荒。袁公正又自动报名,举家从洪洞迁至山东曹县黄岗集落户。当时很受朱元璋欣赏,亲赐一块“袁氏题名玉碑”,还给他提升了三级头衔。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关王庙北土岗上安下家来,取名“ 袁家固堆 ”,并题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明史
陕西 袁丰 陕西袁氏之祖分布:
1,袁丰 汉时为长安令,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2.袁光庭:唐天宝末为伊州刺史,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3.袁建丰:唐华阴人,五代时为后唐之臣,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4.袁可均:建丰子宋诸卫大将军,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5.袁天佑:至元年间战死甘州,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6.袁应泰:万历年间进士,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袁富昌
甘肃 袁翻
袁进
袁裕
甘肃袁氏之祖分布:甘肃袁姓都为河南袁氏后裔
1.袁翻:豫派袁宣之子,辈魏时人凉州刺史,今甘肃袁氏有祖之者;
2.袁进:五代时山西归化厅人,为阶州防御使,今甘肃袁氏有祖之者;
3.袁裕:豫派袁楚才之后,元时为甘州等路宣怃副使,移镇甘州,今甘肃袁氏有祖之者;.  
袁富昌
四川 见右 四川长宁袁氏:1.袁家坝:1668年入川,入川始祖袁岐又;
2.新房子:1644年入川,入川始祖袁可华;
3.安宁:明清初入川,入川始祖袁大才;
4.太平:1710入川,入川始祖袁晟;
5.霸王田:1705入川,入川始祖袁朝龙;
6.大井官兴:1705入川,入川始祖袁朝虎;
7.双河:1711入川,入川始祖袁袁朝秀;
8.龙投后河:1671入川,入川始祖袁维菘;
9诧口石:1719入川,入川始祖袁仁连;
10马儿滩1671入川,入川始祖袁尚义:
11.堰口上:1712入川,入川始祖袁登世;
12桃坪:入川始祖袁信简;
13.新屋嘴:1648入川,入川始祖袁文正和袁章益;
14铜罐田:1644入川,入川始祖袁大有;
15.佛来山:1675入川,入川始祖袁维先;
16梅溪:入川始祖袁祥
袁富昌
袁文芳
明朝自江西宜春入川,始祖袁文芳
袁昌洪
广东台山 袁润翁 独岗福连村,又名福安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岁次辛未,即公元一七五一年。 袁英齐
广东温塘 袁乃 始居祖 乃号悦塘。仕宋拜朝奉大人。原籍江西赣州府信丰县龙川乡竹子园。父,子文公。长兄讳仕迁福建莆田。弟 伟承,其信丰旧额,淳化四年以宦来广乐东莞温塘之秀遂家焉。二世祖讳通,娶崔氏,乃增城崔兴之女。二世伯祖 诚,娶郭氏。传七世曰中郎二郎俱住南雄珠玑巷。曰八九郎 守政,赐进士出身,官拜江西节度使,生四子宗达十四郎宗明三五郎俱随父住同籍江西。 二世叔祖 谓娶郑氏,乃省城副使郑逊之女,生三子。传八世曰茂昌,仲叔出居芝麻。 三世祖盂一郎娶李氏,三世祖盂二郎娶马氏,仕拜广西州判,子一人曰盂英。 三世伯叔祖 溟娶省城金氏,生二子,长子 平,次子十四郎。四世祖 华娶番禺詹氏,生一子 盈。
广东封开(广信) 袁明鉴 始祖袁明鉴,广东广州府推官 ,妻苏氏,由陕西雍州府籍居广州府任官东莞县 。二世祖忠信妻麦氏 ,三世祖尚德妻孔氏 ,四世祖寿安妻李氏生子伯聪公 。
广东、深圳、福建 袁志君 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揭阳、潮汕 袁琛 潮汕和台湾40余袁姓村庄、数万袁姓人口的发祥地,其纪念性建筑便是长美村“袁氏家庙”。始祖为北宋仁宋庆历年间进士、兵部尚书袁琛。袁琛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因党锢祸被贬谪到潮州任刺史,此后他就在潮州定居。
潮汕 袁聪 潮汕袁氏移居台湾人数最多的是饶平县袁氏角一公的裔孙 袁角一
台湾省 袁琛
袁角一
陕西省镇安县 袁崇德 祖籍湖北红安县(原黄安),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崇字辈弟兄四人上陕西经商,沿长江、汉水、旬河乘船而上至庙沟长沙一带落户。 袁业博
江西宜春(袁州) 袁京 史书
江西分宜 袁闳 袁银生
江西乐平 袁闻柝 江西省乐平市清溪卧雪堂袁氏——系清末台湾知府袁闻柝的后代。 袁为善
江西南昌县 袁云峰
浙江诸暨
浙江慈溪
浙江上虞
袁辂
袁辙
袁轼
袁軏 
公元1128年,宋室南迁,袁辂公护驾到达新的都城杭州,并任宣徽南院左使。辂公1134年辞官,从杭州武林门到诸暨落籍,成为诸暨袁氏的始祖。
 浙江省从袁奭之后分为两支,一支是袁熙,袁熙之后有袁樞和袁植,其中袁植无后;袁熙之后为袁愷,袁愷之后又分为四支:1、诸暨的始祖是袁辂;2、慈溪的始祖袁辙、袁轼;3、上虞的始祖袁軏。袁奭后代的第二枝后代叫袁燃,其三十五代叫袁栻,其三十六代是袁熹和袁本,其中袁本无后。袁熹的后代叫袁莱,为嘉善袁氏的始祖
袁光亮
安徽东至县东流镇 袁太祥 袁氏源于湖北武昌,上世纪初大约在190?年,袁太祥挑一馄饨担子离开原籍逃难到安徽省至德县(现东至县)落户,靠卖馄饨度日,后娶妻冯菊香、生大儿袁平旺、小儿袁玉旺。老祖宗袁太清曾带大爹袁平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回过老家,从安徽省东流县(现东至县东流镇)乘小轮船至九江后转乘大轮武昌后乘车即到,大爹去世后便于老家失去联系。老祖宗袁太祥有一哥哥叫袁太寿。现我袁氏在东至已历五代,很想弄清自己的袁氏情况想找找家谱 袁红明
上海市 袁山松
袁恺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进攻沪渎,吴郡太守袁山松筑东、西沪渎垒与之对抗,垒破兵败,袁山松战死,其子孙留居守庐。上海的袁姓是袁山松的后代。明中叶,有安邱人袁恺移居华亭,并在景泰二年(1451)中了进士。句容袁姓也在明代中期移居崇明,地名袁家沙。
湖南省益阳市 袁羲仕 袁羲仕,字学优;祖籍为江西宜春;元末明初人(与朱元璋同时代,具体生卒年月已失传);元末参加农民起义军,明初封为武功将军,任南京都统多年,于洪武末年告老还乡吉安府吉水县;明初江西填湖广时,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举家迁来益阳市郊天成垸定居。羲仕公当年迁来益阳定居的村落,后名为袁家巷(1955年改名为全丰村,现名为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全丰村)。 袁正林
【湖南长沙、望城、南县、华容、安乡】
《袁氏五修族谱》
袁志荣袁志荣 版心作“黄沙港袁氏五修族谱”。民国三十五年,汝南堂刊。手写石印本。卷十一,13册,全,品佳。
始祖袁志荣,字世华,号汝衮,明洪武十五年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郡上迁益阳桃花港,二十五年迁长沙新阳八十九都隔(格)塘青家垅中珠洲,二十七年又立业本都黄沙港沿河两岸。传四世至万派分六房。
卷一六房墓图、世系总纪。卷二至十一为各房墓图、世系。显裔袁铭(明)曜于清嘉庆年间任岳麓书院山长。
湖南省华容县 袁启凤 始祖启凤公生于宋末年间,四传有华高二公,高公三传有友祥公迁监利,友信公迁公安,应渊公迁慈利.华公四传至效古公因宋末兵乱偕二子客居汝阳上官清家,长子鑑公居汝阳,次子方公官江西吉安路守,死葬吉水,有子三志道志达志义,义公留守父墓,达公迁居湖北石首,道公不忍遗弃先人坟墓田产独回华容.道公为华容十世祖 袁卫斌
江苏省 袁宁一 1。吴门袁氏:始迁祖为元朝人袁宁一
2。无锡袁氏:袁清生子袁绎,字子安,号元
3。常州袁氏:先世本原籍陕西庆阳府安化县,南宋初迁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元末始迁至江苏常州北门外三殇里,至四世孙徙城南夏雷里至竹坞,后世子孙又有徙淮安等地者
4。江阴袁氏:《(江阴)澄江袁氏宗谱》载称,其始迁祖为宋人袁逢时,号俱免,袁宣仲公六十四世孙,汉司徒袁邵公三十五世孙,世居于汴,父袁巅扈高宗南渡,遂居太平门外之慈云乡朱闻镇。
镇江袁氏
民国年间袁敏榕纂修的《丹徒袁氏支谱》载称,本支袁氏明初自江西浔阳徙居丹徒
南京有个红眉公后裔,现在我眉再南京本地找到其后裔!
清陡也就是红眉公。字耀鹦,法名袁庆13郎,移居南京大巷口,6子:谷玉,谷珍,谷本,谷利,谷腾,谷中  
袁立周
贵州贵定县 袁功武 现有后裔600人左右,明朝时期由湖南(保庆府)邵阳迁徙到此。始祖袁公武,现有十二代左右。"功洪正佩服,先贤永光明" 袁林

第五节 中国移民动运简介


大槐树的移民传说

The stories of the Emigrants from the Big Pagoda Tree Village

----山西洪桐移民的历史背景

先民们,不管姓什么,都说是从大槐树迁来的。是山西还是陕西?谁也说不明白。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

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疔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顺帝本纪》)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馑,民不聊生。”(《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明史.恭闵帝本纪》)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明史.成祖本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把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则南兵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想尔时,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因此,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民非杀即逃,这也是永乐移民的又一原因。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这样,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连朱元璋也认识到“山西民众而地狭”。这时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应从山西移民到中原,如洪武三年(1370年),郑州知州苏琦提出“时宜三事”,其中一事就是移民中原,洪武十五年(1382年),晋府致仕长史桂彦良上《太平治要》20条。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户部侍郎刘九皋又奏请迁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于是拉开了—场轰轰烈烈移民活动的序幕。

明代初期山西的移民,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走的,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根据《明史》记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办法进行移民。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包括现在的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按照明初山西的行政区划,所谓太原指太原府,辖6个州20个县;平阳即平阳府,辖6个州29个县;泽是泽州,为省直隶州,辖4个县;辽是辽州,省直隶州,辖2县;沁指沁州,省直隶州,辖2县;潞是潞州,省直隶州,辖6县;汾指汾州,省直隶州,辖3县。这样,明初山西移民就涉及到2府、17州、66个县。在当时关山重重、道路阻塞的自然条件下,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要集中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能?恐怕是没必要也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下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特别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

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简单的情况是:

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又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建文四年(1402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从以上地区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

综上所述,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我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那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词叫 “解手” ,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

明初有个 袁公正 ,字成甫,曾随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拜镇威将军。明朝统一后,首要的大计,是移民垦荒。袁公正又自动报名,举家从洪洞迁至山东曹县黄岗集落户。当时彳艮受朱元璋欣赏,亲赐一块“袁氏题名玉碑”,还给他提升了三级头衔。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关王庙北土岗上安下家来,取名“ 袁家固堆 ”,并题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

综前所述,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特别是近几十年里,迁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下关东”、“下南洋”,建国后的城市知青“支边”、“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参见: 山西洪桐县寻根网全文阅读洪桐大搬迁考证请点此进入...


寻根圣地: 湖北麻城孝感乡

发布时间:2004-12-14文章来源:作者发布 文章作者:村学究

何处寻踪孝感乡

在当今麻城市版图上找不到孝感乡,并不意味着古麻城县没有孝感乡。光绪《麻城县志前编》之“疆域乡镇” 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注:此处之“里” 为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孝感乡在明初即见记载,至成化八年裁撤并入仙居乡,作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虽只存在百余年,然其影响却延绵数百年。

孝感乡位于麻城县西北,北境与河南省接壤。因地处偏僻,政令难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县监生李大夏等上书朝廷请求建县:“本县全场姜家畈,接壤黄冈、黄陂边隅地,近信阳、光山、罗山等州县,路通牛头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乞于姜家畈设县治,保障地方。”(《读史方舆纪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见得到巡抚湖广副都御使陆杰和巡抚湖广监察御使史褒善的赞同。但建县主张也受到地方官吏和乡民阻挠,勘测地界亦无法进行,使建县之事不得不暂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上书再陈建县事,得到麻城籍户部尚书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广右副都御使冯岳以争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与新任湖广巡抚刘伦面商建县事宜,刘伦很为重视,并即将建县之事交麻城县令苏松筹办。不久,刘伦离任,建县事再被搁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视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广巡抚张雨,又与张雨洽谈建县问题。此际监生王国任联络了一批蓍宿联名上书,于是巡抚张雨令下属集议建县事宜。黄州知府应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广监察御使唐际禄、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刘斯洁均赞同建县,建县之议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礼部尚书徐阶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经户部复奏,朝廷批准正式建县。拟析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建县属地,定名为新安县,嗣后改名为黄安县(今红安县)。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一。

据《麻城县志》、《红安县志》载:麻城县原有版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现约有3607平方公里,析出仙居乡千余平方公里(原孝感乡面积为千余平方公里,占麻城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黄安县原有版图面积约1976平方公里(民国时期划出180平方公里与河南新县及湖北大悟县,现版图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由此可知,黄安县有近半人口和土地是从麻城县柝出,而孝感乡为麻城县边隅,地接河南,相当于今红安县七里坪以及城关(姜家畈)一线东南的大部为原孝感乡属地。原孝感乡小部属地留在了麻城县。如麻城《邓氏宗谱》载其祖自江西迁来后世居孝感乡邓家磅村,而邓家磅村自孝感乡划入黄安后一直属麻城浮桥河乡。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二。

黄安县自建县至晚清,一直设置三乡(亦称为里)未曾更易,即沿用原乡里之名-----太仙(太平乡、仙居乡的缩称)、中和、滠源。民国时实行县、区、会、甲建制,全县设10区,笫五区名为仙居区;1929年5月红七军在黄安建立苏维埃政权,全县亦划为10区,第五区仍名仙居区。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黄安解放区,全县划为7个区,其中有名太仙区者,乃沿袭明清旧称。这里所称之仙居乡,实为原孝感乡旧土,原孝感乡已是有其地而无其名。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三。

孝感乡移民与“湖广填四川”

麻城孝感乡向外移民起自何时于史缺载。据《石柱厅乡土志》载,有陈氏于“宋高宗时由楚北麻城孝感乡同马氏同来”之说。它告诉我们二条重要信息,一是说明孝感乡之名在宋代已有,二是说明至迟在南宋初孝感乡己零星向外迁播。然而大规模向外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大规模移民的要件是迁入地有足够广袤的地理空间容纳众多人口,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际具备了接纳大规模移民的条件。

元、宋之战曾使四川人口锐减。据《内江县志内江旧户多楚人说》:“宋元争蜀,资、内三得三失,残民几尽。迨元一统,则己地荒民散,无可设官。一时资州、内江、资阳、安岳、隆昌、威远,州县并省,终元代九十年未复,惟安岳复于顺帝至正元年。” 这是说四川人被杀得无民可牧,故元朝廷无法设置地方官府。《潼川府志九贤祠记》载元军屠川云:“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应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 余[王介]守土抗战八年之久,“使敌不近边,岁则大稔。”(《宋史余[王介]传》)余[王介]遭权臣所忌,召回临安夺职削权,[王介]郁愤而死,蜀事更无可为之人。于是蒙军如破竹之势攻占全川,所到之处,尽行“元法” 。各州县百姓逃之不及,被捕获者以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 ,日日如此,屠杀不止。仅在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袁桷《清容居士集史母程氏传》)汉州城破,元军屠城,“血洗焚荡,死者十余万家。”(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以每家5口计,则为六十万人左右!按此数计,元军“屠成都,焚眉川,蹂践邛蜀鼓汉简池永康,而四川人十丧七八。”(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论救蜀四事疏》)又有欲乘舟避兵祸者,因拥挤落水“以数十万计。”(佚名《昭忠录》)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二》资料,南宋嘉定十六年四川户数达2590092户,人口达6610831之多,到至元十九年仅为12万户,元朝数十年的恢复尚不足宋末的1/20,足见元蒙对四川屠戮之惨。洪武四年,汤和、傅友德等灭明升大夏政权,洪武五年统计户数仅84000户,知川人雪上加霜,又遭屠戮,称四川人“十丧七八”是可信的。故向四川移民势在必行。

大夏政权据川十一年,在明玉珍时已有孝感乡民向四川移民。如内江《吴氏宗谱》:“因楚中红巾之乱,奉旨来川落业。” 又如隆昌《韩氏族谱》:“吾祖肇自山东……迁……孝感乡。明祖龙飞……元主北遁,遂将麻城著土之民,诏令入川。吾祖……于洪武元年入川。” 许多族谱中称是“奉旨入川”

自明玉珍开移楚民实蜀之先河,洪武四年后明朝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向四川移民。见诸当时族谱记载,比比皆是。如内江《周氏族谱》载:“明初,诏以湖广世族安播四川,我明器祖遂偕至戚雷华辅偶行入川。” 又如内江《黄氏族谱》载:“明洪武初,以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非德化不能测也,惟孝感乡人民可以化之。诏饬行专差逐遣。凡明初来者皆麻城孝感乡人也。” 然查明代史籍,却不见官方移民文告记载,惟民国《泸县志艺文志》载崇祯时任泸州分巡佥事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称“迨我国初,亦移麻民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 指出朱元璋曾推行大规模移民措施。故明初朝廷诏令移民事当属不谬。移民的成效是显著的,洪武五年从明氏政权接手人户84000户,至洪武十四年的9年间,人户增至214900户,增长率为155.83%,且以麻城、孝感乡人居多。或曰:麻城、孝感乡几乎是成建制迁移,何以乡人迁之不绝?这主要是有人口源源不断迁至麻城、孝感乡之故,而迁入麻城、孝感乡之民,又被不断迁徙至四川。如简阳《汪氏族谱》称:“汪氏世居江南徽州府黔(黟)县,地名猪市街竹林嘴。后迁湖广黄州府黄冈县高河坎汪家集,后又分迁麻城县孝感乡蒿枝坝大松树。至明朝洪武四年,我远祖兄弟四人奉旨入川。”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始于清初,仍是因战争致使四川人口剧减。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主凶是张献忠,对此正史野史多有记载,甚至大西军中外国传教士也直书其事。如耶稣会士安文思的《中国新史》载:“叛匪张献忠率领大军向省城挺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大量的民众为了躲避其暴虐而遁入深山藏身,神父们也随之而逃。” “他们以各种刑法处死了不计其数的人,或被斩首,或被活活剥皮,或被凌迟碎剐,还有一些人则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他还屠杀了十四万川兵。因此,全省几乎荒无人烟” 另一位传教士卫匡国所著《鞑靼战记》中也有类似记载,证明《蜀碧》等野史记录的张献忠屠川事是可靠的。张献忠屠杀了多少人,难有确凿统计。张献忠死后,残明官军的互相争杀、清军的征剿,四川人口又处在历史低谷。

据赵文林等著《中国人口史》资料,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仅958196人丁,可知其时天府之国的四川己被摧残得破败不堪。因此,朝廷对重建四川十分重视,鼓励外省移民四川是其政策重点。例如顺治六年朝廷颁布了《垦荒令》,康熙二十九年平定三藩之乱后制定了《入籍四川例》。故填川之民又有“奉旨入蜀”之说。在此背景下,麻城、孝感乡民也成为移民潮中的一部分。

麻城、孝感乡移民四川,不能不谈到张献忠的“新营”。崇祯十六年四月,张献忠在麻城收 5万7千人,别立一军为“新营选勇”,这支新营随张献忠进川。张献忠败后,这些来自麻城的士卒大部落籍四川。如《中江县志》载一新营老兵事:“杨可举,字香吾。顺治三年脱献贼之祸。六年投效总督李国英标下……时邑境人稀地广,朝夕与居者惟投诚数百人。” 这类人在入籍四川的麻城、孝感人中所占比例甚大。其他填川之民,如作家艾芜(汤道耕),祖辈原籍麻城孝感乡,康熙中叶入川定居成都附近。又如1991年版《南川县志》称该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孝感乡早已不复存在,而麻城填川之民或用旧名孝感乡,或称麻城县,可见孝感乡这一历史地名影响之久远。从移民史角度看,麻城和孝感乡在明末清初兴起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中多有混淆,然麻城还留有原孝感乡一部分旧土,以怀旧之情而续用原籍之名或用麻城为祖籍都不为错,故本文在梳理此阶段时亦无意分其泾渭,而许多研究移民史家在据方志和族谱统计时,也将孝感乡移民归入麻城县统计。如胡昭曦先生《张献忠屠蜀与湖广填四川考辨》一文便多作此种处理。据此,麻城(含孝感乡)填川之民见于县志所载者,如《广安州新志》:“大率黄麻籍四之,永零籍五之,豫章籍二之……” ;《大邑乡土志》:“全资二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 又如《合川县志》所载清初麻城籍乡民迁入计 17户,仍占同期各地迁入移民数之首。可见在湖广填四川的第二次大移民中,麻城、孝感乡移民占有重要位置,对重建四川的贡献当不其他地方移民之下!


闲话麻城孝感乡移民

在撰写本文时,欣悉重庆市在建“湖广填四川博物馆” 。川渝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在建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将重现当年移民迁徙的历程,并展示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我以为麻城、孝感乡移民不仅是“湖广填四川博物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可资叙说的话题。

首先是麻城、孝感乡移民可以作为“新客家”文化研究的课题。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一书被认为是1949年以前家客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书中明确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住县:红安县、麻城县,总人口约15万人,而对红安县、麻城县的表述,总是割不开移民圣地孝感乡的。红安县、麻城县的这15万客家人应是江西填湖广时,从江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孝感乡客家先民移居四川时,带去了那些客家民俗文化?例如四川民间凡遇婚嫁丧寿或庆贺开业、请“满月”等等,传统席面多为备办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此种“九碗”待客之俗即源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除“九大碗”

麻城、孝感乡民对四川是卓有贡献的,这种贡献从“麻乡约”可见一斑。明永乐年间,麻城、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由麻城人经营,替人们传递财物、书信的麻乡约商行。这种形式也从成都、重庆等地,逐渐普及到了四川、云南、贵州等许多大中城市。麻乡约极大地改善了当时民间的通信状况,它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很重要位置。这种惠及民众的善举正是他们的创造。

在四川的麻城、孝感乡移民后裔中,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士。

洪武四年从麻城、孝感乡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开山祖。家族繁衍人丁兴旺,距今己有600余年,传30余世,估计在世人口5000余,俨然一大家族。郭氏家族在明中叶已致富,至清嘉庆年间已是富甲一方。万历十三年,郭氏在泸州兴办天成生曲酒厂,是驰名中外的曲酒“泸州老窖”的原产地,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隆昌郭氏笫十九世孙郭书池,光绪年间举人,曾主持湖广总督张之洞垦务,被张之洞视为干才。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又在隆昌开办了知耻中学。长子郭蔚华乃辛亥革命之中坚,同盟会员;他在知耻中学、叙属中学任教时,宣传革命,当时四川革命党人,多出其门下。郭蔚华有子女七人,长子郭坚白为留法理科硕士,历任十余所大学教授,为教育界闻人;子郭士杰是早期共产党员,曾任安庆地委书记、湖北省委委员,1927年在汉口被捕壮烈牺牲,时年23岁;子郭步陶是知名新闻记者,任《申报》、《新闻报》主编多年,著作颇丰;子郭彝主持铁道部技术工作,贡献卓越,授全国劳动模范,享有死葬八宝山的殊荣;子郭彦曾任国民党军装甲司令,现居台湾。郭氏子孙涉身党政军农工商文等届别,人才代出,可称为是麻城、孝感乡移民中的典型。

如富顺县罗氏先祖罗尚凤万历年间从麻城举家入川居富顺县洪合乡,顺治初迁威远县罗田口。罗氏以耕读为本,历代均有进士、贡生、举人;又涉盐业开发经营,是一盐业世家。传至十二代世字辈,可谓人才荟萃了。如世字辈中人有:抗日烈士、少将罗世泽,中共四川地下省委书记、烈士罗世文,近代农学家罗世嶷,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系,并在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任教的罗世齐等等。又如张爱萍将军,作家艾芜等,祖辈皆由麻城、孝感乡移民至四川的。而尚未梳理出的贤良俊杰之士当会更多,这说明麻城、孝感乡移民及其后裔对养育他们的四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和回报。


论湖北麻城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傅光明 信息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所《法治时代》编辑部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本文对麻城移民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看法。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 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 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移民入川的形式 一是奉旨入川。四川南川县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连小地名也相同。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马氏四兄弟从麻城奉旨垦荒,他们从长江溯江而上,到达忠州(今忠县)境,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地坝落业,以后这里的小地名就叫马家山和马家湾了。马氏四支人在这长江边的平出村共繁衍后代千余人。二是求生存入蜀。著名作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靠着水沟插占务农。三是经商入蜀。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如原籍湖北麻城的从事贸易的刘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刘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后偕妻沿途贸易到中江定居。四是为官改籍定居。如四川龙安营都司梁光裕,原籍湖广麻城人,入四川后任都司改职后,遂家于江油县全门乡五甲三木里。

麻城移民人数 整个明末清初的移民达一百多万人,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其中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麻城无疑占有重要比重。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笔者查阅麻城清代历朝县志,对移民这件大事均无记载。据清光绪8年刻本《麻城县志》户口记载:明嘉靖35年册定麻城人口148240人。明万历47年册定人口116234人。清代年初册定人口110287人。从这个数字推论,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了四川。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人员在内。但估计移民人数有3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如果属实,占到湖北移民人数的10%。在县级当中应当是较多的。这还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数。如果算在一起估计不下10万人。据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58份族谱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有85户,而这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

三、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第一,麻城移民的相对集中管理。如在云阳“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敕徙来者,北岸则皆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北、湖南人较多”。(咸丰《云阳县志》)对入籍移民,加强户口管理,印照验收,编入保甲,使其安心务农。

第二,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如麻城的红薯、甘蔗、蚕桑、种烟等农作物和技术被移民传至四川。

第三,促进商业发展。麻城籍商人从事山货、粮食等重点行业,还从事铁锅、布行、麻行、酒行、猪行、磁器、杂粮等货物交易。

第四,人口繁衍。如邻水县甘氏“在明洪武四年( 1371年)湖北麻城孝感乡甘承先率领同族移住复盛甘家沟,历数百年,子孙繁衍,发展成为邻水人数较多的姓氏。现集中分布于复盛、丰禾、八耳、石永等地。并散居在县内各地”。

第五,传播文化。如麻城人阚昌言,是雍正 8年进士,乾隆5年(1740年)任四川德阳县知县。他在任内“常巡视陇亩,劝课农桑”,根据四川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写成了《家事说》一书。该书就天时、地利、人力三方面,分别讲述抓紧农时、改良土壤、讲究耕作技术诸多农事。

第六,移民户与麻城保持着联系。著名作家艾芜的家族汤氏,其入四川始祖在清初从麻城到新繁定居,是带着“烈希承宗祖,美德正乾坤”的韵文来的,后代相传。到艾芜的父亲一辈是“坤”字辈,已是清代末年,人丁繁衍,编排名字不够用,便又派人到麻城去访问祖先的家族,才带回好些韵文,印到族谱里去。头两句是“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艾芜按此韵文为“道”字辈,他被其父亲取名为汤道耕。

四、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 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又��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邻水县。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 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 18代。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

第四,彭县。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 15代。

第六,宣汉县。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明代有 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支。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 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 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此外南充县、潼南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五、麻城移民中优秀人才中以居官、文学者较多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家之路》第二辑,载有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的文章《八十春秋的回忆》,文章说:我的祖先本来是湖北省麻城县人。因为明代末年,张献忠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后来被政府军镇压,致使四川土著人民稀少,大部分土地被荒芜起来,无人耕种。于是清朝政府采取移民入川政策,我的祖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康熙年间从湖北麻城县搬到四川来的(现在四川人,其祖籍多半都是从外省移居过来的)。

据《深圳特区报》曾载杨泉撰写的文章《延河之子李鹏》,其中写道:“据李家的家谱记载,李家的老家原在湖北省麻城县,后来才迁居四川庆符县,在什么年代迁居,不得而知。”据麻城派人到四川高县庆符镇调查,找到 1936年《重修庆符李氏族谱》,其序中说:“吾庆之李,自湖北麻城迁居于此,已数百年。到今家世耕读,代有其人。”宗谱跋言中说“吾家在楚时宗派,自明季兵灾,遂不可考”。

前面提到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总兵包永才、著名作家马识途、艾芜等其祖籍都是麻城人。

—————————————————

参考文献:

孙晓芬著《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

池子华著《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麻城县志》清光绪 8年刻本。

(出处:《法治时代》2004年第4期)


湖广填四川“移民湖北寻根探秘

-- 作者: 城市猎人 -- 发布时间: 2005/04/19 11:21am

那是一条延走了六百多年的悲壮乡情路:回望大别山,泣别举水河,溯长江,穿三峡,踏蜀道……凄风苦雨,抛别故土,他乡繁衍。而那辈辈相传的追亲寻祖之念,更是至今绵绵无竟期!

3月11日至14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重庆湖广会馆修复领导小组组长何智亚率团赴湖北专题考察,探寻先祖足迹、搜集文物资料、丰富“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内涵。这次活动,引起了湖北方面的高度重视,湖北省委统战部、工商联作了周密的安排,有关市、县的党委、政府、政协、统战部、工商联热情接待,在移民原发地——麻城市歧亭古镇,乡民还燃放鞭炮迎接来自重庆的寻根人。记者随行,顺江而下,走荆楚故道,揽江汉平原,直抵史称中华“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麻城、孝感,探寻到“湖广填四川”源头的一些情况——

认祖必称“麻城孝感”

地处神州腹心,峰连鄂、豫、皖三省的湖北麻城、孝感两市,因其五关形胜、屏蔽江南、扼中原之咽喉,历来成兵家必争之地。而明清的大规模移民,麻城、孝感两地又是最早的赴川之地。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6年(1373年),太仆丞梁野仙帖木尔上书:“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城,东北至塔滩,土膏腴,宜招集流亡屯田”。太祖“从之”。《麻城县志》也载,明洪武年间便开始向四川大批移民。近年麻城、孝感两市文物工作者所搜集的大量民间族谱、家谱,屡见“……世祖明洪武年间入川”的记载。重庆市文物工作者搜集的大量古籍资料和家谱也有不少对接。有趣的是,历年到湖北寻宗问祖的人,大都言称祖籍是“湖广麻城孝感人”,专家认为,这虽有移民从众的倾向,但其中也不乏历史依据,麻城孝感的地理位置,的确处在移民集散的水陆要道。多年研究“湖广填四川”的何智亚副秘书长也证实,从目前已收集到家谱的记载,大都称祖籍来自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如江津幸氏族谱记载:“宋末年间,仲式祖由江西迁楚麻城孝感乡。因徐寿辉兵起,复自楚避乱入蜀,携祖妣王氏及三子寓江津笋里梅村幸家湾数年。见风俗淳美,山川壮丽,遂采三山而居”;江北县曹氏族谱记载:“初祖兴王公,湖北黄州府麻城人也,明洪武初入蜀,卜居於渝北跳石河”;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南溪县志》“今蜀人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孝感市台联会的鲁鋆,今年已86岁,多年研究“湖广填四川”。1944年即在重庆和其他同乡组织成立“孝感旅渝同乡会”,联络4百余人。鲁老近年多次接待四川、重庆各县市以及台湾等地来孝感认祖寻宗人士,都提到祖辈留下“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的遗言,其中还有不少追溯至源头江西省。对此鲁老表示,根据他多年搜集研究,证实麻城孝感居民确实多自江西迁来。他说,据《湖北通志》记载,唐朝末年,瘟疫流行,麻城孝感一带人烟稀少,而临近湖北的江西人有大批到麻城、孝感定居,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并定居下来繁衍后代。湖北民间一向流传着两句话,叫“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也是明证。

四类迁徙人 不绝乡情泪

麻城市委办公室主任凌礼潮,也是多年研究“湖广填四川”问题的专家,最近著有《李氏祖籍考》。他认为历史上的湖广移民,有以下四类情况:一是逃避赋税自发移民,如明初皇帝报复藩王,导致江西赋税过重,农民不堪其苦,于是向临省又赋税相对较轻的麻城孝感迁移,此后又向无赋税的四川迁移;二是土著避移民而迁,如麻城孝感新迁移民势力壮大,当地土著屡受欺压,被迫迁移;三是政府组织、鼓励动迁。明末清初,随着四川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政府即组织大规模移民,并鼓励开荒,“插占为己,视为永业”,并免税10——20年,奖励耕牛、稻种,于是引发大规模移民;四是明玉珍、张献忠招兵入川。据《湖北通志》和《孝感县志》记载,元朝末年,明玉珍在家乡(湖北应山县)举旗反元,应山、孝感、安陆、云梦等地农民投军数十万之多,元至正十八年,明玉珍统兵十万西征,经巫山入川,先后攻克重庆、璧山、铜梁、德阳、成都等地,后在重庆称帝,国号“夏”,明玉珍病逝后,其子明旻战败投降明朝,入川将士多流落重庆——成都沿途各县。另据许鼐《小腆纪年卷》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27年)4月,张献忠攻进麻城,一次征兵五万七千余人,别立“新营”入川征战,后大部军籍改民籍,兵败后,其将士也隐姓埋名,定居四川繁衍后代。

如今的川渝人,据说80%为移民后代,而麻城孝感较之其他地方移民,人数最多。不管是“奉旨入川”,还是被迫迁徙,回望热土,谁不留下思亲情,抛洒思乡泪!

“麻乡约”传递思亲情

记者在麻城、孝感两市,阅读到不少描述民间邮政组织“麻乡约”的文章,麻城市干部凌礼潮对此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麻城大批迁徙农户远离故土,思乡心切,每年推选不负众望者回乡探望,往返带送家信和两地土特产,以至于年年如此,相约成习,成为我国通信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明朝中叶民信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清代咸丰中叶(1855年左右),“麻乡约”逐渐衍变为专业客运、货运、送信的民间帮派组织“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创立者陈洪义(又名陈鸿仁),重庆綦江县号坊乡陈家坝人,陈抬轿子、滑杆出生,为人讲信义,博得同行一致推崇。“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后业务不断扩大,在重庆、昆明等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业务不但近至西南三省的穷乡僻壤,还远至汉、沪、津、京、滇缅、滇越。

清末明初,“麻乡约总行”设在重庆西二街口子上,外面招旗高悬,三开间的大门面,两边各为黑漆红面柜台,十分醒目气派。虽然随着历史进程,“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后来也消亡了,但由“麻乡约”带动的乡情传递,至今绵绵不绝。

艰辛血泪迁徙路

在麻城市歧亭古镇(过去属孝感乡)采访,记者见镇中民房多为石片垒砌,但飞檐翘角和窗棂雕饰,尚保留着明清的民居风格。特别是贯穿镇中的那条斑驳光滑的石板路,有的还带有“清康熙……年”的刻迹。

麻城市党史地方史办公室副编审李敏认为,当年麻城的移民,大部分应是踏着这条石板小路,或乘船顺镇边的举水下长江,又上溯长江入三峡进川;或走陆路,顺“官道”驿站入川;或走山间小路,翻越“登天”蜀路栈道……

移民的具体入川路线,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但数千里蜀道迁徙跋涉,先人们历经的艰险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研究学者的文章屡屡提到,清朝第二次大规模移民,由于朝廷重视,“上谕”层出不穷,急如星火,又视招徕户数为官员提拔依据,导致各级循吏急功近利,求官心切,朝廷只问到川数字,下面便层层加码,于是暴力、捆绑、虐待以及沿途死伤枕藉情况不少,移民苦不堪言。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千里鄂川道,瘴气、酷阳、冻馁、寒夜、伤痛、倒毙……浩浩移民潮,或三五成伴,攀援于蚕丛山道,或官兵押解,跋涉于激流峡谷。至于川人爱缠头巾的习俗,民间老人的解释是,当年押解途中死人太多,经常头缠孝布,天长日久,便逐步演变成多用途的头巾了。


山东移民来源考

百家姓看五莲移民来源

文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同山西不相上下,但可耕土地比山西大多了,由于黄河泛滥,灾疫盛行,再加上“靖难之役”,南北构兵,造成人烟稀少,也是移民的重点省之一。山东省移民以明时的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最多。现移民于山东有据可查者达八十余县。 其分布如下:

山东省移民分布一览表:

济南 历城 章丘 长青 青岛 胶南 即墨 淄博 枣庄 滕县

德州 宁津 商河 济阳 禹城 夏津 陵县 齐河 武河 广饶

滨县 垦利 阳信 沾化 利津 博兴 惠民 潍坊 潍县 诸城

五莲 安丘 临朐 寿光 高密 益都 烟台 牟平 文登 莱阳 栖霞

掖县 荣城 莱西 招远 黄县 临沂 沂水 日照 平邑 沂源

沂南 莒县 莒南 费县 泰安 莱芫 新汶 肥城 平阴 宁阳

东平 济宁 兖州 鱼台 嘉祥 汶上 曲阜 邹县 菏泽 郓城

巨野 单县 曹县 鄄城 梁山 定陶 东明 聊城 东阿 临清

莘县 金乡 徽山 阳谷 茌平 冠县 高唐

山东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者。从家谱、碑文中的记载看,大多记载为从洪洞迁出,也有个别从它县迁出。

定陶县一千王村民国时期写的《王氏家谱序》载:我王氏自明洪武二十五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始祖讳良,带来随手兵器一件,庄名‘一枪王’……宗族甚多、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人。后人共称“一千王”。

定陶县光绪二年续写的《张氏家谱》载:“我始祖讳四老字开墓,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远祖洪洞者不可考,始祖开墓公当明定鼎之初,奉诏迁徙山东,籍隶定陶,居城二十六里堂林坡村,即今之陈集奄东南东张庄是也,尔时兹土荒芜、户口流亡……”已传二十三世。

沾化县《王氏族谱》载:“我王氏当宋、元之际,世居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古晋人也。迄明初洪武二年,吾祖由洪洞县迁籍济南府历城县东关,北临柳符头,两地虽遥,先人之庐宛在也。但我王氏有的迁至济南龙洞及直省河间府者已失联系。迁来沾境者系六世社讳兴,萃二老,先住沾境‘王家庄村’,后移邻近铁匠家(西孙村),现另有族人移居滨州“刀子王家” 滕县《马氏家谱》载:“始祖三世太、清、壮,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明洪武二年迁山东滕县,住城西石井村,因子孙繁衍曰‘马家村’。”

临清县肖寨村光绪二十一年写的《李氏族谱序》载:“尔近溯之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定鼎之后,东省户口零落。逐移于清邑居焉。”又康熙四十年写的《李氏始祖碑文》记载:“自元末运数当劫,民遭奇患,山左居民几无孑遗,暨明太祖建国,分民诏下,移民迁众,我始祖自山西太原市(原文如此)洪洞迁此清邑,披荆斩棘,蒙霜露而居焉。当是时,垦田构室,几费艰辛,而不惮烦者,贻劂后也。”

临清县乾隆二十五年写的《张氏族谱序》记载:“张氏系出于山西之洪洞……自有明奉敕迁徙清源(临清)遂族而家焉。”

商河县《王氏祖碑》记载“祖辈是明朝洪武年间迁来,”历经千难万险,由山西省洪洞县虾蟆湾来此居住,望孝子贤孙世代相传牢记故乡。

临朐县尧山乡王寨村崖村群众在坟中曾扒出一石碑,上面记载周围几个村庄,都是自洪洞大槐树下,于洪武间迁去的。

汶上县《杨氏墓碑》载:“杨氏迁汶已十余世矣,溯其始世居山西洪洞。”

清平县《周氏家谱》载:“周氏,清邑(清平)望族也……‘于洪武年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清邑城西北,距城四十五里欲一里八甲居周庄。”

此外,肥城县《朱氏家谱》、商河界《王氏家谱》,阳谷县《姜氏墓碑》、滕县《徐氏家谱》、惠民县《咿氏家谱》都记载其先祖是洪武年间从洪洞迁鲁的。

曹县乾隆七年立《追远碑.大清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历来迁居追远序》载:“溯其渊源,考其履历,其迁也,奉永乐诏起自洪洞,迁于大梁。……弘治三年……有祖讳希颜复迁于鲁河东岸。”。

潍坊市《李氏家谱》载:“李氏先祖李唐、李树兄弟二个,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民到山东潍县,在一边定居,起名李家寨。”

嘉祥县张氏、兖州张氏、禹城刘氏、菏泽县袁氏,先祖都是永乐年间由洪洞迁去的。无棣县水湾乡牛氏始祖是明永乐二年奉旨迁入海奉(无棣)的,据先辈传,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分路而迁,迁时砸破一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锅牛的传说。

从山东的资料来看,以洪武年间迁民较多。据嘉祥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全县70%的自然村均为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的。据山东省莒县地名办公室初步调查,洪洞明初迁民于莒县情况如下:

原籍及姓氏 迁莒时间 迁莒地点 备考

洪洞县马氏 明洪武 弧山庄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僚洼 明洪武 石岭子 《重修莒武.氏族》

村高氏

洪洞县孝义 元末 城西粟园 《重修莒志.氏族》

村郝氏

洪洞县万氏 明初 万象山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赵氏 明初 山东益 《重修莒志.氏族》

永乐 莒北门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赵氏 明洪武初 今棋山乡 《赵氏族谱》

赵家庄子

洪洞县徐氏 洪武二年 棋山乡水沟 《徐氏族谱》

山西段氏 洪武初 棋山乡威服村 《段氏族谱》

洪洞县孙氏 棋山乡 褚家坡 当时迁民执照

洪洞县韩氏 棋山乡 长宁村 传说

洪洞县林氏 棋山乡 大林茂 传说

洪洞县僚洼 洪武 招贤乡高家桥 族谱

村高氏

山西省祁县 明 徙阿庄 《重修莒志.氏族》

定陶县现有村庄1050个,其中有396个村庄居民祖先是明朝由洪洞县迁移而来,另有18个村是元、清时期由洪洞县迁来。最多是明洪武时期来定陶者即占241户。据调查,当时移民每户一般为一至三人,人别有四至五人,按此推算,明朝从洪洞县迁定陶县约396户,计800余人。

上表可以看出只有一户不是洪洞迁出的,也有洪武、永乐前后迁去的。聊城县《段氏家谱》载:“大明天启年,自山西洪洞县北关迁山东东昌府城北十八里,自立小段庄。”沂南《傅氏墓碑》写道“始祖居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于万历年间迁此处。”

1956年在济宁发现一座坟墓,棺木未朽,尸衣未腐,被上纸写道:“明朝郭轩,嘉靖十五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济州南关外住。终年五十六岁。”

五莲属山东日照市管辖,位于鲁东南。据统计,该县现有姓氏500左右个,姓氏按人口数多少排在前20位的分别是:王、张、刘、李、陈、孙、赵、于、徐、马、董、宋、杨、朱、卢、何、崔、周、高、史。五莲,很多姓氏都修有家谱。“张王李赵遍地刘”,不少姓氏的人,直到今天都难以详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江苏“海东十八村”、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老鸹窝”还时常挂在一些长者的口中。究竟是何时何地何因来此居住,大都无稽可查。据资料分析,来五莲的姓氏,大都在明朝洪武年间之后,有外省移民,有躲避战乱,有逃荒要饭,有做买卖经商的等等不一而论。在五莲清朝后发展起来的大户,比较有名望的是臧家、管家、张家,李家等。

五莲人的族谱大都是清朝至民国初年和建国后续修的。但有的家谱已经50多年未修,谱上只记着他们爷爷的乳名,有的家谱续修多次,达到六修、八修。但大都三五十年续修一次。主要以木刻、石印、手抄为主。家谱的体例内容,主要有:谱名、谱序、谱论、凡例、姓氏源流,本宗支世系谱表、人物传志、字辈谱、族祖像、家训、族规、族产、祠堂、坟莹、名绩录、官宦、年谱等,制谱内容体例等等不一。从家谱中不仅看到一个家族过去门第辉煌程度、社会地位等情况,而且可以看出人口繁衍、历史变迁等情况。

这里借助五莲网希望五莲的朋友可以奉献自己的家族的族谱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