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袁氏论坛

 

   姓氏由来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现代家谱的续编(施家治)

伏羲与淮阳古城
  
   小城淮阳,得益于人祖伏羲的恩德,而名扬四方。伏羲不仅在淮阳建都称王,而且还葬在这里。他的陵墓和宫式陵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众多的达官显贵和骚人墨客,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或游览观光,或谒祖朝圣。为此淮阳也变得神秘起来。
  淮阳位于豫东黄淮平原腹地,古称宛丘,又称陈。传说中的“ 三皇”,即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先后在此建都。六千多年之间,羲皇子孙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劳作和征战。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华夏远古的灿烂文化,使其成为一盏光辉灿烂的历史明灯。伏羲在此“作网罡、正姓氏、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繁衍了人类。神农氏“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原始农业。到了夏代,陈属豫州。周封舜后裔妫满于此,称陈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建都陈州称陈王。西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封儿子刘友为淮阳王,陈称淮阳国。三国魏太和六年,著名诗人曹植被其侄曹睿封为陈王。以后的各个朝代淮阳都是郡、州、府建制。一直是豫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有于此,才使淮阳拥有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拥有了久远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万姓同根 源于宛丘

时间:2004-10-16 10:47:40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张天兴 袁义达 
 

    在6500年前的河南省淮阳县(古称宛丘)一带,生活着一个以蟒蛇为图腾的部落,率领着这个部落当时正处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阶段,传说其首领为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结网罟,养牺牲,以充庖厨”(见《竹书纪年》),继而又发明了武器,古称“木兵干戈”。太昊伏羲氏由此赢得了先民的爱戴,被推为部落首领。在太昊伏羲氏的率领下,这一部落先后征服了以雄鹿、鳄鱼、猛虎、苍鹰、巨蜥、红鲤、白鲨、长须鲸为图腾的八大部落,并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组成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体现了华夏九州的大融合,被太昊伏羲氏命名为“龙”。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在古宛丘,太昊伏羲氏实现了华夏九大部落第一次结盟。从此太昊伏羲氏“始定四海之广,制九州”(见《竹书纪年》)。他把自己统领的九大部落,“号曰龙师”(见《纲鉴易知录》)。这样,太昊伏羲氏便成为远古华夏第一位帝王,被华夏后裔尊为第一代龙祖。 

  在太昊伏羲氏时代,原始畜牧业迅速发展,九州大地和睦相处,一片太平景象。但是最让太昊伏羲氏伤脑筋的,是当时出生的婴儿中,常常出现畸形怪异现象。经过长期地分析观察,太昊伏羲氏发现,这种现象与当时存在的男女群婚、乱婚有关。在母系社会,人们对交媾生育处于十分愚昧的状态。正如《纲鉴易知录》所云:“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侄姑相媾,叔与侄女相媾,舅与甥女相媾,群婚、抢婚、乱婚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制止这种愚昧的乱伦现象,太昊伏羲氏经过长期探索,在华夏九州肇始了“制嫁娶,正姓氏”(见《纲鉴易知录》)的伟大实践。他首先自定“风”姓。《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接着,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社会还存在的母系家族定了姓,如:妫、姒、姜、嬴、姚、姬等,这些姓皆带一“女”字,即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而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与此同时,太昊伏羲氏又为当时已经出现的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他自命为伏羲氏,乃制伏天下牺牲之意。又命“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对天下的庶民百姓,有的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如石氏、邱氏、高氏、沙氏、江氏、海氏、池氏、洪氏、谷氏等;有的以驯养的动物为氏,如牛氏、马氏、猪氏、燕氏、羊氏等;有的以周围常见的植物为氏,如杨氏、柳氏、桑氏、桐氏、茅氏、叶氏、桂氏、梅氏、葛氏、麻氏、花氏等;有的以天地方位为氏,如左氏、东氏、南氏等;有的以天相变化为氏,如云氏、雷氏、雪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如柴氏、庖氏等。至此,华夏九州的部落民既有了姓,也有了氏。 

  姓和氏在现代基本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而在远古之时则有着严格的区分。在那时,以女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姓,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称氏。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言:“三代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当远古的先民们人人都有了姓和氏之后,太昊伏羲氏就开始规范“制嫁娶”。《路史》注引《古史考》曰:“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约,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据《通志》记载,太昊时规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我国现行的姓氏,是在远古姓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母系社会的分化和瓦解,随着氏族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远古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被淡化,被遗忘。从黄帝以后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时期内,姓已逐步变得可有可无,氏乃是一个人的主要称谓符号。现今的姓氏,多数确立于春秋至秦汉时期,有的则更晚一些。在这一时期,姓和氏之间的远古概念和差别已经逐步消失,人们干脆把姓氏合一,“姓”开始成为姓氏的总称,亦即现代姓的真正含义。目前世界华人使用的姓氏有3500多个,其中大部分可查出起源。这些姓氏确立的途径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由远古传承而来。如“龙”姓,乃太昊伏羲氏所命青龙氏、黄龙氏、赤龙氏的后裔。而大量的姓氏则是太昊伏羲氏时期以居住地的景物,以驯养的动物,以周围的植物等所确定的氏。到了春秋或秦汉时,还有的氏族后裔为尊其族中声名显赫的先贤,往往以之为始祖,并取其姓氏为姓。如李姓,共尊老子李耳为始祖,认定起源于河南鹿邑。事实上,老子的父亲也是周王室的官吏,在老子之前,李姓也传承了千年之久。 

  二是自周王朝起实行分封制,出现了大量的诸侯国和封邑之地,于是很多人就以国为姓,以封邑为姓,以官职为姓,而丢舍了原来的姓氏。如陈姓,共尊陈胡公为始祖,源于河南省淮阳县。史载西周时,周武王之婿妫满官拜胡公,受封于宛丘,继而建立陈国,世称陈胡公,后裔以国为姓。现今全世界的陈姓华人,均到淮阳县寻根祭祖。 

  三是赐姓。如张姓共尊黄帝之孙张挥为始祖。远古时,张挥发明了弓箭,授官为弓正,被赐为张姓。其后裔多活动于河南省鹿邑县、濮阳县一带,故鹿邑、濮阳就是张姓的起源地。 

  四是或源于某种职业、技艺,或源于某一事件,或源于先人的爵位、谥号、排行次第等,也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改姓、变姓的。 

  总之,中华姓氏的形成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非常复杂。有的一姓多源,有的多姓同源。现代华人的姓氏有数千个,姓氏起源地达千处之多。但追根求源,万姓皆起源于太昊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的伟大创举。在太昊伏羲氏之前,世间没有姓,也没有氏,正是太昊伏羲氏“正姓氏”之后,世间才有了姓和氏的概念。尔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才逐步演化为现代的姓氏。 

  编者按:张天兴、袁义达合写的《万姓同根源于宛丘》一文,12月9日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发表,这对我市目前正在筹办的“中国姓氏文化节”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张天兴同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理论工作者。近年来,他对姓氏文化、伏羲文化、道家文化的研究文章经常见诸报端。袁义达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编著的《中国姓氏》和《中华姓氏大辞典》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是国内知名的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张、袁二人从研究中华民族姓氏的最初起源入手,开启了研究宏观姓氏的先河,讴歌了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的伟大功绩,得出论证了古称宛丘的淮阳县乃是姓氏文化之源的鲜明主题。文章引经据典,层层深入,通俗流畅,笔墨精练,有很强的说服力。今天,本报全文予以转发,以期达到振兴我市的文化建设之目的。

 

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之根

时间:2004-10-19 14:52:40 来源:中华龙都网 
 

        中华姓氏文化节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寻根活动。对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姓氏专家袁义达认为:伏羲正是中华民族之根。
        清朝学者张澍在其《姓氏寻源》中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寻根意识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思潮之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想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救世安邦的良策与先进文化之根源。姓氏寻根,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人性寻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对于我们龙的传人来说,寻根归宗意识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6000年文明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中华民族历史潮流上曾出现过11996个姓氏,追根溯源都出于太昊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之人道。
        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是弘扬伏羲圣德,传承华夏文明,光大姓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需要。从古至今,太昊伏羲陵前香火不断,历代皇室望族、文人墨客均来淮阳朝祖谒宗,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太昊陵庙会,更是群众性朝拜活动的高潮。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祭祀伏羲者络绎不绝。人们之所以崇拜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从古文献和考古文物所揭示的资料来看,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姓是伏羲的“风”姓。纵观6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不管换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中国人的姓氏一直延续着,也从未间断过。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对此,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述,特别是唐朝司马贞为《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确立了伏羲氏在中国文明史上的首席地位。如今我们仍在使用的姓氏有3000多个,追本溯源,万姓同根,根在周口。
      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洪荒时期和母系氏族社会,大约在6500年前,开始进入父系社会。先祖伏羲氏正是处在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即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并存的社会中。古书记载“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帝王世纪》引《新语》)。这个先圣就是伏羲氏。而在伏羲氏之前,“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原始人打来鸟兽,就连毛带血地吃,吃不完就扔,打不着鸟兽,就挨饿,男女无别,穴居群婚,结绳记事,极其愚昧(《绎史》引《白虎通论》)。考古为这一时期提供了证据。约在8000年前,黄淮海大平原西南的淮河流域已经出现了从事原始农业,家畜饲养,并进行渔猎和采集的人类生活,同时出现了使用单个符号记事和在陶器上刻画的汉字雏形(贾湖人)(李学勤,朱大渭《中国通史图说》)。大约同时期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部落也开始先后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林耀华《原始社会史》)。这就是我们古书上多次提到的伏羲氏时代。
        每当提及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人们总是会怀念炎黄二帝,这是因为当今占中国人口九成以上的姓氏绝大多数的寻根可以追溯到炎黄两帝。所以不管是大陆、港澳台人民,还是海外华人均自称为“炎黄子孙”。其实还有比炎黄二帝更早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誉为“人文始祖”的伏羲氏。由于伏羲氏时代以龙纪官,以龙为尊,因此全体中国人又都自视为“龙的传人”。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对此,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述:造六书,作甲历,伏制牺牲,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头为九牧,因尊事为礼仪,因龙出而纪官,因凤来而作乐。命降龙氏倡率万民,命水龙氏平治水土,命火龙氏炮冶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天下之民号曰天皇(《绎史》引《三坟》)。汉晋时代史书把伏羲氏举为“三皇”之首,“五帝”之先。特别是唐朝司马贞为《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确立了伏羲氏在中国文明史上的首席地位。伏羲氏时代最重要的事件是经历了从存在血缘婚到基本排除血缘婚的过程,最终使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中国人的进化过程中,伏羲氏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

 

中原人三次南迁造就闽南话

来源:东南早报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说:
  “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程,大概始于秦汉,盛于晋、唐,而以宋为极。”寻找闽南之外的“闽南话部落”
  随着早报记者寻访闽南之外的“闽南话部落”,闽南话的起源、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在河南固始,记者找寻到闽南人的根。河南省社科院的考古专家张新斌认为,固始人南迁主要集中在三次高潮。在这三次迁徙大潮中,每一次迁徙在福建历史上的体现及其历史意义都不相同。
  在福建,王审知是历史长河中一颗北斗。他对于福建的意义,或许只有四个字可以表达:开闽第一。正是因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我们来到了他的故乡———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家寨
  王家寨在路的尽头,四面环水,有点“水泊梁山”的味道。三王固始的祖居地就在这里。
  在固始的史书里,对王家寨有记载:“王家寨地称鹭鸶地,四周有水围,寨前清水月牙塘”。河塘里植满藕,满水塘面都是,就像泉州一些河道里的水浮莲一样。
  进了王家寨,到处都是杂草丛生,茂盛的竹林间错落地点缀着几处已是人去屋空的院落。出于安全的考虑,分水亭乡几次对王家寨的村民进行迁移,现在王家寨已只剩下五户人家了。村民一见到记者的到来,非常热情地引路。
  陈世林的房子在树林和竹林包围中,连路都已经被一人高的杂草淹没了。他今年50岁,这座老房子也有40多年了。老房子就坐落在王审知故居的地方。老陈说,王审知的房子老早就倒塌了,这房子的地基是王审知的故居,建时他还不记事。
  这间房子已经好几年不住人了,除了正门的墙还完好,其他都已经坍塌了。门前,几块长了青苔的长方形青石板非常光滑。老陈说这些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现在地底下都还埋着许多。打开门,迎面看到的就是竹子林和半人高的残墙。老陈指着两处柱子的底盘说,这些都是当年从王审知故居遗迹挖过来的,还有房子的一些大青砖,也都是老王家的。这两处柱子的底盘样式相同,裸露在外的,都是下面两层方石块,上面再叠上一块圆石块,四块青石块都很光亮。
  老陈在这房子里找到很多“宝”。他在旁边的一个杂物间里翻腾了好一阵子,找出了一块残破的石砖。砖上有些凸出来的文饰,并无法判断图形。他说这些都是从遗址挖出来的,屋子里还有一块20多厘米高的东西,是用砖烧出的龙形的房屋的檐角,还有一个磨墨的砚台。因为杂物太多,老陈翻了老长时间,汗出了不少,但还是不能找出来。
  在老陈屋子的旁边,就是王家老井了。井没有井沿,3米来宽的正方形,水面比地面低些,倒像是个池塘。据悉在王家寨,一东一西有两口相同模样的王家井。
  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王家寨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多少年来,王家寨只是活在王氏后人的灵魂深处。很多来固始寻根的王家后人,跪在这片土地上,将自己可能毕生追寻的东西,交付在这片土地。陈学文多次目睹那些来寻根的人,“在王家寨表现出来的那种虔诚,无法怀疑,也无法解释,就是那割舍不断的祖地情缘”。
  王家寨分水亭
  分水亭乡位于固始县城东稍偏北,“开闽第一”王审知的故里王家寨就在这个乡的王堂村。
  从固始县城到分水亭乡约10余公里的距离。出了固始,一股乡村气息迎面而来。我们所经过的地方看起来并不很富裕,路的两旁散落着农家小院都不大。
  在大部分的路程里,道路的两旁都有河流相伴。源自大别山的史河是淮河的支流,纵贯固始县南北。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就会有一条简易的石桥架在河面上,以作往来之用。村人则在河畔洗衣服、洗菜叶,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上了村道,路已经只能容下一辆车过去了。路上不时有成群的鸡鸭在路中窜过,这里的水塘不少,种满了莲藕。随行的陈学文告诉我们,分水亭一带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池塘,在王堂村更多,“半养莲藕半养鱼”。王氏在村里多处修水库挖渠塘,改善灌溉条件,王堂村的很多地方都是当年王家寨挖的,当地人现在还叫“老王家的塘”。
  王家寨附近的三个村,都被以“老王家”命名,分别叫王堂村、王集村、王楼村,这里仍为固始王姓的主要居住地。杂居在这里的村民,有一半都姓王。
  衣冠南渡闽南方言有了雏形
  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河洛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当推东晋的“五胡乱华”之际。史书上记载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指的就是这一批人。这些汉人带来的汉语(据史载是河南中州一带)便是闽南方言形成的基础。
  据河南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张新斌介绍,第一次的固始人南迁是在西晋末年。西晋“衣冠南渡、沿河而居”的历史,在泉州史记中并不少见。当时八大姓氏迁徙入闽,开始了中原文化对福建的开发。“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使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这是乾隆《福州通志》卷《外记》一引路振《九国志》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张新斌告诉我们,在《莆田九牧林氏谱》及《福建府志》等族谱中,也都有关于这段历史的相关的记载。但是,在正史与考古资料中,“八姓入闽”并没能得到印证。张认为,“八姓入闽”与西晋末年的南迁史实吻合,其移民时间与福建设置“晋安郡”的时间也吻合,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可以说是固始人搬迁福建的开始。但是这次的移民潮,固始的符号作用并不明显。
  王家桥王家祠堂
  王家桥是王家寨留在王堂村最后的古迹。跨在泉河之上。桥是水泥的,只两个桥墩,两米见宽的桥面用泥土覆盖着,两边的栏杆有的都已经断了,显得有些破败。
  村民告诉我们,这不是真正的王家桥,王家桥在20多年前也在一次洪水中消失了。上世纪70年代,有一年河发大水,一个村民赶毛驴驮粮食过河时,桥塌了。后来村里就在离老王家桥不到20米的地方,修建了这座新桥。大家还是管它叫王家桥,更大的原因还是对老王家桥的记忆。
  66岁的张贵友几代人都住在王家堂村。他告诉记者,“当年的王家桥有10个石磙垒成的桥墩,桥长1丈多,桥面是双轨式结构,有3尺来宽。传说因为王家寨的祖坟在河的另一边,为了方便出村祭拜,就修建了王家桥”。
  王家祠堂在原王家桥的北边。张贵友向我们回忆说,孩提的时候,他时常就在王家祠堂玩。王家祠堂大门朝南,已只剩下四间偏房,是两进的院落。
  以前王家祠堂的土地,都让村民开辟种了庄稼,但惟独保家庙的这块地没人动。张贵友告诉我们,村里人对那庙很敬重,后来村里的王姓在那儿又建了座简易的庙。
  开漳圣王闽南方言得以发展
  与第一次南迁不同,开漳圣王所率队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在福建和固始至今都有重要影响。开漳圣王陈元光、其父陈政也由此成为固始与闽南两地交融的历史性人物。有人认为,他们带来了7世纪的中州话,发展了闽南方言。
  唐高宗总章二年(699年),陈政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受命率府兵3600人、副将123人入闽平叛。陈政病逝后,其子陈元光代父职任岭南行军总管,平叛后任新设漳州刺史。他与大部分军校落籍闽南,建设和开发漳州地区,被尊为“开漳圣王”。
  陈政、陈元光开漳,为固始在闽域以及整个东南地区竖起了第一个丰碑。陈政、陈元光祖籍在光州固始陈集乡。根据史书记载,这两次入闽涉及87个姓氏1万多人,特别是陈元光带领的58名军校,基本上都是固始的乡勇。在现在的漳州、泉州、莆田一带,还有不少家族的门楹上挂着“浮山陈氏”、“颍川世家”的标志,这些就是来自固始的标志。
  白马三郎极大影响闽南方言
  固始人第三次大举入闽,当属唐末王氏三兄弟入闽带动的移民潮。这次的南迁者带来了10世纪的中州话,对闽南方言产生很大影响。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天下大乱。固始地处中原,不可避免成为这场战乱的首要战场,生灵涂炭。《资治通鉴》卷254记载:中和元年(881年)时,王绪组织一支民军解放了光、寿二州,当地非常多的民众都广泛参加,王潮、王审絡、王审知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王审知被唐末政权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并被梁王初封为闽王。王审知的宽仁胸怀,在入闽的过程中有多次的表现,也帮助王审知最终以他特有的才能,功垂闽国。福建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少有的兴盛。在三王入闽的军校中,涉及数十个姓氏,且起先大多居住在泉州、厦门一带。王审知在任的29年中,采取了保境息民的政策,大力发展海运事业,调整福建建制,添设了六县三镇二州,并对福州城进行拓展。
  这次迁徙让闽国赢得了数十年的安定和发展,更是中原文化对东南地区的全面洗礼。张新斌称,“这次迁徙为后来东南文化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固始县分水亭乡,乡党委书记聂海孝拿出了一本关于三王的书稿。这是聂海孝这两年收集史料、民间传说整编的。调到分水亭当党委书记不久,他就把开发“王审知系列”当成乡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个新开拓点。
  在固始的史书里,王潮、王审絡、王审知三人威武神勇,素有“三龙”之美誉。特别是王审知,时常在村里骑一白马,更有“白马三郎”的美称,在清光绪《光州志》“武功列传”中,记载了王审知的英姿:“王审知,字信通,状貌奇伟,常乘白马,军中呼‘白马三郎’,为威武军节度使。……封闽王,凡十八年。”当年随王潮、王审耶圭入闽南时,王审知才25岁,他为部队立下的赫赫战功,现在还能在闽南、固始的很多史料文字中找到。
  按照“人同根,语同根”的说法,中原人的这三次南迁史实,应该为闽南话的起源、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空间。
鄂ICP备11010464号-1 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42062502000005
网站管理员袁资友:13972096021
QQ:9444366  |   电脑版

微论坛 | 微家谱 | 苹果版 | 手机版新帖 | 手机论坛

袁氏家谱网(http://www.yuanscn.com) 版权所有